四川文物保护单位-P49
桂花坝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71米,宽96米,高163米,桥板厚28米。两个桥墩西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吻部上翘,呲嘴露牙,形象生动。该桥是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龙岩新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横跨于黑龙溪上。桥长1528米,桥面宽131米,桥板厚5米。由西北向东南第二、三个桥墩西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长97米,宽53至68米,高64米。龙头张口露牙,上唇上翘,形象生…详情 ▷
如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84米,宽21米,桥板厚42米。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张口露牙、舌,上唇上翘,龙尾粗短,刻有大片龙鳞,雕刻手法粗犷。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保寿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567米,宽78米,高192米,桥板厚22米。桥面每孔用整石板铺成。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长5至57米,宽3米。龙雕精美,线条流畅。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龙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625米,宽117米。两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长69米,宽44米。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玉蟾山石窟造像,始于宋,直至清代,其中以明代雕刻居多,共有71龛造像414尊。造像沿山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分布。其中在玉蟾山金鏊峰周围的崖石上最集中,造像达4多尊。玉蟾山摩岩造像多为佛教造像,亦有道教、世俗造像。大者数丈,小不盈尺,雕刻精美,风格各异。尤以“千手观音…详情 ▷
延福寺,坐东南向西北,建于宋代。寺内尚存石窟凿于西南—东北走向的岩壁上,岩壁长33米,高4米,共4窟2龛,造像31尊,包括佛教、道教和世俗造像。其中,在岩壁中央的第14号窟最大,宽4米,进深38米,高357米,正壁及左、右侧壁雕刻有释迦牟尼、南无观自在菩萨、南无大…详情 ▷
立石街是古驿站所在地,自古商贾云集,曾十分繁华,最早建于明代,现存神泉街和米市街两条老街,街面用条石铺成,街道两侧有民居。其中,神泉街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3米,宽26至3米;米市街呈东南至西北走向,长约17米,宽24米。立石街对研究明、清时期的交通、经济、建筑、…详情 ▷
五明寺山门建于明代,坐东北向西南,为石质仿木构四柱三间二重檐庑殿顶牌楼,筒瓦屋面,花卉瓦当,顶设鸱吻。山门面宽7米,通高65米,其前后两面浅浮雕人物、动物、花卉图案。明间正、背面门额刻“太狱灵台”,“垂光胜境”、“万历十五年丁亥岁春二月吉旦”等字样。山门整体较完整…详情 ▷
泸县尹氏宗祠,建造于193年,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44平方米,由正堂、两侧厢房组成,为三合院布局。正堂设廊,走廊栏板由青石精工打造,栏板上雕刻有人物、山水等图案,左、右两幅图案合为一个整体,再现了2世纪3年代的泸州城风貌。正堂内的六根石质方柱分别刻有反映尹氏宗…详情 ▷
顺对子桥,明代万历中建,清代经历三次维修。桥为1墩11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39米,宽198米,桥板厚4米。桥面微呈弧形,桥中部的4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首、龙尾高于桥面板4至25米。龙首上昂,口微启,露牙含珠,凸目、凸鼻,龙吻短平,角卷曲。龙身刻云…详情 ▷
五子凼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885米,桥面宽113米。从北向南第一、三个桥墩东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呲嘴露牙,形态像鳄鱼,该桥是泸县众多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旧桥,建于明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全长165米,桥面宽124米。除桥中间的一个桥墩外,另外两个桥墩上分别雕刻有龙各1条,龙头面向上游,凸目、凸鼻、张口露牙,特色鲜明。该桥于2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栏湾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136米,宽136米,桥板厚46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一个,龙口微启,露舌呲牙,凸鼻、凸目。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墓葬分布在菩桥山坡东面山脚处长约1米、宽约5米的竹林中,总面积456平方米,已暴露宋代石室墓5座,未露2座,均坐西向东。墓葬均为竖穴式墓圹、长方形、用石材构筑仿木结构建筑的单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墓室两侧壁和后壁设有壁龛,龛内雕刻武士、女侍、龙、…详情 ▷
苦桥子桥,建于明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全长184米,桥面宽15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各有1条圆雕龙。桥墩东北端顶部为龙头,西南端顶部为龙尾。从西北向东南第二孔(现为第一孔)于2世纪5年代为利于过船,改造为拱券,拱高于桥面117米。该桥雕工精…详情 ▷
仙济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据江安桥碑《重修江安桥记》记载,仙济桥重修于清同治六年(1867)。桥长932米,宽14米,桥板厚31米。桥中部的4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雕刻手法简约而不失生动。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详情 ▷
江安桥,建于清代,为6墩7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西走向。桥全长1914米,桥面宽13米,桥板厚4米。桥东和桥西第二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桥东约5米的小路旁有石质长方形单碑1通,碑宽87米,高21米,厚25米。碑上刻《重修江安桥记》,桥记内容大部分字迹风化脱落,依…详情 ▷
小龙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75米,宽94米,桥板厚34米。两个桥墩上各有1条圆雕龙,龙首、龙尾高于桥面板25米。龙首呈“”形上昂,张口露牙,龙须飘逸;龙爪呈奋然划动姿势;龙尾呈卷曲状。其雕刻手法细腻生动,线条流畅圆润,造型别…详情 ▷
永济桥,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为12墩1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4257米,宽188米,桥板厚45米。由东北向西南第四、六、七、九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首张口露牙、舌,上唇上翘;龙尾呈平面浅浮雕卷曲状。其雕刻手法细腻,线条流畅,造型精美圆…详情 ▷
狮洞子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桥长66米,宽13米,高16米,桥面板厚3米。桥中部的桥墩有圆雕龙1条。龙头长6米,宽25米。龙尾长28米,宽25米。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三元桥,建于明代,为6墩7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西走向。桥长11米,宽1米,高24米,桥面板厚3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长5米,龙尾长5米。龙头张口露牙,龙须飘逸。龙尾分别呈上翘状和缠绕状。桥中央两块桥板曾被洪水冲垮,后被人为升高。27年6月,四川…详情 ▷
金罡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西走向,横跨于龙溪河的支流上。桥长1328米,宽146米,桥板厚39米。桥面共1块桥板,桥板铺于“工”字形桥墩上。桥中部的两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龙首短吻,粗鼻,凸目;龙身刻云纹;龙尾呈缠绕卷曲状。从东向西第二个桥…详情 ▷
梨园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1195米,宽114米,桥板厚32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桥墩东北端顶部为龙头,西南端顶部为龙尾。龙头长吻弧口,呲嘴露牙。龙尾为浅浮雕,呈平面盘状。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详情 ▷
铁垆滩桥,建于清代,为12墩1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横跨于铁石溪上。桥全长2852米,桥面宽136米。桥中部的5个桥墩各圆雕龙1条。桥墩西北端顶部为龙头,东南端顶部为龙尾。龙头短吻斜口,口微张露牙、舌。龙尾有的呈纵向卷曲状,有的呈平面盘状。其雕刻手法…详情 ▷
长林村十组新桥,建于清代,为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现为6墩7孔。桥长146米,宽1米,桥面板厚33米。由北向南第三、四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张口露牙,龙尾呈卷曲状,由北向南第三个桥墩龙头张口含珠。其雕刻精美、线条流畅,造型圆润、生动。27年6月,四川省人…详情 ▷
济众桥,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为8墩9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2625米,宽13米,高218米。由东南向西北第二个桥墩上圆雕龙1条。龙身呈“”形,龙口微张露牙,龙须卷曲呈波浪状,龙尾粗大呈缠绕状,龙鳞怒张,甚有气势。该桥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详情 ▷
和尚山高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跨于马溪河上。桥长2312米,宽136米。从东北至西南的4个桥墩东南端顶部依次圆雕瑞兽狮、龙、象、龙。雕刻物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雕工精湛。该桥反映了当时的桥梁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的状况,具有较高的历史、…详情 ▷
高阁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59米,宽98米,高234米,桥板厚25米。两个桥墩西北端顶部各有1个圆雕龙头,龙头呲牙,凸鼻、凸目,造型别致,雕刻粗犷。2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