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位于县境南部,黄河过境,在县境造成三条故道,自西向东贯穿庄寨、桃源集等15处乡镇,总面积27533.3公顷。故道区内有水库7座,大堤75公里,水面2余公顷、森林面积13767公顷等自然景观,故道区内大堤、滩涂,地域宽广,适宜种植多种果树、速生丰产林、植藕养鱼等。故道东段的野鸭湖是平原地区少有的万亩天然湖泊;中段的界牌集水库,碧波万顷,鱼虾肥美,万亩芦苇,千亩桃花,景色宜人;西段的万亩荷塘、万亩稻田、万亩花海、万亩森林,是故道的三大美景,被誉为黄河故道休闲旅游的三颗明珠。现在整个故道区已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其中,初具规模的魏湾万亩荷塘风景区正以其独特的开发优势和无穷的自然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地址:曹县城西魏湾镇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详情 ▷
鲁西南烈士陵园革命胜地,位于县城西集镇孙庄村东北2米处。陵园分北、东两处墓区,安葬革命烈士261人。东墓区葬有八路军冀鲁豫军区豫东纵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魏克仁、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周柱安、曹县县长王雪静、中共齐滨县委副书记向奉之、湖西专署税务局长毛宜轩等革命烈士。北墓区除葬有抗日战争中反扫荡死难烈士外,又陆续接纳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共253人。1988年1月,被批准为山东省革命纪念地重点保护单位。26年,被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详情 ▷
王厂战斗遗址。曹县城西南十余公里,有一高十余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伪军调集3万余人,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秋季大扫荡”。我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朱程、鲁西南专署专员袁复荣等率军分区指挥所、专署机关、民军第一团、军分区骑兵连等,撤至郑庄村中土围子,但终因众寡悬殊,朱程司令员、袁复荣专员等将士壮烈殉国。…详情 ▷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位于曹县韩集镇,有三个相距不过两三里、且成鼎足之势的村庄,名叫刘岗、曹楼、伊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首府。日本侵略军在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了一个大大的“赤”字,由此,人们称之为“红三村”。1977年,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战国时楚国令尹春申君的墓地,位于曹县城西北1公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申君,姓黄名歇,楚国令尹,与齐孟尝君、魏信陵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黄歇多才多艺、能言善辩。任左徒时奉命出使秦国,唆使秦昭王打消攻楚念头,并与楚国结盟。公元前272年,他随太子熊完入秦为人质,在咸阳居住九年;楚顷襄王病重,为使太子归国继位,黄歇将太子装扮成楚国使者的车夫,回到楚国,他只身留在秦国,后在秦应侯范睢帮助下回到楚国。公元前262年,太子熊完即位,任命他为令尹,封为春申君,领淮北十二县(今山东西部皆属之,曹县时为蒙县也在其中)。从此,黄歇在楚国担任令尹二十余年,为楚国的政权巩固和繁荣富强作出很大贡献。黄歇平生好客,门下养士数千,其中有赵国人李园。李园设计将妹妹嫁给春申君为妾,后被李园陷害,黄歇宾客遂携其头,远奔蒙县(今曹县西北),埋葬在一高岗之上,称春墓岗。金大定二十年,岗上建开元寺,又名春墓寺。寺四周林蔓幽深,遮天蔽日,实为远离尘世的清静之地。宝殿雄伟庄严,规模宏大风景宜人。后几经战火毁坏,两次重修,香火依然,解放后被拆毁。现仍有残碑碎石,向人们昭示…详情 ▷
小石楼堌堆遗址位于曹县古营集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汉。215年6月23日,小石楼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土山集堌堆遗址位于曹县闫店楼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汉。215年6月23日,土山集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潘白刘堌堆遗址位于曹县郑庄镇,年代为商、东周、汉。215年6月23日,潘白刘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牛店堌堆遗址位于曹县普连集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汉。215年6月23日,牛店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江海堌堆遗址位于曹县青岗集乡,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汉。215年6月23日,江海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春墓岗堌堆遗址位于曹县倪集乡,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215年6月23日,春墓岗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郜堌堆系新石器时代至汉的村落遗址。位于曹县普连集镇郜堌堆村西北约。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由菏泽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1973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普查。现堌堆南北长68米,东西宽66米,总面积4488平方米。2世纪7年代,当地农民在此开荒,造成堌堆呈五层台阶式梯田。现地面之上堌堆东西、南北各48米,高约5米,平面为圆形。堌堆突起,远远即可望见,堌堆遗址保存基本完好。该堌堆包含龙山文化、商代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采集的标本看,龙山文化时期的有泥质灰陶方格纹陶片和夹粗砂蓝纹罐和石刀、石斧、石镰、骨锥等遗物;商代的有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罐、豆、盆、钵、瓮等。从其堌堆东侧断面可以看出,暴露有灰土层、夯土块和汉代的墓葬、陶片。郜堌堆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各时期不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古代社会的演变以及中华民族起源等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龙山时期的石器,对于研究原始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详情 ▷
伊尹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镇殷庙村。史书记载,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沃丁八年,伊尹逝世,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都城亳附近。1994年,曹县民众募资在当地修建元圣祠墓,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伊尹生日为阴历二月二十一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在此举行庙会。传说伊尹曾为有莘国的奴隶,当地人为了纪念元圣伊尹,在有莘国旧址(今曹县莘冢集村)建立了阿衡祠。明代,曹县知县范希正在伊尹墓前修伊尹祠,祠为三进院落,历代立碑碣数十通。明代宣德间,曹县知县范希正在伊尹墓前修建伊尹祠,祠为三进院落,历代立碑碣数十通。后称伊尹祠为殷庙,尊伊尹为殷爷。明代陈策感而作《谒伊尹祠》:“路转曹城北,翘瞻元圣祠。丹青垂壮丽,麟凤睹贞姿。落日空碑土,高云砌石碑。明良感殊遇,立马起长思。”1994年,当地民众募资重修元圣祠墓,通过整修,庙宇焕然一新。213年1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安蔡楼镇高集遗址,位于山东曹县东南5里的安才楼镇高集村。高集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东岳天齐庙,是道教圣地。213年农历1月,东岳天齐庙重新恢复古庙会活动,举办了首届东岳天齐庙菊花会活动。庙会活动一时成为一方盛景,市县领导频频光临,四方百姓蜂拥而至。近日,笔者慕名拜访高集遗址,只见东岳天齐庙内水泥、沙子、木材等建筑材料比比皆是,而工人师傅在烈日下汗流浃背、一丝不苟的工作,活水泥的认真搅拌,运送砖瓦的快速递传,垒砖砌瓦的仔细观看。一边指挥的花白头发的稳重老人看到笔者的到来,忙过来招呼,听建筑师傅介绍,我才知道他就是东岳天齐庙负责人、72岁的郑士伦老人。据郑士伦老人讲,东岳庙又名天齐庙,是为了纪念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高集遗址:位于曹县城东南25公里,安蔡楼镇高集村北头。东西长2米,南北宽1米,面积2平方米,略呈长方形。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存。该遗址上曾于唐代建“天齐庙”一座,明代改为“东岳庙”,建国前被毁,现庙院有4通重修碑。1984年8月,曹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3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莘冢集是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村落遗址。位于曹县普连集镇莘冢集行政村内东端。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由菏泽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1973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普查。遗址出土有单孔两面对钻,通体磨光,刃部有使用痕迹的扁平石铲,磨制精美略成弧形的石镰,有明显使用痕迹的骨凿、骨匕,尖锐锋利的骨镖、骨锥、骨镞,造型规范的陶盆、碗、罐、鬲、壶、甗、盂、瓮、器盖,另外还有卜骨、骨簪、有孔骨片和陶环等大批文化遗物。这是菏泽市一处最有代表性的聚落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独特的地方性文化艺术价值:发现的大量鱼刺、螺壳、蚌壳、少量的兽骨以及台阶、似柱洞和烧灶遗迹,对于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历史状况和筑房技术,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出土的龙山文化陶器,既具有典型龙山文化的因素特征,又具有河南龙山文化的某些特征,是界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另一种类型的文化遗存。它的发现为研究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经济生活、文化内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大汶口文化遗物的发现,在纵向方面证明了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上迄大汶口文化,下接岳…详情 ▷
郗堌堆遗址位于曹县普连集镇郗庄村东南,该遗址南北25米,东西15米,面积375平方米。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遗址,兼有汉代遗存。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汤王陵座落在曹县城南1公里的阎店楼镇土山集村西,东距菏商公路约3公里。现存封土南北长7米,东西宽5米,高1.5米。陵前现存有明、清两代的“重修汤陵碑”。商汤,子姓名汤、名履,又名天乙、大乙、武汤、武唐、天一场等,史称“汤有七名”,他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是仁者之君,如《史记·殷本记》载,一次成汤外出游猎,见有人张网捕鸟,那人还祝祷说:“原从天上飞的,地下跑的,从四面八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网中。”成汤听后认为太残忍了,便让那人撤出三面之网,并祝祷说:“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不听话的就进入罗网。”这就是“网天三面”成语的由来。商汤因仁慈而赢得天下之心,孟轲说:“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商族在他的治疗下,人心安定,生产发展。势力日盛,终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毫地所在,历来有争议,如今多数学者同意王国维的《说毫》之论,即在今曹县境内。其具体方位,据《克州府志·古迹志》载:“故毫城在县南2里曹南山之阳。其旁为蒙城。”《曹县志·疆域志》上又载:“在汤陵东南三里,一曰景薄,一名北毫,即此。”如是说,当时此地是商族的重要根据地,那么曹县一带留存…详情 ▷
梁堌堆遗址位于曹县侯集镇梁堌堆村北,西距曹县约17公里,遗址东南部被供销社门部占压,东紧靠南北向大路。经钻探的知,遗址范围南北92米,东西124米,平面呈一东南—西北略长的椭圆形。由于群众多年来取土,使地面以上堌堆大大缩小,形状极不规则。现堌堆南北约33米,东西约39米,总面积1287平方米,高约5米,土色黑灰,上植有柏树数株。保存基本完好。1976年春,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曾在遗址的西侧试掘,开了一个25平方米的探方,出土了大量的各时期陶器残片。从这些标本看,龙山时期的遗物有泥质方格纹灰陶罐、凿形鼎足、器盖、釜、罍、陶纺轮、石镰;商周有夹砂粗绳纹袋状鬲足、夹砂细砂红陶罐、夹砂细砂灰陶缶、甗、罐、盆、尊,泥质灰陶缸;汉代有泥质细绳纹陶片。该遗址包含龙山、商代、周代、汉代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内涵十分丰富。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9年,梁堌堆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景山又名楚丘、桑台、邳(丕)山。在今曹县城东2公里,侯集镇梁堌堆村。是楚人早期的居住地,商汤都亳后,楚人南迁,但仍把楚丘当作宗庙之地。秦时在此设武城县,项羽为西楚霸王时,改称楚丘县。刘邦伐英布后过此,因感天下底定,乃改楚丘县为成武县。东汉后县城北迁,山称楚丘亭、楚丘。隋代,楚丘因属己氏县(县治在楚丘南15公里),乃改己氏县为楚丘县。景山因处于桑林之中,舜帝时又称桑台,夏禹与涂山氏女在此成婚,《楚辞·天问》有:“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的记载。景山又名邳山,在商时是象征兴盛的著名大山,《国语·周语》有“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的记载,商汤之都亳,因有景山而名景亳,商汤灭夏前,曾在景山会盟诸侯,作《汤誓》,历数夏桀之罪,史称“景亳之盟”。商汤在此称“吾甚武”,景山东北侧称武城,即源于此。商汤灭夏后,天大旱,汤王穿素衣骑白马,“剪发断手”,亲自登上景山桑林,把自己当作牺牲,自责不足,祈天求雨,言未毕,大雨降下,旱情解除。商时景山周围有济水支流(名黄沟水)经过,山上有高大笔直的苍松翠柏,对此,史籍记载较多,《诗经·商颂》是歌颂殷先祖成汤、武丁的祭庙之乐,…详情 ▷
安陵堌堆遗址位于曹县刘岗乡孙庄村东北3米处,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遗存(以商代为主),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陵堌堆遗址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5米,最高处高出地表8米。遗址保存较好,遗迹遗物暴露较少,仅采集到少量龙山文化时期的方格纹、绳纹残陶片,商代的残鬲足、陶片及石镞等。…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