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忠故居位于黄田镇江头上寨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面阔11.6米,长10.4米,建筑占地面积121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灰塑龙舟脊,镬耳封火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花岗岩墙脚。檐板雕花,雕刻精美。外墙楣灰塑,塑花鸟吉祥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陈伯忠故居整体保存较好,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陈伯忠(1900年—1926年),黄田镇江头村委上寨村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广宁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中共四会支部书记,曾在江头乡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组织领导江头乡农动。1926年10月,在迳口龙撞口被暗杀,后被追认为烈士。2008年,陈伯忠故居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大坳革命烈士纪念碑座落在石狗镇石桥村委会大坳村虾公13919(土名)半山腰上,碑文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简介”字样。座西北向东南。离石桥村委会上迳村约500米左右,属无名烈士纪念碑。解放后,经当地有关部门调查认为,不知牺牲者的真实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和当前所属部队,只知道在解放前的一天晚上,红军队伍经过当地时与当地武装发生激战,战斗时间打至到差不多天亮,红军队伍中牺牲了一名男、一名女、一名随红军队伍走的小孩共三人,红军队伍撒离现场后,当地组织将他们三人的遗体三合一埋在一起,属合葬墓,方便日后人们怀念他们。2009年,四会市民政局下拨公墓修缮款进行维修,石狗镇列为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至今。…详情 ▷
四会江头乡农会旧址位于现四会市黄田镇江头村委会上寨村南端(民国时期,黄田属广宁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四会县)。该建筑建于清代,砖木结构,深两进。主体建筑为四合院式布局,面积375平方米。左侧有厨房等附属建筑,面积。1993年12月进行了维修,次年2月18日修葺竣工。四会市人民政府在祠门右侧嵌设云石阴刻碑文志之,并以旧址建筑外墙边为起点,正门由门口至晒场空地30米,左侧至村道10米,右侧和后面各延3米为该旧址保护范围,再向外各延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1924年8月21日,陈伯忠在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被委任为中央农民部驻广宁特派员,回广宁开展农动。经过陈伯忠的深入宣传发动,江头乡农民觉醒了,纷纷要求组织农会。报名加入农会的占全乡农民总数的80以上。9月12日,江头乡农会举行成立庆祝大会,到会的会员及附近各乡的农民代表达400多人。当时出席成立大会的有广州农讲所教员、海陆丰农运领袖彭湃,广宁县农会领导人周其鉴、罗国杰等。陈伯忠在会上发表演讲。会后,他把家里的几支长交给农军使用,并把佃户请到家里,当众宣布以后不用交租,自耕自吃,…详情 ▷
彭泽民故居位于肇庆市四会市城中街道白沙村委白沙村。故居始建于清末,为普通民居,是砖瓦结构,建筑面积139平方米。故居于1987年由四会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1991年,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提供了彭泽民先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彭泽民先生的女儿提供了彭泽民铜像在故居大厅陈列。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广东省肇庆市奇石河风景区位于中国柑桔之乡四会市北部的威整镇,地处四会、广宁、清远三地交界处,距四会市区40公里,离清新矿温泉18公里,离肇庆市区约80公里,由广州出发全车程约2小时,可走广三高速、广清高速直达。景区占地8平方公里。奇石河风景区是利用奇山、奇水、奇石等自然资源开发,集观光、休闲、娱乐、渡假、美食、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景区内风光旖旎,空气清新,山峦叠翠,潭澄水碧,石奇树异。宏伟壮观的银龙大瀑布,如悬挂半空的巨幅纱帐。横贯景区的十里奇石河,巨石千姿百态,维妙维肖,刻在巨石上的名人诗词、书法,更增添了奇石河的文化内涵。山泉汇流成的奇石河,天然活水泳池,可使人们一洗烦心。如诗如画的小桥流水,漫山遍野的鸟语花香,令游人忘却都市烦嚣,卧龙潭、灵龟守潭、唐朝仙人罗隐足迹、罗隐潭、罗隐床、罗隐船,更增添了神话色彩。景区最主要的景点有:十里奇石河、文化长廊、堪称广东省内最大的银龙大瀑布、国内罕见的奇石滩、天然活水泳场、负离子氧吧区、田园山村美食、土特产购物、山乡风情、神灵大王公庙、石河漂流、锅耳屋古建筑群、水车群等。肇庆四会奇石河自然生态风景区广东自驾车游粤西…详情 ▷
瀑布奇石景区位于四会市北部边缘地处四会、清远、广宁交界处,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自四会市区驾车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十里奇石河从崇山峻岭中钻出,在茂密清脆的竹木林下流淌,蜿蜒弯曲的河水清澈透明,令人惊奇的是延十数里的溪谷堆满了山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似蛙,有的似水牛……成千纵横,势成兵阵,有“十里奇石画廊”的美称。奇石河有千瓷百态的巨石,有泉水汇流而成的天然清水泳场,更有宏伟状观的银帘大瀑布,是目前广东省落差最大的瀑布;如腾空悬挂的巨型纱帐;这里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天然氧吧,蜿蜒恬静的通幽曲径。奇石河风景区是利用奇山、奇水、奇石等自然资源开发,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美食、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民间传说而在旅游界中独树一帜。目前,景区最主要的景点有:十里奇石河、堪称省内最大的银龙大瀑布、国内罕见的奇石滩、天然山泉水泳场、户外拓展游乐设施,负离子氧吧区、田园山村美食、土特产购物、山乡风情、水车群等。地址:肇庆市四会威整镇红星村四会瀑布奇石景区类型:瀑布河流地…详情 ▷
贞仙祠有1200多年历史,是古邑四会的一座古祠,历代屡毁屡修,现在的贞仙祠是1982年由四会旅港同胞苏东霖先生捐资重建的。建祠初期,有两副对联,如今仍留于门口和祠内:“贞风留竹柏,仙气活鱼螺”“麻缕纺当年,一片冰心尘不染;鱼螺传千古,千寻潭影月同清。”在贞山的山溪里,有种鱼叫做煎鲫鱼,鲫鱼一面煎成了黄褐色,而另一面象平常鲤鱼的色,俗称“煎鲫鱼”。有一种石螺则是无尾笃的,俗称“无笃仙螺”。相传贞女躲进深山后,一直没有忘记村子里孩子们放牧捉鱼摸螺的艰苦生活,时时回来煎鱼,煮螺给孩子们充饥,一天那几个纨绔子弟进山企图施暴,贞女把剪了尾笃准备炒的石螺和刚煎了一边的鲫鱼踢落到山溪里,义正词严地呵斥他们:“宁死不从,休想辱我”然后登上潭边石崖纵身跳下深潭,大家正欲下潭捞起文姑遗体的时候,骤闻仙乐齐鸣,众仙姑乘着彩云飘然而至,将文姑托起,然后飘然西去。而在贞山山脚的山溪里就长满了肉质鲜嫩、美味可口的“无笃仙螺”和有半边褐色的奇特仙鱼“煎鲫鱼”,供当地人民食用。现在贞山景区内还有许多贞仙的遗迹,其中有一处叫会仙亭,依山而筑,六柱六角,凝灰石构造,内设石台石凳,周边以靠椅作栏,新…详情 ▷
高地园墓位于四会市龙湾镇江明村小土岗的北端。1974年因当地农民开挖耕地排水沟时发现,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发掘,清理墓葬2座,均为土坑木椁墓,木椁已腐朽。一号墓出土有青铜鼎、半球形器、鉴、斧、洗、环、削刀、人首柱形器等14件,硬陶鼎、匏壶、盏、钵、盂和彩陶罐、碗、盒等14件,砺石2件。二号墓出土有青铜鼎、短剑等4件,彩陶碗和陶瓮、瓿、盒、碗等5件。年代均为战国早中期。两墓出土器物虽不多,但发现了彩陶,青铜器多了半球形器、环、鉴、洗等器种,陶器也较为丰富。尤其是人首柱形器,通高40厘米,颅顶大,颌小,两眼眶深陷,柱体中空,比鸟蛋山墓出土的高出一倍,体积大三倍,为至今出土同类器中最大。…详情 ▷
鸟旦山墓位于四会市大旺农场文德岗鸟蛋山坡脚。该墓于1973年7月发现,同年8月发掘清理,为一座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墓分前后室,前室无器物,后室出土有青铜鼎、盉、铎、戈、矛、镦、凿、铲、镞、斧、鐏、篾刀、削、人首柱形器等共59件,陶罐1件、砺石3件。年代为战国早期或略晚。这批青铜器保存较好,表面有青绿或墨绿色的氧化层,甚光滑。3件鼎外部均布满烟炱。盉有兽头形鎏及鋬,有盖,盖与鋬之间有链条相连,周身有綯纹、绳纹和雷纹等纹饰,造型精美。其他青铜器也多有类似纹饰。矛、斧还有“王”字形图案。按种类用途区分,可分炊煮器、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人首柱形器等六类。其中4件人首柱形器皆分人首和器体两段,上段如人的胸以上部分,下段为长方形柱体。人头颅顶较宽,两圆耳,眼眶深陷有睛,缩腮,吻部凸出,嘴较大,长颈,窄肩,额中有一竖线达嘴而成鼻;下段略扁,上大下小,下端侧有方孔插长楔条,造型奇特。…详情 ▷
卢宅仁墓位于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大奥山,在其父母卢福夫妇墓前左边。据光绪《四会县志》等史志记载,该墓为灰沙夯筑,有晕首石墓碑和墓表以及石雕等。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墓碑及石雕均失。卢宅仁(约1470~1540年),又名卢銮志,四会龙头村大寨人,明弘治进士,曾任云南右布政使、广西总宪、福建按察使等职,为官三十载,颇有政绩。父去世即辞官归里,以讲学著书度过晚年。1986年四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六祖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历史。于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时,六祖寺的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别由大门、前殿、后殿及左右辅以的厢房、廊庑及小巷构成一体。寺庙四面环山,山势峻俏,景色宜人。与六祖寺相邻的山间,还有“六祖池”、“佛堂顶”、“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当年行迹有关的地名和山名。六祖寺自唐代建成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往参拜。逢年过节,寺门香客如鲫,香火甚为鼎盛。参拜者除本地信众外,珠江三角洲一带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参拜。历史传说:六祖惠能为岭南佛法之始,为什么要在四会避难藏身呢相传惠能投湖北黄梅东山寺(现五祖寺)五祖弘忍门下,因作谒得到了弘忍赏识后,弘忍便秘传禅法,付与法衣钵孟,成了禅宗六祖惠能,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因未能得到师傅亲付衣钵,很不服气,于是纠集一班门徒,欲害惠能,夺回衣钵,弘忍见有人想害惠能,便吩咐他从速南去,临行前对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指今怀集县,距四会140多公里,会指四会市)。惠能便带着衣钵匆匆南下,神秀派人跟踪,直到韶州(今韶关市),还有人追逐他。惠能回到广东后,想起师傅…详情 ▷
巫镜池烈士墓位于东城街道清东趟耙头山。始建于1949年,2005年扩建。坐东向西。建筑占地面积约41平方米。墓为四方台柱体,砖石砌筑,高3.6米。墓碑高2.3米,碑顶正面镶有1个五角红星,碑座高1.3米,宽1.55米,正面镶有两块花岗岩石,分别刻有“巫镜池之墓”五个大字和巫镜池生平简介。墓台呈长方形,长8.8米,宽4.7米。巫镜池(1908年—1947年),四会人。1933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四会县委副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调至云浮县;1947年,在云浮县参加地下活动时牺牲。…详情 ▷
四会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城中街道城中社区中山公园内,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是为纪念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四会马房守军抗日阵亡将士而建。占地面积约56平方米。坐北向南。碑为四棱台柱体,高6米,碑身正面阴刻“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字样。碑座方形,高1.86米,镶嵌花岗岩石,上面刻有立碑人名字和立碑时间。碑台正方形,边长7.5米,台高0.64米,四边设有0.5米高的围栏,口阔1.3米。碑前有英制铁炮1门。现今,纪念碑对研究四会的抗战历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1986年,四会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被公布为四会县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吴春良烈士墓位于贞山街道坑口称勾塘山,建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护岭呈半圆形,砖石砌筑,中间立碑石,碑石四周用瓷片包边,楷书阴刻“中国共产党员吴春良烈士之墓”。吴春良(1918年—1945年),四会人,中共党员,任抗日游击队绥江支队四会独立大队中队指导员。1944年3月,被国民党派囚禁于广宁监狱。1945年12月,被杀害于南街镇。…详情 ▷
黄显声烈士墓位于大沙镇大布岗山上。1950年修建,2003年迁移葬于此。坐南向北。建筑占地面积约8平方米。护岭呈半圆形,用砖砌,外表镶贴花岗岩石马赛克,墓碑高1.1米,宽0.32米,阴刻“中国共产党党员黄显声同志之墓”字样。墓坪铺水泥。黄显声(1896年—1949年),四会大沙大布村人,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病故。…详情 ▷
赖西畴烈士墓位于龙甫镇营脚村。始建于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1983年、1993年分别重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68平方米。墓碑为四方台柱体,青砖砌筑,石米批荡,通高2.75米,碑身正面镶嵌花岗岩石,阴刻“赖西畴烈士之墓”。碑座高1米,正面有墓志铭,铭文内容为赖西畴生平事迹。平台长14米,宽12米,四周有围墙。1986年,赖西畴烈士墓被公布为四会县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前锋村武工队战斗旧址位于江谷镇新屋前锋村一广曾公祠内,曾公祠始建于中华民国时期,2000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广三路,三间二进布局。总面阔12.8米,中路面阔4.4米,深20.1米,建筑占地面积258平方米。硬山顶,平脊,青砖墙,阶砖地面。梁架雕花,雕工精细。墙楣有彩绘人物、鸟兽等壁画20余幅,人物鸟兽描绘得栩栩如生。1947年6月19日傍晚,在五指山、江谷长坪、十二带一带活动的江金武工队突袭了地主武装自卫队的“蛇窿”粮仓,缴获五百余担稻谷,补给了部队充足的粮食。前锋村武工队战斗旧址见证了江金武工队的斗争历史,为研究解放战争时期四会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提供实物资料。…详情 ▷
雷国光、唐钧毅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江谷镇镇郊哈乸头山,建于1950年,2008年12月重修。坐西南向东北。建筑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碑身铺石米。碑台正面有雷国光和唐钧毅的事迹简介。碑高5米,底座宽2.1米,尖顶处以及四面镶有红色五角星,碑正面壤有1件高1.2米,宽0.6米的红大理石,刻有“雷国光、唐钧毅革命烈士纪念碑”字样。碑台分二层,前面有台阶上落,台阶两侧分别嵌1块碑石,刻有两位烈士生平简介。雷国光(1921年—1951年),四会江谷雷村人。解放初期,雷国光被党组织派到江谷从事农村土地革命,任土改队宣传员,后被土匪杀害,年仅30岁。唐钧毅(1926年—1950年),罗定罗平塘屋村人。唐钧毅考进西江公学后到四会江谷从事农村土地革命工作,后被土匪杀害。…详情 ▷
四会市烈士墓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四会市江谷镇培崀联安村冬瓜岭山麓即四会聚福宝华侨陵园内,距四会城区21公里,是四会市委、四会市人民政府为缅怀革命英烈、追思革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决定修建的首座宏大革命纪念建筑,是四会市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四会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会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聚福宝华侨陵园于2014年6月择吉动工,同年12月建成使用,占地10亩。墓园内建有牌坊、主体浮雕、绿化广场等纪念建筑物。安葬有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四会历次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115位英雄。园内纪念建筑,高大壮观、气势雄伟,园区环境恬静优雅,松柏苍翠、草坪葱郁、鲜花争妍竞秀。…详情 ▷
挺四儿童旧址位于威整镇威整学校,建于中华民国。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一进,面阔13.1米,深9.8米,建筑占地面积128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平脊,青砖墙,地面铺阶砖。旧址原为威整镇金盘里罗氏族人分支宗祠,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韶关儿童收容院因不堪负荷,第七战区决定在后方创办收养院。1942年8月,威整学校创办“挺四”儿童,收养战区难童100多人。挺四儿童旧址现作威整史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研究抗日战争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