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民逐渐洗脚上田,很多传统的农耕文化已经或者正在消失。作为高校,我们有责任保护农耕文化,守护农耕文化的根。”日前,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农博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汪庆华如是说。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位于许昌学院一角,是仿制2世纪5年代的一栋两层建筑,从外观上看,蓝砖、红瓦、白柱,与美丽的校园交相辉映。在农博馆内,耧、犁、锄、耙、食盒、蓑衣、草鞋……2余件已经渐行渐远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18个展厅中,供参观者欣赏。它的存在,全方位勾画出了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着手建馆,走街闯巷搜农具21年年初,许昌学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决定建设农博馆,以抢救性地收集、存留、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用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通过专家论证后,汪庆华和他的团队开始专心筹建农博馆。问题接踵而来,现在的农村变化太大,很多东西早已消失不见,即使存在,年轻的学生也未必认得。眼看大半年过去了,搜集来的东西寥寥无几。此路不通,只好另辟蹊径。随后,大…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