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陵垣周长达22.5公里。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决定将明孝陵与北京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朱元璋的陵墓花了十七年时间建成。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神道上立有石兽、石人,陵园的宜城有遂逍可登其顶,顶的正中有石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门内四方城有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宝城等古迹,纵深.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公里现存遗迹,尚可窥见皇家陵园的气势规模和我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为了防止后人盗墓,曾于同一天从南京13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使人难辨真伪。当年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鹿鸣其间,气势…详情 ▷
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汉府街18一1号,从向东步行数百米即达。该馆由汉府街18一1号的新馆址和梅园新村17号、3号、35号4处组成。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为首的代表团曾在此办公和居住。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汉府街解放前是中国代表团在南京的办公原址。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铜像、图书馆等组成这里依旧保持着民国时期近现代历史的遗迹和风貌。其中旧址梅园新村3号、35号、1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共南京谈判史陈列室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陈列展示手段展出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献、文物。图书馆是全国第一家图书资料研究中心。1946年5月至1974年3月以为首的代表团在南京与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代表团在南京谈判期间坚定地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在国统区广泛地领导和开展爱国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争取了朋友教育了人民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是一座颇具地方特色的二层现代建筑庭院中正对大门立着全身铜像铜像…详情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中国南京市江东门,这里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南京大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后经1994年至1995年,25至27年两次扩建,该馆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纪念馆新馆造型犹如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东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头是陈列丰富的展厅,周边庄严肃穆的广场可容纳万人;中部是原馆的遗址悼念区;西部大片开阔区域是树木葱茏的和平公园;另外,还有十多座形态逼真、寓意深刻的雕塑点缀其中,整个展馆分展览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4个功能性区域,是一座纪念性的遗址型历史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广泛宣传,该馆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很多国内外的游客都慕名前来参观和凭吊。他们普遍反映,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及日本广岛原爆纪念馆,均被列入世界文化保护遗产,而同样作为二战中世界三大惨案之一的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也要按照世界文化保护遗产的要求来规划和发展。全国、省、市政协委员也分别就加强该馆…详情 ▷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老街”东端。原系吴氏宗祠,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据《高淳县志》记载,吴家祠堂建于明朝末年,面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共三进,第一进是戏楼,楼上观乐台(戏台),楼下是通道,台前是露天剧场,可容纳千余观众。第二进叫享堂,现作为展厅,陈列的历代砖、石雕刻,技术精湛,价值很高。第三进是祭殿,现在作为展览厅使用。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和一支队先后进入苏南茅山地区,引起日军的密切注视。日军调兵遣将向新四军刚开辟的茅山根据地扫荡,为粉碎敌人扫荡,一支队特命司政机关分散转移。8月,一支队政治部在刘炎主任率领下转移到高淳县城淳溪镇一带。1938年8月,为开通茅山抗日根据地和皖南新四军军部的通道。一支队政治部决定由宣传科长戈白章、张春生、侯日千、华仁义等四同志组成民运工作组,在高淳县城开展地方工作,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他们利用国共合作的合法身份,向广大店员、工人、学生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在进步青年中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领导他们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学习革命道理,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组织,选派优秀青年到…详情 ▷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丘陵中岗,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面积113公顷。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个山岗,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南大门、广场、纪念馆、纪念桥、革命烈士纪念碑、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门以及西殉难处烈士墓群、东殉难处烈士,纪念亭等。东晋太守梅颐曾屯兵东岗,故东岗又称梅岗。南朝梁代(52~557)佛教盛行,相传有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经,感动神明,遂落花如雨,坠地成石,故得名雨花台,彩色石子称雨花石。古雨花台有金陵南大门之称,为金陵著名风景区、兵家重地,遗留名胜古迹甚多。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人与爱国志士之主要刑场,连同军阀与日伪、汪伪统治时期,在此牺牲之共产党人与爱国志士近1万人。省港大罢工领导者、中共政治局候补委员邓中夏,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孙津川,中共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中共长淮特委书记朱务平,中共徐海蚌特委书记陈理真与全国救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黄励等,均先后就义于雨花台。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上建造了这座占地…详情 ▷
位于钟山北麓、王家湾附近。1932年由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筹建。安葬着1多名为国献身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及援华的前苏联、美国飞行员。抗战中为日军所毁,1995年修复。票价:免费开放:9163(周一闭馆)网址:...电话:2584431174交通:313路抗日航空纪念馆站地址:紫金山北麓…详情 ▷
渡江胜利纪念馆原在南京挹江门城楼上。1984年4月23日,为纪念南京解放35周年建立。展厅面积436平方米,担负着渡江战役的文物资料征集、保管、研究、陈列宣传等工作。展出渡江战役历史珍贵文物资料及照片、图表、实物及复制品等史料近千件。展品陈列分为:渡江战役前的国内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百万雄师过大江;把红旗插遍全中国等四大部分。1998年该馆被列为南京市青少年思想教育阵地和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红旅经典景区之一。成为青年少参观学习,获得历史知识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播渡江精神的重要基地。现城楼空置,建筑破损严重,多处柱子墙面开裂、油漆剥落等急待修缮。29年为纪念南京解放6周年暨渡江战役胜利6周年,南京市政府异地新建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坐落在长江与秦淮河交汇的三汊河河口公园,由胜利广场和主馆区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82平方米。同年4月23日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建成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是日上午还举行了《永远的风帆》大型广场演出。渡江胜利纪念馆主馆区分风雨苍黄、天翻地覆、人间正道、胜利之都四个部分展出渡江战…详情 ▷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中华门外菊花台公园内。九烈士墓茔呈扇形平布坐西面东围以1米多高的裙墙低处有纪念碑一通上刻九烈士事迹与生平。期间墓被毁碑被砸碎。南京九烈士墓在雨花台西边,埋葬着九位爱国志士因此而得名。1941年,日本制造了“珍珠港事件”。1942年4月17日,日军占领了菲律宾。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人员进行诱降、逼降;要他们“改弦易辙”为伪政权出力,效忠“日本天皇”,受到了领事馆外交人员的坚决抵制。他们在敌人刺刀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而被野蛮杀害。这九位烈士是驻马尼拉总领事馆总领事杨光性,领事莫介恩、朱介屏,主事卢秉枢。萧东明,驻山打根领事馆领事卓还来,驻马尼拉总领事馆随习领事衔领事杨庆寿,随习领事姚竹修,甲种学习员王恭炜。1947年,南京各界人士集议,决定将九位烈士遗骸迁回,葬于菊花台下。…详情 ▷
浦口无名烈士陵园[浦口区珍珠泉度假区包家桃园宁滁公路北·1995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为纪念“三浦战役”(江浦、浦镇、浦口)和其它在浦口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全区党员干部两次捐献费用,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珍珠泉风景区主持兴建。始建纪念碑、塑像(后重建)和无名列士墓,纪念碑(高12米)由区委书记朱可云题辞,碑背面纪念文章由区委宣传部撰写、陆惠南书丹;无名列士墓(高2米、约15平方米)中埋葬着散葬于顶山上的烈士遗骸。其后,曾在陵园内建无名列士馆,建筑面积约2平方米,馆名由陈士渠将军生前题写,可惜因险房拆除。212年景区对陵园进行了大规模修缮。25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该纪念碑座落在全国内河最大煤港——南京浦口新炭场煤港内。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该煤炭港成了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资源的港口码头;而在码头毗邻处,即是日军设立的两座“战俘集中营”。浦口新炭场一带,在日军占领以前,是英国人办的打蛋厂(专用蛋清)。日军占领后,这里成了日本三井洋行经营的三井码头。日本侵略者为了实施他们在中国的疯狂掠夺和镇压抗日力量,194年初,在三井码头的临江地带,建立了两个战俘集中营,占地约三、四千亩。集中营三面环水,一面为日军严加防守的进出口,周围架设有三道二米高的铁丝网(中间还有一道电网)。集中营内建有一座碉堡并驻有一个日军看守小队和一个炮兵连,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与浦口镇的日寇宪兵队联合看押战俘。从1941年开始,日军先后分六批从太原、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向浦口战俘营押送来5多名抗战中被俘的新四军、游击队和抗日将士,也有少数因没有“良民证”而被抓的小商、小贩和孩子。战俘在战俘营内,成了日军不花代价的苦力,每天一早就被驱赶至码头,将中国的矿石、煤炭装运上船,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一…详情 ▷
航空烈士公墓,最早建于1932年,是由当时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为纪念所属在北伐以及淞沪抗战中阵亡的空军飞行员而兴建的。1931年8月,航空署署长黄秉衡呈请在南京东郊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附近修建航空烈士公墓,当时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考虑到紫金山南麓,难以辟出空地,便在紫金山的北麓王家湾附近辟出5亩地,作为航空公墓的墓地。航空烈士公墓的原始设计方案由金陵大学建筑系的邱德孝教授设计。于1932年动工,总造价达2.6万元,由航空署改组的航空委员会和从社会募捐提供,蒋介石为此捐款3元。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于同年8月建成。公墓的主要建筑由牌坊、东西庑、碑亭、祭堂、纪念亭、墓茔以及纪念塔等地面建筑构成。其中纪念塔为方形,在塔的顶端是一座雄鹰的雕像,象征着烈士不屈的英灵。在祭堂的后面以及两侧辟有三个墓区,设墓穴一百六十余个,每个墓穴前均刻有烈士简介。公墓建成后,首批入葬的是在淞沪抗战中牺牲的黄毓全、吴明辉以及在北伐战争中阵亡的空军飞行员三十余人。至1937年4月共葬了四十余人。之后,因时局紧张,在上海、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烈士24人,合葬为一墓穴,其中有击…详情 ▷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位于仓巷24号,建于清末。1938年8月,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在刘炎主任率领下转移到高淳县城开展地方工作,在此建立办事机构。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和一支队先后进入苏南茅山根据地扫荡,为粉碎敌人扫荡,一支队特命司政机关分散转移。8月,一支队政治部在刘炎主任率领下转移到高淳县城淳溪镇一带。1938年8月,为开通茅山抗日根据地和皖南新四军军部的通道。一支队政治部决定由宣传科长戈白章、张春生、侯日千、华仁义等四同志组成民运工作组,在高淳县城开展地方工作,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他们利用国共合作的合法身份,向广大店员、工人、学生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在进步青年中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领导他们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学习革命道理,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组织,选派优秀青年到军部教导队学习,培养抗日骨干。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分前后二进。前进:左边的房间是同志的卧室,右边是他的办公室。这是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机构沿革和领导人更迭表。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31日,…详情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位于南京城南雨花台烈士陵园南端的任家山上,外观为重檐屋顶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它东西长92米,南北长49米,中间主堡高度为26米。白色花岗岩墙面,更显纪念馆庄严、凝重气氛。纪念馆整个建筑面积59平方米,于1984年4月破土兴建,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镌刻在门额上方,檐下正中还雕着象征烈士英灵永存的“日月同辉”图案。古朴典雅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生前设计的最后一座建筑。当年,在中国建筑界,杨廷宝先生和梁思成齐名,被誉为“南杨北梁”,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就是他创作设计的。纪念馆建筑平面呈“凹”字形,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重檐形式,加以简化,轮廓简洁而庄重,富有纪念性的美感。屋面特别的白色琉璃瓦,白色马赛克饰面的外墙,白色大理石窗框以及白色栏杆,使整个建筑呈现出浑然一体的白色,与馆周围的绿色树林形成明显对比,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巍峨壮丽。馆内设1个展厅,其中9个用于陈列展览革命烈士的事迹,宽敞明亮的展厅内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详情 ▷
皖南事变三烈士墓在南京市雨花台西南望江矶,东距雨花台死难烈士陵园约1公里,地属雨花镇夏家洼村。“三烈士”系指在“皖南事变”中被叛徒刘厚总暗害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和在茂林战斗中牺牲的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又称将军墓,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皖南事变三烈士墓于1955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修建衣冠冢,以志纪念。三座墓均呈圆形,一字排开,墓前有石碑。墓高3.4米;墓碑高3.8米,宽1米,厚.5米;墓道全长3余米,墓区占地约1平方米。三烈士墓环境优美,气势开阔,置身其间,令人顿生庄严肃穆之感。历史一九四一年一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杀害,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茂林战斗英勇牺牲。一九五五年六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于雨花台西南望江矶雨花镇夏家洼村修建衣冠冢,以志纪念。背景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约9人,经中共中央同意,按国民政府的部署移师北上。两天后到达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反动派预先埋伏的8余人的袭…详情 ▷
驻外使节九烈士墓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驻外使节九烈士墓1947年南京菊花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很快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外交使节杨光泩、朱少屏、莫介恩、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卢秉枢、王恭玮等8人驻守异邦,他们拒绝承认汪精卫伪政权,同侨界一道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为保护国家、民族和侨胞的利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抗争。1942年1月,杨光泩等人被日军关押。日军不顾国际公约于4月17日将8人秘密枪决。1945年,日军残忍杀害了同样顽强抗争、誓死不降的驻山打根领事卓还来。民国政府驻外使节九烈士墓位于南京菊花台公园内。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九烈士的骨骸运抵南京,国民政府在菊花台公园修建烈士墓,并改菊花台公园为忠烈公园。九烈士的忠骸终于回归故土,得以安息。…详情 ▷
南京廖仲恺何香凝墓位于钟山南麓天堡城下,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明孝陵以西,面临前湖,环境幽美,建筑雄伟。这座墓葬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1年7月,它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廖仲恺(18771925年),字恩煦,广东惠阳人,同盟会的骨干,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故友。在中国提出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后,他协助孙中山改组。孙中山逝世后,他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右派所不容,1925年8月2日在广州中央党部门前被刺遇难,1926年6月,其灵柩由夫人何香凝女士运来南京,9月于此举行国葬。何香凝(18781972年),廖仲恺夫人,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日本。195年参加同盟会,拥护国共合作,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在廖仲恺先生遇难后,她继续团结左派与右派进行斗争,1947年与李济深等筹组中国革命委员会。解放后,她已近古稀之年,仍担任国家重要职务,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9月6日,灵柩运至南京,与廖仲恺合葬。廖仲恺、何香凝的合葬…详情 ▷
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位于鼓楼区青云巷41号(原傅厚岗66号)。青云巷41号(原傅厚岗66号)是坐北朝南的西式三层楼,建筑面积247平方米。另有生活用平房2幢6间,约8平方米。为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公馆。1937年8月,通过周恩来与其有师生这一层关系租他的公馆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第一个公开办事机构。博古、叶剑英、李克农、钱之光等人作为工作人员在此办公,董必武、叶挺也曾经在此住过。同年12月,南京沦陷,办事处撤往武汉。虽然办事处只在此工作了三月时间,但做了大量工作,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建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2年3月,青云巷41号被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在童小鹏、袁超俊、齐光等老同志和省市领导的关心下,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搬迁旧址青云巷41号的住户,维修旧址房屋,筹建纪念馆。1987年1月,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219年1月7日,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情 ▷
介绍位于下关热河路广场中心,建于1979年。远远望去,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碑座正面镌刻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交通乘游4路、公交12、16、18、31、32、34、39路车可达。…详情 ▷
渡江胜利纪念碑坐落在长江南岸挹江门外热河路广场中心。年为纪念南京解放周年而立。除平台和栏杆外分碑座和碑身两部分。碑呈帆船形花岗石刻制由绛紫色船体和白色双帆组成高.米长米宽米。碑身为两片弧形帆状上部嵌一枚直径.米的渡江纪念章白色双帆正中悬挂一枚直径2.5米重约4公斤的铜质渡江纪念章.碑顶背面有凸字1949421即渡江的日期。碑座为紫绛色船体为船形台基船帆作“八”字形和船底“一”字形诗碑构成“八一”两个大字碑迎江一面贴砌金山花岗石镌刻毛泽东手书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背江一面有亲笔题词“渡江胜利纪念碑”七个锦铜铸成的大字镶贴在块四川红花岗石上。东西两侧浮雕军民胜利渡江的场面。整座纪念碑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形状象征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的壮丽场面。远远望去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碑建成于1979年4月。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大军南下同年四月突破千里江防横渡长江于4月23日解放南京.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功绩纪念在渡江战役中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南京市人民政…详情 ▷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在南京水西门外江东门,原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又叫“军政部军人监狱”或“中央海陆空军人监狱”(建于193年),原为残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之所。恽代英,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宣传部长、党中央宣传部秘书长等职,被捕时任上海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曾主编《中国青年》杂志,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7年在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3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捕,后解送南京关押于此,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仍然秘密建立党组织坚持斗争。1931年4月经党组织营救,即将出狱前夕,因叛徒顾顺章告密而暴露身份。29日在狱中操场上被杀害,时年36岁。狱中囚墙上尚有恽代英手迹:“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等字。1981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其殉难处建纪念碑。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位于南京市建邺区茶亭东街242号,有游4、7、23、37、39、57、82路公交车可达。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不对外开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