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烈士纪念碑总体上仿造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比例和样式上精心模仿,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碑体正面词“铅山县石塘烈士纪念碑”此为当时的在任领导题词,字体雄浑。左侧“永垂不朽”在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石塘烈士纪念碑则用了后面“永垂不朽”四个字。右侧“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951年8月,毛主席委派以谢觉哉为团长的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江西,深入到井冈山等老革命根据地。谢老并将一面绣有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锦旗赠送给江西人民。从此,毛主席的这一题词,便成为江西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强大动力。石塘烈士纪念碑则用的毛主席的这15个字。…详情 ▷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位于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乘云奔来,气势雄伟,人称“九龙窜顶”。远视可见武夷山主峰黄岗山、上饶灵山、弋阳圭峰。远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东晋初,著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葛仙祠北宋元祜七年(192),在葛仙山之香炉峰建葛仙祠,后经南宋、元、明几代扩建,遂成一气势宏大的道教建筑群,除大葛仙山殿外,有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楼。葛仙祠座北朝南,依山筑阁,铁瓦石门,殿内神像森列,古匾横陈。寺院周围分布着迎客松、试剑石、上马石、下马石、舍身石、息心岩、仙人足迹、飞升台、洗眼仙泉、龙池等古迹。历年来,善男信女不绝,尤其是每年的六月初一为葛仙山的“开山门”之日,十月初一为“关山门”之日,八月二十相传是葛仙寿诞,还有七月十九、九月九等诸日,朝山进香者常达万人以上。地址: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类型:山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门票信息:门市价…详情 ▷
在陈坊乡沽溪万利号屋背北面约3米处。有青石墓碑,镶嵌在墓前亭状石龛中,高约一米,已断裂剥蚀。正中“宋理学状元辉堂之道刘公墓”字迹尚可辨认。…详情 ▷
在陈家寨西南鼓楼门(又名虎头门)阳源山颜家垄。此墓原为麻石砌成,墓道口立有“稼轩神道”碑,毁于清雍正年间。尔后墓基石板,复被人盗掘,仅存土坟一堆,墓碑一块。碑上镌文:“显故考辛公稼轩府君之墓”,是二十五代玄孙霞溪等九人,乾隆四十修。修复的墓茔占地51.5平方米,高2.5米,四周砌麻石四层,前立原碑,左右立仿石水泥柱,柱上刻有郭沫若为济南辛氏纪念馆作的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墓前至山下有石阶十九级。…详情 ▷
在铅山县稼轩乡横畈村瓜山下有吴氏宗祠,是当年的“稼轩府堂”旧基,“稼轩府堂”是辛弃疾会客处。稼轩曾进宝谟阁、龙图阁待制,当地人至今仍称稼轩为辛阁老。吴氏宗祠楹联为:“立祠由古址脉接花园问此地名称阁老,发迹自建阳支分江右看他年派衍横林(即今横畈)。”祠堂门前的稻田原为池塘,传为辛弃疾放养青蛙之所,称养生塘,当地群众称为蛤蟆丘。辛词《南歌子·新开池,戏作》:“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即指此塘。吴氏宗祠的右侧直至瓢泉,皆为稼轩府堂花园,花园遗址后部的山垅,现仍叫花园垅。越过花园垅口的山岗上,当年建有停云堂,又名接云亭,惜早已毁坏,仅留残砖断瓦。该山岗现名接云岗。紧邻瓢泉左边的山脚下,为秋水观,是辛弃疾瓢泉卜筑的重要建筑之一。当年紫溪河从此流过,秋水观有部分建在河面上,河道仍依稀可辨。由辛词《六州歌头》(晨来问疾)“秋水堂前,曲沼明于镜,可烛眉须。被山头急雨,耕垄灌泥涂。谁使吾庐,映污渠”及《鹧鸪天·吴子似过秋水》“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潺。”可知秋水观大致轮廓。在瓢泉南面半里许,隔河相望,石塘河与紫溪河汇合处,有一大型建筑群遗址,当地村民称…详情 ▷
河口天主教堂(礼拜堂、神父楼)位于铅山县河口镇,时代为近代。河口天主教堂(礼拜堂、神父楼)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章岩寺摩崖题刻位于铅山县河口镇信江北岸,时代为宋至明。章岩寺摩崖题刻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惠济渠位于铅山县河口镇,时代为明。惠济渠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篁碧“词臣”牌坊位于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篁碧畲族村,时代为清。篁碧“词臣”牌坊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篁碧雷家大院位于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篁碧畲族村,时代为清。篁碧雷家大院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太源畲族民宅位于铅山县太源畲族乡查家岭,时代为清。太源畲族民宅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雷法远墓位于铅山县太源畲族乡查家岭,时代为清。雷法远墓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上饶集中营石塘旧址位于铅山县,时代为1941年1942年。上饶集中营石塘旧址位于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石塘村坑背,包括胜春号、东祝宗祠、天和号、赖家行、松泰行、周氏宗祠、饶家宅院、林氏老宅、王家大屋、查家号、祝家老宅院上花朝门、祝家老宅院下花朝门、舒记行等古建筑,保存较好。上饶集中营石塘旧址,见证了集中营的历史内幕,不仅是国民党派制造血腥罪恶的人间地狱的历史见证,也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英勇不屈与派进行顽强抗争的实物遗存,而且为古建筑群,建造技术精湛,雕刻精美,工艺考究,融入大量人文历史、民俗、建筑等文化内涵,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上饶集中营石塘旧址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第三战区司令部旧址群位于铅山县,时代为1943年1945年。含司令长官部旧址(五都周氏宗祠)、参谋处旧址(周氏民宅)、卫生处旧址(林家新屋里)、俄国顾问室旧址(黄家老屋)、虹桥联络站旧址(叶氏宗祠)、八都联络旧址(八都村詹家五公厅)、宪兵大队旧址(八水源杨家老屋)、军务处旧址(苏家老宅)、通讯兵指挥部旧址(下畈林氏老宅)、第二十三集团军军部旧址(港沿义门第)、干部训练团旧址(鹅湖李氏宗祠)、兵站总监部旧址(本地孔氏宗祠)、战地党政委员会第三战区分会旧址(麻山孔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局里彭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中洲王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局里邱氏宗祠)、港东联络站旧址(王家老宅)、第六重伤医院旧址(萃英堂)、河口联络站旧址(邮政局)、副司令府邸旧址(骆琳宅)、后勤部旧址(陈氏宗祠及隔壁民居)、伤兵医院旧址(陈氏老宅)、监察大队旧址(西门拱氏宗祠)、士兵大队旧址(永平詹氏宗祠)、士兵大队旧址(东门拱氏宗祠)第三战区司令部旧址群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石塘整编旧址群(含:东祝宗祠、芝阳会馆、抚州会馆、武状元府第、智水仁山民宅、付家老屋、刘家老屋)位于铅山县,时代为1938年194年。石塘整编旧址群位于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石塘村,该旧址群遗存丰富,保存完好,包括:抚州会馆、东祝宗祠、武状元府邸、芝阳会馆、刘家老屋、付家老屋、智水仁山民宅、葛仙殿、寿全堂等9处古建筑。1937年,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9月下旬闽赣省边区的红军游击队来到石塘集中整编。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黄道在石塘召开了群众大会,动员群众报名参军,组织工作组到各县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使赣东北各县掀起了参军的热潮,部队扩编到15多人。1938年2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设三个营和一个机炮连,团部设在石塘坑背的抚州会馆。2月9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张云逸、副司令谭震林等同志从南昌到达石塘看望五团全体将士。1938年2月25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向皖南抗日前线开拔,成为新四军一支重要的武装部队。新四军石塘整编旧址群的墙壁上,当年书写的“青年学生同胞们,努力学习革命知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清晰…详情 ▷
公果徐氏宗祠位于铅山县,时代为清雍正六年(1728年)。徐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雍正六年(1728),以徐宗堂(进士,任萍乡督学)和徐宗琬为首,举全族之力,重修宗祠。将原部分木柱更换成石柱,扩大了房基面积,始为现在范围。民国中期,国民党第三战区曾占用宗祠作为军事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宗祠作为村小学教学场地,直至1986年新校舍建成后迁出。村小学迁出后,因无人使用,宗祠逐渐荒废。27年,徐氏后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集资对宗祠再度修葺。宗祠青砖外墙,内外粉白,两侧用三阶风火山墙,内部为一院落两进一天井,六柱五开间。宗祠大门用当地产的冷青石做门框,上嵌匾额“徐氏宗祠”。进门后为一露天院落,中铺过道至前厅。前厅用前后两坡阴阳瓦屋面,中厅前檐柱为八菱形石柱,下垫八方形雕花柱础,穿插枋间雕刻花卉图案,并置雕花斜撑,雕刻精美。前轩廊用“一枝香法”,明间均圆形石柱,减柱造法,五架抬梁,石柱上阴刻三副行楷对联,字体苍劲,内容分别为:“出使仰行旌赠剑争傅吴季札,尊贤隆下榻班荆尚有汉陈番;庙貌重新愿继继绳绳世代绵延同葛藟,华堂兴在思赫赫濯濯祖…详情 ▷
位于江西省上饶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畲族村村西的华氏宗祠,始建于道光丁酉(1837)年,是叔侄三人同赐一朝(华日新(京一郎系),道光二十四年进士,任江苏道布政使,身居二品;华祝三,道光二十七年进士,西宁知府加布政使衔,三品正堂;华立三,进士出身,任甘肃安化知县),共同兴建的一所宽宏高大的宗祠,以彰显其家族的荣耀。华氏宗祠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在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大门上悬“华氏宗祠”四个大字门匾。八十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宏伟宽敞的建筑。祠堂内分前厅、中厅、享堂。上厅为享堂,原供奉本族祖宗牌位;中厅为祀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厅;前厅是吹鼓奏乐的地方。族中凡有修谱祭祖等大事时,也可以在厅内楼台演戏,台下可容二百余名观众。本族人娶亲时,新娘要在宗祠下轿,拜天地祖宗。华氏宗祠的布局呈平面方形,坐北朝南偏西44。包括前院、前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享堂和右边廊。前院地面为卵石地面,墙为卵石砌筑,尚存有七墩旗杆础,均刻有清道光年间“科举人立”、“进士人立”的字样。前厅,为四品三间建筑,横梁、额枋以云头卷草纹雕刻,颇为华美。…详情 ▷
陈坊万寿宫位于陈坊乡陈坊老街中部偏南位置,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总占地面积87平方米。走近万寿宫,大气磅礴之势跃然眼前,飞檐翘角,门厅廓然,紫棕色的外壁浮雕三个鎏金大字“万寿宫”,不由得令人仰视。左右两侧,石狮蹲守,好不威风。进入里边,吊脚戏台依旧宏伟,亭台廊柱彰显旧时之华贵。正堂祭台诸神神色肃穆,炯目朗然。偌大的天井,把阳光方方正正的吸纳入室。这座商会大约修建于清朝中期,是由部分商人筹资修建的。当年的陈坊,盛产连史纸,经陈坊河运输走向全国各地,因为经济的繁荣,商会也达鼎盛时期。…详情 ▷
永平钟楼位于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东,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与魁星阁并峙,规模宏伟,为一邑之巨观”(清乾隆《铅山县志》)。钟楼高七丈,巍峨壮观,雄视街衢。楼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精巧。下层为戏台,中层为厢房,上层为钟房。周围以长条杉木栅栏,回廊环抱,金壁杏墙,雕花额仿,三辅作斗拱,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支托着远伸外挑的飞檐楼顶。脊顶高耸,形似游龙;角背高悬,状如飞凤;翘檐反宇,势同腾翼。楼门西向,上刻“追风逐月”四字,行书字体,神韵雄健。钟楼上层的横梁上悬挂铜钟一座,高6尺,直径3尺余,重3余斤。钟上铸有铭文“永平永安”四字。相传在悬挂铜钟时,突然钟内划出一道红光,铜钟摇摆不定,工匠们大惊失色,正在此时,来了一位白发童颜的老者,拿出一根银针,在铜钟上刻下“永平永安”四字,顿见铜钟立刻停止摆动,静止下来。众人正在惊奇时,老者飘然而去,人们这才醒悟,那老者原来是上界神仙下凡,给永平祈求平安幸福。…详情 ▷
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永平文昌阁,又名魁星阁,清乾隆八年(1743),知县郑之桥捐资重修,为祭祀文运诸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也是当地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魁星阁坐北朝南,占地336.61平方米,建筑面积426.51平方米;石柱、抬梁式架构,歇山顶,总体三开间设内回廊,共三层,规模宏伟,一层石柱,二层木柱,地面四周铺以青石板阶沿及地面,正面阶沿往下为青石板月台,月台往下为宽阔的前院,台基及月台均采用卵块石磊砌或块石磊砌的方法,宽敞宏丽。前后左右各四廊柱,抬梁、斗拱、重檐卷栅,青石柱基,歇山顶,四金柱相对,鼓镜藻井,渠枋雕饰,精美绝伦。而今所见到的是落款为:“大清嘉庆24年,已卯夏旦阁邑新建造”。早在1986年就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1年入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