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兴起于隋,鼎盛于唐,因安置释迦牟尼佛的舍利而成为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塔,又名“真身宝塔”,塔初建时名阿育王塔,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后因地震倒塌。1579年扶风县佛教徒募化钱财,重建真身宝塔,历时30年。将原来木塔改建为八棱十三层砖塔。该塔建造的极为壮观,高47米,1至12层共有89个佛龛,为仿木结构建筑形式,每层有出檐斗拱,工艺精湛,纹饰华丽。塔底还有题额,分别为“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露”、“浮图耀日”等字。由于年久失修在1981年8月24日因阴雨连绵宝塔崩塌,仅留半个塔面危立在残台破砖之上。1987年,国家拔款重建法门寺塔,在清理塔基时意外的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地宫。根据这次在地宫里发现的碑文记载,佛祖舍利藏在法门寺塔基内。同时在地宫中发现了深藏千年之久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养舍利的大批珍贵文物。法门寺地宫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佛塔地宫,由砖砌踏步、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等组成,全用石头砌筑,共有石门四道,建筑构造宏伟壮观。地宫内珍宝之多,令人目眩。最为贵重的是藏于八重宝函之内的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