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则沟红军医院旧址时代:1935年地址:子长县瓦窑堡街道办后桥社区保护范围:东至李银虎后续修窑洞西界,南至旧址本体外扩10米,西至李克亮住宅东界,北至龙虎山南侧。建设控制地带:区四周外扩10米。2018年,张李则沟红军医院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毛泽东同志在指挥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并参加了中央政治局交口会议和太相寺会议后,于1936年5月21日返回瓦窑堡,即在这里居住。6月21日率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离开瓦窑堡,经安塞,前往保定。毛泽东同志在此居住期间,多次出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毛泽东精心部署了红军主力西征战役。并且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兼任红军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同志还出席了红大开学典礼,发表了重要讲话。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详情 ▷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大学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同志出席祝贺并发表了讲话。毛泽东兼任红大教育委员会主席。红大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校务部主任周昆,教务部主任何涤宙,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莫文骅任学校党总支部书记。红大分设高级科(一科)、上级科(二科)、普通科(三科)。学校开设的课程有马列主义、军事战略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世界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时事问题等,学校成立时,有学员238人。6月21日,国民党八十六师张云衢团向瓦窑堡发起突然袭击。红大师生和守城红军一起,迅速反击,顽强作战,终于将来犯之敌赶出了瓦窑堡,保证了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撤离。随后,红大也随中央机关迁移,于7月初到达保定。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详情 ▷
子长烈士纪念馆位于延安市子长县城瓦窑堡北面齐家湾坪上,是我国兴建较早的纪念馆之一。国务院1989年批准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民政部、陕西省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谢子长是西北人民革命和西北工农红军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为了纪念他对党、对人民的伟大功勋和卓越贡献,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3年拨小米500石兴建了子长陵。1947年,蒋胡匪军疯狂侵犯边区时,烧杀抢劫,将陵园毁为废墟,广大人民对这一血腥罪行,莫不切齿痛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革命烈士之英灵,极为重视,将子长烈士陵园改为子长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分墓区和纪念区两部分。墓区建有吊唁厅,东西两侧有四柱走廊,厅内墓室安放着谢子长烈士的柏木棺材,正厅摆放着各级党政军领导人和社会各团体敬献的花圈和纪念物。纪念馆主轴线上矗立着谢子长烈士的花岗岩雕像,总高6米。雕像前是革命烈士纪念塔,总高9米。塔身携刻着民族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两侧辅轴线上各建八角厅一座。亭内竖着党政军领导人和党政机关题写的石刻碑十六通。八角亭前是陈列室,陈列以谢子长革命活动为主线,以第一次和第二次…详情 ▷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瓦窑堡。从1935年12月到1936年7月,这里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前夕,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1935年12月下旬,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国际关系和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毛泽东在瓦窑堡城内河下河滩田家院窑洞中主持召开了0中央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政治局讨论了关于民族统一战线、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重大问题,并于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规定了中国0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任务,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瓦窑堡会议是中国0在继遵义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治路线转变的一个关键会议。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决议精神,在瓦窑堡城内天主堂召开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明确地阐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根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瓦窑堡会议会址是一排面向东南的砖窑洞,共有五孔,左起第一孔是工作人员…详情 ▷
子长县原名安定。边区政府成立前,其县治一直在安定镇。钟山石窟就位于距安定故城10里的钟山南麓,秀延河畔。距县城15公里。钟山石窟,又名石富寺、万佛岩、普济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安定八景之一,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第二敦煌”。石窟保护区包括钟山石窟、萧寺宫、石宫寺砖塔、惠善大和尚浮图塔、松岩大禅师浮图塔5部分。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过秀延河石桥,迎面为石窟牌坊。牌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北面刻联“开方便门,登欢喜地”,横额“鹫岭飞来”。南面刻联“自汉自唐数千载相传胜境,为神为佛亿万年永固皇图”,横额“三教圣人”。上有佛、道、儒先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造像。牌坊后寺院山门为巨型块石修砌的拱形门洞,门楣镌刻“石宫寺”三字。过山门,跨数十级台阶,就到“万佛岩”,即钟山石窟。窟顶有“洞天福地”四个苍劲工整的楷书摩崖题刻。万佛岩已发现大小石窟7个。以中窟保存最为完整,排为主窟,始建于宋代,距今900余年,历代题咏甚多。清《延安府志》载:“凿石为宫,佛像万余,备极工巧”。明代御史胡文璧诗:“万佛岩头访旧宫,洞天深处碧玲珑。山坡积雨苔纹绿,塞地先秋霜叶红。”明诗还…详情 ▷
羊马河战役遗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余家坪乡羊马河村。羊马河地处今瓦窑堡镇西南约12公里处。1947年4月14日,西北野战军在羊马河地区,全歼胡宗南部整编15师135旅4700余人。1947年2月,蒋介石在西安部署34个旅,计23万余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西北线有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和榆林邓宝珊集团,南线胡宗南集团15个旅约14万人向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突进。1947年4月11日,西北野战军得悉胡部驻清涧72团,将接替瓦窑堡135旅的防务,便决定在运动中歼灭敌135旅。西北野战军主力分布于羊马河周围。瓦窑堡东南岭湾、黑山寺、杜家畔集结2纵359旅、独4旅和教导旅;瓦窑堡西南由新4旅防守,1纵358旅集结于白家坪一带,独1旅集结于安家嘴一线;警备7团驻守石窑河一线。4月14日,敌135旅沿瓦窑堡至蟠龙大道的两侧高地南下,逐山跃进,异常谨慎。上午9时,其右翼404团先头到三郎岔、李家滴哨附近高地时,就被西北野战军新4旅堵截。其左翼405团行至磁家沟高地,即被独4旅拦截,独4旅12团击溃敌一个营的反扑,俘敌100余人。第14团抢占石家沟南端高地后,继…详情 ▷
位于子长县安定镇北钟山南麓。是石崖上的一座石窟。高9.5米,深10米,宽16.9米,内有八根方形石柱承托窟顶。共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八柱间及窟壁全部雕刻着佛本生故事,各具形态,栩栩如生。佛坛上的三尊主佛均高2.3米,佛头上方的窟顶各凿有斗八形藻井,绘有莲花蔓草图案。窟内石刻造像,全部彩装,金碧辉煌。是一批比较典型的宋代石刻造像群。从窟壁题刻看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建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塞县文化文物馆现为三馆合一(即:安塞县文化馆、安塞县文管所、安塞县博物馆),有职工12名,有业务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850平方米。馆内设民间剪纸、现代民间绘画、文物三个展厅及一个接待室。…详情 ▷
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193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后,在红15军团兵工厂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央红军兵工厂。厂长郝希英,政委周鉴祥,党支部书记赵俊。厂址设在瓦窑堡城西十里铺(今属子长县栾家坪乡)。兵工厂下设翻砂、烘炉、机械、木工、制图、、完成等生产部门。该厂主要负责械修理、复装、制造手等。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大门面向西南,院内有南北相向两排旧石窑,每排窑洞各6孔。窑洞均进深8米,宽3.2米,高4米。院子南北宽22米,东西长36米。整个院落占地面积420平方米。…详情 ▷
光华制药厂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拐峁村。光华制药厂于1939年3月成立,厂址在延安城东17公里处的拐峁村(现宝塔区李渠镇尔村)。厂长由越南华侨青年医师梁金生担任,建厂初期仅有35名工作人员。该厂当初的主要任务是开发边区中草药,精制各种中成药,对历史悠久的中药学进行研究和改造。1936年光华制药厂曾一度改称光华制药厂合作社。在此期间,制药厂分设制药间、研究间、碾药间、丸药间、干燥间、包装间、提炼间等生产组。1941年5月1日,光华制药厂与边区卫生材料厂合并,对外仍称光华制药厂,原边区材料厂为该厂分厂。厂址迁延安南关市场沟内。1947年3月,该厂撤离延安随战陕北。…详情 ▷
西北铁厂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芽坪村。1943年,边区政府工业局在芽坪村筹建子长炼铁厂,时有工人25人,学徒11人。1944年投产,日炼铁150公斤。后因技术不过关停办。1947年11月,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工合办事处在芽坪村子长炼铁厂的基础上兴办小型铁厂西北铁厂。时有职工500名。一部分工人炼铁,一部分工人制造农具。到1948年底,共生产各种铧13908页,锅322口,大车179辆,翻犁4个,四年、马拉水车各一辆,其原料全由本厂生产。西北铁厂旧址坐东向西,院子南北宽44米,东西长58米。院内东面现残留7孔石窑洞,院内有炼铁炉残痕3处。残留窑洞均进深8米,宽3米,高3.8米。整个院落占地面积2552平方米。…详情 ▷
水沟坪中央红军医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水沟坪村。193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此后,西北军委决定恢复创办红军医院。同年12月,由军委卫生部领导,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很快在瓦窑堡城外水沟坪村动员一李姓大户,腾出了居住的15孔窑洞,建立了瓦窑堡中央红军医院。医院的迅速创办,及时地治愈了一大批在长征中伤病的红军和劳山、榆林桥、直罗镇等战役中负伤的伤病员。1936年6月21日,中央红军医院随中共中央机关撤离瓦窑堡,迁至保安县(今志丹县)。中央红军医院旧址坐东向西,窑洞“一”字形布局,共有1排15孔旧砖窑。左起3孔窑洞窑面贴了瓷砖。窑洞均进深8米,宽3米,高4米,整个院落占地面积1040平方米。…详情 ▷
《红色中华》报社遗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中山街。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报在江西瑞金创刊,初为周刊。1935年11月25日,《红色中华》报社在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中山街原民教馆复刊,出版第241期,为四开油印,不久与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办的《苏维埃报》合刊,仍名为《红色中华》,报社由任质斌主持工作,1936年春,向仲华任社长。报社设在子长县瓦窑堡中山街原民教馆内。1936年6月,《红色中华》报社随中央机关撤离瓦窑堡,7月抵达保安(今志丹)。《红色中华》报社旧址现仅残留一墙角,原址北面后院现建有坐东面西一间旧砖平房和一间旧砖瓦房,南面前院临街是1991年老城改造时修建的4间商业门面房。…详情 ▷
中共陕北省委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米粮山社区。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苏区的行政区划及领导机构做了相应的变动。撤销了中共陕甘晋省委,把苏区划分为陕北省、陕甘省(以下寺湾为界,下寺湾以北为陕北省,下寺湾以南为陕甘省),并设立了3个特区。分别成立了中共陕北省委、中共陕甘省委和三边、神府、关中三个特委。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郭洪涛,组织部长王达成,宣传部长贾拓夫,妇女部长白茜(先)、史秀云(后),工会主席高长久,军事部长钟赤兵,少共书记慕纯农。省委机关设在瓦窑堡米粮山。1936年冬,郭洪涛调中共中央工作,马明方接任中共陕北省委书记。中共陕北省委旧址,在子长县瓦窑堡镇米粮山社区王家院,院落坐北向南,北面有一排坐北向南3孔旧砖窑,东、西各有一间小平房。窑洞均进深8米,宽3米,高4米。院子南北长18米,东西宽14米,院落占地面积为252平方米。…详情 ▷
西北军委供给部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前河滩胡家院。1935年11月7日,随着中共中央机关西北办事处的组建进驻瓦窑堡,西北军委供给部也在瓦窑堡前河滩胡家院开始办公,时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叶季壮。1936年6月,供给部随中央机关撤离瓦窑堡,迁往保安(今志丹县)。供给部旧址,与中组部旧址同在一院,四合院布局,大门向西。院内有南北相向2排砖窑,每排各6孔,供给部办公室设在北面左起第二孔和第三孔窑洞。窑洞均进深8米,宽3.2米,高4米。整个院落占地面积420平方米。…详情 ▷
周家硷联席会议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李家岔镇阳道峁村委会周家硷村阳湾。1935年2月以前,陕北和陕甘边是被国民党军队分割开的两块根据地,活动着两支红军武装。陕北根据地和红27军及其他红军武装隶属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领导。陕甘边根据地和红26军及其他红军隶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两地、两军之间虽互有联系和配合,但基本上是各自活动。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敌人,中共陕北特委和中共陕甘边特委于1935年2月5日在安定县(今子长县)周家硷村召开了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统一了两地党、政、军的领导,并确定了粉碎国民党政府对陕北根据地第二次“围剿”的战略方针。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为惠子俊(未到职前由崔田夫代理),委员为崔田夫、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马明方、郭洪涛、张秀山、高岗。西北军委主席刘志丹(一说谢子长),副主席高岗。周家硷联席会议之后,在刘志丹的领导下,组织指挥以红26军、红27军为主力的西北红军,彻底粉碎敌人第二次武装“围剿”的重大胜利。1935年7月,蒋介石纠集10余万人马,对已连成一片的陕北、陕甘根据地及西北红…详情 ▷
李应榜孝行坊时代:清地点:子长县瓦窑堡镇芽坪村保护范围:牌坊基座外延22米。建设控制地带:区四周各外延5米。2008年,李应榜孝行坊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刘至诚孝行坊时代:清地点:子长县冯家屯西门坪村保护范围:牌坊基座四周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区四周各外延5米。2008年,刘至诚孝行坊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安定堡故城时代:宋、明地点:子长县安定镇保护范围:内城、外城、东关城,东西2700米,南北1500米。建设控制地带:区四周各外延10米。2008年,安定堡故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栾家坪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汉地点:子长县栾家坪镇保护范围:南、北、东至河水,西北至大山,面积20万平方米。2008年,栾家坪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