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桥位于浙江省新昌县桃沅乡(今南明街道)刘门坞附近的惆怅溪上,该桥系国内首次发现的近似于悬链线拱的古石拱桥。为我国最古的悬链线拱石桥。迎仙桥长29米,宽4.6米,净跨15.6米。悬链线拱桥型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发明的世界先进桥梁科技。迎仙桥远早于国外应用了这项桥型技术。该桥在明万历《新昌县志》有载,清代道光时重修。该桥的桥名源于民间传说。相传东汉时吴县青年刘晨和阮肇入天姥山采药迷路。在刘门坞遇见了二位仙女,双结伉俪。不几日,刘、阮回乡,世上已是其七世孙时代。此桥因刘、阮在此遇仙得名。此桥位于刘宋诗人谢灵运开辟的“唐诗之路”通向天姥山的门户处,经历了数百年商贾军旅的穿行,至今安然无恙,足见其结构的科学性。…详情 ▷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大佛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新昌大佛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历史沿革大佛寺在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中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新昌大佛…详情 ▷
景区位于新昌县天姥山,毗邻上三高速新昌出入口。以“走江南丝绸之路,赏丝绸美丽风华”为主题,是集蚕桑文化园林、丝绸博览馆、现代丝绸工业生产、丝绸文化科普教育、生态农业体验和休闲娱乐购物等多种旅游元素和形态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详情 ▷
穿岩十九峰景区位于新昌县西南22公里,总面积30.6平方公里,主景十九峰,另有千丈幽谷、倒脱靴、重阳宫等,是以观光、游览、度假、科考为主的山水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兼具“桂林之秀、漓江之美、雁荡之奇”,素有“小桂林”、“浙东张家蜀”之美誉,是地质学上典型的丹霞地貌和国内罕见的最大的丹霞群之一,也是硅化木国家宝库、国家级地质公园。介绍十九峰即为从北到南,鱼贯列队,形态各异的十九个山峰组成,景色迷人,蔚为壮观。登上十九峰,峰峰有险路相通。峰巅四周凌空,雄姿若骤马腾云,即马鞍峰;悬岩尽处伸出高台,其下峭壁千丈,壁间一洞,遥望透光如明珠,相传大禹治水缆船处,名缆船峰;沿马鞍峰东侧悬崖寻路而下,忽现一洞,东西相通,穿岩之名由此而来。经过99步台阶,可登望海峰。海拔400米,是十九峰的主峰,也是最高之峰。站在峰颠,极目远眺,青山绿水,田园村落尽收眼底。飞降:望海峰有一个最刺激有健身运动飞降。两条铁索从望海峰这头一直伸延固定至对面山头,尝试的人系好安全带,一下子飞越深渊险峡,从最高峰到达对面山峰。…详情 ▷
中国茶市全称中国茶叶交易市场,其前身是浙东名茶市场,位于新昌县南岩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交易市场、全国农业部定点市场、商务部”双百市场”、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和全国首个绿茶价格指数信息采集定点市场。茶市总用地面积230亩总建筑面积202326平方米,可建商铺1500间,交易摊位800多个,计划总投资6亿元,分三期建设并赋予不同的功能[1]…详情 ▷
重阳宫距新昌城西20公里,地处穿岩十九峰风景名胜区,深藏于山峦环抱、碧水流淇的桂竹谷中,素为浙东之道教胜地。这一带,六朝有高道葛洪、顾欢、魏伯阳、褚伯玉、许迈、王羲之、谢灵运韬晦栖游,盛唐有高道司马承祯、吴筠、李白求仙隐逸。道教以上为阳,下为阴,清为阳,浊为阴,“上”、“清”皆阳,故谓“重阳”。唐·开元(713741)初,上清派第十二代传人、我国著名道教学者吴筠曾结重阳草庐于桂竹谷中,并和上清派第十五代传人、诗仙李白诗酒相酬,共同栖隐。被道教奉为第十洞天,因其地属会稽山脉,被命之为会稽山洞。开元九年,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奉召晋京,枉道探访吴筠,至此顿生悔意,留下悔山、悔桥遗迹,亦被道教奉为第六十福地。由于岁月沧桑,重阳草庐早已湮没荒莱,古之道观亦倾圯无存。新世纪初,为挖掘和传承道教文化,及配合中央电视台《神雕侠侣》的拍摄,在重阳草庐旧址上兴建此宫。重阳宫景区分四部分,由“通灵入妙区”、“太清院”、“月老祠”、“道家文化养生园”组成。通灵入妙区:进入景区即到通灵入妙区,这里聚气之照壁,其有…详情 ▷
是新昌县的一个新景点,在十里潜溪的天烛岭脚,离县城7公里。1998年9月竣工,新昌县银城房地产公司肇开我县企业办旅游的先河,在天烛岭脚的蚱蜢头山和孝天龙山的峡谷上,建造了长73米,高26米的水库大坝,将山涧小溪之水汇成了一个湖泊—天烛湖。天烛湖集雨面积32万平方公里,蓄水量达305万立方,湖长3公里之多,时宽时窄,宽至几百米,窄至几米,弯弯曲曲,向幽谷延伸,湖水清纯,碧波荡漾。乘龙船、快艇,游客可饱览古朴的电站和雄伟的大坝,欣赏沿湖风光。这里山不高,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树茂盛,高高低低,林涛阵阵。树林中时而冒出一片石林,峻峭峥嵘怪样;时而探出一、二尊巨岩,似神似兽,维纱维肖,令人叫绝。天烛湖游览区的浅水湾还有垂钓区、烧烤区等一些参与性项目,风味独特。此外,一些山间低坡处还建有10多间精巧玲珑的小竹楼,可供游客憩息。在十里潜溪的天烛岭脚下,离新昌县城7公里。这一带原来就有许多天然美景,但养在深闺人未识。1997年、1998年,在天烛岭脚的蚱蜢头山和孝天龙山的峡谷上,建造了长73米、高26米的水库大坝,将山涧小溪之水汇成一个湖泊天烛湖…详情 ▷
沃洲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城东12公里处,面积81.8平方公里,由沃洲湖、沃洲山、天姥山、东山和溪山一碧、三十六渡等景区组成,以风光秀丽和文化内涵深厚著称。白居易称誉:“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介绍沃洲湖:也称长诏水库,它北倚沃洲山,南临天姥岭,集雨面积276平方公里,湖面面积8.18平方公里,水库容量1.8亿立方米。沃洲湖是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水产养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这里群山环抱,碧波浩渺,景色幽静秀美。历代文人相继往来,络绎不绝,尤其是唐代,这里成了全国旅游热区,留下了数百首诗文,从而成为“唐诗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湖中有一岛,名“大月角”,弃舟登岛,站在“双缘亭”上眺望,湖光山色气象万千。沃洲湖是峡谷藏明珠,汀渚变乐园。景区以湖光山色为主要特色。近年来,景区已逐步开发,新增栈道、长廊、索桥、和豪华画舫船,景区的游览内容更为丰富。乘坐豪华舒适的画舫船畅游湖上,只见青山叠翠绿水荡漾。依次可观赏沃洲湖大坝风光、真君殿、石女峰、鹅鼻峰、放鹤峰、支遁岭、大月角、…详情 ▷
七盘仙谷观光林业园,离浙江省新昌县城5公里,外地客人和县城居民游览十分方便。七盘仙谷有峭崖、奇峰、幽涧、瀑潭、清流、密林、茶园等自然景观和山村风情、历史遗址、典故传说等人文景观,又具清新空气、洁净水源、幽雅环境、舒适气候等生态条件。七盘仙谷山虽不高,却层峦叠峰;峰虽不尖,却抚媚丰满;溪虽不深,却造就了众多挺拔屹立的峰林、险峻面阔的悬崖和造型奇异的峰岩、壁岩景观。天兵天将有之、狮象猫鼠有之。蝙蝠田鸡有之,令人浮想联翩。七盘仙谷以2.5公里长,斗折蛇行的七盘坑为主线,游客沿坑边的小径、石桥、町步,一路可以欣赏优美的山景、岩景、水景、树景,可观奇瀑怪石,看花果满山,闻绿野茶香,听蝉鸣鸟唱,似临仙境;还可参与塘边垂钓、山地野炊、水果采摘等活动,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七盘仙谷,是古意的,这里有500多年前的参天大树,有永宁、万福等两座保存完好的古桥,山弯里还有一幢爬满乒乓藤的泥墙屋,游七盘仙谷,让人感受这里历史的厚重感。这里又是生态的,周围山岗上,近年来已逐步种植了8000多株梨、桃、梅等46个品种的果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成为鸟语花香果满披的林业观光区。七盘仙谷…详情 ▷
城隍庙,原在新昌县城西门内,今文化馆所在地。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城隍庙“在县西一百步”,是一座坐北朝南临街纵深三进的庙宇。1986年底因西街扩建迁至千佛岩。现在的城隍庙,硬山顶,南北轴线上有三进,即门廊戏台、正殿、后殿。城隍庙戏台:旧为酬神演戏之所,是明成化时的原物,江南已不多见,1963年已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清中期每年主持酬神演戏活动,三四十年代,女子越剧兴起。早期女子越剧演员筱丹桂、越瑞花、王杏花、施银花、姚水娟等曾在此登台献艺。建国初期,城隍庙戏台,一度成为新昌戏剧文化活动的中心。1952年2月,华东实验越剧团演员吕瑞英、金彩凤等曾在此登台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城隍庙正殿:(原城隍庙后殿)三间二廊,木石结构,榫卯连接,梁架明间抬梁,次间穿斗。系光绪二十三年重建,全殿用本地西坑石制圆柱28根,柱上阳刻或阴刻楹联,书法精湛,雕刻技法细腻,楹联多为劝人为善,惩恶扬善之句。城隍庙东西轴线上,前为碑廊,后为照壁。碑廊长35米,每块碑石、志石都反映了一段新昌的历史。照壁长15米,壁前陈列有大型石雕文物石象生一套,整套翁仲…详情 ▷
南岩寺为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的正式开放寺,在县城西5公里的西山村,旧志载:“山岩陡险,皆沙石积成,如筑墙壮,以物触之,纷纷而落,时或有崩堕者,世传大禹治水,东注积沙成岩。”“人掘其地,有螺蚌壳,云岩下乃海门也。”唐李绅《龙宫寺碑》载:“南岩海迹,高下犹存。”宋范仲淹诗:“伯禹水既治,一峰留此也。”宋王十朋会嵇赋:“南岩嵯峨,海迹古兮。”南岩山景区延绵十多里,胜迹有南岩寺、任公子古钓台、化云洞、大洞、铁佛寺、蝙蝠洞等。南岩寺:这里没有香火庄严、禅房幽深的气氛,没有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景象,更没有达官贵人光临的显赫场面,寺院宁静得象一口青苔封衍的古潭,几位象清泉一样朴实而透明的看门老人告诉我们:南岩寺是最早的石窟古寺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唐宋时有八百僧众,唐明皇闻其名,曾在此映水塑貌。据说,新昌是先有南岩寺后有大佛寺的。而今,僧人远去,遗迹尚存,只有那佛殿、僧房、碑刻不时地闪烁着曾经旺盛的香火。南岩石殿,额书“天乙真庆宫”。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雕仿木构建筑,面阔3间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石殿。由于石构件…详情 ▷
真君殿明时称石真人庙,位于沃洲山之阳,前临明湖。祀抗金名将宗泽。清光绪三十年(1904)捐资重建,耗资三万余金,历四年竣工,殿堂五十余楹,构筑精致,气度恢宏,是一座佛道合揉的庙宇建筑。近几年,对真君殿内的戏台、中殿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又建成六十甲子殿、财神殿、千佛殿、夫人殿、观音殿,更加丰富了真君殿的内涵。殿内有赤面严颜的真君石像,每年农历十月十五举行庙会。届时民间文艺、会班、娱神、旗、炮、仪仗、布龙、舞狮、抬阁、翻船、十番、鼓亭、回头拜、莲子行、三十六行、高跷、方旗等应有尽有,热闹非凡。迎神赛会每五年一大赛,邻县天台、奉化、义乌也有“会班”前来参加,与会者常达数万人,为浙东罕见。大殿:真君殿历经沧桑,保存最为完好的大殿为风火山式,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檐有一对西坑石悬雕的蟠龙石住,令人瞩目,柱高4.3米,直径0.5米,在龙身间隙悬雕八仙过海,刻画细腻,形象逼真,乃石雕艺术上品。整座大殿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精湛,有地方特色。大殿后门门额上方砖雕篆书“对越”,两侧墙壁上12幅三国、水浒等人…详情 ▷
新大雄宝殿,是原寺院方丈悟道和香港黄根祥居士共同发起建造,于1994年完工。大殿坐北朝南,七开间,面宽29.7米,进深19.8米,高23.32米,总建筑面积785平方米。混凝土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龙吻正脊,中置宝镜。四面回廊,西坑石围栏。恢宏壮丽,气势不凡,为寺院最大的佛殿。殿内居中供奉三世佛,须弥座高1.9米,佛像坐莲台之上(台高2.2米),佛身高5米,结跏趺坐,作禅定印,中为释迦牟尼佛,中土娑婆世界教主,救度无数众生;东侧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东方净土琉璃世界教主;西侧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背面有千手观音立像。两侧张挂观音84“大悲法相”化身图。殿内五副楹联,均出自名家手笔,如程思远,上海明旸法师、乳山姜东舒等。其中一联高10多米,为绍兴市最长的楹联,悟道撰联,鲍贤伦敬书。“大雄宝殿”匾额为赵朴初所书。景点位置浙江省新昌县澄潭镇…详情 ▷
原建于唐开元年间,唐会昌五年(845)建立楼阁,五代重修,名“瑞像寺”、大中祥符元年(1008)赐名为“宝相寺”、至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佛阁三层五楹,取名“毗卢阁”,万历廿九年(1601)建无梁桥,现在的五层五楹为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大殿1981年大修,增塑文殊、普贤,重塑十八罗汉,主体建筑改为五层七楹,依崖而建,歇山顶,飞檐翘角,逐层退进成塔形,外观雄伟壮丽而又精巧稳重。“逍遥楼”匾额为唐颜真卿手书;“大雄宝殿”为清俞樾书,殿内楹联“理哲家言同源西圣、华严法界现象南明”为蔡元培书。…详情 ▷
新昌博物馆于2014年12月25日正式开放,位于七星街道鼓山西路130号,建筑面积3400,其中展厅面积1000,由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和临时陈列展厅、文物库房、会议室、查阅室、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是新昌唯一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传播、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新昌博物馆馆藏现有登记在编文物2268件,包括陶瓷、金属、玉石、书画、杂器等不同门类,其中一级2件、二级25件、三级128件,另保存着古旧书籍6759册,其他如碑石、木制古家具等若干。目前,除史迹展厅“梦游天姥——新昌历史文化陈列展”外,临时展厅已成功举办过“鸣虫特展”、“俞国儿书画作品展”、“翰墨遗香——馆藏清代民国书展”、“生命的清供——新昌县民间收藏品展”、“翰墨吟春——书法篆刻展”、“第九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展暨中华茶文化展”、“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展”、“中韩名家十人书法展”、“越音润物——越剧文化珍品展”、“第十届全绍书法篆刻作品展”、“佛峙天姥—新昌大佛1500年纪念特展”等。这些展览均以独具匠心的内容设计和精彩纷呈的展示形式,为广大观众奉送了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盛宴,产…详情 ▷
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位于新昌县城东六十五里的沙溪镇下董村口公路下方悬崖中,背倚石厂山,下临龟溪,海拔为280米。此题记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记载了元大德二年(1298)十一月浙东宣慰使哈刺18079奉旨来此,采得11374斤水晶矿石。次年正月,哈刺18079将开采水晶过程拟书,刻于此崖壁之上。题记面朝南,分为左、右两块,左右文字共12竖行,每行字数不等。书体为行楷,阴刻,全文共130字。题记面积约100平方米。原文为:左文:“中书左丞自元日至人日,亲率左右于石厂山获水晶一藏,计一万一千三百七十四斤,皆珍异奇绝者”。右文:“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寻采水晶,自宁海璋林至新昌之石厂,发泄地藏,贡登天朝,下阐困珍,上昭乾德,实有道之所为,石事。”款识:“大德三年正月日金吾卫行渐东宣慰使哈刺18079。”题刻的书体结构和笔意特征明显,左文字体结构收敛,点划直含曲致,无顿挫笔意;右文及款识字体结构放纵,点划多方折,存行意。总体而言,此题记用笔浑厚内含,结构多变而不失严谨,整体气象浑穆,神采飞…详情 ▷
千佛院石窟造像位于城西南石城山峡谷间,亦称七宝院。造像分两窟,佛龛依山而凿,均南向。右龛顺孤壁重列雕凿佛像1040尊,高盈尺,间以两躯菩萨立像及18尊罗汉坐像。左龛雕佛像35尊,横列。嘉泰《会稽志》:“七宝院,在县西南五里。旧号元华寺,齐永明中盂兰法师建,会昌废。晋开运三年,赵仁爽见岩龛有石佛千身,重建院宇,改千佛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新昌县志》:“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名千佛院。”此名沿用至今。造型具有南朝风格,历代多有修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天姥古道是浙闽古干道上的重要路段,于南朝开通后,台州、越州始有经济文化交往。新昌境内的古驿道西接嵊州,南通天台。今保存最好的是小石佛驿铺段约300米,迎仙桥至104国道段约200米,班竹村落马桥至会墅岭脚路廊段约800米,会墅岭段约400米,天姥寺至冷水坑村、普济桥段约2100米,横渡桥村北至皇渡桥南约600米和关岭铺段约300米。这几段驿道宽约1.32.2米,多为溪卵石路面,卵石路面铺砌形状各异。保护这几段古驿道和驿铺,对研究浙东南内地与沿海古代交通、邮政、地理、物流等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详情 ▷
西坑古建筑群位于镜岭镇西坑村,该村盛产西坑青石,其石雕被公布为绍兴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坑古建筑群包含了四座台门,即上二十四间台门、下二十四间台门、上檐头台门、十三间台门,台门仅以弄堂相隔,体现了先人“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遗风。西坑古建筑群做工考究,雕刻精美,地方特色鲜明,体现了当时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且现仍居住着陈氏后代,保留了较多传统的生活方式,是血缘聚居传统村落的重要实例之一。…详情 ▷
三坑真君殿位于巧英乡东田自然村及桥下村之间五灵山坳,旧称五灵山庙,亦称石真君庙,始建于明,是祭祀南宋抗金名将宗泽的庙宇。三坑真君殿是当地民间信仰的重要精神场所,体现了当地村民忠义、崇武的个性,是展示和传播爱国精神的重要载体。整组建筑规模宠大,飞檐雕梁,层层递升,格局完整,气势轩昂,为新昌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古建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