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金寨村周边,是徐淮地区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金寨遗址遗址四面环山,遗址范围西、北以河为界,南至沟渠,东至冲沟东侧,东西长8米、南北宽6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遗址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面貌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早中期相似,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徐淮地区的一处中心性聚落址。金寨遗址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座、壕沟2条等遗迹,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其中陶、石、玉类文物2余件,其中玉器134件,绿松石27件,石器4件,陶器2件。219年3月28日,金寨遗址被批准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19年1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情 ▷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史沿革29年,石龙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县政府也把建设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湿地泗州”作为促进泗县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温泉勘查就是石龙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约定,省地矿局327地质队将在泗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地热预查勘测活动,为石龙湖温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1年1月15日,县政府与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正式签定委托书,由省地矿局327地质队负责在泗开展石龙湖湿地公园温泉勘查工作,这标志着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温泉开发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216年9月,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详情 ▷
宿州市新汴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宿州市城区北部,结合新汴河治理工程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始建于212年的宿州市新汴河水利风景区西起京台高速、东至宿州闸。主景区3.9公里,面积22公顷,设1个演艺广场、8个水上游乐码头、7个文化广场和2个儿童乐园。主景区按“一点两线”布局,“一点”即表现宿州人民治水精神的大型标识雕塑“远航”,“两线”即新汴河两岸,北岸展示发生在宿州大地四次著名战争及战争文化,南岸展示宿州历史、人文和民俗文化。目前淮海路以西、拂晓大道以东区域已经建成,淮海路以东,京沪铁路以西正在建设中,新汴河景区已成为成为集观光、休闲、健身、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216年8月12日,水利部正式批复该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交通1、市内乘坐2路、3路、22路到三角洲生态公园或者汴河景观带站,乘坐61路天鹅湾站即可到达。2、公共自行车:景区内设置多个公共自行车借还点,比如三角洲公园南门、天鹅湾西、三角洲北、欢乐岛、大泽惊雷、符离鏊兵、淮海硝烟等等均可借还;同时宿州公共自行车均已开通支付宝扫码租车,…详情 ▷
蕲县古城遗址位于宿州市南2公里处蕲县镇境内。26国道穿城而过,是安徽省内发现最早的一座古城。秦统一六国时置蕲县,南梁改设蕲城郡,隋朝复称蕲县,元代废县迁至宿州,距今已有22多年的历史。蕲县镇历史源远流长,是公元前29年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发源地。1988年蕲县古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区,其上秦砖汉瓦,俯首可拾。境内陈胜吴广起义点—点将台,陈胜之妹陈雪花墓地——雪花山,后人纪念陈胜吴广而建的三贤庙、庙前陈胜手植的红果树历历在目;镇域东西的古战场闻名天下—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汉刘邦征讨淮南王英布、淮海战役双堆集大血战,均发于此;传说中的一步两桥、鱼赶集、观星台、二龙戏珠等景观依稀可见,名优特产马蹄烧饼、浍河鲤鱼闻名遐迩。这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胜地,与外延景点双堆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闵子墓、闵祠、白居易故居扶梳亭、虞姬墓,垓下古战场等景点连成一片,须臾即至。…详情 ▷
江上青纪念园是位于泗县刘圩镇江上青烈士殉难地小湾,为纪念全国人民英模、皖东北民主革命根据地奠基者江上青同志而建,占地2余亩,共分为山水景区、主题纪念区、入口广场区、纪念碑亭区和公园风景区等6个区域。以江上青纪念雕像、主祭台、纪念馆、纪念墙、图腾柱、石牌坊、殉难亭、橡胶坝为八大主景。纪念广场入口处的石牌坊正、背面携刻着江泽民亲笔题写的“浩气长虹”、“英烈千古”,八根图腾柱矗立在纪念大道两侧。主祭台坐落在园区北端,占地面积4947平方米,正中央塑立江上青2.8米高半胸花岗岩雕像。纪念馆总体面积约5平方米,内设有陈列室、题词走廊、场景雕塑、影视厅等。其中,陈列室有江上青烈士一生的图片展、地面投影互动,全息投影成像,触摸互动翻书(江上青诗词)等,展示了江上青同志一生伟大光辉的革命经历、为民族解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以及他为人的崇高品质。浮雕纪念墙长2米、高2.5米,展示了江上青同志从事地下学运工作、加入党组织、狱中斗争、以笔代枪写诗撰文传播革命火种、组建皖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壮烈牺牲的光辉一生的宏伟场景。殉难亭坐落于园区南端,占地18平方米,亭高5米,为四角白色大理…详情 ▷
萧县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旅游景区。位于皖北萧县东南,东靠津浦铁路、26国道,西有连霍、合徐两高速公路可达,北临陇海铁路、31、311国道。北距徐州市区3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6公里;南距宿州市5公里;西南距淮北市25公里。是江北罕见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为皖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有木本植物199种,7多种中草药,58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5年春,刘邦曾在皇藏洞中避过一难,后来战胜项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人们便将此峪改名为皇藏峪。皇藏峪总面积为26.5平方公里,公园内山幽林茂、洞泉百出、古木参天。景区的汉文化底蕴深厚,古树名木众多,寺庙建筑风格独特。主要景观有:锁龙桥、九龙潭、拔剑泉、马扒泉、仙人床、瑞云寺、皇藏洞、洗钵池、三仙洞、碑林艺术馆、美人洞、仙人桥、观景峰、果老洞、龙泉庵、龙泉洞、果老洞瀑布、肖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天门寺、蝙蝠洞、碑驮树、桃花洞、天门寺瀑布、异境天开、圣场寺、晒书场、洗砚池…详情 ▷
安徽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基本概况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12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西北部保护区主体为黄河故道废河槽以及延伸到两岸宽度约2的沼泽地、河滩地及湖泊等(东端从岳庄坝闸开始向上游沿黄河故道至西端三省交界处),总面积2182。其中核心区面积5862,季节性核心区面积8682,实验区面积7262。该区自然环境优良,水禽资源丰富,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区生态平衡、补充城区地下水、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二、动植物资源湿地植物黄河故道湿地分布植物11科49种,其中有国家保护植物野大豆。湿地内分布有莲、香蒲、芦苇等水生植物。统计到的植物中,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优势类,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共59种。底栖动物及昆虫初步统计砀山黄河故道湿地分布底栖动物共有39种,主要包括腔肠动物门的水螅类,环节动物门的寡毛类、蛭类,软体动物门的田螺类、瓣腮类,节肢动物门的虾类。…详情 ▷
通济渠故道泗县段泗县段为通济渠的一段。古汴河由灵璧县虞姬墓入泗县,泗县境内全长44.8公里,东经长直沟、周庄、彭铺,沿泗宿公路北侧穿城东注。当地人称城东一段为东汴河,城西至唐河一段为西汴河。东汴河与谢家沟(老濉河)水汇合,东流洪泽湖。另一支流由泗城西关外绕城至天井湖由漴潼河入淮,今通称为石梁河。通济渠:又称汴水、汴渠、汴河,全长65公里。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共历现今三省十八县(市),顺序为:河南省的荥阳、郑州、中牟、开封市、开封县、杞县、睢县、宁陵、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壁、泗县;江苏省的泗洪、盱眙。它是于公元六五年开掘的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西安到扬州,作为中华帝国最鼎盛时期的交通大动脉,“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历经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八个朝代,通航了72年。…详情 ▷
萧窑遗址位于安徽省萧县白土镇。196年发掘。经考证,萧窑始建于唐,因白土镇既产瓷土,又有木柴、煤炭等燃料,为萧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到南宋时已成为金朝在徐淮地区的大瓷窑之一。该窑所产的瓷器多为白釉,也青少数黑釉,除坛、缸、花瓶等器皿外,还有佛像、佛塔等神器。…详情 ▷
林探花府位于宿州市杨庄乡林庄。是清代武探花林方标的府第,尚存房屋58间,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房屋结构、砖雕、木雕、彩绘等装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林探花府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府门前空场树立旗杆4根,高11米左右,旗杆座分列大门两侧。主体建筑四进院落,明三暗五式,主体建筑的西部还有三进侧院建筑。主体建筑后面原设有花园和养鱼池,花园左侧有练武场,陈设有各式武器,可供参观。…详情 ▷
花家村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有陶鬲、石斧、石(石奔)、石箭镞、蚌镰、骨针、鹿角等遗物。6年代发掘的花家寺遗址是首次在淮北地区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该遗址被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名录、1981年9月)。…详情 ▷
玉石山遗址位于安徽省灵璧县城西南约2华里玉石山附近。面积约.5平方公里。遗址东为龙山,南为虎山,呈东高西低形。1983年发现地表面暴露出来的遗物有石器(已残)、鼎足、鬲足、鹿角、陶棒、绳纹陶件、陶鼎多只,还有叶脉纹陶拍。陶鼎呈足园锥状,有压印痕三道,陶质坚硬,红胎,多系手制。其文化面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三山蒋庙遗址出土的器物有不同之处,也属于新石器晚期遗址。…详情 ▷
宿州基督教福音堂位于宿州市埇桥区大河南街45号。原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清末派遣传教士建,是皖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基督教堂建筑群体,中西结合。宿州基督教福音堂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917—1922在宿期间最初居住于此,其作品《大地》描写的是当时宿州人民的场景。福音堂整体建筑坐南朝北,东西长7米,南北长77米,占地面积539平方米,由大门厅、男客厅、女客厅、大礼拜堂、小礼拜堂、牧师院、钟楼等组成。大礼拜堂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教堂院落之正中为大门厅,门厅两侧竖立抱鼓石和镌刻图案的画像石。大门东西两边有男、女客厅各五间,落地木制门窗,古色古香,做工精细,雕梁画栋,颇为气派,建筑总面积165平方米。进门之后,堂院正中是大礼拜堂,为古典式殿堂建筑,为福音堂中心建筑,南北9间长34米,东西5间宽17米,建筑面积578平方米。堂顶重檐四坡,覆盖琉璃瓦,金碧辉煌。四周砖墙上,嵌有高达1米的擎梁柱3根支撑屋顶。屋内另有14根粗大的圆木抱柱,柱上加梁坊,组成承托屋顶的梁架。堂四角有飞檐,装饰背兽。四周砖墙上均装有门窗,采光性能好。堂下南端另有五间地下室。堂…详情 ▷
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基本概况安徽萧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古黄河河道为基础。公元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向南经砀山、萧县由淮河流入东海。1855年黄河改道北上,至此黄河流经萧县境内近7年。目前,黄河故道从萧县西北部新庄入境,经杨楼、刘套三乡镇,全长46.6,流域面积21.82。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12年2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面积322。1956年以来,该地区归属萧县刘套、杨楼两乡镇管理。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位于萧县东北部的黄河故道河道及周边区域,涉及乡镇包括新庄镇、杨楼镇、刘套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251~116581,北纬341844~342822。二、动植物资源由于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带,萧县黄河故道湿地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优良的环境,充足的饵料使越来越多的候鸟在黄河故道湿地停歇、栖息。该区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是萧县脊椎动物最为集中分布地之一。湿地植物根据调查…详情 ▷
磬石山摩崖造像位于灵璧县北渔沟集东、磬石山上。古时泗水流经山下,据《禹贡》记载:“泗滨浮磬”,就是指此处。磬石,其色清润、其音清馨,历代所采以供郊庙乐器之用。“磬石山摩崖造像”原为古之废寺中造像,雕刻在长16米高2米的一块巨大的磬石之上。由百余个造像组成,系浮雕,个个栩栩如生,造型生动,形态各异,雕刻精细充分体现宋代雕刻艺术手法。中部有两处刻文(阴刻)记载:“大宋至和三年(165年)…”书体摹圣教,阴刻。据《灵璧县志》记载:“其西茶庵,康熙中有僧人出游江南,既而返山,更庵名曰玉磬刻石记之,文虽不佳,而访圣教序可观也”。此造像为研究古代雕刻艺术和佛教文化有一定的价值。…详情 ▷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座落在宿州市萧县丁里镇蔡洼村,旧址的主体建筑位于蔡洼村中心的杨家台子。为清末古建筑群落,房主是一位姓杨的开明地主,该主体建筑原为三排三进9个小院组成,共54间房屋,东侧为三进院,中间和西侧皆为二进院,计48间。由于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时,将房屋分给了部分农民,因此风貌有不同程度地的改变,但基本保持了杨家台子原来的建筑格局。当年总前委开会用的房屋保存较好,室内设有淮海战役陈列展览,当年总前委开会用过的桌、椅、条几、马灯。粟裕,邓小平同志用过的床、文件柜、水桶等部分实物保存完好。在萧县蔡洼村召开的总前委会议,对于夺取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对于解放全中国,都起到了极为重要作用。在中国的革命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这次会议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性会议。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日,人民解放军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海的辽阔地区进行了淮海战役。战役历时66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国民党军在华东、中原战区的主力精锐部队丧失殆尽。21…详情 ▷
砀山天主教堂,位于砀山县城关,由加拿大和法国传教士联合建于1914年,1917年竣工。整个教堂占地面积9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779平方米,由钟楼、圣堂、更衣室三部分组成,钟楼尖顶,与圣堂十字建筑浑然一体。圣堂外观青砖小瓦,朴实无华,厅内结构复杂,金碧辉煌。1998年5月4日公布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82年德国圣言会的传教士开始在砀山县侯家庄传播福音,1892年法国神甫艾莱沃在侯家庄建立了教堂和学校,开始了天主教在砀山乃至宿州的传播的历史。1929年天主教在皖北成立了蚌埠教区,宿县、灵璧、泗县的教务归其管辖,而砀山的教务则归徐州教区管辖(砀山县于1955年划归安徽省)。教会在各地开办学校、医院和慈善事业,其中有宿县崇真中学、砀山晨光中学和泗县崇正小学(1949年停办),信徒达到15人以上。193195年代,天主教堂历经战乱,但其仍作为私立晨光中学校舍,和砀山中学临时校舍,直到新中国成立战火平息。在“文革”中,宿州各县教会受到冲击,教会基本上停止活动。直到1979年,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各教堂逐渐恢复…详情 ▷
萧县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龙城镇民治街68号。前身是创建于南宋绍熙四年(194年)“萧城八景”之一的孔庙,该馆既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又是国家三级博物馆。1978年,萧县县委拨款对萧县孔庙进行大修,成立萧县博物馆。博物馆占地3平方米,建筑面积117平方米。截至215年,萧县博物馆有藏品479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8件(套)、二级文物69件(套)、三级文物348件(套)。其中尤以收藏龙城画派、江淮大写意画派、萧县本土知名画家等安徽明清及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及流派作品为特色。萧县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萧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文物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萧县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萧县博物馆占地3平方米,建筑面积117平方米。陈列文物共分为远古文明、汉代辉煌、唐宋遗韵、近代文明四大部分,设《古今文物》《萧县汉画像石艺术馆》《萧县书画陈列展厅》3个展厅。古今文物展厅萧县博物馆古今文物陈列展,远古文明部分主要展示萧县1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玉器、骨角…详情 ▷
南关清真寺寺约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7年)后,老大殿(女寺)座西朝东,南北长14米,东西宽1米,讲堂三间为民国建筑。它是砀山县仅存的明代早期保存完好的建筑。它对于研究早期的明代建筑艺术,宗教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详情 ▷
墩集霸王城遗址位于宿州市泗县,年代为新石器—商周、秦汉。霸王城坐落在县墩集镇境内。据《泗县志》载:“县城东南2余华里,石梁河东岸。楚汉相争时,霸王项羽驻兵于此,垒土成城,故名。今已无迹可寻。”26年,经央视“走遍中国·走进宿州”现场考察,霸王城并不是“今已无迹可寻”,经实地丈量,该城周长12米,面积约76平方米,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自然风蚀和人为取土等诸多原因,虽造成城墙高低不均,但城址清晰可辨。残存城墙最高约6米,最低约1米。城墙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城的东、南、西部,距平地约有六、七米高的城墙保存完好,城墙上长满了杂树、蒿草,中间还有有一条人行小道。护城河尚断续有水,踪迹依稀可辨。城墙处处可见陶器碎片和秦砖汉瓦。据26年8月,央视4套走遍中国走进宿州栏目组带员考证,这座霸王城是在淮北地区同名的三座霸王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在《泗虹合志》载:“霸王城在城东南2余里,石梁河东岸,楚汉相争时,霸王项羽驻兵于此,垒土成城。”根据对该城内外的考查,发现地面上和土层内有部分战国时期的陶片和秦汉时期的残砖碎瓦。由此可知,该城在时间上与楚汉相争相…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