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生联合会旧址谢家祠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吉庇路北侧6号(原22号)。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当天下午,北大等13所大专院校3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反对北京军政府与德国签订“二十一条”割让山东给日本的条约,北洋军阀政府派出大批逮捕学生,引起全国公愤。5月7日,为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福州各校学生8余人在南校场(今五一广场)举行,上街,声援北京学生,高呼“惩办卖”“释放被捕学生”“废除二十一条”“日货”等口号。福建督军李厚基派出军队、上街制止,见到学生声势浩大,不敢镇压。院校的学生们为了坚持长期斗争,结束后,成立福建学生联合会,以吉庇路22号的谢家祠为“”会址。并组织成立全闽学生日刊社和日货调查部,前者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日货为中心,后者组织学生负责对城台商行进行盘查,发现日货予以冻结或销毁,动员群众拒绝日货,取得重大成效。开办《学术周刊》和新民剧社,编演话剧,时称文明戏,在闹市演出,把福州反日推向高潮,谢家祠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见证。谢…详情 ▷
中共福州地委活动地暨方尔灏故居遗址位于福州市北大路北后街13号(原为北后街大营房)。方尔灏,194年出生于福州,祖籍浙江绍兴。他少年时有志气,读书勤奋,15岁进入福州扬光中学修习法语。五四运动爆发,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方尔灏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积极投入,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福州设立署的斗争。1922年春,方尔灏转入福州二中高中部学习,随后与陈任民、叶敏修等发起组织进步社团——“民社”。12月,与陈任民等人创办《冲决》周刊,陈任民任主编,这是在福州出版的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从此,福州开始有组织地展开。1923年,方尔灏与陈任民、陈聚奎、江削伍等人在民社的基础上,又组织了民导社,阅读和传播《向导》《先驱》等革命刊物。翌年1月,青年学社福州支社和民导社合并,组成福建青年社。1925年初,方尔灏、陈任民、陈聚奎等酝酿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3月中旬,方尔灏、陈聚奎、林铮、翁良毓等1人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经共青团中央批准,共青团福州支部于4月1日正式成立,陈聚奎任团支部书记,方尔灏是支部主要负责人之一。团组织…详情 ▷
辛亥革命前敌指挥部旧址位于鼓楼区于山上,为建于清代的宗教建筑群,全殿共三进,占地3余平方米。1911年11月,福州革命党人起义,设“前敌指挥部”于此。后曾辟为福建省阶级斗争展览馆、福州市博物馆。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大士殿又名观音阁,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秋改为万寿亭,乾隆二年(1737)更为今名。清宣统三年(1911年)1月1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起响应。大士殿后山九日台可俯瞰福州城,是当年扼控清军聚居地“旗下街”的制高点。同年11月9日,起义军占领于山,设前敌指挥部于大士殿,总指挥部则设在花巷(现基督教花巷堂内,213年7月被教会私自拆毁)向清福州将军府开炮轰击,控制战局。1965年,“福建省阶级斗争展览馆”设此。1986年、199年两次大修,辟为福州市博物馆馆址。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殿共三进,占地面积3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围封火墙。一进前殿,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马鞍式山墙。二进大殿面,面阔五间(2米),进深三间(…详情 ▷
十九路军策划“福建事变”会议旧址位于福州市区于山戚公祠内。1933年1月,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等,因不满蒋介石投降政策和围剿红军(在战斗中遭红军沉重打击)的决策,在此召开秘密会议,决定与红军签订反日反蒋协定,停止军事行动,划定军事分界线,恢复双边贸易,释放在福建的政治犯,赞同福建境内革命组织的存在与活动,互派全权代表进行反日反蒋军事行动准备。协定的签定,既为红军打破蒋介石的“围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解除了十九路军领导人的后顾之忧。11月2日,他们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陈友仁和领袖黄琪翔等反蒋势力,发动“福建事变”,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人民权利宣言》,公开举起抗日反蒋旗帜。22日,以李济深为主席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福建人民政府建立后,为了巩固和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又派代表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代表进行了会谈,并签订《闽西边界及交通条约》,停止了军事行动,确定了边界并恢复发展交通贸易。随后,从福建往中央苏区运去大量的食盐、布匹、药品、军械等物资,实际上部分地解…详情 ▷
胡也频故居位于福州市乌山道山观路弄4—5号。胡也频(193~1931年),乳名培基,学名崇轩,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少进崇德小学、乌山师范学校学习,家贫辍学到祥慎金铺当学徒。民国9年(192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后往天津大沽口海军预备学校学习轮机。又到北京投考大学,未被录取,住在公寓里,开始创作诗和小说。民国13年,发表短篇小说《雨中》。不久,为《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翌年,发表《雷峰塔倒掉的原因》。民国14年夏,结识丁玲,结为情侣,蛰居西山碧云寺附近。这时期,他写了不少充满伤感的诗作,后收入《也频诗选》。民国1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同年冬,认识冯雪峰,接受马克思主义。翌年,重到上海,进入中央日报社《红与黑》副刊,出版短篇小说集《活珠子》《往何处去》,以及诗集《诗稿》和戏剧集《别人的幸福》。民国18年,在上海办起红黑出版社,与沈从文合编《红黑月刊》。同年秋,到济南山东省立高级中学任教,组织文学研究会。民国19年5月间,因避山东国民党当局拘捕,回到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详情 ▷
福道,即福州城市森林步道,采用全国首创钢架镂空设计,主轴线长6.3公里,环线总长约19公里,福道东北接左海公园,西南连闽江廊线,中间沿着金牛山山脊线,贯穿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国光公园、金牛山公园。福道全线长19公里,共1个入口,东北连接左海环湖栈道,西南连闽江,横贯象山、后县山、梅峰山、金牛山等山体脊,贯穿福州五大公园,是福州市首条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福道主体采用空心钢管桁架组成,桥面采用格栅板,缝隙在1.5厘米以内。设计既可满足轮椅通行,也给步道下方的植物最大限度的生长空间。在环线悬空栈道上,有增设景观电梯进行接驳,以缩短绕行时间。同时,为确保游客能快速便捷的往返,福道着重考虑将悬空栈道、登山步道和车行道三个对接形成环形系统。在设计上,步道珍珠般地串联起十几处自然人文景观,如杜鹃谷、樱花园、紫竹林、摩崖壁、兰花溪等,除了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也是览城观景的好去处。…详情 ▷
郎官巷建宁会馆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七巷社区郎官巷17号郎官巷东段。始建于元代,现有建筑物系清代由建宁人出资重修。福州建宁会馆位于郎官巷,东近严复故居,西邻南后街,始建于清代,地理位置优越。三国吴永安三年(26年),以会稽南部都尉辖地置建安郡,西部地区置绥城县(含今泰宁、建宁2县及宁化、清流、明溪等部分地方)。绥城县迄至唐贞观三年(629年)废置后未再复置。唐乾元二年(759年),析绥城县地分置归化(即今泰宁)、黄连(即今建宁)2镇。今绥城会馆为建宁会馆。建宁会馆有天后宫和绥安会馆两部分。天后宫,依次为前殿、正殿、后殿。门墙上灰塑装饰神话宫阙,依稀可辨。前殿、正殿均毁于“大办工厂”。尚存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柱),穿斗式构架,双坡顶,两侧鞍式山墙。绥城会馆,依次为大门、庭院(天井)、祠厅等,周以风火高墙。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鞍式山墙。正中庭院铺石地面,左右廊屋。天后宫为“绥城会馆”附属建筑,清时郎官巷地处城内内河“大小水流湾”,水上运输祈求平安,供奉天后“妈祖”而建,是“三坊七巷”保留较为完好的民俗信仰活…详情 ▷
福州中山纪念堂位于福州市中山路23号大院内。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为了促成南北统一,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拟游历各省。时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的林森即电告福建省都督府政务院,请速电邀孙中山访闽。孙中山先生很关注福建,惦念着为辛亥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福建志士,在返粤途中专程莅闽“给八闽大地蒙受无限光荣”。1912年4月2日傍晚孙中山先生前往位于贡院埕的福建省咨议局“至公堂”。他先是向列队欢迎的学生讲话,表达了爱惜鼓励青年之心;又向福建省军政官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现在我们虽然建立民国,但这不过是革命事业的开始。要如何巩固民国的基础,如何解决民生问题,都必须靠同志们加倍努力,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黄花岗闽籍19位烈士壮烈成仁,是福建人民的光荣,希望闽人能完成烈士的未竟之志。”在场人士听了受到巨大鼓舞,为能在福州直接感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言论风采,而感到十分快慰、激动和兴奋。4月22日,孙中山先生登上开往广东的轮船,结束了短暂而难忘的福建之行。福建人民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来闽,于1932年将贡院埕大街改名为“中山路”,至公堂改名为“中山堂”,表示永久爱戴之意。…详情 ▷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老城区西南部。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建于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筑罗城时,现存明清建筑约三百座。户院深三至五进,多至十一进,为封火墙建筑,俗称马鞍墙。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朱紫坊是近代,“海军世家”,是萨镇冰、萨师俊、方伯谦、方莹等海军名人聚居地。方伯谦故居清初营建于宋代朱敏功兄弟(三进士)宅址上,为三进一花厅,门前有照壁。首进厅营面阔5间,进深7柱,为穿斗式杠梁减柱木结构,双坡顶,大厅面积有1平方米。三进坐北朝南,为明代双层古建筑。坊内萨家大院是清代海军大臣萨镇冰祖居,是城区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面积28平方米,五进。仅一进,柱以上的斗拱、屋架等木构件雕刻各种图案,保存完好,大厅左右厢房门扇、隔扇、窗棂均系楠木,精雕细刻。花厅前有假山鱼池、亭台楼阁。花厅有1扇楠木精制的屏花,刻有18种图案。…详情 ▷
在福州的书院当中,严复书院是比较特别的一家。由于和严复翰墨馆、生平馆融为一体,这间书院也因此带有了专业博物馆的性质。书院门口有一副对联“国士法书存大雅,闽王旧苑动新声”,说的是严复书院的身世与现在——书院所在位置,曾是古时闽王妃子的寝宫;如今它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流的载体,集中展示严复译著的原印版本、严复的书法真迹、后世出版的严复相关著述,成为了解严复生平、传播严复思想的一处公共文化平台。严复书院的“年轻”属性一是因为它创立开放于214年,二是在这里诞生了“严校长的故事”等多个文创品牌,以明信片等时尚方式推广传统文化。严复书院还是一间积极“走出去”的书院,他们的文化输出指向社区和学校。去年12月,书院的团队走进台湾1所高校,演讲严复生平。他们开发的许多课程,让学生们在各种活动中了解严复。书院还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乡土文化的保存与修复。在严复书院,几乎每周都有各类的文化讲座、论坛,以及艺文雅集,间或还有热情洋溢的诗歌朗诵会。书院还为一些近乎绝迹的传统艺术提供传习场所。在福建留存下来的唐宋宫廷乐“南音…详情 ▷
大光里陈元凯故居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三坊社区文儒坊大光里23号何振岱故居旁,建于清乾隆间,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要建筑二进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第二进为倒朝三间排。东侧有花厅与花园,已改建为三间小屋。是林觉民夫人陈意映(元凯之女)的祖居。1992年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陈元凯故居位于文儒坊大光里旧18号、新23号,紧邻陈衍、何振岱故居。陈元凯故居花草扶疏,他有诗写道:“我家城南坊,花树颇荫蔼。”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光绪及民国间重修,保留至今。主座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5平方米,建筑面积1344平方米。前后二进,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二进为倒朝三间排。东侧花厅,建有假山、鱼池,西侧邻宋理学家杨龟山的“道南祠”。三坊七巷内保存的名人故居建筑,199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详情 ▷
福州源脉温泉园地处福州市区,东仰镇海楼,毗邻省体育中心,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这是福州市家由国有企业福州水务地热有限公司全资兴建的温泉休闲项目,是集温泉养生、康体健身、商务会议、地方特色小吃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型休闲园区。园区的温泉引自五四路深井源脉温泉水,水质清澈透明,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神经衰弱、伤风感冒以及美容美白、光洁皮肤有一定的疗效。有露天温泉汤池31个(包括汤院),加料汤院7座、汤屋7套、室内豪华温泉房18套。这里设有水疗池、儿童戏水池、露天电影、休息厅、棋牌室、福吧特色小食、室内恒温游泳馆、室内篮球馆、健身房、多功能会议室等。地址:鼓楼区福飞路龙腰146号…详情 ▷
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民巷南侧53号(原27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1月,经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个省1多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为了便于福建的工作,中共东南分局委派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党代表叶飞等从南昌来到福州,就福建红军和地方游击队改编问题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进行谈判,并提出在福州设立新四军办事处。1938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正式成立。中共闽东特委宣传部长兼部长王助以新四军参议的身份任办事处主任(后由闽东特委书记范式人以新四军军部上校身份任负责人)。2月23日,张云逸、王助、孙克骥等1余人抵达福州,即与陈仪就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人员和漳浦事件等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人员编制不超过2人;归还漳浦事件中被扣留的红军游击队人员和支。次日,张云逸和王助接见福州记者,表明中国共产党抗日决心和抗战必胜的信心。3月,泉州事变发生,已编入国民党8师的红军游击队被国民党包围缴械,后经王助、范式人出面与当时的国民党当局进行交涉,促使国…详情 ▷
“冶山古迹”题刻位于鼓楼区城直街尽头,“冶山古迹”四字分别镌刻在四块.6米见方花岗石上,楷书,横刻,字体雄浑苍劲。据郭柏苍《竹间十日话》记载,为清嘉庆年间(1796182)福州郡守何茹莲书。镶嵌在西侧护坡墙上。…详情 ▷
张经墓位于福州市西郊洪山镇原厝村王店山,古称芋坑山,现为工贸学校后山。地处闽江之滨,山明水秀。墓南向,“风”字形,白古石土石结构,自山麓至半山原有13层墓埕,现存9层墓埕。面宽18.5米,纵深11米。封土前竖一马鞍形墓碑,碑面阴刻“明抗倭将领张经墓”。两侧立石构围屏,上刻张经生平事略。墓裙饰有马、鹿、狮、麒麟。两边墓手各雕一石螭,并镇以石狮。墓埕每层均砌石护坡,埕中分立翁仲、石兽。文官执笏,高3.4米;武士按剑,高2.1米。石虎一对,高1.1米;石羊一对,高1.2米;石马一对,高2.1米。墓前两根望柱,高约5米。左刻“玉音,襟期慷慨”,右刻“玉音,志虑忠勤”。张经(西元14921555),明抗倭将领。字廷彝,号半洲,侯官(今福州市)人,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三年(西元1554年)负御倭全责,总督诸军,次年在浙江王江泾(今嘉兴北)大捷,称军兴以来战功第一,但被严嵩羽党赵文华篡功诬陷,被害京师。万历中其孙伏阙鸣冤,始昭雪,赐祭葬于此。山麓原有“东南战功第一”石坊,民国间被军阀李厚基拆除,台石亦被。19631964年重修,并全面…详情 ▷
文儒坊尤氏民居位于鼓楼区文儒坊东段南侧,建于清乾隆间,道光及民国初期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座共三进,花厅位于主座东侧,亦为三进,皆有后门可通丰井营,其中之一即为丰井营2号。大门原是木构六扇门,民国初期被尤家改建为八字砖门,入门三面环廊,廊下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两侧厢房的门扇、壁扇、窗门、花格全部楠木雕刻精制。斗拱、方正挂洛等雕刻精美,第二进结构与首进基本相同,尤以两侧厢房的四扇对开式楠木门扇,上刻有松鹤、灵芝、花瓶、牡丹、玉鼎、如意、香缘、蝙蝠、龙凤、寿桃等1多种图案。第三进己经改建,后门为丰井营。尤为福州商业界巨富,文儒坊有许多产业,有尤丰街之称。花厅在主座东侧。宅院两座相邻,由主座出入,五十年代作为省公安厅宿舍时,两座相通的小门被堵塞,在花厅北侧另辟大门,自成院落。六十年代花厅被改建为双层楼房。唯余一座大假山,大部分岩石都已被搬走,底层有假山洞,深1余米,洞壁材料用糯米汁和石灰搅拌合成,冬暖夏凉,弯曲阴暗。上层假山坪仍在,上有一神翕,祀照天君,假山面积1多平方米。假山前的鱼池己填平…详情 ▷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林路将军山东南麓。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79年,占地13余亩。陵园主体建筑群由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军人墓、长安堂和办公楼等组成。建筑面积4941平方米,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大门的两侧门择榕城“三山”为特征,从正门沿332级台阶拾级而上,首先进入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为三层楼式,平顶重檐,厅周四廊,雄伟壮观。该馆于1995年建成开馆,全馆陈列面积285平方米,以雕塑、油画、图志和烈士遗像、遗物、革命文物图片等资料为主,反映福州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以史育人,展示先烈的丰功伟绩。纪念馆的首层为序厅,由前言、领袖题词、大型浮雕和革命烈士英名录组成。正面墙上镶嵌大型古铜色的浮雕:上部为福州“三山两塔”、榕城古街的缩影,下部为横架闽江的万寿桥和人民解放军为解放福州奋勇夺桥的壮烈场景。大型浮雕左侧悬挂着毛泽东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右侧悬挂着刘少奇的题词:“为人民事业而死,虽死犹荣”。北面为前主橱窗,概述福州人民革命的光辉史实和25多名民族精英为新中国的…详情 ▷
中共福州市委旧址位于三坊七巷安民巷立本弄3号、2号,建筑面积约35平方米。1926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福州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是最早的中共福州地方组织,直属中共中央领导。地委成立后,领导工农学妇运动蓬勃发展,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当时地委机关的活动大部分设在北大路北后街13号方尔灏家和安民巷立本弄3号的徐深、余哲贞夫妇住所。215年8月,中共福州市委决定对该旧址进行修复、保护和利用,并于216年4月正式向公众展出。展陈的内容主要是在大革命时期,福州进步青年在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成立共青团福州支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共福州地方执委。在党团的领导下领导福州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迎接国民革命军入榕及合作打击北洋军阀势力,反击国民党的叛变革命行径等相关照片、文物和史料。立本弄2号展厅还展出中共福州党组织历届机构及主要领导人简介等。市委旧址已被列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开展党史教育,接受红色洗礼,传承革命传统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详情 ▷
翁良毓故居遗址位于福州市衣锦坊雅道巷55号。翁良毓(195~1926年),字子濯,号一赤,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1年(1921年),考入省立福州师范学校。民国12年,到上海,受到李大钊的教导。同年秋,福州成立“民导社”,出版《民导报》,以福州师范学校为阵地,积极参与编写油印小报宣传马列主义,成为福建学生联合会的骨干。民国13年,创办职工小学,专收工农贫苦子弟入学。民国14年,当选福建学生联合会副理事长,组织各校学生掀起日货运动,捣毁日货商店,惩办奸商。同年3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7月,当选福州支部组织委员兼工农委员。同月,开设“福州书店”,销售进步书刊,并作为团组织的地下交通联络点。9月,福建学生联合会成立“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翁良毓发表文章,痛斥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军阀周荫人派出特务、奸细到“福州书店”监视进步青年,派特务布控良毓的住宅。12月23日,翁良毓在福建会开会时被捕,“福州书店”被查封。翁良毓被囚禁整1个月,始终坚贞不屈。民国15年9月,在福州西门外的鸡角弄刑场从容就义。…详情 ▷
福州鸡角弄革命先烈就义处纪念地位于鼓楼区西洪路312号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内。1927年“四三”政变后,国民党派对共产党人进行大肆搜捕,自那时起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先后壮烈牺牲于鸡角弄。百年荔枝树见证了那段岁月。牺牲于此的第一位烈士是1926年被军阀杀害的共青团福州地委组织部长翁良毓。1927年,福州第一批共产党员,中共福州地委第一任书记方尔灏被害,年仅23岁。第四任书记徐琛与革命伴侣余哲贞在这里上演了“刑场上的婚礼”,当时年仅2岁。同年捐驱的还有罗杨才、郑长璋、朱铭庄等。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杰出指挥员叶凯、陈祥榕、陶仁官、林孝吉、柯成贵、陈兴桂以及闽中特委五英烈王于洁、黄孝敏、潘涛、陈炳奎、余长钺等在这里英勇就义。至1949年,殉难于此的八闽大地优秀共产党人有据可查的就有18余位,被称为“福州雨花台”。碑文:福州鸡角弄革命先烈就义处纪念地鸡角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西门外,古垣边。派无道,疯狂杀戮;共产党有节,视死如归。仅大革命前后数年间,即有翁良毓、方尔灏、徐琛、余哲贞、叶凯、陈祥榕、陶仁官、柯成贵、陈兴桂、…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