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位于龙岩市武平县平川镇政协巷。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书院坐北朝南,土木结构,由二进院落和东西厢房组成,占地746平方米。现为武平县博物馆。单进廊院式,左右各一列横屋。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院坪、前厅、天井、正厅。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土木结构。八字门楼,飞檐翘角,气势磅礴,凹嵌楷书题刻,时任知事唐志燮款署“梁山书院”、“光绪丙戌夏月”。因毛泽东曾入住在此,开展红色革命座谈会,故梁山书院名气大震。如今书院建筑古朴依然,门前的茶花开放愈加娇艳。(图片来源:侠侣网友聪聪日子)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详情 ▷
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正式获批试点建设。拟建的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涉及6个乡镇,以中山河、平川河以及东留水库、卦坑水库和下坝水库等“两河三库”为主体,规划总面积1529.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707.7公顷,湿地率为46.3。中山河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建成后既可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又可成为跨省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典范。…详情 ▷
云磜溪水利风景区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境内,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设计了溪谷瀑布、高山湿地、秀湖、山野村落等景观,形成了集养生度假、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科教拓展、宗教溯源等功能的“清溪飞瀑觅仙踪,琼林花海润古树”绿色生态养生福地品牌。云礤溪一线瀑布迭现,峡谷蜿蜒多变,谷中多为阶梯式的花岗岩山体,形成大量瀑布跌水,沿溪景致宛如仙境。谷中溪流随地势高低跌宕起伏,溯流而上,景点主要有“神牛瀑”、“草鞋陂”、“金鳌瀑”、“通天瀑”、“仙姑潭”、“五棵松”、“飞鱼瀑”、“无双瀑”“神龟瀑”、“披云瀑”、“佛光瀑”等三十余条姿态各异的瀑布,尽显人间飞瀑之美,是中国东南最美的瀑布群。…详情 ▷
均庆寺位于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占地面积640平方米,由三宝殿、庭院、钟楼、仙佛楼组成。三宝殿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仙佛楼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寺内保留“台湾府善信乐助捐造佛楼”碑。是我省重要的涉台文物。2013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千鹭湖,千鹭千湖。千鹭指这白鹭种类多,数量也多;千湖,指因这是典型的山塘、沼泽湿地,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在这山谷密林而得名。千鹭湖一带有大量的池塘、湖泊、沼泽、农田及森林,是集“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的湿地,这里大小水塘湖泊星罗棋布,水草茂密,鱼类繁多,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水禽水鸟在这里栖息,其中以鹭科白鹭属水鸟为多,主要有白鹭、苍鹭、池鹭、夜鹭和各种苇鳽类,形成了千鹭云集、众鸟翩飞的美丽画卷。…详情 ▷
梁野山白云禅寺位于武平县中堡镇坑头村,始建于宋,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建。坐东南朝西北,由台基、大门、前殿、天井、大殿、两侧横屋等组成,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墙体、梁、柱均石构。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一柱。大殿内立八根元代大石柱,面阔三间,进深四柱。附属文物有清康熙十四年(1675)建的普通舍利塔。寺为罕见的元代仿木石构建筑。…详情 ▷
太平岭相公塔位于武平县中山镇新城村太平岭自然村,年代为明。简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中空,塔座边长2.3米,墙厚1.5米,高17.4米。基座埋于地下,塔身从下往上逐层递减,各层交错开拱门,叠涩出檐,攒尖顶,葫芦塔刹。塔身1至5层为空心,六、七层为实心。保护范围:以塔中心为圆心,半径20米范围。2018年,太平岭相公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狮岩,是武平县一处的石灰岩溶洞地貌景区,古时叫做南安岩,因山头的峰石形状像极了狮子,而改名为狮岩。登上狮岩,进入岩洞中,可见洞内供奉着三尊定先古佛,岩壁上还有多处历代文人留下的墨宝遗迹。到达狮岩的顶峰,还可俯瞰泉水湖景观。据《福建通志》记载:“仙姑世居武平南岩”,生于后晋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据《何氏族谱》记载,仙姑生时性质异凡,幼性清净,不饮酒,不食荤牲长年隐居狮岩之中一生矢不适人.她在南岩修真养性传说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当时的善男信女不知其名通称之为仙姑。(图片来源:武平官方网)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详情 ▷
灵岩道南楼位于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1941年建,坐东北朝西南,二层合院式方形楼房,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前、后楼各五间,两侧厢房各三间房屋和二间楼梯,以环廊相连,均三合土墙体承檩,前、后楼悬山顶。…详情 ▷
永平竹苞松茂位于武平县永平镇帽村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德茂公祠,建于清道光初年,坐西朝东,布局为三堂六摆,由主堂、两侧二排横屋、院坪和池塘等组成,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下堂、前天井、中堂、后天井、后堂。下堂中设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三柱;中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竹苞松茂规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木雕、砖雕以精致见长。1934年3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粤赣军区第三分区独立团指挥机关就设在此厅堂,现还保留完好的红军标语。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永平竹苞松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城中树德桥位于武平县中山镇城中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代,几经修缮,桥身东南西北走向,全长72米,宽3.56米,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为五墩六孔(原为六墩七孔)石构拱桥,孔跨6.63~19.8米,其中第三孔跨19.8米,是武平县古桥中孔跨度最大的一座。保护范围:桥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城中树德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梁野山风景区为武平八大景之首被誉为梁野仙山现为福建省级风景区。位于武夷山脉最南端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生态旅行示范区”“福建省水利风景区”。集齐峡谷、险峰、绝壁、深潭、怪石、密林等多种景观,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天然绿色基因库”、“野生动物避难所”等美誉。游步栈道全程6公里,分上瀑布群、下瀑布群两个主要景点,有“神牛瀑”、“草鞋陂”、“通天瀑”、“飞鱼瀑”、“披云瀑”、“佛光瀑”、“金龟瀑”等二十余条姿态各异的瀑布,穷尽人间飞瀑之美,是告别世俗喧嚣,回归绿的绝佳去处。景区设了观景台和台阶、拦杆,可在此驻足戏水、凭栏远眺、静听水声。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平县境内,山系为武夷山脉最南端,南岭山脉东头,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过渡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7”~11619”,北纬2504”~2520”,总面积14365公顷,是集物种与生态保护、水源涵养、科普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野生植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91年被武平县人民政府划为禁伐区,…详情 ▷
武平县东留乡大阳村有一座大阳桥,架造于大阳、泥洋、南坊等几个行政村的通衢处。桥建于何时,今已无可查考,但大阳桥名与大阳村名合二为一(大阳村,附近群众都称为大阳桥),可见桥史悠久。大阳桥系风雨桥,客家话叫荫桥,桥长39米,宽4米,高6米,木石结构。大阳桥中央悬有一木板,《重造大阳桥记》,文中说:“斯桥也可以蔽风雨,可以代舟楫”,真是方便行人。现在的大阳桥是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重建的,至今有150年历史了。大阳桥两头都悬挂着同样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大块文章浮水面;下联为:阳春烟景锁桥头。这是取意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句子而来,这里的大块即大自然也。…详情 ▷
定光佛祖庙位于武平县岩前镇集镇。景区以定光佛像寺庙为核心,由狮岩、出米石等景点构成。定光佛祖庙是定光佛肉身(姓郑,名自严,今厦门同安区人)转世成佛之地,圆寂前因保护客家人幸福安康而收到客家人敬仰,被奉为客家人的“守护神”,是定光佛信仰的发源地。咨询电话:13559300024…详情 ▷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年代:1930年座落地点:武平县平川镇政协巷简介:清光绪十二年(1886)建,由知县唐志燮在原“漳南道公馆”废址上募建而成。民国初年,县议会设于此。1930年6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进入武平驻此,指导武平县委、县苏维埃开展工作,主持召开地方干部、工人、妇女等座谈会,发布《告武平劳苦群众书》、《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军党部宣言》、《红军第四军各级政治工作纲领》等重要文件。保护范围:建筑围墙向外延伸10米。2009年,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博园是正在规划建设的闽粤赣边客家文化生态城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生态城建设项目的前期完工工程。武平县文博园总投资3000万元,是闽粤赣边的文化宝库、武平对外以及闽粤赣边文博交流中心、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闽粤赣边文化艺术收藏品的交流集散地,也是武平人民共有精神家园。文博园园区总面积104亩,建筑占地1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气势宏伟,防唐代建筑,观赏性较高,值得去看看,内有武平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将军纪念馆、中央苏区(武平)纪念馆、海峡两岸客家艺术馆和情缘馆(知青馆)等5个馆。内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模拟场景,影像,采用多种展示方式,运用科技的手段将场景再现。文博园纪念馆在施工工艺、建筑用材、布展理念等方面注重适度超前,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元素,内设5个展馆,每个展馆既独立成篇,又有机统一,集历史性、鉴赏性和时代性于一身。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详情 ▷
红东李氏宗祠位于武平县平川镇红东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俗称蛇形祠堂,始建于明,清、民国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通面阔27.75米,通进深19.7米,建筑面积536平方米。单进廊院式,由门厅、天井、厅堂和两侧横屋组成,前有坪地、池塘。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九檩,硬山顶。保护范围:东、西、北外墙各向外延伸20米,南向外延伸25米。2018年,红东李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武平永安桥位于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新城村。旧称通济桥。始建不详,清康熙年间(1708~1722)在原址重建木桥,后毁,清道光八年(1828)王穆堂曾孙王启图等兄弟将其母祝寿礼金捐出,在此重建石桥。桥全长113米,宽3.7米。石砌舟形墩,七墩八孔,孔跨10.9米。两侧石栏高0.7米。中间桥拱两面嵌“永安桥”石匾,其它桥拱两面嵌“母命继志”石匾。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崇真观位于武平县平川镇红东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及清代多次维修,现存为清代建筑。坐东朝西,通面阔10米,通进深38.4米,面积384平方米。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门楼、前厅、正厅。门楼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楼,高6.7米,门额阴刻“崇真观”,下端有浮雕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歇山顶。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崇真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刘亚楼故居位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年代为清至民国。简介:由上月形厝和下月形厝组成。上月形厝是刘亚楼将军的出生地,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的合院式建筑,悬山顶,二进三开间,双边带双护厝,前做围墙院门,门前有半月池。下月形厝是刘亚楼将军的成长地,建于清代,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的合院式建筑,悬山顶,二进三开间,北侧带双护厝,南侧带三护厝,门前有半月池。刘亚楼(19101965),原名刘振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人民空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保护范围:上月形厝:东至东重护厝后檐墙外20米,南至半月池南岸,西至西重护厝后檐墙外20米,北至主厝后檐墙外20米。下月形厝:东至主厝后檐墙外10米,南至南侧三重护厝后檐墙外10米,西至半月池东岸,北至北侧重护厝后檐墙外10米。2018年,刘亚楼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