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峪大峡谷风景区:位于渑池县段村乡境内,距渑池县城33公里,距三门峡市区93公里。于25年4月批准为旅游景区。经过5年的开发建设,该景区已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景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区内最高山峰王帽顶海拔1394米。区内主要景点:瓦庙沟,全长约1公里,有千年鬼柳、鬼梯、一线天等自然景观8余处;天沟桥,全长5公里,其间壁立千仞、树怪腾老、虎石如雕,大鲵潭、鸯潭、飞龙涧、天碑溪、百怪林、玉瓶峡、天桥、地桥等景观自然天成、鬼斧神工堪称天下一绝;寺沟,全长4公里,有长生峰、古寺院遗址、和尚塔、晒甲石、龙角树、凤凰蛋等自然人文景观1余处;观音禅林寺,寺院正中耸立着一颗高2余米冠幅3余平方米的汉代古柏;29年投资3万元,修通了大门至景区内停车场的6公里旅游公路,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详情 ▷
位于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新村南侧,是我国黄河流域发现和试掘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一处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体的古文化遗址,早在1963年就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发掘仰韶村遗址的同时,中国学者陈德广发现了不召寨遗址。同年,安特生对不召寨遗址进行了试掘。1937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尹达先生首次指出仰韶村遗址中“含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其本质各有不同,其时代或有先后”,“不召寨遗址是纯粹的龙山文化遗存”。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先生、武汉大学考古学教授方酋生先生等分别于1951年、1964年对不召寨遗址进行过深入调查。由于该遗址发现较早,在中国新石器时古学文化的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深入研究庙底沟二期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以及周邻时期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遗址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灰层和灰坑较多,厚度2—3米,采集的标本有石斧、石锛、三棱石镞等石器,以及光面黑陶、压印方格纹、蓝纹陶等陶器,与仰韶村遗址第三期、第四期文化出土的器物基本相同或相似。国务院2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情 ▷
渑池石佛寺石窟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北坡头乡王坟庙下村,距县城约2公里。该石窟背靠红砂岩崖壁,面对山涧水,山涧大致呈南北向。石窟中因主佛身高米(合市制丈八),故当地人俗称丈八佛寺沟。据清嘉庆版《渑池县志》载:石佛寺建自唐,一名丈八佛寺,佛殿三间,中就石崖镌成佛像,高丈八,像侧刻大中二年立。左有石洞,深八尺宽八尺,石佛22尊,小佛像无数。坐西向东佛堂一间,前石桥一座,关帝、菩萨殿各一间,天王殿一间,左半崖石窟一孔,有成化、嘉靖笑丑重修碑。而民国版县志纂修上官骏谟实地采访调查,认为不是“唐大中二年”,应为“唐至德二载”。唐大中二年(约公元848年),至德二载(约公元757年),前后相差9多年。据1985年专家考证,认定佛像为北齐(公元551年—公元557年)所建。北齐在隋前,就按北齐中期计算,又提前了近2年。石佛寺石窟现存窟龛4个,其中3个在山涧西侧,1个在山涧东侧。主佛坐西面东,经千年风雨,此地质结构为沙砾石层,大佛的佛面和左手严重风化。大佛右侧有一小石窟,入内可站立,面向窟口,两臂可以左右伸直。石壁上百余尊大大小小的石佛,或人为破…详情 ▷
云门寺:位于韶山东部,距渑池县城2公里,距三门峡市区79公里。民国版《渑池县志》记载:“塔在韶山上,相传雷公(注:此指雷姓的长者,非掌握风雷雨电的雷公)在寺中,暇颓者,可与八阵石图同称神奇。”又据乾隆版《渑池县志》载:“唐,雷姓者,县人,好释教。受戒于云门寺,修石塔百余座,后蜕化于鏊山,临寂谓众曰,我死当为龙王,能行雨。”时河洛大旱,都人以其事上闻潞王处,祷于墓侧。果甘霖大沛,绵延沾足。敕建庙祀,封为昭济侯雷公。民国县志又曰:“雷公庙,在治北,唐潞王敕建,有元、明、清重修碑,共九十八间,古柏三株。”文献记载虽有神话色彩,但登上韶山主峰,眺望西部,确有石塔林立于奇峰之巅,似人工垒砌,为韶山风景区一大胜景。25年,云门寺开始重修,投资逾千万元,历时1年,215年底,3座主殿、2座偏殿及钟楼、鼓楼都已完工。215年5月1日,邀请少林寺主持在韶山云门寺举行开光仪式。…详情 ▷
石佛峡景区:位于渑池县坡头乡。由叠翠谷和佛爷沟两部分组成,总长8公里。景区内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优美。叠翠谷景色优美,春季百花盛开,如团如簇;夏日清泉澄澈,鱼翔浅底,虾蟹横行;秋日红叶似火,硕果满枝;冬来山清林肃,一片辽阔。佛爷沟内有凿于北齐年间的丈八石佛和大小佛像几百尊。据考证,这些佛像的刻凿年代早于龙门石窟,晚于云岗石窟,是集古代雕塑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大成之作。在坍塌的寺院中及附近有明清时期的石碑8通,分别记载着寺院历次重修的情况。…详情 ▷
一里河冶铁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一里河村。年代为汉、魏。216年1月22日一里河冶铁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赵沟村传统民居位于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年代为清。赵沟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赵沟古村位于段村乡境内,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该村始建于秦末汉初,距今已有22年历史,被外界誉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该村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遗存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的核心保护区域全长8余米,宽1余米,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84所,村内多以石头建筑为主,石头房、石头墙、石头路、石头巷、石臼、石磨、石碾、石雕、石槽、砖雕、木雕及“文革”时期的标语、毛主席语录等比比皆是,千年、百年树龄的古树覆盖全村,是解放战争时期渑池县委的后山指挥部所在地。…详情 ▷
仰韶文化博物馆:28年12月,在仰韶乡仰韶村筹建仰韶文化博物馆,该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占地43亩,建筑面积47平方米,总投资513万元,211年1月28日竣工。该馆设计独特新颖,布局科学合理,文化特色厚重,内设三个专题展厅,分别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211年11月7日,国家、省、市领导和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开馆仪式,隆重为仰韶文化博物馆剪裁,并为安特生先生、袁复礼先生、夏鼐先生和安志敏先生的铜像揭牌。二213年,开始规划仰韶文化园的开发项目,仰韶文化博物馆筹备创建4级景区。214年,仰韶文化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并对仰韶村遗址保护区重点区域进行了整治,修建漫步道路8米、景观道路76米、辅道3余米,完成青石板铺装2米。移栽树木1434颗,修筑护坡69余米,安装防护栏杆83余米,安放景观石14块,景观亭1个。形成集公园性、文化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高规格的仰韶文化圣地的景观。薰衣草种植达到2余亩,…详情 ▷
五凤山风景区:位于渑池县仁村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距三门峡市区84公里。该景区东与洛阳青要山风景区毗邻,西与韶山森林公园接壤,还与南村黄河小浪底景区、仰韶大峡谷景区接壤。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十大景区,百余个景点。主峰凤冠顶海拔126米。这里,绝壁陡峭,怪石嶙峋。二龙戏珠、安乐寨、木兰山、点将台、鸡仙洞、凤山峡谷、一线天、九龙洞、鹰嘴山、卧虎山、天然大溶洞等自然景观,雄伟壮丽、威风凛凛,鬼斧神工、自然天成。这里,碧涧潺潺,飞瀑争流;清泉甘甜,鱼蟹戏逐。五龙潭、马刨泉、金龙瀑、观音涧等景点星罗棋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元文化交流活动中心。灵异的传说、清净的梵音、悦耳的管弦、稀有的土特产品、清新的空气,是休闲度假、避暑旅游的绝佳胜地。…详情 ▷
韶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距渑池县城北2公里,距三门峡市区79公里,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韶山海拔1463.2米,景色秀美,主峰周围,数十座形态各异的秀峰山,景点密布,祥云缭绕,山梁沟壑犬牙交错,清新幽静,如置身仙境。传说优美的扳倒井,清澈甘冽;寓动于静的飞来石,鬼斧神工,情势险绝;夫妻峰、虎跳石、大卧佛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韶山是渑池最高的山峰,也是河南省黄河以南、陇海铁路以北的制高点。登顶极目远眺,南怀渑池(涧水),北望黄河,重峦叠嶂,林壑幽美,体态雄伟,气势磅礴。晴空天气,夜登主峰,洛阳灯火,明灭可见。主峰南侧有云门寺,四周森林茂密。建成了12公里观光步道;建成12个观景亭,分别以12个乡镇命名;投资13万元建成了景区大门,投资2万元安装了景区交通标志牌、指示牌、石桌、石凳;九寺至横岭顶的7.5公里旅游公路已经完成;完成了段村东庄沟至韶山山顶的引水工程及韶山湖的防渗漏工程;安装了3.1公里防护栏。成为渑池、义马等地人们休闲娱乐、爬山锻炼的好去处。…详情 ▷
马跑泉革命纪念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渑池县东北仁村乡,距县城约35公里,四周群山相连,地势险要。1948年,马跑泉是豫西五地委、渑池县委和豫西五专署渑池县政府驻地,2月21日,国民党胡宗南整编第一师七十八旅,联合地方土顽和庙道会等反动武装偷袭马跑泉,制造了马跑泉事件,渑池县党政军干部和战士牺牲42人,被俘6人。至今这里保存有县委、县政府、县大队驻地和马跑泉事件烈士墓,五虎庙高地、烈士跳崖处和老牛圈等战斗遗址,加之马跑泉的历史传说与优美的景色,使这里成为一个集历史资源、红色资源、自然资源为一体的旅游圣地。近两年,县委、县政府把马跑泉革命纪念地作为渑池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详情 ▷
传统村落赵沟古村:渑池县赵沟古村位于渑池县北部段村乡境内,古村于唐末建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古民居建筑独特,现保存明清时期完整的四合院22座,石头巷2余米,千年古槐4棵,古庙、古祠堂、古戏楼各一座,古井一眼,有汤河一条穿村而过。由于地处深山区,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生活习俗保存完好。且山清水秀,森林覆盖面积达9以上。自27年以来古村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被多名专家学者重视认可,被誉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并获得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特色旅游村、河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河南省文联与宣传部命名“千年古村落”等多项称号。29年,赵沟古村作为电影《玫瑰谷》的主要外景地首次登上银屏。21年8月,古村又作为电影《留驻桃花塬》的外景地,再一次登上全国各大院线,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和原始风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15年,获批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刘少奇旧居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海露大街95号路南王家院内座南面北,门前为海露大街东、西、南三侧均为民居。保存完整,为豫西特色四合院,房屋为砖木结构抬梁式单檐硬山建筑,屋顶为小青瓦。展览了以党性考验、党性修养、党性展现和党性锻炼为名称的四个展室,三个复原住室分别为刘少奇住室、秘书:栗在山,副官:李拓住室;兵站创立人:刘向三住室,现已免费对外开放。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为适应新阶段的要求,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化名胡服)任书记。为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由延安出发,带领秘书栗在山,副官李拓,电台机要员田畴、熊景钊,会计郭金林,保健医生钟毓,警卫人员苏登科、王炳忠、卢佑德、严昌辉等17人,于11月28日到达渑池。刘少奇到渑池后,住在县城东关路南一所座南向北的瓦房小院内(即“刘少奇旧居)。在渑池工作了近两个月时间。刘少奇在渑池期间主要做了三项重要工作,一是主持召开了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河南和豫西地区的抗战方针和政策;…详情 ▷
曹端墓位于渑池县仰韶镇苏门村。年代为明。216年1月22日曹端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位于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海露北街二十四号院内一座普通的砖拱窑洞里,窑洞座背面南,上方北侧有一东西向道路穿过,东、西、南三侧均为民房。保存完整,处于民居院内北侧砖拱窑洞里,为砖石结构,一洞三室,中间一门,东西各开一窗,面积相当于民房三间。复原展示了当年的会议场景,现已免费对外开放。刘少奇到渑池后,为了更好地指导豫西地区党的工作,1938年12月2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了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会址设在渑池兵站附近一所三间相通的砖拱窑洞内。参加会议的人员有:豫西特委书记刘子久,副书记兼部长王志杰、宣传部长郭晓棠、组织部长席国光(又名纪西)、妇女部长吴应先(又名吴平)、青年部长吴祖贻,还有新密、灵宝、洛宁、偃师等中心县委和豫西一些重点县委负责同志共3多人。参加会议的人都于前一天赶到渑池报到,当时党的活动在渑池仍是地下状态,为了保密和安全,特委要求大家吃住都在窑洞里,不许随意外出。会议由刘子久主持,刘少奇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他还讲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特别讲了豫西的抗战形势:指出地方党组织应随时做好准备,在地方沦陷后,立即开展游击战争,建…详情 ▷
寺庄坪遗址,位于寺庄坪村西南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63年6月,寺沟村遗址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洪阳柳庄高效农业观光园:柳庄村位于洪阳镇北部,距镇政府8公里,全村1562口人,1个自然村,13平方公里。是黄河支流畛河的发源地,属风典型的浅山区,植被良好,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该村投入资金2亿多元,围绕“一区五园”设计,开工建设了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完成造林整地5余亩,新完成绿化2亩,栽植突尼斯石榴、把玩核桃、日本甜柿子、大樱桃等各类名优果树35亩,修建园区道路1公里,整修1.2公里河道,新建自控日光温室2个,发展无公害蔬菜5棚,建成观光游园3处,基础设施2处,新建2座石拱桥,新建雨水收集水库2处,完成主干道路路灯安装及公共绿地照明,打造集林果业种植、林下养殖、产品加工、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园。柳庄生态观光园已经成为集休闲旅游、瓜果采摘、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农村旅游产业园。…详情 ▷
鹿寺遗址鹿寺遗址位于天池镇鹿寺村西侧的台地上,1958年6月发现,东西宽15米,南北长3米。1959年11月配合鹿寺村修水库,河南省文物工作队陈焕玉领队来此首次发掘,开探方3个,清理出窖穴19个,墓葬5座,发掘面积36平方米。遗址灰层2—3米,包含西周、商代上下两层文化堆积。上层土色灰褐,出土有厚胎粗绳纹盆、翁、矮足鬲、陶豆以及磨光石刀、斧、镰等西周文物;下层土质松软呈深灰色,出土有瓮、盆、豆、罐、簋、器盖、鼎、爵、甑等陶器残片以及石刀、斧、镞、蚌刀、纺轮、鹿角、卜骨等商代器物。商代层堆积较厚,遗物丰富,陶器质料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最多,泥质黑陶和泥质棕陶较少。纹饰以绳纹最多,另有条纹,附加堆纹纹,但数量极少,属于夹砂陶的有鼎、深腹罐、小口樽等;属于泥质黑陶的有平底盆和豆;属于泥质棕陶的仅见瓮。1983年冬和1984年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渑池县文化馆配合鹿寺村水库开挖溢洪道工程,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开探方、探沟5个,发掘面积4平方米,发现有房基、墓葬、烧陶窑,出土器物丰富,新发现有质地酥软、陶胎较厚、火候甚低、器形单调而呈浅红色的碎陶片,又有火…详情 ▷
渑池博物馆:位于县城会盟路北侧,总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32平方米,展厅4个,面积13平方米,主体二层半,局部四层,最大跨度18米,建筑规模在全省县级博物馆建设中名列前茅。陈列展览以渑池历史和文化为主,陈列展览采用实物、场景模拟、人物雕塑、照片以及灯光辅助等手法。共设两个展室,七个部分,展出远古时代、新石器时代、文明肇始(夏、商、周时期),辉煌初就(秦、汉、魏、晋、南北朝)、盛世神韵(隋、唐、宋、元、明、清)、民族交融、佛教等珍贵文物。渑池县博物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是开展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历史、了解渑池的窗口。博物馆每年接待众多上级领导和新闻媒体。…详情 ▷
韶山峡,精湛绝伦的丹霞地貌,谷内岩石均成赤褐色,奇石林立,陡壁千仞。峡谷岩层千丈,时凸时凹,颜色浓红浅淡、浓黑淡墨,万层绝壁岩在阳光照射下,千变万化,似大手笔重彩壁画。千丈万层山的夹缝里,偶尔有多棵黄栌树、黄灌木,以顽强的生命力,挺拔屹立,以不同季节变换的绿、黄、红颜色,似黄山迎客松的姿态,向游客致意。峡谷植被茂密,青翠环抱。座座大小山峰,千奇百态。目前,韶山峡景区累计投资近5余万元,高标准建成了游览栈道,修建了旅游公路,服务区、游客中心完成主体工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