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浦银行大楼旧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解放中路55号。1939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新浦后,由“储备银行办事处”筹建,日本工程师设计,福昌建筑公司承包,于1945年建成。两层,高17米,灰墙、四坡顶红瓦屋面,占地面积约68平方米。该建筑体现出日本明治维新后欧式与大和建筑风格结合的特点。1945年8月日本投降,驻新浦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即在银行大楼大厅内举行。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中央银行接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由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支行使用。该建筑对研究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历史提供了实物例证,对研究近现代建筑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87年被新浦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新浦银行大楼旧址。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外墙5米,南至解放中路北边线,北至供销大楼南外墙。…详情 ▷
牛首山石刻(东汉)牛首山石刻位于连云港市高新区花果山街道牛首山山腰,其西为悬崖,东为大村通向关里的古道。石刻共有4处,分刻在3块岩石上,从南向北排列依次为“吴平里”、“汉建”、“建初七年”、“吴平里刘卒吏息地”,刻面朝东,字径大小不均,平均在2厘米左右,刻文释读困难,字体为隶书,笔风古朴雄浑。牛首山石刻为东汉石刻遗存,对研究本地汉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详情 ▷
陇海公寓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民主中路东首。始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因陇海铁路修筑而得名。建筑为四合院式二层小楼,上下共23间客房。内院设有楼梯、廊柱、天窗等,或彩绘,或雕刻,显得庄重典雅。正门匾额楷书“陇海公寓”四字,其两旁分别有“少长咸集”、“群贤毕至”、“迎宾”等礼宾吉语。高约12米,占地面积约26平方米。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新编57军112师(原属东北军)地下工委在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发展爱国官兵入党。1987年,经中共连云港市委决定辟作为革命纪念馆,成为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3年,陇海公寓因为旧城改造被拆除。211年,现代化的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新馆在朝阳东路、市政府斜对面落成,陇海公寓也在馆区内异地复建完成。保护范围:楼外墙东、西、北5米,南至民主路。…详情 ▷
锦屏磷矿旧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北5米处。锦屏磷矿是我国发现最早和开采历史最长的磷矿,被誉为江苏省化工行业的鼻祖,“全国化学矿山的摇篮”。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其前身锦屏公司发现了具有开采价值的磷灰石;192年正式成立锦屏矿务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当时唯一的磷灰石的开采;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锦屏磷矿进行了野蛮的掠夺式开采;新中国成立后,锦屏磷矿成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磷矿,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矿业人才。锦屏磷矿主体矿区分为西山、东山矿区,采用中央主井以及东、西山副井的开采设计,主体建筑有厂部大楼、生产建设、非生产建设等。其中生产建设主要有采矿场、选矿厂(包括破碎车间、磨浮车间、精矿脱水车间)、机修厂、供水、供电、供风、运输设施、尾矿设施、厂等;非生产建设有住宅、文化、卫生体育、教育和科研公用事业的建设等,主要包括职工宿舍、托儿所、职工子弟中学、食堂、招待所、浴室、理发室、医院、文化宫、科研试验室等。现磷矿主体占地面积约45平方米,面阔8米,宽5米厂房三排。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当路王氏宗祠(明)当路王氏宗祠位于连云港市高新区花果山街道办事处当路村,与村部相邻,坐北朝南。王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其间,当路王氏59世祖王鸣鹤,曾任一品两广总兵、骠骑将军。万历皇帝颁诏赐封“天下将才第一”,“赐葬故里,立祠享祀”,族人即在海州州府的协助下按规制修建王鸣鹤墓,按一品大员安葬,建立祠堂,享受祭祀。明末清初,当路王氏祠堂毁于清兵战火,后复建。民国年间第二次修复,当时的王氏宗祠占地数亩,建筑面积15平方米左右,是传统的四合院结构,三间大殿,东西厢房各三间,前有山门。1994年,王氏族人经与乡政府商谈,收回了祠堂。从1997年开始着手复原祠堂,29年重阳,当路王氏宗祠历经第三次复建,正殿竣工。后又陆续修建了东西厢房、碑廊、山门。东西厢房破坏严重,但在修复中,最大程度保留了明代地基、墙框和建筑材料。在山门、庭院修复中,也全部按照明代古建筑建设。近几年,王氏宗亲收集了与宗祠相关文物2多件。其中有贵州海龙囤王鸣鹤平播战役军队使用的马鞍、王鸣鹤及家人陵墓的石碑石刻等。当路王氏宗祠具有文物价值、民俗研究价值。…详情 ▷
1985年4月23日,连云港市博物馆在海州区锦屏陶湾村黄石崖清理一座西汉中、晚期慕葬。墓主姓西郭,名宝。西郭宝墓为竖穴土坑木椁,椁板之上尚遗有竹席。在棺盖与椁盖之间有一层3厘米厚的木板,棺具呈长方形,系用整段木刳空制成,棺内外髹漆,外为黑色,内为朱色。出土随葬品5余件,大部分保存完好。按质地可分为漆、木、竹、金属器等,漆木器中有8件木俑雕刻甚为精美,代表性的有女侍俑2件。在墓主头侧,出土名谒、遣策各2件。名谒与遣策大小一致,长21.5厘米、宽6.5厘米、厚.8厘米。名谒为木质,上有三行14字隶体墨书,文曰:“东海太守宝再拜足下西郭子笔”;另一文曰:“东海太守宝再拜谒西郭子笔”。名谒,在墓中屡有发现,但保存如此完整精美,时代又早,极为罕见。从名谒的内容可知墓主为东海太守。随葬品中还有印章1件,铜质桥钮,高1.8厘米,边长1.5厘米,篆体阳文刻“西郭宝”三字。西郭宝墓与连云港地区以往清理的西汉木棺墓具有相同的特征,有的随葬品也很相似。特别是铜镜、五铢钱、漆器、木俑等,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所以,西郭宝墓当属西汉中、晚期。…详情 ▷
板浦古民居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西大街2号,大寺巷4号、6号、15号,西顾巷汪家大院共5处,多为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有的一宅三进,有的为联排式民居,各自为独立的庭院。主要建筑坐北朝南,青砖小瓦,硬山式,立字梁,内设板壁。主屋的右侧立有天香阁,古色古香,具有徵式建筑的特色,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板浦民居连云港市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近现代建筑群。板浦民居,对板浦镇的兴起、商业贸易及建筑艺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民居外墙向四周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各民居外墙向四周各5米。…详情 ▷
朱麻村招信军石刻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云台街道朱麻村西约4米处。刻面宽68厘米、高95厘米、字径7厘米。刻文共四行,左起竖行阴刻,楷书。该石刻刻文现“招信军”字样,字迹清晰可辨,落款为宝祐二年十二月日刊。此石刻对连云港市宋代交战遗迹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具有重要意义。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刻为中心,向四周各延伸2米。建设控制地带:以石刻为中心,向四周各延伸5米。…详情 ▷
花果山大圣湖水利风景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地处连云港市东部,位于花果山风景区主入口,总面积约1.47平方公里。大圣湖(原名大村水库)里,是一处原始社会部落村庄的遗址,主要分布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花果山大圣湖水利风景区地处江苏省连云港市东部,位于花果山风景区主入口,总面积约1.47平方公里,是一处以大村水库和海清寺阿育王塔院为依托,以西游记神话传说为背景,集山、林、湖、寺为一体,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炉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大村水库,位于花果山脚下,发源于花果山主峰玉女峰,由九条山涧汇流而成,水域面积.95平方公里,属小(1)型水库,是连云港市区饮用水应急水源地,主要建有“伊人坝”、泄洪闸和莲花泵房等水工建筑物。大圣湖青山环抱,静谧宽阔,湖面净如明镜,倒映着青山、佛寺、古塔的倩影;一阵微风拂过,波光山影若隐若现,美不胜收。海清寺,依山傍湖,寺深院广,规模恢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的阿育王塔,建于北宋元年,塔高4余米,九级八面,线条明快透逸,风格雄浑古朴,素有“古塔穿云”之说,是明云台山三十六景之…详情 ▷
1973年3月,网疃庄小礁山北麓发掘西汉晚期霍贺墓。海州区是连云港市的一个区,汉代曾在此设置朐县,属东海郡。网疃庄位于海州东门外,分布着庞大的汉代墓葬群,霍贺墓为其中之一。墓为竖穴土坑木椁,夫妻合葬,男棺放置椁正中,女棺在其右(北)侧,均为头东脚西。骨架保存较好,经鉴定,男墓主年龄约在7岁上下,女性则在4岁左右。随葬器物共9余件,大部分保存完好。按质料为可分漆器、竹木器、金属器、陶器等。漆器26件,有食奁、碗、耳杯、漆案等;竹木器19件,有木枋、木砚盒、鸠杖、木梳、竹笥等,其中鸠杖的杖首饰鸠鸟,通长2.8米;金属器52件,有铜、铁、铅三种质料,其中铜镜2件,一为百乳镜,乳突纹钮,背纹以乳纹为主,间以花瓣纹,另一件为日光镜,钮作半球形,地纹为细涡纹,主纹为蟠螭纹;铜印章1枚,瓦钮,印面1.6厘米见方,高1.3厘米,阴刻篆书“霍贺之印”四字;此印出于男棺左指骨旁,显系男性死者的私章。从男棺出土的铜印章看,知墓主姓霍名贺,霍贺其人,史书无载,从出土物及墓葬规模判断应为享有三千石俸禄的地方官员。此墓出土鸠杖(又名玉杖、王杖)的用途,据《…详情 ▷
李汝珍故居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利民街,原为清“板浦盐课公司衙门”之一部分,名“盐课司门”,为一宅两进的徽式建筑。李汝珍(约1763183),字松石,清直隶大兴县人。19岁后随长兄李汝璜迁居板浦,寓居于在盐课司门宅内,著成小说《镜花缘》一书于世。1985年,灌云县人民政府决定依此旧址建“李汝珍纪念馆”。李汝珍纪念馆的兴建,对进一步开展对古典小说《镜花缘》的研究,组建《镜花缘》“研究中心”,开发旅游事业,均有很重要的意义。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围墙外2米处,南至门前路边5米处。…详情 ▷
精勤书院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中正东街。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校友中名人辈出,在海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精勤书院的创建者为时任海州正堂鲍毓东、淮北盐运使彭家骐以及中正场盐大使陈汝芬,院名取义于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书院设在文昌宫,陈汝芬任第一任院长。抗日战争期间,精勤书院遭飞机轰炸,教室被毁,校产被洗劫。抗战胜利后恢复校舍,定名中正中心小学。1948年后,恢复“精勤小学”校名。197年,因学生叶继桂抢救落水儿童张桂香而牺牲,中共灌云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把精勤小学改名为“灌云县继红小学”以资纪念。1983年县政府从历史和影响角度考虑,恢复故名“精勤小学”。书院建筑主体为硬山式。院内有“精勤书院”、“精勤学堂”、“文昌宫”、“业精于勤”、“例禁重申”等石刻。原卞庚纪念馆部分文物也存放于此。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精勤书院外墙四周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精勤书院外墙四周各2米。…详情 ▷
谢家洋房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中大街中段,又称荷兰建港办事处。系1934年海州地方士绅谢希愚建造的私人“洋房”。该建筑由荷兰人设计青岛人施工,与连云港火车站办公大楼、钟楼,为同期建筑。连云港建港初期,荷兰承包商的建港办事处曾在此办公。“洋房”坐北朝南,高7.5米,14间,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南向6厅3间,前后设有雕花走廊,屋顶前后坡面中间开荷兰式天窗。以门厅为轴线,东西硬山式建筑,房间左右对称。南北山头墙上有西式图案。洋房内设有壁炉、烟道设施。门厅前栽桂花两棵,一曰“银桂”,一曰“四季桂”。该建筑对研究连云港市港口开发和近现代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5米,南1米。…详情 ▷
大村遗址(包括小村遗址)大村遗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南云台山西麓。遗址文化层厚1米余,面积约2万平方米。1959、196年曾进行发掘。出土的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红色细泥质陶钵、石斧、石锛等,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筒瓦,六朝的瓷片等。小村遗址位于大村遗址北1.5公里,现为小村葡萄园。出土的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陶片,西周时的鬲足、豆柄,战国时的几何印纹陶片,汉代的绳纹瓦片等。大村遗址是我国有名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1961年第6期《考古》发表过《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勘察记》。这里还是江苏省西周青铜器群重要的出土地点之一。大村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商周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向为考古学家所重视。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大村遗址西至水库堤坝,东、南、北三面以公路为界;小村遗址包括整个小村葡萄园。…详情 ▷
国清禅寺中大殿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院内。俗称大寺,始建于隋,清重建。原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三进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方丈室等。1923年,寺院改为灌云县中学;1949年后改为板浦中学,拆大雄宝殿建礼堂。现仅存山门、中大殿,均为砖石结构,小瓦面,硬山式,拱形门窗,室内无隔山,立字梁,木梁柱,圆雕柱础。中大殿面阔三间16米,进深7米,高7.2米。山门有行书“国清禅寺”四字门额及石香炉一对。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大殿外墙向四周各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大殿外墙向四周各延伸1米。…详情 ▷
海州乡贡进士题名碑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州幼儿教育中心院内东墙北端。碑高177厘米、宽81厘米、厚2厘米;座高56厘米,宽12厘米。碑额弧形,饰卷云纹。其石料为石灰质沉积岩。碑立于明成化五年(1469)。碑额篆书,字径7厘米,文楷书,字径2厘米。卢陵王概撰文,钱塘唐震书丹,建昌程洛篆额,现存五百余字。海州乡贡进士题名碑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的实物资料,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1973年12月,连云港市海州区南门网疃庄发现一座汉代木椁墓,墓主复姓侍其,名繇。随葬品12件,绝大部分为漆器和木器。漆器38件,其中食奁2件,耳杯18件,奁2件及内盛的小漆盒2套1件,盘5件、碗1件,其质地可分为夹纻胎、木胎。漆器大多是外施墨漆,内施红漆。花纹分漆绘和针刻两种,图案有云气纹、卷云纹等,漆盘中有一件底部刻有“尚里朱公制”五字。铜器37件,有斗、带钩、镜、五铢钱等。随葬品中还有龟钮银印1件,正方形、体扁、长宽俱为1.4厘米,上为龟形钮,印面阴刻篆文“侍其繇”三字。玉饰6件,眼盖、鼻塞、耳塞各2件,眼盖为盾牌形,耳塞为短圆柱形,鼻塞为扁圆柱形。骨钗2件,分别出于二死者头部。陶瓮4件,形制相同,都为小口径颈、鼓腹、凹底,腹下部至底饰绳纹。上述材料大体可以说明此墓的年代应在西汉中、晚期。侍其繇其人不见史传,从随葬的龟钮银印大体了解其身份,《汉官仪》:“丞相列侯将军金印紫绢绶,中二千石,二千石银印青一绶,皆龟钮。”据此推测侍其繇可能为郡守一类的地方官。…详情 ▷
连云港石穴岩画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山、连云区中云台山、海州区南云台山、灌云县大伊山和东海县马陵山等地。这些石穴岩画多是由一个个人工磨制的圆形石穴组成,部分周围还刻有方形棋盘图像。部分图案疑似天空星象,故俗称“星象石”。有专家认为石穴岩画为新石器时代祭祀所用。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单体石穴岩画为中心向四周延伸2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单体石穴岩画为中心向四周延伸5米。…详情 ▷
民主路民国建筑群连云港市海州区民主路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街,有许多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其中保存较完好的有民主中路7987(单号)、88、9313(单号)、98、131、155、154182(双号)、219号。在建筑上表现了中西合璧、土洋混杂的风格,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各种柱式本起源于西方古典建筑,而民主路上许多建筑也都表达了这一重要的西方建筑语言,且样式繁多。在屋顶处理上,也显示出西方的建筑特点;在门窗设计上拱形样式较为普通,金属窗饰的运用使得建筑具有西方的情调,大部分墙基为钻石墙体,使建筑物显得雄浑、坚固。另外在外阳台、室外楼梯、天窗、烟道的设计都表现有独到之处,这些手法运用大都源自西方建筑表现技法。在这些建筑上又保留中国建筑中的一些传统表现手法,如有的建筑物中的天井、屋檐处的斗拱、厅堂、庭院等的设计显得古朴又有浓郁的乡情。民主路的老建筑对研究新浦的开埠和的现代建筑艺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各单体建筑外墙向四周各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详情 ▷
南城古民居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街道东大街、西横街等。现有保存较好的古民居二十一处,主要分布在东大街(原称凤凰街、海宁街)两侧,分别为新浦区南城镇东大街12、121、2、27、29、3、32、33、392、44、46、61、73、76、8、82、85、88、14、16号,西横街7号。有的为青砖灰瓦、斗拱出檐,但大部分是用片石砌墙,其建筑工艺颇具特色。每个院落门面不大,但进入院中空间颇大,或有二、三道穿堂,或有三、五进庭院,具有江南庭院的民居韵味。每个院落主屋前的右侧部署有“天香阁”,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主屋两侧的墙面上,用石灰膏装饰有各式吉祥图案。其建筑保持着明清时代的风格。南城古民居,对研究明清时代的商业贸易与小镇建设的格局及其建筑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古民居单体外墙四周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各古民居单体外墙四周各1米。…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