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铁山寺科普园位于国家森林公园铁山寺自然保护区内。科普园占地面积1平方米,建筑面积12平方米,内设日晷,天象演示厅,天文图片展示厅,世界珍奇的蝴蝶展厅,吻月厅,报告厅等,拥有上万件天文知识图片和美国引进的斯密特卡特望远镜,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天文科普园之一。1998年中科院考虑到南京城光源污染严重,派了多名专家,在全国各地选了许多拟建点,进行了漫长的选址过程,最终因跑马山空气清新,视宁度好,天空透明度高,没有任何大气污染,干扰小,工作环境清静等优越条件而脱颖而出,并于2年在其山顶举行了此观测基地的奠基仪式。作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工程的紫金山天文台盱眙铁山寺观测站,建好以后的观测站有7台望远镜。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近天体观测望远镜也将进驻山上。届时盱眙铁山寺将名扬世界。…详情 ▷
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盱眙都梁阁一层,与都梁阁古典风韵浑然一体,是展示盱眙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标志性工程。该馆以溯源寻根、史前文明,帝王故里、千年古邑,山川形胜、江淮冲衢,英贤辈出、人文荟萃,秦砖汉瓦、唐陶明瓯,名胜古迹、甲秀风物,都梁丰碑、浩气长存,继往开来、风流今朝八个部分组成,浓缩了盱眙从原始社会至今五万年的文明史,重点体现了盱眙从秦置县以来22多年来的文明史。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设计以盱眙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为主轴,选取盱眙历史上精彩的片断、亮点和历代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通过实物展出、场景重现、沙盘显示、人物特写、图标陈列、雕塑烘托彰显盱眙荟萃的人文,更以现代的科技手法体现盱眙丰厚的积淀,多彩的文化,从而让人们走进盱眙厚重的历史,领略盱眙灿烂的文化,展望盱眙壮丽的未来。都梁阁由东南大学设计,属明清南派风格。建筑面积约33平方米,框架结构5层,阁高46.9米,寓意事事如意、六六大顺、长长久久。共设18级台阶,与海拔18米的杨大山相呼应。都梁阁暨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充分展示了盱眙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县旅游的新亮点。…详情 ▷
张云逸旧居在纪念馆北侧5米之遥,还有一座庭院式的建筑群,这就是张云逸旧居陈列馆。该馆占地16平方米。其间有张云逸居住过的三间草屋、军部机关办公用民舍和八十年代建筑的陈列馆。陈列馆里共展出了新四军时期的珍贵照片、图例2余张,以及陈列了张副军长曾用过的木床、桌、登和军部司、政、后机关以及医疗、兵工等单位当时生活用过的大量实物。通过这些实物,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那雪雨腥风、烽火连天的年代艰苦奋斗的情景。在抗战的关键时期,新四军军部在黄花塘指挥大江南北的红色铁流纵横驰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新四军与黄花塘以及盱眙人民结成了永难割断的血肉联系。信息来源:江苏省林业局…详情 ▷
第一山题刻盱眙县城第一山公园内因在淮水之南,古称南山。后来北宋书画家米芾从开封南来,舟行千里,一路平原,直至汴河中才隔淮望见南山,于是赋诗:“京路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撞天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题“第一山”三字。之后历代都有文人来游,在“第一山”赋诗抒怀,刻石留记。第一山所属范围内的敬一书院、试院、文庙、瑞岩观、县署等处,原有题刻172块,现尚存139块。按类型分,有摩崖99块,碑刻4块;从朝代看,最早北宋,最迟民国。上述题刻,有朝廷官府要员留记。如南宋吏部尚书余瑞礼、龙图阁学士曾考蕴、开封知府吕嘉间等。有文人学士的手迹。如米芾在第一山秀岩留下题名石刻二块。贺铸题有《上已晚泊龟山诗》、《元祐七年龟山晚泊诗》。杨万里题有《题东南第一山诗》、《玻璃泉诗》。…详情 ▷
中国龙虾节广场,位于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都梁公园。广场面积约2万平方米,可容纳6万名观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山地广场,连续八届龙虾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的举办地就在这里。中国龙虾节广场的主体建筑中国龙虾节文艺演出大舞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露天演出舞台,也是中国龙虾节主办地的永久性演出舞台。其单体建筑与都梁山色融为一体、相互协调,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详情 ▷
大云山汉墓,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于2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现已确认大云山顶部是汉代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考古显示周边曾有5米见方的围墙,里面曾经有密集的建筑群,陵园东门尚有道路、阙基等遗迹存在。经过鉴定,这是一处西汉早期的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原来这是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墓园内发现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大云山汉墓正南方2公里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东阳城遗址”,它与小云山、青墩山三山相连,山顶海拔73.6米,是洪泽湖东部地区的唯一山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此发现很多汉墓并出土大量珍贵文物。2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介绍镇水铁牛位于三河闸水利管理区。为了根治水患,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哲学思想,立“九牛二虎一只鸡”于大堤之上,以此镇水。如今已是虎归森林,鸟飞远去,只有憨厚的铁牛与洪泽湖朝夕相伴。现存的两只铁牛,每只重4多公斤,肩肋部有阳文楷书铭文,上面写作“维金克水蛟龙臧,维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昏垫报吾皇”。…详情 ▷
盱眙淮河石堤遗址位于盱眙县城北淮河东岸,老船塘、前街、码头街、北门街一带。为抵御淮河洪水,盱眙历史上曾多次修筑护城堤防。现存淮河石堤建于明清,长约75米,东北西南走向,由长条石交错垒筑而成。盱眙明清淮河石堤遗址兼具防洪和护城功能,是淮河水位和河道的变化重要史证,对研究淮河治理、洪泽湖形成历史以及盱眙城市变迁均有较高价值。…详情 ▷
“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位于县城区北部,淮河大桥右侧,项目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源自象山建材矿山,是清朝后期就进行露天开采建筑石料的百年老矿。矿区于22年关闭,全面进入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阶段,治理成果不断显现。25年底,该治理区被列为盱眙县“十一五”旅游景区开发重点项目,同时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矿山公园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工程主要包含:以淮河风光和矿山复绿生态为依托,以保护和展示采矿、地质遗迹为主体,按照“一心一馆五区(入口集散管理中心、矿山地质博物馆、采矿地质遗迹展示区、河岸亲水花园区、石塘水上娱乐区、崖壁拓展运动区和矿山生态恢复区)”的建设布局,将公园建成集“矿业文化、科普体验、观光游览、极限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华东地区知名的国家级矿山(地质)公园。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废弃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河岸亲水花园、奇石文化园建设,完成部分采矿、地质遗迹保护展示工作,“象山国家矿山公园”主入口处标志性建筑假山、入口广场和矿山地质博物馆、巨型宕口水上游乐区以及诸多采矿雕塑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公园内环路、外环路路基已经铺设完成,正在进行…详情 ▷
盱眙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包括盱城山地淮河滩地两部分,总面积14公顷。盱眙建县于秦,是一座有22多年历史的古城。因当时县治设在山上,张目为盱,直视为眙,寓意远瞩,县名由此而定。第一山原名南山,又称都梁山。相传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字元章)从汴京(今开封)南航,一路都是平原,入淮时初见南山,惊喜之下,即兴赋诗:“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手书“第一山”三个大字,勒之于石。宋朝以来,、文人、学士纷至沓来,遗墨甚多。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盱城山水的描述为:“山顶上有楼观峥嵘,山凹里有涧泉浩涌。嵯峨怪石,槃秀乔松。百般果品应时新,千样花枝迎日放。人如蚁阵往来多,船似雁行归去广。上边有瑞岩观、东岳宫、五显祠、八仙台、杏花园,山光树色映宾城,白云横不渡,幽鸟倦还鸣,说甚泰嵩横华秀,世间仙景若蓬瀛。”盱眙历来以十景著称。“十景”是:第一山怀古,瑞岩庵清晓,杏花园春昼,玻璃泉浸月,清风山闻笛,龟山寺晚钟,宝积山落照,会景亭陈述,五塔寺归云,八仙台招隐。盱眙山地属石灰岩丘陵,为大别山余脉。境内1余座山头,最高峰天台山,海拔1…详情 ▷
介绍沿淮风光带位于盱眙县城中部,是第一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题是淮河文化。分滨河风光带游览区和宝积山山水景观游览区。共有草地65平方米,名贵花木点缀其中。石径漫步,河山一览,长椅小憩,看百舸争流,遐思悠生。沿淮风光带充分展现了盱眙“城在山中立,水在城边绕,山水城相依”的绝妙特色。交通公交1、2、4、5可达…详情 ▷
盱眙县博物馆1991年建馆,现有藏品3多种,22年又投入资金6万元建设新馆,新馆为水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年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博物馆整栋建筑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为博物馆,东部为图书馆,博物馆现实际占用面积为12平方米,楼共有四层,一楼为库房和会议室,库房包括了精品库房、陶瓷器库房、综合库房、处理室、修复室和值班室;二楼为办公室和展厅;三楼为展厅,四楼办公室。博物馆二楼为展厅的展览,以整齐的布展布展并向外开放,展览将主要会以汉文化为主,馆内珍贵藏品为“春秋吴国铜匜”、“西汉凫形白玉带钩”。现拥有各类藏品2多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434件,以汉代玉器、漆器和青铜器最具特点,馆藏文物数量和珍贵文物数量在江苏省县级博物馆中位居前列。27年到219年博物馆先后举办《盱眙出土文物——两汉文物展》、《盱眙出土历代铜镜展》、《盱眙大云山出土文物展》、《伟人周恩来图片展》、《盱眙馆代钱币展》、《盱眙馆藏古代酒具展》、《盱眙馆藏玉器精品展》、《东阳出土文物展》、《盱眙馆铜器展》、《馆藏书画展》、…详情 ▷
盱眙古城墙位于盱眙县城沿淮山脉山腰,西临淮河沿象山、戚大山、天台山、上龟山及淮河一线依山傍水而建,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据目前勘探,城墙遗址全长约13千米,现存约8千米。盱眙古城墙始建年代无明确记载,根据文献考证,疑为宋金对峙时期张浚所筑盱眙山城,后毁于明初靖难之役。…详情 ▷
天泉湖水利风景区位于盱眙县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紧邻南京和扬州,总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9平方公里。景区依托化农水库而建,以其神奇、静美、天然、原始著称,素有“江苏九寨沟”美誉。景区独特的气候环境、特殊的地质地貌,秀美的山水景致自然造化,佳境天成;有亚洲最亮的静夜星空、最早的奇山古刹、最原始的森林野趣、最清澈的山谷湖泊,独领,堪成一绝。现为国家4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化农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旅游、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因水质清澈明净得名,是景区的主要水利依托和水体景观。登高远眺,整个湖面烟波浩淼,绿水盈盈;湖周山峦叠嶂,青翠欲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青山绿水浑为一体,仿佛进入水天一色的人间胜境。天泉湖四周,群山环抱,山脊绵亘;拾阶而上,山中林深谷幽、奇石怪洞、清溪激湍、飞瀑甘泉,野趣横生,景象奇绝;天文科普园、吊桥、孔雀园、百步云梯、铁山禅寺等众多景点,掩映其间,忽隐忽现。38平方公里的森林,荫翳蔽日,是个天然大氧吧;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槲栎、青檀、黄檀、紫玉兰等258种珍稀植物,狼、草獐等4多…详情 ▷
盱眙县城市规划展览馆总面积约4平方米,投入资金约2万元。规划设计、布展制作均由上海建培模型公司承担。展览馆展示内容包括五部分:一是城市规划主模型,重点介绍盱眙到22年城市总体规划;二是城市重点发展地段行政中心区域控制详细规划模型;三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壁挂模型;四是县域19个乡镇镇村布局规划展示廊;五是再现盱眙历史变迁、城市建设亮点的壁展图片。在布展手法上,运用了全自动多媒体流动演示程序,配以语言控制动态模型,内部追光,外部投影,以视频动态程序自动演示,充分展示了盱眙未来城市的实景式画卷。同时,新馆设置了自动触摸规划咨询台,可让市民对盱眙的城市规划有一个畅通的参与平台。…详情 ▷
龙泉湖位于江苏省盱眙县境内,景区规划面积约2.78平方公里景区西侧傍依龙泉湖东北侧紧靠龙王山,湖水碧波荡漾,浩渺粼粼,沙鸥翔集,群鸟翻飞。龙泉湖拥有1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相当于3个西湖水域。龙王山山上松柏苍翠,芳草茂盛,蝴蝶翩翩,登临望远,极目舒心。总投资将近2多亿,内设星级酒店、购物餐饮、体育公园、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养生会所、1平方公里原生态互动主题公园等各类休闲娱乐设施。…详情 ▷
考城遗址又名古城岗遗址,位于盱眙县天泉湖镇陡山村韩郢组。遗址东西宽约6米,南北长约8米,面积约48万平方米,东、南两边依稀可见夯土城垣,西、北城墙已无迹象。遗址为江苏为数不多的楚国城址,为研究江苏境内的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详情 ▷
北山墓群位于盱眙县天泉湖镇北山村盱滁山脉边缘,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沿北山南麓分布,东西长约2千米,南北宽约数百米,南距古城岗遗址约2.5千米。墓群由数十座大小不等的封土墩,目前发现有44座土墩。北山墓群整体保存较好,基本保留了原有布局,对于研究当时的葬制有很高价值。…详情 ▷
东阳城城址,位于盱眙县城东约35公里处云山脚下,1976年南京博物院进行调查试掘。古城四周的土筑城垣,大部分清晰可见,由东、西两城并列组成,城略呈方形,正南北向,东城稍完整,东垣长862米,南垣宽933米,面积7万余平方米,西城破坏较多,从城垣残迹看,略小于东城。两城合计面积约1.5平方公里,墙体一般宽2米,残高35米,均为黄土层层夯筑。东城东垣现有一缺口,估计为原城门位置。城外未见城壕遗迹。历年来城内曾出土有秦代铜权、“半两”钱及花纹方砖、树木纹瓦当、汉代绳纹瓦、云纹瓦当,汉“半两”及“五铢”钱。考古发现与文献所载此地为秦汉东阳县址基本相符,城址还有很多秦汉时期的丛葬墓地,1974年、1976年南京博物院曾在城外东南发掘过一批秦汉墓葬。…详情 ▷
江苏省盱眙县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盱眙县西南丘陵山区,距盱眙县城约35,东边与王店乡毗连,西部与安徽的明光、南边与安徽来安接壤,北部与桂五镇相连,包括原水冲港、山洪、古城林场在内总面积758公顷,其中占地4856公顷,水面约15公顷,其他地类72公顷。地理座标:东经11825—42北纬:3243—42盱眙县位于江苏省腹部,交通方便,现有宁连、宁宿徐、一级公路贯通,南京禄口,徐州观音等机场,连云港南通、南京新生圩等国际港口,到盱路程均在1小时车程以内,公园距南京、镇江、扬州、滁州、蚌埠、淮安均不足15公里,距上海、无锡、常州、合肥均在4左右。公园位于盱眙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是第三纪火山喷发的玄武岩熔岩台地,经流水侵蚀后的桌状方山丘陵。公园地形西高东低、山体绝对高程在2米以下,相对高低凹部份为山溪,当地人称之为港,如:谢家港、焦家港、蔡港、水冲港等,数条山背间的多条山溪的谷底,向东或东南倾斜,山港里径流汇集成湖,如天泉湖,天洪湖等大小水库数座。整个公园组成一个较为封闭水流域生态体系,可作为森林生态…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