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城址位于北镇市广宁城西南的北镇庙前2米处。始建于辽圣宗乾亨四年(982年)十一月,是为奉侍辽景宗皇帝耶律贤之乾陵而建。1983年经北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乾州城平面呈长方形,全部用夯土板筑,南北长11米,东西宽625米,周长345米。现城墙虽颓坍,但仍清晰可见隆起的土楞。城东北部仍保留有一段东西长6米,存高1.5米的墙基址。经勘查,该墙底宽3.5米,夯层厚11厘米,夯筑坚实。城内地势平坦,表面散布有大量的沟纹砖、琉璃瓦和陶瓷片等。尤以南半部最为丰富。文化层厚约1.5米,在城东北部2米处发现有窑址两座。窑址附近堆积有大量的琉璃瓦、筒瓦、板瓦、瓦当、滴水及吻兽等半成品建筑饰件。同时,还曾在遗址出土过大石臼、三彩器及铜钱币等。该城址保存基本完好,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对研究和考证辽代显、乾两陵的范围和位置有一定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北镇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详情 ▷
辽宁北镇新立湖湿地公园位于北镇市东南部新立农场境内,总面积727.9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84.72公顷,湿地率94.6。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该湿地为典型的库塘湿地,湿地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禽迁飞路线的重要停歇地,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曾于214年初晋升为省级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由辽河流域的羊肠河和绕阳河汇流而成,是辽河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辽河三角洲及双台河口国际重要湿地网络的生态廊道及重要节点;同时该湿地还起着防洪和为周边农田提供水源补给的重要功能,对于保障辽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
古称于微闾、无虑山,满语意为翠绿的山,今称闾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隋开始,此山便成为“北镇”的“五大镇山”,从而声名鹊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故其声名日隆,一跃而为东北名山之首。它以悠久、博深的历史文化和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而享誉国内外,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保护区位于辽宁锦州市北宁市与义县交界处,面积11351公顷,1981年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油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该区是辽宁丘陵山区森林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区内既分布有东亚地区特有的天然油松林,还保存着较完整的天然针叶阔叶混交林,也是珍禽天鹅、鸳鸯等候鸟迁徒的重要途径地。该保护区的建立对研究油松大及针阔叶混交林的演替规律具有重要价值。走进医巫闾山,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条由大小不一的青石堆成的小路,有的青石上留有或圆或方的凹痕,这些凹痕是历代帝王来医巫闾山祈福、为加封进爵时特意凿刻的拴马桩和插防护栏的。从辽代开始,有六位皇帝先后4多次来医巫闾山狩猎、祭山、祭祖。这里埋葬着辽的3代皇帝和十几位皇妃,2几位大臣,其中就包…详情 ▷
双龙寺风景区位于北镇广宁乡西南,医巫闾山中部支脉旗架山由鹅头峰至望城岗一段中,与医巫闾山大观音阁、玉泉寺、大朝阳等风景区相邻。四面环山,地势险要,风景秀丽,是大型佛教活动场所之一。据历代碑文记载,双龙寺的观音洞寺庙始建于唐初,兴于武后年间。又据史料记载,辽初,辽太子东丹王耶律倍隐居望海堂后,曾于观音洞中藏兵,以防其弟太宗耶律德光加害,所以辽代始称双龙寺的观音洞为藏军洞。辽景宗乾亨四年(公元982年)11月在双龙寺附近建乾州城,遗址至今可寻。双龙寺的观音洞寺庙自唐初建立,经过辽、元、明、清及民国几代修建,至今已有14余年的历史。双龙寺景区因上院两处天然古洞而称奇。上洞座南面北,洞口高5米,宽15米,进深1米。洞中幽古生辉、飞冰流水、冬暖夏凉、百虫不扰,实是寻幽探奇之绝佳去处。洞内原有一半间房屋大小的斜洞,深不见底,古代传说,“前洞通后洞”,从此斜洞可直通大阁景区的道隐谷(大石棚),洞口已堵封无从考证。洞内原建有正殿三间,为硬山式木架结构,殿内两侧墙壁上原有大型壁画。下洞座西向东,与上洞相距仅7米,似如姐妹,遥相呼应。洞口高8米,宽2米,进深5米,洞成喇叭形状…详情 ▷
医巫闾山——大朝阳国家森林公园信息来源:北镇市旅发委作者:龙波发布日期:2181227浏览次数:1775闾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朝阳景区建成于1993年,位于闾山东侧中部,北镇市西郊,景区面积479公顷。森林覆盖率9,公园内有成片的天然油松林近3多公顷,观赏树木2余种,终年葱翠,四季锦绣。大朝阳景区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可谓林密、树多、山峻、峰奇、石怪、峡幽、水秀、泉清,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东亚地区特有的天然油松林在全国首屈一指,号称“闾山林海”,古树名木众多,主要有龙爪松、姊妹松、可怜松等。该景区最著名的山石奇观有:林海风帆、白象观海、双线天、月牙洞、独占鳌头、天上天、群峰叠翠、闾山天险十八蹬、骆驼峰等,巧夺天工、形象逼真。水文景观有青龙泉、龙阳泉、东海龙泉、圣水井、三叠潭等。景区内人文景观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社会影响面广,主要有道教名观——三清观,它由上、中、下三座建筑群组成,建筑面积85平方米,占地3多平方米,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著名道教祖师陈抟老祖手书“福寿”摩崖石刻弥足珍贵。著名道士张三丰…详情 ▷
小阁石刻,位于北镇市河洼村北一座孤山上。据考证为辽代石刻。石刻在小阁庙宇遗址后的一座山峰崖壁之上。山峰顶部有一人工砌筑的平台,平台南北长7.5米,东西宽4.5米。平台东侧有24级台阶可通其上。台面表面暴露有砖瓦等建筑饰件,也发现有开凿的圆形柱础坑。在平台北部自然凸起的崖壁上,面南开凿一长方形佛龛,龛内浮雕有石佛像三尊。头螺髻,面目圆润而慈祥,耳宽大而垂肩,身披袈裟而袒胸,盘脚坐在石座之上。中间一佛两侧各雕一立胁侍,作阿难像。石刻造像粗扩而简练,从其造型和排列形式考查,当为辽代石刻。在该石刻北5米处的凸起崖壁上,另凿有两个佛龛,其内浮雕有观音站像。在观音像前平坦石面上,雕有一方形跪拜石。跪拜石之下开凿有一石室。石室北壁上同样浮雕一坐佛。在观音雕像东侧崖顶上,雕有一圆形如柱石的基座,中有一孔,疑为祭坛。现小阁石刻造像保存十分完好,仅有部分残损。…详情 ▷
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位于北镇市沟帮子经济开发区铁路中学(前扶轮小学)院内。东为中学校园,南为沟帮子铁路机务段所在地,西、北为居民住宅,地处人口密集的生活区。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位于沟帮子经济开发区铁路中学(前扶轮小学)院内,是四栋二十八间的硬山式建筑,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座北朝南,南北长32米,东西宽4米,占地面积128平方米。为四合院式建筑,有前室、正房、东西厢房等建筑二十八间,均为英式瓦房建筑。正房为7间,进深为6米。正房两侧各建有二间耳房。前室为7间,进深为6米,中间开一门,两侧原作为教室。东西厢房各为7间,24米,进深6米。在耳房与东西厢房之间,东西各设一拱形门,东门额上题有“扶轮小学”4字。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现由铁路中学作为教师办公室使用。始建于194年,为英式建筑。是1923年至1931年间的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所在地。是我党在辽宁省境内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活动旧址,其建筑仍保留了原有面貌,对我们研究和考证我党早期在东北活动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对我们进行党史教育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为第八批省级重点文物保…详情 ▷
北镇清真寺位于北镇市广宁镇城东南部,东、南、西三面为居民住宅,北距国道12线8米,寺后为居民街道。清真寺座西朝东,南北38米,东西37米,占地面积146平方米。建有山门、卷棚、正殿、望月楼、阿訇室、沐浴室等建筑十三间。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大木架结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卷棚式建筑。望月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呈方形,通高19米。分上、下二层,为重檐盔顶阁楼式建筑。其它建筑为后期重建,保存较好。该寺对研究和考证北宁伊斯兰教的历史及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以乡老杨玉珍为首的回教徒对清真寺进行大型维修,竣工之后,与其子杨铭、杨剑赠“清真古教”木匾一块,并捐献土地8亩,作为清真寺的资养。清光绪末年,广宁镇回教民在清真寺前办私塾一所。民国2年(1931年)称私立清真小学。1985年末,清真寺利用落实民族政策的返回资金建起了7间灰色瓦房,作为阿訇室、沐浴室使用。后又经北镇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帮助筹措资金对清真寺正殿的残损部分进行维修,使清真寺焕然一新。1986年,锦州市复查队到此调…详情 ▷
北镇天主教堂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北镇街道成忠诚花园小区院内。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法国传教士亿若翰修建,214年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坐北朝南,为砖石结构法式建筑,最前为5层钟楼。整体呈长方形,其中南北长24米,东西宽9.4米。…详情 ▷
三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位于北镇市富屯街道办事处当地人称三道沟的山谷及骆驼山及铧子山之上。是为辽代显陵范围内的主要墓葬区及建筑遗址,遗物分布区域,为北镇境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区域之一。三道沟为西北向东南走向,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公里,分布面积18平方公里。自198年以来,经考古调查,在其范围内先后发现有新立辽代建筑遗址、骆驼山遗址、偏坡寺遗址、新立石刻、偏脸地遗址、滴水寺遗址、刘家园子遗址、小石棚遗址、樱桃沟东坡遗址、洪家墓等墓葬遗址1余处,其中发现辽墓2处,建筑址及石刻9处。特别是偏坡寺遗址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用石砌筑的城墙达75米,经专家考证为辽代显陵之主陵区所在地,而新立辽代建筑遗址为附葬区。三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内尚存的墓葬及大型建筑基址等保存较为完好,对研究和考证辽代显陵的范围及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及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新立辽代建筑遗址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樱桃沟村民组西北约1米的黄土台地上,在北镇市区西北约8公里。这里地处医巫闾山中段东麓的“三道沟”沟内,遗址所在黄土台地背倚骆驼山,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季节性小河,周围群山环抱,风景殊绝。整个台地经过了全面考古勘探,北部为一组大型建筑址,南部为规模较小的附属建筑。北部建筑址的西南侧发现一座巨型墓葬(编号新立1),全长84米;建筑址北侧发现一座大型墓葬(编号新立2),全长约44米。两座墓葬与北部建筑址紧密相邻,最近处均不足1米。新立辽代四合院建筑北部新发现一座大型墓葬(新立2),通过探沟解剖可知,2墓道上口宽约6米,方向172度,墓道两壁用土坯和青砖砌筑,表面抹黄泥,底部用双层方砖砌成规整的台阶。这些做法为历年发掘辽墓中所罕见,体现出很高等级。更重要的是,新立2位于四合院建筑的北部,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辽庆陵东、中、西三陵的玄宫和陵前殿址基本相同。据以上理由,推断新立2就是辽代乾陵的玄宫。辽代乾陵陵前殿址和乾陵玄宫的确定,是医巫闾山辽代帝陵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和重大成果,为全面了解医巫闾山两陵的陵园位置、范围和…详情 ▷
大市镇边堡城址,位于北镇市大市乡大一村,是阜新、义县、北镇三地的交界处,南距广宁城25公里,这里四面环山,为兵家必争之地。镇边堡城坐北朝南,为长方形石砌城墙,南北长312米,东西宽215米,周长154米,面积6.7万平方米。城墙残高3.8米,底部宽3.3米,顶部残宽2.7米。墙基内外包砌一层石头,中间夯土。城墙四角各设有方形角楼一个,南面墙中部辟城门,宽5米。门额上刻有“镇边堡”三个字,城门已毁。明代在北镇地区设置广宁卫,使广宁成为了辽西乃至东北的统治中心,正统七年(1442年),由辽指挥佥事毕恭主持修建镇边堡,该城堡位于辽西长城沿线镇夷堡和镇静堡之间,西北为魏家岭关口,西部为辽西长城北镇段墙遗址,附近尚有烽火台分布,是明代朝廷为防御当时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对边境的侵犯而修建的,是明代辽东长城边墙的一个堡城,为研究考证明代边墙走向及明代军事布防,提供了史实,并为考证堡城周围军事设施的设置布局和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镇边堡城址,在其附近,出土有周鼎、燕国刀币和其它青铜器具等。镇边堡城址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详情 ▷
双峰山风景区位于闾山中南麓,在闾山风景区中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风格而独树一帜。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浓郁的宗教民俗风貌。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更有发展绿色食品养生保健的自然条件。历史悠久。双峰山风景区据史料可考可追溯到唐、明代,寺院距今56年历史,由于历史原因留下大量古文化建筑遗址。宗教文化浓厚。双峰寺为省批佛教活动场所,此地历来是佛、道庙观聚距之地,种种遗址点缀其间,给秀丽山川带来无穷的神秘色彩。寺中“三圣堂”采用佛、道、儒三教圣主供奉一堂的供奉形式在国内是仅有的,同时总体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正方形设计独具特色。将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相结合,怡人心目。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建设中,景区在人文建筑方面注重发扬古文化传统,宣传宗教文化精粹,与山水相映,陶冶来客的身心。自然风光奇瑰。景区内的天然景观壮丽殊特。“三圣峰”天然化成佛,道,儒三家圣主像在国内外自然景观中独一无二。与门前的“三圣松”,寺内的“三圣像”呼应成势。同时天然形成的双峰、双泉与人工建成的双殿、双亭、双碑、双塔相联成趣,形成景区地址:北镇市罗罗堡镇小三块石村联系…详情 ▷
二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位于北镇市富屯乡当地人称二道沟的沟谷及医巫闾山绝顶的西山之上。是为辽代乾陵范围内的主要墓葬及建筑遗迹遗物分布区域,是北镇境内重点文物保护区域之一。二道沟为西北向东南走向,东西长1公里,南北宽3公里,分布面积3平方公里。自1956年以来,经考古调查,在其范围内先后发现有龙岗子墓群、孙屯墓群、琉璃寺庙址、琉璃寺西山遗址、望海堂遗址、石桥子遗址、龙岗子东坡遗址、龙岗子南山遗址、龙岗子西坡遗址、龙岗子西南山遗址、慈圣寺庙址等达11处,其中发现辽代墓葬1处,建筑址9处,疑似墓葬3处。特别是在琉璃寺庙址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用石砌筑城墙达53米。经专家考证为辽代乾陵之主陵区所在地。二道沟尚存的墓葬及建筑遗址等保存较为完好,对研究和考证辽代乾陵的位置和范围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依据,具有较高历史和考古研究价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北镇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详情 ▷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建于1981年,总面积11.459公顷,素以山势雄伟、峰峦奇异、松柏葱郁、景色秀丽驰名中外。建区28年间,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综合体的同时,又为森林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基础。保护区现有四大景区,可供游人游览: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老爷岭(圣清宫)景区、宝林楼、大石湖景区,四大景区风景各异,奇特纷呈。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地处医巫闾山中麓,是整个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精华部分,游览面积888公顷。这里集山水、峰石、天象、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和寺院、亭台、摩崖石刻人文景观之大成,对那些工作繁忙的现代人来说,更是暂脱世俗、返璞归真理想的休闲佳境。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以天然油松和天然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峰峦叠嶂,松涛绿浪,气象万千。如今的医巫闾山大朝阳已经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朝阳景区内植被繁茂,四季皆景:春雨后踏青,梨花香四溢;夏季花开遍地,俨然花卉园;秋时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冬季雪原,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景区热线:416669422…详情 ▷
天门山古村落隶属于北镇市大市镇,地处北镇市北部,医巫闾山北脉,与义县相邻,距离北镇市区3公里。全村共有6个自然屯,分别为:华山、龙湾、老窝沟、四垄地、平房、柳条沟,全村共199户577人,幅员面积为21.5平方公里。天门山古村落的村庄道路已达到1硬化,道路两旁绿化环境良好,有一定旅游开发的基础。村庄房屋建筑质量较好,有成规模的辽西传统建筑群,并成功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未来应进行保护性开发。天门山古村落的自然资源以山、林、水为主,村屯主要街路已全部实现硬化,无线网络、广播电视及农用三相电供应遍布村屯所有住宅区。村内共有林地面积26223亩,果园面积近16亩,耕地面积288亩,山林覆盖率约为93。天门山古村落的农业主要以果树为主,包括杏、枣、梨、葡萄等,现种植歇马杏树约5棵。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较少,尚未形成农业规模性精深加工产业,农业旅游也处于初级阶段,还在不断提升发展中。天门山古村落山清水秀,林地面积广阔,自然环境如诗如画。有天仙湖水面积3亩,蓄水量29万立方米,与村内自然形…详情 ▷
田园子辽代石刻位于北镇市观音阁街道办事处田园子村南石佛寺庙址西部崖壁之上,为辽代早期石刻。石刻,位于石佛寺庙址西部的崖壁之上。石壁南北长8米,高2.4米,其上有人工开凿的佛龛。龛南北长5.2米,高1.8米,深.2米,龛内浮雕有五尊佛像,其中三尊坐佛、二尊立胁侍,南部一佛高1.8米,宽1.15米。中间一佛高1.95米,宽1.1米,两侧各雕一立胁侍,高1.8米,宽.56米,作阿难像。北部一佛高1.85米,宽.85米。三尊坐佛头部作螺状鬓,身着袈衣,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所有佛像线条流畅,面目清晰,雕刻古朴而粗犷,各佛造型及排列形式与辽代砖雕相似,故考为辽代雕刻,并保留有渤海风格。五尊佛像因长年风雨剥蚀,中间一佛头顶残破,余均完好无损,各佛彩绘仍有残留。该石刻对研究和考证辽代宗教信仰及雕刻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第九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北镇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详情 ▷
镇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景区,地处医巫闾山中麓,是整个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精华部分,游览面积888公顷。这里集山水、峰石、天象、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和寺院、亭台、摩崖石刻人文景观之大成,对那些工作繁忙的现代人来说,更是暂脱世俗、返璞归真理想的休闲佳境。景区以天然油松和天然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峰峦叠嶂,松涛绿浪,气象万千。…详情 ▷
琉璃寺西山遗址保护范围:建筑遗址墙外墙基外1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5米,南2米,西9米,北3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情 ▷
北镇基督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由英国牧师亨维里主持修建。最初建于广宁城内什字街,称福音堂,但后来被义和团烧毁。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5年),亨维里在城东门里购置土地,重建基督教堂及附属建筑。中华人民共和中成立后,在基督教堂原址上建北镇高中。1967年以后,教堂基址被原六十四部队野战医院占用,而后教堂交由历任部队占用至今。教堂南北长28米,东西宽36米,占地面积18平方米,为砖石结构的英式建筑。面阔28米,进深16米,底部用三层条石做基。上层用青砖砌筑,为圆形窗,人字梁。上覆灰瓦。正面东侧建有钟楼一座,楼下置一门,面阔6米,进深5.5米,与教堂相通。教堂内设有大厅和讲堂,门窗、屋顶已被火焚毁,但四壁保存完整。…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