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位于青莲镇。现存大雄宝殿和石碑二通,大殿平面呈长方形,建于夯土台基之上,为一座小青瓦前带檐厦悬山式建筑。大殿面阔五间共21.5米,进深四间共11.6米。木结构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共布木柱16根,山墙方形石柱2根,柱下置扁鼓式石础。明间、次间两逢金柱间用五架梁,上立瓜柱承三架梁。前檐金柱间用双步梁,贯檐柱而出形成挑檐,上立调花驼峰,屋面小青瓦不苫灰背至檐口施直角滴水吊檐,中部砖瓦裹灰塑龙吻宝顶。建筑前檐明间安六合隔扇,次间砌槛墙上安玻璃窗户。后檐和两山墙均为黄泥土墙,殿前立功德石碑二通,题记年代“大清道光二十八年”。法华寺现存大雄宝殿结构保存完整,在我市清代建筑中为数不多,为研究本地清代建筑风格、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详情 ▷
中国酱文化博览园为国家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城区,占地面积.286平方公里,创建范围.14平方公里。景区既有传统工艺景观资源、现代化生产线观光资源;又有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资源组合优势较为突出。中国酱文化博览园是四川省内唯一以酱文化为主题的工业旅游景区景区众多景点与现代生产车间生产线观光、产品体验区相辅相成,形成了以工业生产基地为依托的酱文化主题景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受展现以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博览园博物馆介绍了古代制酱工艺的逐步演变、古代关于制醋制酱的民谣传说以及酱之称谓演变,充分展示了我国酱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清香园古作坊复原并再现了近2年前的清香园酱园风貌,营造了“清香园”传统工艺独特形象。天然发酵区是制酱中非常重要的日晒夜露发酵工序,体现了中坝酱油的“聚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优秀品质。川西民俗展示区展示了传统的川西民居及日常生活器具,再现川西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场景。现代化的生产线景观让游客可以看到酱、醋、料酒、香辣酱等…详情 ▷
鲁班桥位于龙凤镇鲁班村,南北走向,横跨于鲁班河上,为二墩石平桥,红砂条石砌筑。桥面由9块石板铺成,长13米宽2.3米。桥墩用8层条石砌成顶部各置一龙形桥架龙首向西龙尾向东,圆雕,雕刻工艺颇为精细。桥北侧立有一四方攒尖顶碑亭记载该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民国二十七整修。据《同治彰明县志》记载,鲁班桥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重修,此桥位于明清绵梓两地的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重要。明代嘉靖年间所建之桥甚为雄奇,采用三块巨石做矼梁,当时绵州举人王明善赞曰:“鲁班桥非真作于班,盖桥虽三石,浑然天成,非班不能。”清朝初年,鲁班桥被洪水冲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再次重修,将一石单架改为三石两墩桥,遂成今日之规模。鲁班桥对研究本地清代桥梁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状况有一定价值。…详情 ▷
公安桥位于重华镇,东南至西北横跨灵溪河。该桥建于清代,1998年当地政府出资加固维修,为一座三墩四孔石坪桥,桥长31.5米,宽7.46米。桥体青条石相砌,石灰浆筑缝,钢筋混泥土桥面,桥头两侧砌水泥踏步七级。桥墩上置圆雕龙形桥架,龙头向东北,龙尾向西南。桥面上建木质桥楼,穿斗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桥楼分正、次9开间,共布木柱48根。正间位于桥楼中间,由四根金柱升高形成二层,木裙板围合,歇山屋顶,民间灰塑脊饰,四角置风铎。次间悬山屋顶,灰塑脊饰,两头做八字形入口,檐下装饰斗拱。桥楼梁、柱、枋均饰彩绘,两端安置木栏杆。该桥保存较为完整,为我市为数不多的廊桥建筑之一,为研究本地清代桥梁建筑工艺、民风民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详情 ▷
陕西会馆位于青莲镇。建于清代。坐西南向东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3平方米。小青瓦悬山式顶,面阔5间22.5米,进深2间11.5米,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共布外檐木柱12根,石金柱8根,下均置扁鼓式石础。明间、次间用七架梁,上立驼峰承五架梁,再立斗拱承三架梁。三架梁上立脊瓜柱,脊瓜柱上两侧依花式角背,檩上横拼望板。屋面盖小青瓦,不苫泥背,至檐口施直角滴水吊檐,屋面中部筑正脊,砖瓦裹灰,塑成条形方脊,中做箍头装饰。陕西会馆为木石结构建筑,石柱用材规模宏大,柱础雕刻精美,其建筑特色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会馆为研究地方古建筑文化以及移民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详情 ▷
东山崖墓群东山崖墓群位于三合镇东山一带,墓口距地面有一定高度,横向排列,视野开阔。1早期暴露,方向5,长8.6米、宽1.27米、高1.4米。东山崖墓群于1992年被公布为江油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经批准,省考古研究所、江油市文管所联合对29座崖墓进行发掘,出有陶俑、陶鸡等文物2余件。江油市政府已划定绝对保护范围和一般保护范围。该墓葬的发现为本地汉代丧葬习俗和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征。…详情 ▷
云龙塔云龙塔位于龙凤镇。该塔建于清咸丰十年(186年),坐西朝东,为八边形九级楼阁式砖塔,塔门牌匾刻有“云龙塔”三字,苍劲有力。塔基由十五层条石砌筑,高4米,每边长2.6米,塔通高3余米。塔身层层上收至塔顶,塔内无实心柱,二至七层采用条石砌了四个小窗,八至九层实心无窗。此塔简洁素朴,无仿木结构,形制上有自己独特之处,已被录入科学出版社《中国古塔集萃》一书。5.12汶川大地震后,该塔被震毁,塔身仅余两层,亟待维修保护,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于29年8月制定了维修方案。…详情 ▷
阴平遗址位于小溪坝镇。为南宋遗址,分布面积1平方米。1999年修建绵广高速公路时被发现,21年1月—4月省由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阴平遗址文化层厚度均在2米左右,个别地方达到3米。现场发现了瓦片、红烧土、石构件等大量的建筑堆积物;出土了珍贵文物百余件,有陶碗、碟、盏、杯、罐、缸及宋代景德镇窑的影青瓷、浙江龙泉的豆青瓷、陕西铜川耀州窑的瓷器、四川广元窑的黑釉瓷器,并有少量的铜器、残缺的铁器及动物骨片。阴平古城可以追溯到三国邓艾伐蜀时期。当时,阴平古道山峦叠嶂,沟谷纵横,交通宿营极为不便。发源于江油市藏王寨和马角坝密林深处的潼江在阴平坝形成一个大拐湾,因流水作用,形成了一块面积达5万平方米以上的山间平坝,为军队宿营扎寨、补充给养提供了便利。《梓潼县志》、《江油县志》记载:“西晋怀帝永嘉年间(公元37——312年),为安置因战乱入蜀的阴平县(今甘肃文县)民众,于小溪坝阴平村侨置阴平县,同时侨置阴平郡。”从西晋开始,历代统治者在阴平设县置郡,历经刘宋、南齐、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宋朝,历史长达千余年。阴平古郡发展到宋代已具有相当规模,对外交往十分频繁。《江油县志》…详情 ▷
劳坪五显庙位于三合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平方米。为一座两重四合院落。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单檐庑殿顶,穿斗木构架。山墙、前檐由土坯泥墙围合而成,于前檐明间、次间开寺门,明间为石砌方门,次间为石券拱门。面阔3间共3米,进深3间共8米;戏台与山门相连,背靠山门面向观音殿。单檐歇山顶,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舞台,下层为寺庙出入口。平面呈正方形,面阔3间共1米,进深3间共1米。大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向结合式,木柱下置鼓形石础;前院左右厢房为两层式悬山顶建筑,面阔8间共28米,进深6米。穿斗大木构架,竹编泥墙围合,外施白灰上绘墨彩壁画;观音殿,单檐悬山顶,面阔5间共17.3米,进深6.75米。大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木柱下置鼓形石础,四面砖墙围合,前有一方形砖砌月台;大雄宝殿,单檐悬山顶,面阔7间共3米,进深8.1米。大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木柱下置鼓形石础;后院东西厢房为两层楼阁式悬山顶建筑,面阔1间5.8米,进深6米,穿斗大木构架。五显庙整体格局完好,尤其是戏楼保持原貌、构造精巧、形制古朴,左右厢房壁画多为墨线白描戏曲人物,内容丰富。为研究清…详情 ▷
白砂包崖墓群位于方水乡。年代为汉至南北朝时期。分布面积为18平方米,由东向西在缓坡崖壁上钻凿墓穴,以小型、单室墓为主。墓室早期被盗,残存随墓器物很少。该墓群位置处于江油至安县重要通道之上,对研究本地汉至南北朝时期墓葬习俗、民风民俗有重要意义。…详情 ▷
金光洞石刻造像位于含增镇金光村乾元山金光洞内,该洞又名天仓洞、太乙洞,为一高山溶洞,洞中怪石林立,冬暖夏凉。现有宋清代道教造像和清代题记。洞中现存道教造像42尊,头部均已断裂或缺失,分布在洞口四百米范围内。造像或立或坐,形态各异,最大的高1.3米,最小的.3米,一般在.8米左右,头著道髻或束冠,多持笏,有的贴金,有的彩绘。石质较为坚硬,均为圆雕,雕刻精细,技法古朴。其中1号造像为捧印女真人像,有彩绘,头部缺失,残高.48米,肩宽.18米,底座面宽.24米;11号造像有彩绘,头部缺失,残高.61米,肩宽.24米,底座面宽.3米;12号造像有须弥座,头部缺失,残高.63米,肩宽.25米,底座面宽.33米。据四川省文管会有关专家鉴定该组道教造像时代最早为南宋。…详情 ▷
福田寺位于彰明镇。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坐东向西。现存清代建筑观音殿、大雄宝殿,占地面积1平方米。观音殿。为一座前后带廊的单檐悬山顶建筑,面阔3间共13.4米,通进深9.7米,穿斗大木构架,条石立柱,四面青砖围合,屋面盖青瓦,檐口处施直角滴水吊檐。明间脊檩墨书“大清光绪二十六年修建”题记。大雄殿,为一座前带檐廊的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3间共13.5米,通进深1.3米,大木结构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条石立柱,柱下置鼓形石础,四面机制红砖墙围合,屋面盖青瓦,檐口处施直角滴水吊檐。明间脊檩墨书“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岁次修建”题记。寺内《重建云台院记》碑刻为明代,圆帽矩形石碑,黄砂石质,高1.97米,宽.73米,厚.1米。嵌于建筑墙体。题记年代:“明正德六年辛末十月十八日”。福田寺现存观音殿、大雄宝殿为条石立柱建筑,结构保存完整,在我市清代建筑中为数不多,为研究本地清代建筑风格、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详情 ▷
青莲古瓷窑遗址青莲古瓷窑为四川民窑中的青瓷古窑,发现于1987年。分两个窑区——九岭和方水,因二地均为原江油市青莲区所辖,故统一称“青莲窑”。1992年,由北大考古系,四川省考古所、江油市文管所组成青莲窑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共出有各种器物标本数千件。以盘口壶、高脚杯、卷足碗、卷足盘、青瓷盏等为主,个别有图案。青莲窑大致上限为南朝,下限为北宋。青莲窑还出现黑釉桥型系标本,将四川地区生产黑釉的历史大大地提前。青莲窑的瓷器工艺日臻成熟并具一定的工艺水平和生产规模,在中国陶瓷史上,它填补了南朝到隋唐四川古瓷窑生产状况的重要历史缺环。…详情 ▷
蛮子井位于西屏乡。建于明代,占地面积2平方米。井口呈长方形,长1.4米,宽.77米;井壁由青砂条石堆砌而成。从井口向下第七排条石处(高2.24米)嵌一矩形石板,中开圆形出水孔洞,井水位于孔洞下方。井口距水面5.3米。该井形装构造在本地较为少见,分为2层,保存完好,仍然供水使用。为研究本地明清时期井类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详情 ▷
文峰楼位于永胜镇。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又称“奎星阁”。27年全面维修。坐北向南。为三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2平方米。通高15米。面阔3间,明间4.1米,次间3.2米,共1.5米。该楼共分三层,于檐柱、金柱间置楞木,上铺木楼板,以木楼梯连接。该建筑为抬梁式木构架,共布木柱16根,檐柱12根,通金柱4根,下置鼓形石础。屋顶明间两缝檐柱间用五架梁,上立瓜柱承三架梁,金、檐柱以穿枋连接,贯穿檐柱而出形成挑檐。歇山顶悬山部分檩端钉博风板,屋面盖小青瓦,正中砖瓦裹灰砌正脊,至檐口处施直角滴水吊檐。文峰楼为江油市境内现存的最大的三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详情 ▷
彰明县文庙位于彰明镇昌明村5组彰明中学校园内。建于清代。现仅存正殿,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16平方米,悬山顶,平面呈长方形,建于石砌夯土台明上。共布方形石柱6根,下置方形石础,抬梁大木构架。面阔3间14.3米,进深2间1.9米,四面砖墙围合,前檐开板门、木窗,两侧山墙开木棂窗,砖墙上印有阴文题记“大清光绪十四年”。屋面盖青瓦,正中砌瓦脊,瓦直接达于椽间,置檐口处施直角滴水吊檐。台明一周砌条石排水明沟,前檐明间安四级垂带踏步。彰明县文庙对于研究本地区清代建筑、民风、民俗有一定价值。…详情 ▷
万寿寺万寿寺位于厚坝镇白塔社区万寿街95号。大雄宝殿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为一座前带檐廊的悬山顶建筑,面阔5间共18.1米,进深8.5米。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木柱下置石础,木穿贯金檐柱而出形成前檐檐廊。山墙、后檐土坯泥墙围合,屋面盖青瓦,瓦直接达与椽间,置檐口处形成滴水吊檐。井建于清代,面积4平方米。井口呈圆形,直径.67米;井圈为两环形青砂石,直径.97米;井沿由卵石三合土夯筑而成,直径1.37米,井深12米,井口距水面.6米。壁画分布在大雄殿的墙壁上,共6幅。当心间和次间无间隔,中设神台,为释迦牟尼塑像。其两侧墙壁上各有一幅长6.5米,宽3.6米的壁画,为道教人物、佛教人物画像,内容为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每幅上为二十四诸天,下为十八罗汉。左稍间两侧壁画长3.78米,宽2.2米。内容为二十四孝图。右稍间两侧各有一幅,长3.3米,宽1.8米,分别是戏剧人物华容道和水淹许州。这批壁画是我市仅存的清代壁画最集中之处,它采用传统技法,单线平涂,设色鲜明,采用矿物质颜料,虽经二百多年,仍然清楚艳丽。万寿寺对于研究本地区清代的宗教艺…详情 ▷
江油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油市让水河,包括让水河的下游段和与涪江交汇口区域。据调查资料显示,拟建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动植物类型丰富,共有植物315种,脊椎动物178种。其中,有胭脂鱼、大鲵、灰鹤、鸳鸯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6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及中国特有鸟类等2余种。…详情 ▷
月爱寺位于太平镇,坐西向东,现存观音殿和左右厢房,占地面积2平方米。观音殿单檐悬山顶,前带檐廊,面阔九间共4.9米,通进深6.8米,建于石砌夯土台明上。大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明间两缝架三步梁,上立驼峰坐斗呈三架梁;次间、山墙架五柱三穿大木构架;木穿贯金檐柱而出形成前檐檐廊,檐廊间串穿插枋。后檐、山墙、土坯泥墙围合,前檐金柱间木装修于明间开六合格扇,次间安木裙板、开木棂窗。屋面盖青瓦,正中砖瓦裹灰砌正脊(现残缺),当沟塑箍头,檐口施直角滴水吊檐。厢房面阔五间共27.5米,通进深8.5米,单檐悬山顶前带檐廊,穿斗大木结构,屋面盖青瓦,正中砌瓦脊。月爱寺布局保存完好,为研究本地清代寺庙建筑、风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详情 ▷
清真寺位于中坝镇解放上街。建于清代。坐西向东。四合院布局,总占地面积1平方米。大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间共14.25米,进深8.2米。建于石砌夯土台明上,为一座前带檐廊的卷棚顶悬山建筑。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木柱下置石础。屋面盖青瓦,正中砌瓦脊,瓦直接达于椽间,置檐口处施直角滴水吊檐。台明前安四级垂带踏步。清真寺为研究本地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回族的生活习俗和清代建筑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