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文庙位于呈贡县龙城街道办事处城内社区居委会东门街。坐北向南,现存建筑由南向北中轴线布局有泮池、棂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占地8.34亩。呈贡文庙原址在伽宗城(今古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弘治五年(1492年)迁建县城北门街,万历四十三年(1515)迁建于现址,屡经兵燹损毁,经清代历次重修和增建,现已有6多年来的历史。其规模壮观,古柏参天、环境清幽,是明清时期呈贡县各级官员、老百姓祭祀崇奉孔子的殿宇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是我县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抗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曾迁设于此。1951年至1969年为县文化馆馆址,197年为县委党校使用至今。1987年,在大成门原址上建县幼儿园,将整个建筑群体拦腰截断。199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年6—1月对现存建筑进行修缮。211年1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云南省科技馆简介始建于1952年的云南省科技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已成为老昆明的历史地标建筑。云南省科技馆科技馆新馆是一个以人类成长为主线,把科学与文化、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从头至尾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的地方。云南省科技馆特色云南省科技馆新馆六大展馆的展示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一条主线:帮助人们解答“十万个为什么”。“震撼和互动”,是新科技馆坚持的布展原则,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展示让人们可以“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据悉,新的科技馆将不会是对国外和省外科技馆的一次简单重复和克隆,而是一次完美的创新。它的受众不仅仅是青少年,而且是整个社会,没有年龄划分,没有知识层次分别。科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转化为一种常人能接受的有趣方式出现。那些无法通过布展解释说明的,将通过科学表演的方式来传达。…详情 ▷
乌龙垂恩寺位于呈贡县乌龙街道办事处乌龙社区居委会关山东坡脚。乌龙垂恩寺位于呈贡区乌龙关山东坡,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8年),2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乌龙垂恩寺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王家营明墓群位于王家营东北,西临市级行政中心1米。为明代镇守云南黔宁昭靖王沐英的第五、六、七、八代后裔沐详、沐崧、沐绍勤、沐朝宣等人的家族墓地。经1955、1963、26年三次发掘砖室墓9座、土坑墓18座,出土金、银、铜、铁、锡、铅、玉、石、陶瓷器文物6多件,尤以嵌红、绿、兰宝石的金发冠稀世珍贵。出土墓志记述了沐氏家族镇守云南的历史,其中,沐崧、沐绍勤墓志皆由明代文学家杨慎(升庵)撰文。沐绍勤墓志称慎“甲申来滇”,为杨慎于嘉靖三年(1524)被朝廷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保山)提供了可靠年代依据。呈贡县人民政府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1年1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化城穿心阁位于马金铺街道化城社区。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是古归化县城的重要标志,归化城追塑到元十二年1275年至清康熙七年并入呈贡县有“一阁七寺古归化”之称。…详情 ▷
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是云南省唯一的省级传统医药博物馆,由云南中医学院承建,坐落在昆明呈贡大学城云南中医学院校园内。博物馆建筑格局是四合院的庭院式,整体外观颇具傣族庭院风格,厚重而又不失飘逸,棱角分明却也和谐相生。博物馆于29年建设,前期部分建设经费由香港友人伍达观先生资助,后期建设经费为云南省卫生厅专项拨款。博物馆于21年十一月由云南省文物局正式批复成立,总建筑面积4651.592,有12个展室,每个展室约222。展区部分共3层,每层4个展室:第一层,院史展室2个、中医西传展室1个、中医药文化展室1个第二层为民族医药展室,分为云南民族医药文化、云南民族医药诊治特色、云南民族药开发成果和云南民族药标本展室各1个第三层为中药标本展室,分为《滇南本草》、《神农本草经》、云南特色药物、传统药材等标本展室各1个。现已建设完成7个展室即中药标本展室4个、院史展室2个和云南民族药标本展室1个,已免费对外开放其他展室正在建设当中,212年将完成博物馆所有展室的建设,并对外开放。博物馆以云南地产中药资源和民族医药资源为馆藏特色,旨在弘扬中医药…详情 ▷
“冰心默庐”原名“华氏墓庐”,为呈贡斗南村华氏民国时期守坟祭祀先辈使用的祠堂。抗战时期,为避敌机轰炸,著名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一家随西南联大辗转南迁至昆明呈贡。1938年至194年居住于此,冰心应邀义务任教呈贡中学,题写了“谨信弘毅”的校训,为《呈贡县立中学校歌》作词。冰心陶醉于默庐的自然美景之中,她取“墓”的谐音字“默”,创作《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景物,以对自然和对学子的爱来抚慰自己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时,西南联大梅贻琦、罗常培、郑天翔、杨振声及居住呈贡的费孝通、陈达、戴世光、沈从文、孙福熙等文化名人都是“默庐”的常客。默庐成为“谈笑有鸿儒”的地方。194年2月28日《默庐试笔》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默庐”雅号流传至今。…详情 ▷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7余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学校占地面积33亩,下设22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7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中心等在内的科研机构4余个。建设有首批云南省特色新型智库培育单位。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余人;图书馆藏书资料33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详情 ▷
天子庙古墓群位于斗南街道办事处小古城社区居委会东15米。1974年发现,经1975—1999年五次发掘墓葬14多座,出土春秋晚期至西汉时期青铜器、陶器、玉石玛瑙器等文物数千件。41号墓出土的“巫师纹铜鼎”、“五牛盖铜筩”、“双钺形铜戈”堪称“滇文化”之稀世珍品。市政府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子庙古墓群因始建于明的天子庙而得名。庙内存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土主庙碑记》等碑共三块,记述“元梁王据滇时筑城”(今小古城)和明永乐沐氏倡建寺庙的史实。五牛盖铜筩、巫师纹铜鼎、铜鼓简介:均为国宝文物,战国“滇文化”稀世珍品。1979年12月至198年1月,呈贡县小古城天子庙古墓群41号墓出土。是古代滇池地区农耕文化、原始崇拜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性实物,曾代表昆明市两次赴京,参加“1985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展”和“第七届亚运会中国文物精华展”。…详情 ▷
这里又称捞鱼河湿地公园,位于昆明的呈贡新区,其实这里是滇池的另一段,可以领略与海埂大坝那端滇池完全不同的景色。这里无需门票,但是景色却异常漂亮。在这里可以看到浩瀚的滇池,水中的植物,林荫小道,一切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让人心旷神怡。非常推荐去这里走走,领略不一样的滇池。夏末秋初来到呈贡·滇池湿地生态公园,进入大门后一直往里走,道路两旁种满了黄冠菊在微风中盛开着、摇曳着。再往前走,树木繁盛,菖蒲、芦苇、睡莲等植物点缀于岸边道旁,陆续映入眼帘的还有云南樱花、小叶榕,紫莎草、五色梅,桂花等,橙黄的美人蕉,鲜红的再力花,各种各样的植物亭亭玉立,各显风姿。从滇池湖畔向远处望去,水声拍打,视野开阔,让人心旷神怡。站在滇池边,任凭吹来的湿润微风拍打着脸庞。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详情 ▷
按照滇池周边水体原生植物的特点,目前,已兴建了一些环滇池湿地公园,例如海东湿地公园。修复改造后的公园集滇池水体和生态原生性保护、湿地生态研究、科普教育、体验性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是观光休闲、环保科教的首选之地。景点位置云南省昆明市环湖东路门票免费,停车计时收费…详情 ▷
洛羊廻龙庵位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洛羊街道办事处小洛羊社区。其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均为清光绪六年重建。廻龙庵建筑占地面积约79平方米,由正殿、正殿南耳房、正殿北耳房、南厢房、北厢房、前殿、前殿南耳房、前殿北耳房8个单体建筑组成,为四合五天井土木结构建筑,其中正殿南耳房、前殿北耳房被毁。211年1月被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位于昆明市呈贡县城三台山公园内,三台山东南方向半山腰。由县委、县政府于2年6月开工建设,1月1日竣工。总投资7万元,占面积37平方米,主碑高13.33米,构思为无碑顶“忠”字结构,意思为“忠魂碑”,寓意为全县人民将沿着革命烈士忠魂铺就的道路奋勇前进。纪念碑的基座平台分为三台,第一个平台由合围四周的甬道及四个89的小平台组成,左侧镌刻着碑文,右侧有张天虚、罗彩、刘品鑫三位烈士的革命简历和83名革命烈士的名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保卫祖国,呈贡县有83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积极投身于呈贡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经中共呈贡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新建呈贡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以褒奖烈士英勇无畏、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来纪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还击战斗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使之成为呈贡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来激励后人学习先烈的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拓进取,为全县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把呈贡县建设得更加繁荣、整洁…详情 ▷
昆明七彩云南是融合西双版纳风情、南国气息于一身,集合民族风情展示、历史文化博览、特色商品展销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景区。园区总经营面积5平方米,拥有南国风情浓郁的七彩云南孔雀园、全国首个以“翡翠文化”为主题的翡翠艺术展览馆、独具魅力的中国茶礼文化园、以“黄龙玉”为主题的国家宝藏花园等特色景点,同时设有翡翠珠宝商城与庆沣祥茶庄等九大展览馆。这里,民族歌舞绚丽,特色美食诱人;这里,庆沣祥茶香四溢,七彩云南翡翠珍贵;这里,孔雀满园飞跃,鲜花四季绽放;这里,园区景致巧夺天工,特色物产丰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详情 ▷
海晏萧氏民居位于呈贡区大渔街道办事处海晏社区居委会中部,坐东向西,由五个大小基本一致的三间四耳倒八尺四合院民居构成,现仅存三个四合院,部分房屋已经坍塌,仅有几户村民居住。大的四合院正房面阔三间12.5米,进深7米,小的面阔1米,进深5.5米,均为抬梁结构,每个院落均有楼。天井较一般四合院小,各天井的大小还不一致,有的相对比较宽一些,而有的则比较窄。调查得知,当年有8间房屋,开了72道门,占地约2平方米。据村中87岁萧姓老妇说:“是我的爷爷辈建的,建于属狗年,有2多年了,三月下石脚,冬月立梁”。研究推断,知七十二道门为海晏萧姓所建,建于清中期。该建筑布局独特、紧凑合理,木作、砖作、石作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纹饰精美,地方特色突出,对研究明清呈贡历史,丰富呈贡历史文化和建设呈贡新区具有重要的实物料价值和不可多得的开发利用价值。…详情 ▷
昆明七彩云南景区是全国首个以地方民俗文化为主题,兼具地方特产工厂直销的大型公园主题商业街。这里是云南唯一一家零售商场示范单位,又是一处绚丽多彩的民族园。七彩云南的乐趣又不仅仅在于购物,还在于其浓郁的民族建筑特色。金顶、红瓦白墙的傣族建筑和照壁翘梁辉映的白族建筑先声夺人,倒映在波光粼粼的七彩渔缘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旅游特色,展现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民俗文化,让游客既参观了景区,又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是大部分游客都会前往的著名旅游地点。景点分布:七彩云南景区地处昆明市东南约12公里处,占地36平方米。景区内以孔雀园为主,有大门楼、许愿池及三国人物雕像、彝族太阳神柱、太阳广场、翡翠艺术馆、中国茶礼文化园、国家宝藏花园、庆沣祥茶庄、翡翠珠宝商城、工艺品馆、土特产馆、名药馆和怡心园大酒店等游玩、购物、餐饮景点,驯养孔雀千余只,还有风情万种的民族歌舞演出。景区资质:国家4级景区景区特色:休闲、购物、民俗文化、公园景点位置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石安公路(距昆明12公里处)…详情 ▷
张天虚故居位于呈贡区龙街中段,建于189年,28年修缮。坐东向西,占地193平方米。为四合院二层楼民居建筑,前三间临街为铺面。张天虚于1911年12月8日诞生于此。张天虚(1911—1941),原名张鹤,呈贡龙街人,中国共产党员,著名“左联”作家,著有《铁轮》等文学作品3多万字。曾在日本亲理挚友聂耳善后,主编《聂耳纪念集》,携其骨灰回国。抗战时期,赴延安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从事战地演出。1938年随六十军参加台儿庄等战役,1939年赴缅甸仰光,担任《中国新报》,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8月1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赞:“西南二士,聂耳天虚”。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年列为市级挂牌博物馆。2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江尾张氏民居位于云南省呈贡县斗南街道办事处江尾社区居委会西部的张氏民居,系民国时期国民党拱卫军第三师师长张近德故居。坐北向南,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系一幢前三后三中四耳“一颗印”两层建筑,占地25平方米。大门门头为近现代昆明流行的西方挂钟式门头,砖雕石作较考究。门前有照壁、拴马石。墙体四角为规整条石砌筑,四周窗户石砌翻拱,处处透露出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信息,25年公布为县级挂牌保护文物。张近德(1897—1948),呈贡江尾村人,曾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为北伐战争前后国民党将领,曾任驻粤孙中山大元帅府拱卫军三师师长等职。…详情 ▷
大古城魁阁(云南大学社会系研究室旧址)魁阁位于大古城(旧称伽宗城)中部,坐北朝南,为三重檐四角攒尖土木结构琉璃瓦屋面建筑,高13.4米,屋顶造型独特,线条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头盔,整体造型在云南极为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古建艺术价值。魁阁图样由邑人赵凤兆赴任陕西褒城县知事时提供,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呈贡县赵怀锷主持倡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重修。大古城地杰人灵,明末清初曾出了一位名满江南、著有《南来堂诗集》的高僧读彻(赵苍雪,墓葬今江苏中锋寺)。抗战时期,1938年到1946年,魁阁曾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主持云南大学社会系研究室工作的地方,他与陶云逵、张之毅等一批学者在此一道深入呈贡、禄丰、易门、玉溪、大理等社区进行调查,探索和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及设计战后中国的重建,取得了“魁阁小小,成绩多多”的丰硕研究成果达6余部(篇),其中,以费老1943年赴美讲学翻译改写的《乡土中国》和《云南三村》尤为显著。“大古城魁阁,云南大学社会系研究室旧址”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22年8月亲笔题写。23年,呈贡…详情 ▷
“边纵”滇中区护乡第八团驻地旧址位于昆明市呈贡县城南7米为32国道(即昆明至打洛的国道),北靠三台山,现为县内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49年12月16日凌晨,杨贵团长在刘家营大寺前庄严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滇中区护乡第七团(简称呈贡护乡团,整编后改称为第八团)正式成立。12月22日,呈贡护乡团和“边纵”二支队四团(即九支队四一团)在中卫村会师后,滇中地委命令呈贡护乡团接受“边纵”领导。当晚,在化城村的毕凤云家中召开二支队四团党委和中共呈贡县委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王茂、江风、周长庆组成前线指挥部;杨贵带领一个连配合四团迫击炮连,与驻呈友军保安七团在大开门山头设防,狙击向宜良方向溃逃的蒋军;副团长吕丹书、郭锐刚带领部分武装人员,配合驻呈友军保安七团在牛头山设第一道狙击防线;二支队四团二营原“边纵”第八团主要干部占领高登村后山高地,作为第二道狙击防线,毕凤云负责后勤工作。12月23日晨,李弥、余程万率国民党第二十六军、第八军残部沿昆(明)洛(打洛)公路往晋宁县方向溃逃,友军保安七团在呈贡飞机场与敌激战,终因寡不敌众狙击无效而撤退。二支队四团三营撤往昆阳,留下一个连…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