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安乡侯墓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周岙村。民国二十六年(1937)重修。坐东朝西,由墓室和祭坛二部分组成。墓呈长方形,高出地面约2米,四周用块石砌筑,宽18米,进深9米。墓壁嵌有墓碑一方,上刻“汉安乡侯蔡公之墓,中华民国廿六年丁丑六月吉旦,池志澂书年八十五”三行行书。据《瑞安县志》载:汉安乡侯蔡敬则,字文庄,瑞安人。少负气节,弱冠通经义,灵帝光和间(178184)举孝廉,授南阳令,后弃官归。时值四方盗起,起义兵御越寇有功,授永宁县东部(今瑞安境)都尉,设署于邵公屿,号令明肃,境内大治,省刑节用,五谷年丰,进爵安乡侯。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石岗陡门位于瑞安市塘下镇石岗村。始建于北宋,为木石构筑。至南宋绍兴(1131—1162)末年,“屋闸俱坏,独两股岸与沟底以巨木为之,长或三丈,而厚径尺,有屹然存者”,淳熙十二年(1184)知州李棫、知县刘龟从等重修,“以石代木,彻旧而新之”,“上为覆屋,旁为辅梁”(陈傅良《重修石岗陡门记》)。现存陡门由水闸与桥并列组成,俗称“闸桥”。原有覆屋,早塌。闸门与桥均为四孔,跨度13.4米,股岸两边两孔,跨径3.35米,中间两孔,跨径3.8米。下设方形石柱为墩,每缝四根,与横系石、石梁结合紧密,受力匀称。上铺条石为面。由于陡门早已废圮不用,为便船只通行,中间两孔已被抬高,从原来的平面,改为现在带拱势的桥面。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横经室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第一巷32号。建于民国初年。系西式两层楼房,主楼面阔三间,通面阔1.86米,进深六间,通进深1.5米,主楼前建有左右厢楼,总占地面积约17平方米。整座建筑采用西方建筑风格,并结合我国传统建筑手法,中西合璧,是难得的中西建筑融合的宅居。李笠一生授课著述收入,大部分用以购买图书,运回故里,辟室珍藏,取名“横经室。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许松年故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水心街24号。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1)。坐北朝南,由门厅、正厅、厢房、主楼等组成四合院建筑。门厅,面阔五间,通面阔22.2米,进深四间,通进深5.35米,抬梁穿斗式,共用柱4根,后檐柱柱头科作三踩一翘,硬山造。正厅、主楼均为二层楼房,面阔七间,通面阔26.5米,进深六间。抬梁穿斗式,前后廊,共用柱56根,檐柱柱头科作五踩二翘,硬山造。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章安四贤祠位于瑞安市城关镇西岘山,祀宋许景衡、陈傅良,元高明(则诚),明卓敬四人。旧为南山律院,后为五通殿,清初邑人倡议改祀四贤,后圮毁。今祠建于同治五年(1866),木石构架,面阔五间,通面阔9.56米,通进深5.7米。抬梁式,歇山顶,明间天花板正中央为方形复斗式藻井。祠前有柱笏亭,与四贤祠连檐构筑,亭平面正方形,面阔5.12米,歇山顶,太仆寺卿孙衣言书额。近年曾集资修缮。绘有四贤画像。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龟山殿石狮位于瑞安市塘下镇场桥龟山。石狮原置龟山殿山门外左右两侧,清代刻制。作蹲坐式,造型威武,雕刻精细。通高2.1米,石狮净高1.5米。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仙降孙氏宗祠位于瑞安市仙降镇横街村,建于明代初年,现祠为清代建筑。前后两进,两厢回廊,面阔五间。梁架正贴抬梁式,边贴穿斗式,重檐硬山顶。近年由群众集资和政府补助,经过初步维修,恢复昔日外貌。该祠是明天顺间(1457—1464)新安知府孙隆所属孙姓的宗祠,也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瑞安特支在仙降宣传农运,开展减租减息与反霸斗争的会址。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西山烈士陵园位于瑞安市城关镇西岘山,1957年建,占地面积18平方米。1992年5月拓址重建,1994年1月竣工,总占地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平方米。采用宫殿式和园林式相结合的建筑格局,依山起势,庄严肃穆。主体建筑有台门、牌楼、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纪念堂、陈列馆等。纪念碑高14.9米,上堆塑金字“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洪学智所书。碑东侧是英烈长廊,大理石上镌刻着479位瑞安籍烈士英名。纪念碑后是烈士墓,上下二层,安放着12位烈士忠骨。墓后屏风堆塑毛泽东书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鲜红大字。纪念堂南首是陈列馆,陈列瑞安革命斗争史迹。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黄绍箕故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小沙巷九曲弄12号。建于晚清。坐西朝东,主要由照壁、台门、主楼等建筑组成,照壁作三开间落翼式,硬山顶,明间正中堆塑“福禄寿”连体文图案。台门三开间,进深二间,落翼式硬山造。主次楼均为两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六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构架。重檐硬山造,阴阳合瓦屋面。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集善院位于瑞安市飞云镇阁巷办事处柏树村上桥南岸。集善院始建于元代初年,系由山门、前殿、正殿及左右廊屋组成的四合式建筑。现存正殿为晚清重建,面阔五间,通面阔18.4米,进深七间,通进深12米,穿斗式硬山造。高则诚纪念堂,紧邻集善院西侧,相互连通,歇山式建筑。面积约23平方米,巴金题署“高则诚纪念堂”匾额,堂内锓木楹联,多为当代知名人士撰书。集善院原为宋末遗臣陈则翁等供奉宋朝历代皇帝牌位而倡建。陈则翁,号瑞洲,曾任广东副使,宋亡隐居故里,筹建该院,偕平阳林景熙等人朔望哭祭,寄托哀思。陈、林等相继逝世后,该院舍作佛寺,并附设私塾于其内,高则诚幼年曾在此读书。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林庆云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公园路26号。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由正楼和左右厢房组成,砖木结构。正楼为二层楼房,面阔七间,通面阔28.74米,进深六间,通进深13.2米,穿斗式构架,前后廊。前廊用圆柱,后廊为方柱,柱下置青石质柱础。明、次间檐柱前施悬柱和挂落,雕刻精美。落翼式重檐硬山造。是瑞安晚清时期较为精致的一所传统民宅。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卢氏宗祠位于瑞安市永安乡六科村,建于清康熙九年(167)。坐东朝西,前后两进,占地面积37平方米。前进为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通面阔15.6米,通进深3.1米。石砌阶条石压面台基,重檐悬山式屋顶。明间门楣上悬有康熙年间(16611722)的“六科卢氏宗祠”匾额。后进为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通面阔15.6米,通进深7.8米,明间梁架抬梁式,次梢间梁架穿斗式,悬山式屋顶。左右有厢廊,进深一间。天井中有戏台一座,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平面呈方形,阔深皆4.35米。四柱,歇山式屋顶,柱头斗拱作七踩双下昂,施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岱石山石棚墓群遗址位于瑞安市莘塍镇和汀田镇分界处的岱石山上,共计34座。大多分布在山脊两侧和山坪上。其范围东西约4米,南北约8米。另外两座分布在凤凰山上。在一墓中曾出土原始瓷折腹罇一件,时代约属西周。1993年,经省考古所正式进行发掘,出土近百件石器、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文物。现确定28座作为遗址保护,设置保护标志碑,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三座砌筑石栏杆加以保护。石棚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铁器时代早期的一种墓葬形式,其结构特征:中空,旁设石支柱,上盖单块扁平巨石。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南美洲等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和我国辽东半岛地区均有发现。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牛头颈遗址位于瑞安市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面积6平方米。山坡断面曾发现一处深3厘米的文化堆积层,陶片有泥质陶、印纹硬陶、着黑硬陶,以泥质印纹陶和印纹硬陶为主。可辨认的器形有泥质印纹陶罐、壶、印纹硬陶罐、着黑陶折肩豆等。纹饰有直条纹、云雷纹、方格纹、斜方格纹以及细绳纹。石器有石锛、石矛、石凿、石镞。石锛小巧,无段的断面呈三角形,有段的断面呈梯形。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其年代应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出土。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东元水碓造纸作坊群位于瑞安市芳庄乡,年代为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元水碓造纸作坊群位于芳庄乡东元村,由于朱山、娄山两溪汇合后流经村中,水利资源丰富,故历史上水碓造纸作坊分布较多,尤其在民国时期,是山区造纸业的繁荣村落。根据当地村民口传和《东源尹氏族谱》(东元村又称东源村)载,东元村创建于明永乐初,从明永乐年间开创水碓造纸作坊,至今约6年,现在还有一部分仍在继续生产使用。2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大团山青瓷窑址位于瑞安市陶山镇荣垟村,分布面积约5平方米,堆积层最厚处达4米,保存比较完整。属瓯窑青瓷系统,生产年代为北宋。产品有碗、盘、罐、瓶等,碗类数量较大。胎质坚细,呈灰白色。施满釉,呈青灰、青黄色,大都开冰裂纹。纹饰:碗类内底划团花,内壁篦划花卉图案。罐类外壁划莲瓣纹,莲瓣肥硕。瓶类肩颈部设有双系,腹部划瓜棱纹。窑具有垫圈、支座、匣钵。匣钵皆扁圆形,内呈漏斗状。器物均用匣钵正装叠烧。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李氏宗祠碑群位于瑞安市塘下镇海安城南村李氏宗祠内。共有明代碑刻五方,其中墓志三方,画像碑二方,从海安城北石岗山原李氏家族墓地拆运而来。《明故静庵李公墓铭》,高1.54米,宽.79米,圆额,左右刻团云纹,周边缠枝纹。永嘉郡庠生王应辰撰文,西涧山人王湖书,明弘治(1488155)年间刻。《敬轩处士李君墓志铭》,高1.62米,宽.82米,圆额,左右刻团云纹,周边缠枝花,进士玄谷周感撰文,奉直大夫尚宝少卿周令书,明嘉靖(15221566)年间刻。《明故义官务本李公墓志铭》,高1.62米,宽.82米,圆额,左右与周边刻团云纹。福建布政使兵部郎中郡人东崖王澈撰文,郡人金云鸿书,明嘉(15221566)靖年间刻。《明静庵先生李公画像碑》,高1.66米,宽.82米,明弘治(1488155)年间刻。《明义官务本李公画像碑》,高1.67米,宽.82米,明嘉靖(15221566)年间刻。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位于瑞安市飞云镇大桥村。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5),东西向跨架大桥河上。三孔,梁式石结构,跨度11.6米,桥面阔1.6米,中孔净跨4.2米,东西两孔均净跨3.7米。各孔铺桥板石四条,阔与厚均为.4米.23米。东西两孔桥板石上面,又铺有石阶七级,形式独特。中孔桥板南北侧面刻有题记,南为“时乙酉崇宁十一月十五日己酉日建”,北为“吴三十九娘奉答四恩三有造此桥”。桥墩每缝立方形石柱四根,有侧脚。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孙隆墓位于瑞安市仙降镇下社村鹤屿山,圈椅式,坐东朝西,形制简陋,宽3.9米,深5.5米。墓室砖砌,两穴,下有拜台一坛,椅圈和墓室封堆,均由花岗岩石砌筑。该墓沉陷多年,1988年其后裔据《富春孙氏宗谱》,悉心找寻,始得发现,并据原貌略加修葺。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隆山塔位于瑞安市城关镇隆山。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7—111),后毁,明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塔原为砖木结构,楼阁式,须弥座式台基,六面七层,底层有副阶。每层每面隐出槏柱和倚柱,分成三间,每层明间辟为壸门或佛龛,内设石雕或泥塑佛像。底层西面辟门,内置木梯,可拾级登临远眺。外施回栏,木构腰檐,翼角飞翘,风铎叮咚,声闻十里。抗战期间,塔刹、腰檐、副阶全部坍毁,残存五层。1988年,瑞安市政府拨款按原貌复原。今塔高38.5米,与飞云江大桥交相辉映,成为瑞安城市的标志。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