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临潭县新城乡新城村。俗称新城,与旧城(旧洮堡址)相对。据《洮州厅志》、《洮州卫城竣工碑》载,为明洪武十二年(1379)西平侯沐英所筑,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913年后为临潭县城。该城依山而建,东北高,西南低。呈多边形,周长543米。城墙夯筑,基宽8米,残高9米,顶宽6.7米,夯层厚.151.18米。四面皆设砖包城门,外有瓮城,门宽3.95米,高4.2米,砌拱形顶,又有水西门一处。南城墙外筑麻棉6座及角墩2座,背面沿山势筑环形外城,外城墙有烽墩3座。城西北、东北山头有多座烽火台,玉成共同构成防御体系。城内有明、清时期城隍庙1座,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等率领下进驻新城,在城隍庙成立临潭县苏维埃政府,并召开“洮州会议”作出了四方面军停止西渡的重大决定。…详情 ▷
新城隍庙位于临潭县东35公里的新城乡北街。是临潭县唯一仅存的明清古建。据传原址为宋时吐蕃喘厮锣首领“鬼章王”的宫殿。又传元世祖忽必烈南下攻取大理时,则以洮岷为后方补给站,驻跸于此,俗呼“金銮殿”。明初,沐英重修洮州卫城,辟为城隍庙。清同治二年,毁于兵燹,光绪八年重建,1929年“河湟事变”中又遭火焚后又修复。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临潭县城(新城)驻军城隍庙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召开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洮州会议。新城隍庙建筑历史悠久,营造工艺精巧占地约1多平方米,山门立于4米多高的红砂岩块迭垒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檐角弯月起翘,上覆板瓦。檐下斗拱重叠,花坊精致。山门串联戏台,结构繁复。正北有1米高的石砌戏场,再向里2米台阶上是第二层戏场。大殿花窗隔扇门,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整体造型淳朴浑厚,典雅庄重。大殿后有后宫,其建筑物分为寝宫、圣母宫、瘟神殿、严公祠等,战乱中被夷为平地,现为空旷农田。…详情 ▷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冶力关镇以西15公里处,三面环山,树木茂盛,牧草青青,山花烂漫;谷底清泉鸣啭,溪水潺潺;以其林海、蓝天、白云的夏季风光为人们提供了清凉避暑、休闲度假、科学考察、森林探险的好去处,被称为天然氧吧。门票冶海湖6元人,赤壁幽谷6元人,亲昵沟6元人,莲花山3元人,森林公园78元人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交通在甘南目前没有前往景区的公交车,您可以乘坐当地的出租车或者包车前往类型:森林山瀑布河流等级:游玩时间:建议56小时电话:941327163开放时间:全天开放…详情 ▷
当地百姓称天池冶海为“常爷池”,“常爷”就是常遇春。据明史记载,常遇春(公元1331369年),回族。字伯仁,今安徽怀远人。自幼习武,体貌奇伟,禀性刚毅,臂力过人。当时正值元末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称雄割据,江淮一带为之鼎沸,年仅二十三岁的常遇春被盗寇头目刘聚收留。常遇春见刘聚经常打家劫舍,并没有什么宏谋远略,遂于至正十五年春前往和州投奔朱元璋。该年六月,他在采石矶(今马鞍山南,长江东岸)一战中初露头角,从此受到朱元璋器重。常遇春追随朱元璋戎马生涯十四年,虽然身为名将,战功显赫,而未有过之。当朝翰林学士朱升曾这样评价常遇春的一生,说他“知周而量弘,才沉而气锐”,“栉风沐雪,擐甲挥戈,身经百战之劳,勇却万夫之敌。侍帷幄而决胜千里,仗麾钺而宣力四方,施号令惟加谨严,与士卒则同甘苦。威名服众,武略超群。”常爷庙位于冶力关镇通向天池冶海的半道上,因其在一个山沟里,当地的老百姓也把它称为直沟大庙。天下之庙皆为供神奉仙,而常爷庙,供奉着“十八路龙王”,最为独特的是当地所奉祀的龙王,不同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全国各地龙王庙里所供奉的龙王,而是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常遇春、沐英、徐达、李文忠…详情 ▷
千家寨堡子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长川乡千家寨村,始建于明代,为明代将领敏大镛驻守洮州时修建,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现存南门和西门。堡墙由黄土夯筑,基宽7.5米,残高7米,顶宽8米,夯层厚度.1—.15米。千家寨堡子对研究敏姓在洮州的发展史、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堡子围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米。…详情 ▷
临潭一中大门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新城镇西街,始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坐北朝南,面阔5间,中间开有三个拱券门,主门较大,两边略小,均为青砖砌筑而成。砖门高6米,门内建有5间一坡水木构建筑,每间长3米,宽3米。临潭一中大门为中西混合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省现存不多的近现代建筑类型,也是临潭县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2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门基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详情 ▷
“新城苏维埃旧址”就位于明代洮州卫城之内,是一处既具八百年古迹景观,又有现代革命史地意义的胜地,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城苏维埃旧址,旧称鞑王金銮殿,始建于十三世纪的元代,最早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时的行宫。其后是当地群众祭祀天地及民族英烈的场所,又称为隍庙。现存主建筑殿宇四座,即正北大殿,东西两侧殿,山门楼台和东西廊房。均为典型的高阶深廊,飞檐斗拱、复瓦彩绘的歇山式木质中式建筑。使这座历史建筑有功于国家民族,成为远近知名的革命胜迹的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工农红军。1936的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率领下长征攻占临潭,总部就设在这里,领导临潭人民掀起了工农革命斗争,在这里建立了甘南历史上第一苏维埃政权,揭开了临潭人民革命的新篇章。更重要的是二四方面军于同年9月27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央西北局会议”,最后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的方针,了张国焘要二四方面军西入青海,进兵新疆的错误计划,保证了与中央红军的会师及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胜利。同志还曾在这里作了整军报告,写下了“抗日反蒋星夜渡,为国跋涉到临潭”的诗句。其后的1943年3月,它又成为肋巴佛等领导的甘南农牧民起义…详情 ▷
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位于临潭县新城镇,即苏维埃旧址。展厅设六个单元,分别为:党中央率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长征过甘南;红二、四方面军长征过甘南;红四方面军长征过临潭;红军模范执行民族政策,各族群众拥护和支援红军;革命火种;弘扬长征精神,建设红色洮州。红军长征途经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了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在人民群众中传颂着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1936年8月上旬,中共中央西北局率红二、四方面军主力长征进入甘南。1936年8月14日,红四方面军进驻临潭。9月2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洮州(今临潭)新城隍庙召开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西北局洮州会议”,研究部队行动方针。出席会议的有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傅钟、李卓然、萧克等。会上张国焘仍顽固坚持西进,朱德同志阐述了四方面军不应西进,而应北上的理由。徐向前同志指出“鄂豫皖来的老同志也不愿向西走了……”他和陈昌浩、傅钟、李卓然等同志都拥护朱德的意见。在朱德和其他西北局成员及四方面军大多数领导同志的强烈要求下,张国焘难以坚持西进意见,不得不表示同意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9月28日,朱德…详情 ▷
临潭县古战乡古战村尕路田社地处古战乡西北部,距乡政府2.3公里,海拔约在28—3米之间,年降水量约25毫米,年平均气温4—5,属高寒阴湿的半山地区。是一个回、汉、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全社共有68户246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有油菜。尕路田社有一种奇特的节日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集合在一起,从村头挨家挨户去要馍馍,一直到深夜才散去。据说此俗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是古洮洲明代军屯集体讨饭的遗留。此外,独具一格的民间剪纸、刺绣、民族工艺品加工等美轮美奂。近年来,该社部分群众通过从事运输业、建筑业、开商铺等经营活动,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在州、县领导的关怀下,尕路田社在211实施了游牧民定居项目,极大的改善了社内群众的居住条件,为今后发展非公经济、劳务经济和乡村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尕路田大房子坐落于甘肃省临潭县古战乡尕路田村,北缘是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西晋时期吐谷浑人筑起的军事调度指挥台——牛头城和洮州古城以西的老城墙。古战乡为临潭县西部屏…详情 ▷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此成立临潭县苏维埃政府,成为红四方面军长征中的军部驻地,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地址。它原为北宋吐蕃古厮罗“鬼章王”官邸,元世祖忽必烈南下攻取云南大理,驻跸于此,俗称“鞑王金銮殿”。明清时为城隍庙。这是临潭县迄今保护完好的古建筑,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华丽遗风。遗址占地1多平方米,山门立于4米高的红砂岩石叠成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檐角飞翅,斗拱重叠,花枋精致。山门连接戏台,结构繁复,浑然一体。院内为二层听戏场,大殿在院北,亦为重檐歇山顶,花窗隔扇门,面阔大五间,整体构造庄重宏伟。大殿两侧及背后有廊房、后宫等附属建筑物,配合紧凑,布局合理。位于临潭县新城北街的隍庙,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此成立临潭县苏维埃政府,而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临潭县迄今保护完好的古建筑,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华丽遗风。它原为北宋吐蕃古厮罗“鬼章王”官邸,元世祖忽必烈南下攻取云南大理,驻跸于此,俗称“鞑王金銮殿”。明清时为城隍庙。遗址占地1多平方米,山门立于4米高的红砂岩石叠成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檐角…详情 ▷
李氏家族墓地位于临潭县新城乡张王堡村北2公里。是一处家族墓地。占地面积约8平方米,为明代“镇守洮州荣禄大夫佥右军都督”李达家族墓地。地表原有陵园建筑,已毁,封土夷为平地。原有“奉敕镇守洮州荣禄大夫佥右军都督李公之墓”墓碑,已毁。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明史有重要价值。…详情 ▷
介绍西道堂是清末民初产生于临潭县的一个伊斯兰教教派,创始人马启西。他全力发展西道堂的各项事业,农牧商并举,致力于壮大经济和发展教育,使该教派发展很快。教民财产及收入归西道堂所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同时扶持教民经商生产,赈济贫困教民,使西道堂成为教民的大家庭。西大寺最初建于194年,之后屡毁屡建。第三次建成于1947年,大殿建筑模仿兰州桥门大寺形式,屋顶为重檐歇山绿琉璃瓦,上有三个宝瓶,殿前有石栏杆,大殿内外不用彩色装饰,系纯木面本色,素雅庄重。大殿前后左右各7间对厅,带有出廊,并有配房数间,使庭院更显严肃整齐,布局宏伟大方。当时军政要员蒋介石、陈立夫、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为之题词书匾。这座富丽堂皇的西北名寺,规模宏大,构造精美,1965年被中央文物局列为一类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毁于“文革”。第4次修建的西大寺,保持了第3次的规模和造型,占地面积4662平方米,大殿占地面积136平方米,建筑重现了素雅庄重的风格,在省内也不多见。西大寺附近还有西道堂拱北,葬有西道堂1至4任教主。其规模也很宏伟,建筑样式独到美…详情 ▷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磨沟遗址(含墓葬)位于临潭县王旗乡磨沟村西北3米与岷县交界处洮河西南岸的台地上,面积约8万平方米。分属仰韶、马家窑、齐家和寺洼等史前文化,并有宋代遗存。1958年发现,28年、2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发掘。遗址断崖上暴露有房址和墓葬。其中,墓地面积约8平方米。墓葬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以土葬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墓道中有殉人现象,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及蚌、牙、石质装饰品和复合材料装饰品,并发现了工艺先进的金器。墓地时代集中在齐家文化晚期和寺洼文化早期。磨沟遗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中心聚落,该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完好,为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结构、家庭婚姻形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进而对中国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也有深远影响。2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冶力关,藏语称“拱郎囊”,位于临潭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12公里,正西沿合冶公路距甘南州府合作9余公里,北距省会兰州16公里,是省内理想的度假避暑旅游胜地。该景区以山水秀美、风景如画,被誉为“兰州的后花园”、洮河之滨的“瑞士绿岛”。这里也是驰名陇上的洮州花儿的发祥地,一年一度的花儿盛会蜚声中外。冶力关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是一个正在开发建设的新型旅游小镇。冶力关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旅游景区。这里的自然带谱完整,山势险峻,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景色秀丽的冶木峡,风光旖旎的天池冶海,形态逼真的千年睡佛,峰峦叠嶂的石林风光,鬼斧神工的省级地质公园赤壁幽谷,神奇绝伦的镇关雄柱,绿涛茫茫的黄捻子国家森林公园,构成了险、峻、奇、秀、幽的自然景观,成为典型的高原丘陵型森林旅游胜地,位列甘南十大王牌旅游景点。辖区内还有具有历史意义的农牧民起义遗址—泉滩,及水池县古城、巩令城、石关堡、新城堡、石峡堡、洪家庄堡、石城堡、石庙堡等多处古城堡遗址。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逃离喧闹的都市,来到冶力关风景旅游区,在青山绿水之间,观赏山…详情 ▷
介绍临潭县冶力关乡的泉滩,位于关街西南侧的冶木河畔。1943年,因肋巴佛等宰领的甘南农牧民在此誓师起义,因而亦称“会师滩”。1943年3月,由于天灾,民不聊生,冶力关的汪鼎臣、黄建伟,八角乡的任效周等,与卓尼水磨川寺金巴加木措一起组织了“草登草畦”(7部落组织),同时联系临洮的王仲甲、康乐的马福善等,于3月28日齐集冶力关池沟常爷庙,杀牲祭旗后,在冶力关泉滩召开誓师大会,参加起义的有汉、藏、回、土等各族贫苦群众2多人。起义军在肋巴佛(司令)的带领下,攻打了临潭县城新城,打开监狱释放犯人,开仓瞩济贫苦百姓,后与陇南各地起义军会师,号称7之众。9月,起义军溃散。为纪念泉滩起义,冶力关乡于1987年,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在泉滩修建了纪念碑,碑身高8米,宽1.2米,写有藏、汉两文的“甘南农牧民起义英雄永垂不朽”的碑文,黑底黄字、庄严肃穆。纪念碑北侧,建有纪念馆,门顶悬挂着牙含章题写的“会师滩”匾额,馆内陈列着当年起义军遗物及后人瞻仰时奉送的锦旗匾牌。纪念馆院内,塑有肋巴佛铜像。泉滩以西不远便是池沟,池沟的常爷(明将常遇春)庙,便是肋…详情 ▷
羊永墓群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羊永乡羊永村,该墓群葬有明洪武时期曾任洮州卫标营把总杨勇将军,杨勇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洮州二十一年(1388年)率部于洮州卫西3里(今羊永地区)屯军。该墓群约有5个封土丘,直径12米,高.31米。…详情 ▷
牛头城位于临潭县古战乡古战村北,因城郭为倒梯形,前低后高、上宽下窄、型如牛头,故名。该城凭山而筑、依山而建,形势险要。整个城分前城、后城两部分,长1155米,最宽处245米,最窄处45米,周长13余米。现城墙多坍塌倾圮,只留城迹和烽燧,惟东南一段保存较为完好。西晋永嘉末(公元313年),吐谷浑(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鲜卑族慕容氏族吐谷浑部落)占据洮州今旧城、古战等地。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吐谷浑在洮州修筑了洮阳城、牛头城和庙宇,佛教文化开始在洮州传播。一位诗人曾这样写到:“此时安坐城堞的遗迹,我依稀看见时光里北方的吐谷浑从西晋的战火里一头撞进甘肃的南部,垒土为城,饮血踏歌。”牛头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古洮州发展史和战争史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详情 ▷
西道堂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城关镇西河滩村的西风山麓。大殿为2世纪9年代所建,系砖木结构,由前殿、大殿、小殿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以木起脊,歇山造屋,三殿各有特点,建筑面积约173平方米,大殿廊宽4.5米由4根直径675厘米的大廊柱回环,在大殿北侧有一栋两屋经书楼,面积约2平方米。尕路田大房子位于临潭县古战乡尕路田村。始建于民国32年(1943年)。大房子采用当地藏族传统“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风格倚山而建,坐北朝南,为四合院式的二层楼房,平面布局与藏式民居相似,但整体呈现出“回”字形结构。外部不施以其他装饰,充分利用生土材料和建筑形体上的起伏变化。大房子总计有大小房间54间,均系纯木建筑。一、二层房间布局基本一致,即楼上、楼下正房(北屋)各5间,东、西厢房各16间,公共厨房2间,其余的杂房共计1间。正房是整个建筑群中的主体,房间高大宽阔,每间内径宽3米,进深5.15米,面积为15.45平方米;东西厢房比正房要小一些,内径宽2.67米,进深4.1米,面积约为1.95平方米。大房子院内为天井,东西宽14.3米,南北长16.3米,面积…详情 ▷
临潭县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距县城3公里,主要景点有明代洮州卫城、烽墩、李家坟古墓葬群、红堡子城堡等。卫城自唐天宝年间至明初,历经中、晚唐、五代、西宋和元代,长达六百多年,毁坏严重。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朱德、徐向前等率领下长征途经临潭新城,在这里建立了甘南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召开了著名的洮州会议,会议否定了张国焘西渡计划,坚持继续北上的方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具有学术考察与研究价值,是古城遗迹凭吊和红色旅游之胜地,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新城镇被国家批准为历史文化名镇。拟对洮州卫城基本恢复原貌,复原东门、西门及瓮城;对南门和北门实施加固措施;对整个卫城的坍塌部分进行修复并制定保护措施;尽可能征集流散在民间的原卫城建筑材料。划定保护范围,解决保护范围内的群众搬迁问题。策划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编制环境规划,整治环境效果。编制基础设施规划,组织科学、合理的安防、环境卫生等设施。修建观景亭3座,旅游道5公里、石台阶3公里、恢复明代城墙15米,游览区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万人(次)。…详情 ▷
红堡子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流顺乡红堡子村。始建于明代,呈正方形,边长997米。堡墙为夯筑,夯层厚.7.1米,基宽7米,顶宽2.9米,高1米。顶原有木栅栏女墙,现存石柱基上有直径约.1米的石孔,每隔3米一处。门向西开,宽3.5米,拱形,门内侧两边有石砌宽约4.7米的台阶形马道。东墙中间有马面,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刘顺驻防洮州所筑。历史上临潭地处“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南接生番,北抵石岭”的军事要冲,该堡址对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临潭县流顺乡红堡子历史文化古城,距县城25公里,在徐合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红堡子城堡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距今已有62多年的历史。堡子中居民为明代守边将领刘顺的后代,现流顺亦因此而得名,其刘氏家谱及当时皇帝所颁三道圣旨至今还保存完整。城堡南北长13米,东西宽11米,占地面积143平方米。古城保留完整,交通便利,离历史文化名城新城镇1公里。…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