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节孝坊位于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高宗弘历赐名。四柱三间仿木结构牌楼式石坊,坐北朝南,宽5.6米,高7米。中枋正面楷书“旌表儒士廖恺发妻蔡氏节孝”字样。柱脚处设抱鼓石和石狮。枋额浮雕吉祥图案。该坊做工精细,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誉。(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东山宝塔位于荆门市东宝区东宝山主峰太平顶。始建于隋开皇十二年(592),明代重修。八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石塔,通高33.3米,石砌塔基,边长3.83米,高.6米。八角各雕托塔力士一尊。底层西北辟门,高1.95米,宽1米,额书塔铭“长林头角”4字,有半圆形拱券甬道通内室。第一层不设窗,高3.45米。二、三层各高3.25米,四至七层各高3.15米,隔面设券窗。均用五层条石叠涩出檐,再用四层大青砖收分。自底层有1级青石阶梯盘旋至顶。葫芦形塔刹。塔一、二层内壁嵌明代修葺碑记。(第一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龙王山遗址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美满村与南桥村交界处,南距荆门市城区约15千米。遗址地处汉水西岸,面积约2万平方米。遗址于2世纪9年代发现。2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掘了遗址的墓葬区。发掘面积17平方米。清理大溪文化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23座,墓葬的分布呈现以大墓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中小型墓。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陶器和大量的玉器和较多石器。其陶器主要有鼎、杯、罐、缸、曲腹杯、细颈壶、盆、器盖、纺轮;玉器有璜、环、壁、坠、管及其他饰件。龙王山遗址时代属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时期。墓地保存完整,是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目前所见同时期墓葬中规格最高的。因此,该遗址(墓葬)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时期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探索长江中游早期文明的起源、特点、进程、动因乃至中华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
岳飞城遗址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团林铺镇莲花村,汉代遗址。因相传岳飞屯兵于此而得名。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左右。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网格纹,器形有罐、壶、缸、瓮、盆及筒瓦、板瓦等。(第三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赵王墓位于东宝区烟墩镇车桥水库库底。传为宋赵王之墓。封土底径约26米,残高9米左右。暴露出砖砌墓室,为仿木建筑式样,由甬道、墓门、前室、过道、后室组成。墓门前后两到大门用高1.8米、厚.8米大石雕成。前室方形,转角砌高2米的半圆形柱八根。后室平面八角形,也有八根柱子,室内有黄、绿、紫、黑色壁画。斗拱为一斗二升的互交斗拱,分柱头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两种。墓顶砌成藻井,并用青灰色瓦砌成檐椽。(第一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荆门博物馆位于荆门市区西北侧,象山大道的西面。荆门博物馆是个老的博物馆,建筑风格是八十年代的公众场所建筑。薄雾官方分为两个区域,主展览区主要展示一些出土的青铜器、陶瓷和漆器。珍宝馆则是荆门博物馆的特色,是一具古尸。古尸放在中央区域,边上是一些鉴定报告和学术研究的介绍。展览区还展出了一些陪葬品和古尸陪葬位置的模拟场景。荆门博物馆游览的人不是很多,由于在主干道,交通比较方便。博物馆门口有停车位方便停车。整个博物馆不大,一小时足够了。景点位置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大道19号…详情 ▷
荆门市北郊栗溪镇新华村有一座海拨673米的大山,是荆门最高的大山,山体范围3平方公里,东北距罗集小镇55公里,西南距西河3公里。相传道教祖师爷路过这里,一脚踏偏了这座大山的山头。在山顶建庙宇,人们便依据这个传说取名为偏观寺,这座山也就与寺同名,叫做偏观寺山。现在,山顶古寺早已毁没,但遗址墙基还存在,碑碣、石磴都遗留着。偏观寺山上遍布松树、栗树、山竹、灌木丛。山地特产有野山葡萄、桃子、杏子,特别是大量的野生芭王草,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还有柴胡、玉竹、天冬、麦冬、何首乌等多种贵重药材。山上还蕴藏着丰富的铜、铁矿。石灰石又多又好,所以山下有一座年产万吨的石灰窑,产品畅销市内和沙市、襄樊等地。…详情 ▷
仙居河,发源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插旗村境内的上干沟。上游有南河、北河、鸡公河三条支流,于仙居街附近汇合,故称仙居河。仙居河沿东南流经石桥驿镇的许家集、新集,在新集村的夏湾,与黑峪冲支流汇合,于余家棚进入钟祥市境。向东南流经双河口,在双河口汇入汉江。仙居以下河段干流长36·5公里。仙居附近河床高程为11米,洪水面宽4——6米。由于承雨面积大,溪涧性强,该河水量变幅大,一般正常流量1——2立方米秒;枯水流量·5立方米秒左右。仙居河流域居住约6万人口,862亩耕地。解放前,这里的河流水利资源开发利用极少,大雨洪灾,无雨旱灾,两岸农田多种旱粮,收成很不稳定。解放后,流域区广大人民先后兴建了南河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3座。沿河干流上,还建有雷公闸、赵家闸、丁家闸、黄鲍闸、新集闸等5处拦河滚水坝工程。不仅控制了山洪危害,而且调节和扩大了农田灌溉。还修建水电站3处,装机119千瓦,年发电量269度。…详情 ▷
军民合作饭店旧址位于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办事处民主街南。19381939军民合作饭店设于此。这里是公开进行抗战宣传和贯彻统一政策的阵地,也是共产党秘密联络站,它的建立解决了抗日军民食宿问题。1939年夏,在国民党的阻挠下饭店停办。旧址面阔11.288米进深11.57米。青砖布瓦,砖木结构。该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重要宣传抗战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象山四泉石刻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城西区象山东麓。共4处,分别为蒙、惠、龙、顺四泉题铭。“蒙泉”石刻,共5方,最大石刻高2.3米,宽1.35米,厚.24米;最小石刻高.93米,宽.72米,厚.19米。2方楷书,3方行书。记蒙泉形成时间,颂扬蒙泉之利。分别有宋黄鲁直、张垓、黄囗、李龙书及民国七龄童书;惠泉碑,青石质,圆首,方座。通高1.7米,宽.83米,厚.17米。中部行书“惠泉”2字,碑文记惠泉开凿时间及经过。(第三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仙人岩距栗溪镇11公里,群山环绕,异峰突起,常年云雾缭绕。从山腰旋而上,整个古建筑面积3平方公里。有关专家考察后得出结论:此处乃中南地区人文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旅游圣地。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败走麦城之前,曾在此与东吴大将丁奉关羽之子关平所筑的山寨。关圣帝的石刻像等、景区山门上刻着明朝举人马监所书“仙人岩”三字及“山高.水长”对联一幅;有太湖石石林;有天洞、地洞、悬木、炮台、古钟;有99间石屋遗址等,景内众多石碑及碑文保存完好。李自成作者姚雪垠到此地考察采风时,对此地历史古迹保存完好,大加赞赏。信息来源:东宝区政府…详情 ▷
漳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荆门、宜昌、襄樊三市交界处,背靠荆山,面向江汉平原,总面积4平方公里,以自然景观为主,以人文景观,特别是大型水工建筑群为辅,可供参观、游览、度假和休养。正在积极筹建的漳河水库游乐园依托库区水域而建,是一个兼有水下、水面与库岸、低空游乐的立体游乐园。漳河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景观有山水景观和山石景观两大类,尤以山水景观最具特色。水库面积14平方公里,库容2.35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1米,库中岛屿36座,半岛164个,库汊24个,沿山坳水面绕一周约8公里,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漳河的美在于水。它清,清澈透明,晶莹如镜。俯瞰水中,水中游鱼、岸边垂柳、天上飞鸟、水底云天,皆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它柔,柔波微皱,柔弱无骨,置身水中,消夏避暑,烦恼全无,抚水作歌,柔情万种,别有一番风韵。它纯,水质纯净,口感纯正,掏水细品,润喉无声,其味无穷,回肠荡气,胸臆顿开,个中滋味常留心头。地址: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文卫路54号类型:湖泊岛屿半岛乘船游览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电话…详情 ▷
圣境山旅游风景区地处鄂中腹地的荆门市东宝区境内,系秦岭南支余脉。其风景优美,奇峰如画,集自然精华,纳人文风采,融五千年历史、宗教、养生、民俗文化于一炉,是一处不可多见的人间圣景,碑载有小武当小庐山之美誉,是荆门城市的后花园。圣境山风景区总面积约五十平方公里,为石灰岩和砂岩构成,属三迭纪系背褶皱低山谷盆地。四周群山环拥,山势峻峭,山景秀丽,最高峰天目峰海拔571米。碑载荆北无双妙景,襄南第一名山,堪称绝世奇观的八卦井神秘莫测,还有真武宫、百步云梯、登山古道、逍遥神道、偏观寺、送子庵、灵光殿等人文古建筑遗址景观和银薇林、好汉坡、石婆望夫、万人摸、真人洞,龙潭沟等自然景观的相互协调与统一都之秀露着无穷的魅力。有诗形容为:山势耸身丘陵间,石岩陡悬崖前。山脊蜿蜒贯群峰,胜似银河落九天。相传道教大神玄武大帝最初访求老子修道时,就隐居此中。直至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南巡时路过此地,就惊叹进入人间仙境,便小住几日,并题写圣境两字,从此得名圣境山至今。另据碑载相传三国时期(三国演义书中第四十一回所说),赵子龙单骑救主于此地。信息来源…详情 ▷
荆门烈士陵园位于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办事处陵园路2号。荆门是一块红色革命沃土。中国共产党创立不久,就在荆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荆门是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多次率红战荆门。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荆门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解放战争时期,荆门为支援中原突围和解放大军南下发挥了特殊作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数千英雄儿女血洒疆场。为纪念革命先烈,1957年,荆门县人民政府在象山脚下文明湖畔修建荆门烈士陵园。1979年11月,分设荆门市(县级)。1983年8月,荆门市县合并升格后由于城市发展需要,1992年,荆门市人民政府将荆门烈士陵园迁至象山顶峰,修建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墓、烈士名录墙等设施,并成立荆门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专门负责烈士陵园的管理和维护。烈士陵园建筑面积14平方米,陵园保护范围面积1.1万平方米。革命烈士纪念碑修建于1992年,高28米,基座四面刻有浮雕,正面“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李先念亲笔题写,背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由陈丕显亲笔题写。园内建有革命烈士墓5余个,均立碑简单介绍烈士生平。建有烈士名录墙,刻有全市各…详情 ▷
白云楼位于荆门城区青龙山西麓,坐东朝西,西接白云大道,东枕焦枝铁路。它是一处宗教性建筑物,相传唐朝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曾于此。其建筑群体宏伟,风格独特,保存至今的石雕、石刻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2年省人民政府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楼建筑群体由读书台、白云楼、三皇殿、抬鹤亭、仙人道馆、四合院等组成,为洞、台、楼三位一体的建筑格局,历时已久。白云洞,又名太平洞。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道徒习诵太平经。因此,其始建年代由太平洞一名可上溯到东汉时期,据碑刻文字,白云楼定型于嘉庆年间(1796182)。洞内一共三间,拱形顶,前室开阔,中室北侧另辟“斜月”洞,后室供奉吕洞宾神像,后室西壁设龛,雕刻青龙宝剑松鹤图,“斜月”洞迂回曲折,静谧异常。白云洞口之上楷书石刻“卧云”,字下两侧浮雕团龙。洞口两侧,四根石柱上,均刻有花卉神木珍禽异兽的立体图案。相传,唐代著名道教人物吕洞宾曾驾白鹤来此一边,一边为民除害。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吕洞宾奉旨降龙”、“吕洞宾三探飞虎洞”等故事。从明朝至今,洞内一直存放着吕洞宾下榻的龙床(寒玉床),供奉着吕洞宾神像。白…详情 ▷
子陵岗遗址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子陵村,汉代遗址。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布纹、斜方格纹、几何纹;器形有盆、瓮、罐、钵及筒瓦、板瓦等。(第三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花子岭烈士墓位于原盐池西南方,约4公里,现上泉村境内,四面环山,西面峻峭陡壁,枝叶茂密,其前方岗岭相传埋葬一有名叫花子而得名。一九四六年八九月间。我中原北山新四军游击支队长叶云,根据原江汉区党委关于扩大解放区在北山根据地外围创建基地,建立若干“歇脚点”的指示,率领部分武装人员到栗溪、永盛等一带开辟西北基地,以便更广泛地发动群众支援军队,为过往部队筹集给养,配合鄂西北主力行动。叶云率领的游击队在荆北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发动群众,集结力量,开展工作,争取知名人士,歼灭了国民党栗溪、永盛两个乡公所的部分武装,镇压了地方恶霸,在栗溪建立了小块根据地,在永盛建立了盐永中心乡,开辟了西山基地,与北山呼应,使北山的坚持斗争有了回旋余地,营造了中原突围后的大好形势。西山基地开发,激怒了凶残的敌人,他们集结重兵,对我西山基地进行拉网式的清剿,叶云率领的游击队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出奇不意地打击敌人,多次重创清剿匪兵,使敌人闻风丧胆。解放后,当地老百姓将烈士们的尸骨一点一点地捡起来,集中安放在花子岭半山腰上一个平坦的地方,用山石垒起了一个简易的坟墓。每逢清明节…详情 ▷
荆门龙泉公园位于湖北荆门市城区,是一座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型综合性公园。1983年荆门成为省直辖市后,市政府就着手龙泉公园的规划,1986年开始是设,1987年初简易开放,现已成为市民休憩、娱乐、教育、交流、审美的场所,是反映荆门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自89年以来,分别荣获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载入《中国名园》。荆门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1983年荆门成为省直辖市后,市政府就着手龙泉公园的规划,1986年开始始设,1987年初简易开放。建园以来,在历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龙泉公园充分发挥了公益业单位的作用,已成为一座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型综合性公园,是市民休憨、娱乐、教育、交流、审美的场所,是反映我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春秋时著名人物老莱子、唐宋时期的陆龟蒙大书法家黄庭坚、苏门三学士、陆九渊,乃至近代抗日的文化遗产。全园依山傍水。以象山(南宋以前称蒙山)为中心充分利用特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争创了“极目楚天舒:的境…详情 ▷
王法贵位于荆门城北15公里处的灵鹫山东麓有古泉,因其水呈上涌之势,故名上泉。上泉始见于何时,今已不得而知。相传东晋时(317—42年)远公禅师曾于泉畔建寺,寺因泉而名上泉寺,可见上泉历史久远。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夏、秋之季,荆门大旱,知军象山先生撰《荆门祷雨文》,将上泉与东之百顷、南之龟山、西之玉泉、中之蒙泉并列,谓“皆丙灵效异,为此土之望。旱干水溢,实与守臣同其责”。紧接着,象山先生又撰《上泉、龙潭取水祷雨文》。读象山二文,可想上泉与上泉之水在宋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清《荆门直隶州志》记载,上泉在北宋“熙宁年间(168—178年),有纺车等物流出,盖泉与蜀通也”。上泉有池。池址倚山临壁,石峭突兀,周长1余丈。岸上林木参天,间有几株古树,叶如冬青,果实殷红,形同小柿。池水日夜流淌,常年不涸,可灌良田千亩。池中有金莲,四季开花,随波荡漾,不出水面,颇富情趣。泉之右有石缝,长数丈,每骤雨,喷水丈余,形同瀑布,俗称“水屏”。泉之上有文昌阁,高三重,房百间,为方形古建筑。后因年久,泉渐淤,寺亦塌,阁、房渐破,清…详情 ▷
龙泉书院位于荆门市龙泉中学内,龙泉书院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荆门知军舒成龙集资于书塾旧址兴建。书院有堂三间、厦四间,莲沁有泉数孔自地涌出,故题名龙泉书院。道光六年(1826年)、同治六年(1867年)两次修葺。主要有育德堂、洗心堂、东山草堂、春华馆、秋实馆、敬业斋、群乐斋、寄畅轩、会心轩等。配以小桥流水,植以青松翠柏,颇富园林之胜。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增建文明楼、尺木楼等。檐角飞翘,金碧辉煌,更具规模。再后改为龙泉中学。现存文明楼等建筑与南侧文明湖等景观,明丽古粹,映衬如画。龙泉书院内的白鹤亭(原名听泉亭)、洗心亭、育德堂、东山草堂、春华馆、秋实馆、敬业斋、乐群斋、方塘书屋等。从龙泉书院仰望象山腰,有仰止亭、观德亭,龙泉的后坡建有泉神、西山两祠,远望与象山对峙的雨山,有甘雨亭,比雨山更高的白龙山,山上有白龙观,霖苍阁和寒亭,这些并称为龙泉十亭。龙泉象山东麓四道清泉汩汩奔涌,泉水汇入文明湖,再流入竹皮河,穿越城区,东入汉江,这就是闻名江汉的象山四大名泉:龙、蒙、惠、顺。蒙泉依原蒙山(象山的原名)而得名。惠泉较蒙泉后出,因是温泉较蒙泉…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