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县允山镇回岗村有一座汉缕桥,长约14米,宽约1.5米,由1块长条石板,卯榫结构铺架而成。…详情 ▷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瑶族聚居地,其与县内的扶灵瑶、古调瑶、清溪瑶是江永独有的四大民瑶。这里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3多栋民居,随处可见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历史底蕴深厚,洗泥节等习俗丰富独特,民风淳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明村。近年来,勾蓝瑶村“以旅促农”“以旅兴业”的思路,创建了“政府引导、集体经营、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村里成立旅游公司,村民以民居、土地入股成为股民。村民俗表演合作社成员白天下地劳作、晚上上台表演。仅此一项,每年能为瑶寨带来4多万元的收入,参与表演的瑶胞年收入达7元。该村于216年整村提前摘掉了国贫村帽子,并于218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级景区。今年7月12日勾蓝瑶村还入选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荐名单。219年1月7日,勾蓝瑶寨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情 ▷
步瀛桥位于谢沐河下游西南村口,为上甘棠村的主要出入口。据月陂亭摩崖石刻和村内碑刻记载,该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1126年),历经宋绍兴五年(1135年)、元至元二年(1336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及清乾隆年间“重修”或“大修”。为三孔石拱桥,现残存长3米,宽4.6米,跨度9.5米,拱尽高5米。因年久失修,拱桥上游方向被洪水冲毁,垮塌长约7米、宽约1.5米。步瀛桥采用半圆形薄拱,造型小巧别致,与文昌阁的庄重高耸互为衬托,相映成趣。…详情 ▷
桐口村古建筑群位于江永县上江圩镇桐口村。唐代建村,至今已逾千年,村址不变,村名未改,村落古建筑至今保存较为完整。该村代表性建筑为卢氏门楼、鸣凤祠和鸣凤阁。卢氏门楼和鸣凤祠始建于宋代,明正德丁卯年(157)重修,清嘉庆十八年(1813)再次重修。鸣凤阁建于清顺治年间(1659166),至今亦有35年历史。三处古建筑的构架型制凸现明清风格,保存完整,烘托出楚越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该村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仅明、清两朝,该村就有7名学子高中进士。2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湘桂古道(永州段)湘桂古道,又称潇贺古道。溯潇水下贺江,由道州经江华入广西富川到贺州,或经江永入广西富川至贺州,是沿袭了几千年的沟通萌渚岭南北的交通要道。2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萌渚岭湖南与广东、广西之间,自古为阻隔五岭南北的天然屏障。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3),在郴道的基础上朝廷扩修,成为南下广州的水陆联用的“新道”。自秦汉至清末乃至民国初的两千多年里,这条湘桂古道对促进我国的南北统一,加强各族人民的融合,促进江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直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湘桂铁路和京广铁路修成后,湘桂古道的功能开始衰退。自2世纪5年代在潇水修建了双牌水库和涔天河水库及公路的日益发展,特别是21世纪的通乡通村公路工程进行后,湘桂古道遭到了破坏和废弃。沿途保存着许多古城址、古兵营址、古亭、古街铺、古村落。湘桂古道现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江永一中红军树位于永州市江永县第一中学校园内。1934年11月,红八、九军团长征经过永明(今江永)。27日,红八军团一部宿营在城郊的关帝庙和龙母庙(今江永一中校园)。当时红军极为重视革命思想宣传工作,红军总政治部在《在新的环境下的政治工作》中要求“每个红色战士应该是苏维埃基本政策的宣传者和鼓动者”。号召凡是能写字的战士,每人练习写熟15条标语,凡是宿营地和休息地方都写上标语,以使群众知道红军是为人民大众利益而战斗的队伍,从而同情、支持红军。一红军战士因此在龙母庙旁的朴树、山合欢树的树干上用刺刀刻下了两幅标语。在朴树上刻的是“保家卫国当红军”,在山合欢树上刻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万岁”。1989年,县人民政府修护栏,对两树予以保护,并刻碑一通以示纪念。目前两树长势良好,标语字迹清晰。江永一中红军树于1989年9月被江永县委宣传部公布为江永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7年9月被永州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 ▷
千家峒水利风景区位于江永县境内,以古宅水库、源口水库为依托,景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5.36平方公里,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古宅水库、源口水库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中型水库。近年来,景区管理单位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和水土保持等工作,有效保障了水工程和水生态安全,河流水质达到类以上。景区包含千家峒大泊水瀑布群、女书岛情人河、上甘棠古村水系、千年勾蓝瑶寨水系等重要景点,成为一处集自然风光优美、瑶族风情浓郁、水利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水利风景区。…详情 ▷
寿隆桥又名汉寿桥。俗称板凳桥。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东北隅.5公里永(明)恭(城)古驿道(潇贺古驿道)上。青石平桥。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桥长约3米,由双面平梁和单面平梁两部分组成,先西南后折南北横跨沐水。双面平梁桥为三墩四孔,墩系方形青石堆砌,每段以双条青石压面。单面平梁桥长约1米、宽约1.3米,四墩五孔;桥墩均由三块长条石呈子母榫上下、左右拼拢围砌,形似八字形板凳腿,高约1.85米,榫头露出桥面.27米,上以单面(一处为双面)青石压合;5块长条青石厚度在.2米以上,最长的一块3.14米,最短的1.83米,除最南的两块长条石(双面)宽度约.6米,其余宽度大约1.3米。…详情 ▷
层岩摩崖石刻位于江永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潇浦镇层山村。始刻于宋沼平四年(167),有字碑36方,无字碑1方,保存完好。“层岩叠翠”是永明八景之首,历代游人如织。这些石刻命题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士绅以及各地名士前来游历聚会时吟诵的作品。威望广泛分布于层岩洞内洞外各处,内容多为江永县当地风土人情、山光水色、历史人物与事件记载。威望包括篆、隶、楷、行、草等字体,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俨然是古代书法艺术的大观园。是的地方文化和石刻书法艺术集中的历史遗迹,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2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的兰溪村,所在村落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作为第九批省保单位,本古建筑群现存较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类型有民居、祠堂、戏楼、守夜屋、门亭、风雨桥、石质寨墙。现存有湖南面积最大的祠堂壁画,另有古碑刻百余方。“兰溪洗泥节”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史料记载,蒋姓族人于唐元和年间(82)定居于此,欧阳姓族人于北宋治平四年(167)迁徙于此,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瑶寨。…详情 ▷
千家峒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江永县高泽源林场,规划总面积443.93公顷,它保存了较为完整的低海拔常绿阔叶林:千家峒森林公园从最低海拔3米起,至今仍保存有较完整的低海拔沟谷常绿阔叶林,且基本呈原始状态。并且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区内有天然林3361.64公顷占总面积的75.87,其中原始森林835.67公顷,次生林2525.97公顷,植物种类共有185科692属1637种。千家峒森林公园地处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山脉,最高海拔天门岭183.9米,境内群峰竞秀,沟谷纵横,山坡陡峭,溪流湍急。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大小景点,尽收眼底。古宅湖(水库)湖光山色如诗如画。千家峒森林公园内有古宅湖(水库),水面达186.48公顷。古宅湖宛若祥龙,蜿蜒璀璨,娇柔多姿,碧绿清澈的湖水宛若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中,湖面点点波光掩映在丛丛翠绿之中,乘一叶小舟荡波湖上,宛若画中。它共有维管束植物185科692属1637种,占全省4324种的37.86;野生脊椎动物226种,占全省61种的37.5。。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38种,国家级保…详情 ▷
源口瑶族乡上村的首家大院建筑以土木混砖结构造成,周围现存明清风格的四座大小院落,古民居2余栋、公共建筑1栋。门窗上雕刻的喜鹊、蝙蝠、蝴蝶、凤等图案生动逼真,一部分历经数百年而不毁,具有一定的历史考究价值。…详情 ▷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唐大和元年(827年),周氏族人定居上甘棠,村庄名称位置和居住家族始终未变,为湖南省绝无仅有。“甘棠”一词出自《诗经8226南风》,取甘棠为村名含有对先祖荣光的怀念。因该村处于谢沐河的上游,故称上甘棠。今上甘棠村有45户,17余人。留下古建筑甚多,有寿宣亭、忠厚祠、月陂亭摩崖石刻和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体现了中古时期文化的精华。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考古专家称,像上甘棠村这种同时具有建筑、商业、书院、宗教等文化特色并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实属奇迹。在上甘棠村“月坡亭”有一摩崖石刻,据考证,该石刻是由上甘棠村周氏家族在1年间陆续镌刻下来的,主要内容是讴歌上甘棠村的美好风光和周氏家族在该村进行的各项建设,共有功德碑、劝谕文、感怀诗、八景师等24方古代石刻,绵延宋、元、明、清4个朝代,是一部千年…详情 ▷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是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城南35公里的桃川镇石枧村雄山上。处于一马平川、以肥沃土地扬名的“桃川峒”南缘。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4—8月为雨季,年降水量在14—18毫米。这里有名动全国的香柚、香芋、香姜,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时这一片曾是湘桂古道必经之地,是两广地区和湘西南地区的主要贸易区域,曾有“好鸟飞不过桃川峒”之说,以此来形容这里的繁荣和富饶。周围地区植被覆盖较好。地形地貌较复杂,多喀斯特地形,因此形成较多奇特地下溶洞自然景观。该造像、石刻正是在这种地质地貌下凿造出来的,所以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又由于气候和土壤都不利于石窟佛像的长久保存,因而更显得弥足珍贵。石枧摩崖造像、石刻的体量比江西赣州的国保单位通天岩要大,保存也更完整,造像精美,布局错落有致,而且是我国最南边的大型摩崖造像、石刻。这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佛像考古增添了一份十分有价值的资料,意义重大。据考证,石枧摩崖造像、石刻建凿于五代十国时期,由一个名叫“周金垒”的王妃出资…详情 ▷
允山玉井古窑址时代为宋。位于湖南省江永县允山镇玉井村,此为湘南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宋代大型窑址。窑址方圆超过一平方公里,有大型陶窑1余座,中小型陶窑3余座。每一大型陶窑由4至6个单窑成龙形排列,亦称“龙窑”或“连窑”,单6窑从头到尾约25米,整列窑群长达2余米。数座窑均有一口面积约1多平方米的水塘,此为当时制作陶坯挖土取水所形成。文化堆积层厚约1.53米。从陶器残片上看,有上千个品种,以碗、碟、杯、盘、釜、坛、罐等为多。每个品种又可分出许多类。大部分上彩釉,有红、黄、绿、蓝、青、赭、紫、橙,油光可鉴,玲珑剔透,并饰各种图案、文字及花、鸟、虫、鱼等。其做工之精细,烧制技术之高超,充分显示出宋代当地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商业的繁荣景象,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115。…详情 ▷
高家村古建筑群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高家村,有高家、月亮潭、洞仔上三个自然村,共388户、1738人。源于何姓、杨姓、义姓(瑶族)。何姓于北宋绍圣元年(198)迁居于此;杨姓于北宋重和元年(1118)迁入;义姓于元大德九年(135)迁居于此。高家村古建筑群依山傍水,气势雄伟,古公共建筑群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有雄伟壮观的五通感应庙,保存完好的文昌阁,有古碑墙、古码头(遗址)、古戏台(遗址)、高霞观(遗址)、6座门楼和祠堂,儒教、佛教、道教成“一”字型并列,是宗教信仰的信中地与融合地。文昌阁位于村东方,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后焚毁。现存建筑为民国七年(1918)重修。文昌阁四面、四层、四重飞檐,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做工考究。屋面为青瓦歇山顶,斗拱飞檐,整修呈护城墙箭型,长宽均为7.6米,高15.3米。五通感应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现存建筑为民国十年(1921)重修。庙为二进,首进一居,二进为正殿,四柱歇山顶,穿斗式抬梁结构,保存完整,雕饰精美。建筑风格均为元代、明代风范,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社会科学价值。21…详情 ▷
战场遗迹1934年11月,红军长征过永明(今江永),伪县政府为阻止红军北上抗日,他们在境内修建碉堡18座。当年11月2728日,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从江华罗坪出发,达到公园附近东南部的瓦扎湾宿营。此时蒋介石急调桂军前来阻截,红军在公园内的上高岭、大路坪至公园外的三峰山一带与桂军展开了激战,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击溃了桂军。战后,红军用刺刀和铁锤在三峰山的悬崖上刻下8个大字“中国工农红军万岁”。…详情 ▷
清溪文峰塔位于江永县粗石江镇清溪村西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塔高约24米,底径1米。每层4门对开,余面作假券门。二层以上外置平座(原有围栏),叠涩出檐。塔身分内外两层,中设踏步,可登塔顶。民国年间因遭雷击,五层以上被损毁半边。…详情 ▷
宝塔山位于古宅湖景区北面山岭,海拔1183米,宝塔山地势险竣,远看似一座宝塔,下圆上尖,茂密的森林覆盖周身,很难看出芦山真貌。传说宝塔山中埋藏有大量金银财宝,5年打开一次,打开时一声巨响,山体向两侧呈字型开合,发出万道光芒,里面珍珠、玛脑、金银手饰琳琅满目,有缘人才能目睹相见,故名宝塔山。…详情 ▷
寿萱亭位于文昌阁西南5米处,为古驿道的凉亭,系清代晚期奉政大夫周际隆为其母受诰封“五品宜人”修建。凉亭立于旷野田问,尤显古朴庄重。石木结构,亭内两边布置条石长凳供路人歇息,并嵌石碑二方,左边碑刻为《慈悲佛母他字歌并序》,全文533字,有81个“他”字,是周氏族人为人处世之道理。…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