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宣传队旧址:位于相山镇尧岗村,建筑座北朝南偏东4,建筑建于清。建筑二层各处竹编夹泥墙粉刷层上共发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标语12余条,内容有“反对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与社会主义苏联是全中国民众的好朋友。”、“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联保护共产阶级的祖国”、“是军阀的军队,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等。标语中很多落款是“红军一正(1)宣”和“红军一正(14)宣”。红一方面军指挥部驻于东山时,宣传队经常着便衣到周边村镇宣传党和工农红军的精神纲领,唤醒劳苦大众参国暴动闹革命,分别成立了农会、妇救会、童子团、发展共产党员,发动群众组织赤卫队,参加游击队,秘密组织邮政局,联络地下交通站,对有组织者、会员、童子团进行革命分工,广泛宣传革命道理,进行打土豪分田地,防止白区的偷袭等工作。其间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报名参加红军。…详情 ▷
崇仁石经幢位于崇仁县相山镇山斜罕浒村南西宁河南岸边,明万历辛丑年(161)建立。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经幢”又名“罕浒径幢”,花岗岩石质。经幢上部似六层塔,每层高21.7,宽46.4。葫芦顶,高39,直径24。下部中柱是正方柱,宽3.4,宽33。底座也是正方形,宽66,高37,经幢通高5.2,中柱朝南一面錾刻有佛像,朝北一面錾刻有“腌佛……元无量”等字样,并刻有“万历辛丑年(二十九)”纪年。…详情 ▷
少共国际师遗址位于桃源乡袁坊村委会铁溪村小组,为一处清末民初的建筑,旧民居建筑占地约156.98平方米。外墙上用石灰写着“少年工农红军少年先锋队”,标语字迹高约.62米,长约6.9米。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建军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一支唯一的“少共国际师”,这支部队成立于1933年8月,按照共产国际“少共国际师”的模式组建,全师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年仅14岁,是红军的一支主力部队,人数最多时达一万余人,累建奇功,虽仅存一年零164天,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其中1955年授衔上将、著名歌曲《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肖华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二任任政,时年年仅17岁。对于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发展和革命斗争情况,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价值。…详情 ▷
黄裳墓,位于许坊乡黄坊村委会黄坊村小组的锅形山。黄裳(144113),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平)人。北宋神宗五年(182)状元。为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赠少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代表作甚多,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称其为《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原葬宜黄县,清道光十八年因宜黄迁县而改葬崇仁县黄坊锅形山。崇仁黄坊人均为其后裔。现在的墓葬为1995年重修。黄裳墓对于研究黄裳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
谙源村古戏台,位于许坊乡谙源村委会谙源村村口,清代建筑,占地约11平方米。戏台前有由石栏和石条围起来的戏园子约5平方米,石栏柱上有多处清代重修石刻字样。舞台后间有多处戏班演出时留下的墨迹。此建筑对于研究古戏台及梨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
崇仁天主堂,位于巴山镇胜利社区辖区,县人民医院内。教堂的正面面向县人民医院的宿舍及住院部,左侧是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部。191年(宣统二年)建,教堂为西洋哥特式建筑,教堂外型以尖拱、尖顶为合成要素,用青砖精工细砌而成。整个教堂,风格典雅,巍然壮观,占地面积约726平方米。教堂内拱顶骨架筋从顶部向四周散射,犹如空顶覆盖着整个内部空间。此建筑对于研究崇仁天主教文化及其建筑具有意义。…详情 ▷
相山石塔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苔州村,原通宜黄的古道旁。石塔上錾刻有:“普庵定光古塔”。1982年全县文物普查省、市文物专家根据其建筑风格,特征定此塔为明代建筑。1988年,因风雨剥蚀的原因,石塔上面露出“皇清雍正九年”字迹,因此石塔的建筑年代应为:清雍正九年。石塔有七层,高6米,是花岗岩石石料建筑。七层石塔,是一层一层层叠起来的。葫芦顶,莲花座。塔身是六棱柱,上小下粗。除底座外,每层石塔由二块石片合成,高约.7米,外表下部都有如意带花纹图饰,上部錾刻文字。文字部分,每层一大字,六层竖念,分别为:“皇清雍正九年;普庵定光古塔;救苦地藏王佛;释迦牟尼岁佛;灵应观音王佛;南无阿弥陀佛。”有文字部分的塔面下部,每层面另有四字:“风调雨顺”。…详情 ▷
慈竹世家总门坊,即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文化家乐史家族总门,位于崇仁县三山乡乐家村原村头,座北朝南,砖石结构。据考,乐史在四川陵州做官时曾写过五言《慈竹诗》,初刻于陵州。全诗五段四十韵,抒发父慈子孝之情,希望乐家子孙繁衍兴旺,世代科弟致仕。自此以后乐史及其后裔均以“慈竹”自喻。所以,乐史家族总门号称“慈竹世家”。此建筑对于研究乐史及其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
陈坊东山村红一方面军作战指挥部旧址,1933年黄陂.登仙桥大捷后,3月初朱德总司令带领部队从乐安来到东山,并设立作战指挥部。同年六月,中共崇仁县委由谷岗迁入东山,并在东山建立了崇仁县苏维埃政府。东山村红军作战指挥部——东山村“山水清晖”民居,位于相山镇陈坊村委会东山村小组右侧一座山旁边,背靠青山,穿斗式砖木结构,屋后山中有两处作战掩体。该建筑是1933年“东山岭战役”的重要物证和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据有关资料记载,1933年春,为了粉碎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围剿”,朱德等红军将领率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在东山这幢“山水清晖”的民居内设立了指挥所,指挥了著名的“登仙桥”和“黄陂”战役。1933年6月在东山村成立“崇仁县苏维埃政府”。从此,东山成了崇仁革命的摇篮和领导全县革命斗争的中心。1933年7月,国民党以第二十七、三十一、四十四等3个师的兵力陆续向凤岗也就是现在的相山进犯,并在逃亡的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和乡长、保长、流氓地痞纠集起来的地方武装“难民团”的带领下,采取“分兵合击”的战术,从三路围剿向东山进攻。而当时主力红军已转入中央根据地,东山只有县独…详情 ▷
红五军宿营地旧址位于许坊乡石背村委会路边村小组。该旧址内发现红军标语3余条。标语在旧民居里是写在西边前房的三网泥壁上,白底黑字,每网泥壁高约1.2米,宽约.6米;标语在旧厨房上是写在厨房窗户外的石灰沿上,白底黑字,高约.8米,宽约.2米;标语在旧库房内多数是写在库房里泥壁上,有少数写在板壁上,有黑墨字迹的,也有红墨水字迹的,泥壁高约1.2米,宽约.4米。标语内容有“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粉碎敌人大举进攻”“打倒蒋介石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帝国主义国民党四次围剿与大举进攻消灭敌人据点”“青年工人六小时工作制消灭蒋系主力部队夺取中心城市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匪党活捉蒋介石打到抚州南昌九江,活捉蒋介石”“打倒出卖东三省热河华北北平的国民党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打倒国民匪党”等。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红军从此攻打宜黄县城北门。在32号旧民居仓房内发现的红军标语,落款多是“红军工特宣”和“红军工政宣”,据此推定驻扎在此的红军部队应该不是一般的战斗部队。在村子周围山上,还发现许多战壕和防空洞。…详情 ▷
崇仁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古塘支部旧址位于崇仁县东南部,距县城约21公里。1927年1月,在临川县委的帮助下,崇仁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古塘支部正式成立。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加大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力度,217年3月,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古塘支部旧址修缮工程。项目总投资4余万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约11万,着力打造5处展示点:筑梦广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支部旧址、黄凤池故居和初心园。筑梦广场面积2平方米,伫立的“崇仁之光”党旗雕塑,总长1米,高2.7米,暗含古塘支部成立时间—1927年1月;其中主雕长7米,基座高1米,纪念“七一”建党日;基座由56块红石垫起,寓意中国共产党执政是56个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顺应民意,是民心所向。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面积13平方米,展示了党的历史等相关内容。古塘支部旧址面积13平方米,展示了崇仁在土地革命中建立革命政权、历史沿革等内容。黄凤池故居面积17平方米,是一栋有3多年历史的古楼,内有简陋的办公用具和生活用品,再现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历史场景。初心园面积58平方米,分为室外和室内两个展示部分…详情 ▷
“道园遗风”民居位于三山乡长仁村委会塔上村小组,建于清未民国初年,一进一天井,硬山顶穿斗式结构。元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虞集,字伯生,号道园、青城櫵者、邵庵先生、芝亭老人等,祖籍四川仁寿,诞生湖南衡阳,侨居江西崇仁。历仕元成宗至元顺帝数朝,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元文宋时,编修了《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中写到了侨居崇仁的过程。死后,朝廷赠江西行中及省参政知文,护军,封纪寿郡公,谥文靖。该建筑对研究虞集思想及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
碧水青山——神龙湖(神龙湖和虎毛山为同一景点两个名称)景点推介词:神龙湖度景区风光绮丽,四季如春。景点集奇山、秀水、怪石、悬棺、古墓于一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美丽传奇和传说,群山连绵数十里,盘绕拥抱着美似“小三峡”的著名虎毛山水库,是人们游山玩水、体味山水文化的好去处。概况:虎毛山距县城七公里,位于郭圩乡郭坊圳村。这里风光绮丽,景点集秀水、怪石、悬棺于一体,今已建成美似“小三峡”的虎毛山水库。虎毛山水库,1955年1月兴工,翌年1月建成,共费资29万,当时是抚州首建的小(一)型示范水库。主坝高17米,库容量为11万立米,蓄水深1米。另建副坝2条,坐落山背村和虎毛山。总干渠1条,分左、右两上支干渠,左支干渠长14.5公里,右支干渠长12公里。由西向东流经郭圩乡程家、下屋、贯桥、甘家、郭圩、东边和六家桥乡儒坊、梅坊、艾坊等村,灌溉面积145亩。21年又投资近3万对主、副坝加固,修建了气势恢弘的节水灌溉系统,业已建成的虎毛山度假村座落于此。美丽传说:传说几百年前,一个僧人因宋朝灭亡…详情 ▷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原为“明经第”民居,建于明代末期,位于距崇仁县城以南约3公里的相山镇尧岗村,该民居占地193.88平方米,共发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标语6余条,内容有“打倒压迫士兵的官长”、“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来打工家红军”等。标语中很多落款是“红军一正(1)宣”和“红军一正(14)宣”,据此推定标语应是红军一方面军(或第一军团)第1军和红军一方面军(或第一军团)第14军部队所写。黄陂战役时,曾在“明经第”民居设立红一方军的临时指挥部。…详情 ▷
崇仁县人民会场位于巴山镇广场北路南1米,该建筑始建于7年代初,占地15平方米,建筑风格庄严典雅,富有民族特色。木构架屋顶,砖柱,主楼为两层,观众席分为两层,可容纳1多名观众。近3平方的舞台,可同时容纳1名演员。人民会堂是我县7年代标志性建筑,它也曾有过辉煌,是县委、政府重要大型会议举办的场所,更是崇仁百姓的绚丽舞台。…详情 ▷
“理学名家”总门坊位于河上镇汗上村委会周坊村小组,为明代理学家、教育家——吴与弼后裔所建,该建筑建于清代。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莲塘小陂人(河上东来),生于公元1391年,死于公元1469年,享年79岁。在历史上,吴与弼的理学成就和治学影响非常大,不仅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崇仁学派”,而且其学生陈白沙在“静观涵养”思想的指引下,开创了“白沙之学”、胡居仁在“笃志力行”思想的指引下,开创了“余干之学”。受到了学生深深的敬服。明朝天顺元年,英宗皇帝朱祁镇复位,授吴与弼“左春坊谕德”。吴与弼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显著特色,就是他的教学方法是“耕读”,开创了一代教学新风。“理学名家”总门坊,对研究吴与弼思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
源野山庄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抚州、崇仁、宜黄黄金交界处,地处崇仁县地界,是级景区;对外交通十分便捷,紧邻抚州市至崇仁县省道,距离抚州市、崇仁县车程仅十五分钟,距江西省会南昌市也只有1小时,1.5小时交通圈可辐射周边省内外城市人群约5万。本规划占地面积约1亩,按照级标准重新设计,计划总投资37.8亿元人民币,前期投资己达到2.2亿,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源野山庄田园综合体由抚州知名房地产企业江西硕丰控股集团匠心打造,由旗下全资子公司“硕丰文旅”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将该项目打造成一个以才子文化为核心,集田园生活、研学教育、农业产业、电商物流、养生养老、文创科技、趣味萌宠、军事体验、婚庆服务、水乐狂欢、民宿度假、特色演艺、乡村美食为一体的全体验式的特色田园乡村产业集群项目,充分融入抚州市“一区一带六极”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该项目内设体验式文创大中型消费产品168个,全面融合“三生三产”具有极强的互动消费能力、产业扶贫能力、城市品牌提升能力。全面建成后最低可实现年营业额8个亿,每年可接纳游客2万人以上,每年最低收益分配率达…详情 ▷
“忠烈第”民居位于崇仁县河上镇堂仁村委会其门村小组民国时期建筑,直进一栋,堂后一天井,硬山顶穿斗式,马头山墙高6.6米,厅堂上方有。占地约28平方米。大门上方门罩缺失,石匾刻写有“忠烈第”三个大字。两边厢房木梁上均雕刻有花鸟等图案。据199年版《崇仁县志》记载:戴用章(1862—1939),字文人,崇仁县唐剩村(今河上镇唐剩村)人,民国十五(1926年)年毕业于丰城县明德小学,民国二十年南昌第一中学肄业,日本侵略军侵犯我国东北三省时,他义愤填膺,投笔从戎,民国二十二年九月报考中央航空学校并于第六期毕业,毕业后任中国空军第六大队第五中队队长。“七8226七”事变发生,他告别父亲和新婚妻子,参加抗日战争,经过三次空中激战,在江苏境内上空,击落日机两架,荣立战功。民国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在河南境内的一次空战中,不幸血洒长天,为国捐躯,遗体葬于河南省周家口。“忠烈第”民居是纪念戴用章烈士的建筑,保护“忠烈第”民居对于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
红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位于礼陂镇岔路口村新屋下村小组,建筑座北朝南偏东4,建于清代。该民居的屋外墙的泥壁上写着许多红军标语,标语“第四次反围剿”,“苏维埃设立农村学校,农民不要钱有书读”和“当品抵押品无代价退还贫苦工农”等内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董振堂带领红五军攻打宜黄县城时曾在此驻扎,并作为临时指挥部。…详情 ▷
崇仁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南5米处南阜山。这里青松蓊郁,绿柏摇翠,雄伟庄严的崇仁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巍然耸立在此。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航埠古塘村建立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崇仁南部便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建立了县、区、乡苏维埃人民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军事“围剿”。尤其是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崇仁独立团和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取得了“登仙桥战役”的重大胜利,受到中央红军和工农红军江西省军区的表彰。红军北上抗日后,崇仁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仍然英勇不屈,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1949年5月1日全县解放。据资料介绍,崇仁县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有77名,解放战争时期烈士2名,抗美援朝烈士5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烈士11人。为纪念革命英烈,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1949年,崇仁县县委、县政府在此建立革命烈士公墓,1964年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199年重建。新建的烈士纪念碑占地2亩,碑高14.75米,大理石结构。碑塔正面题词“崇仁县烈士纪念碑”,背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