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沁源县城南。194年至1942年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中心,太岳区党委、决死一纵队司令部、太岳军区司令部等重要领导机关驻在这里,当时有太岳区的“小延安”之称。、陈庚、安子文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指挥战斗,领导太岳区的根据地建设工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西北19公里灵空山峪中,坐落在悬崖的半腰灵空山圣寿寺位于沁源县灵空山镇灵空山中。坐北向南,五路院落一字排开,各有山门而又互相贯通。据寺内碑文记载,始建于唐代,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始名圣寿寺,现存建筑基本为明清遗构。圣寿寺五路院落自西至东分别是罗汉院、窑楼院、中院、关公院、僧房院,院后崖壁上有唐末开凿的净身窑,附近有建于明代的峦桥和仙桥。中院大殿面宽五间,硬山琉璃瓦顶,檐下施五踩双昂斗栱,看面抹斜。灵空山圣寿寺布局灵活,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寺内宗教文化内涵多样,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213年5月,灵空山圣寿寺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灵空山古建筑群灵空山古建筑群(第四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沁源县城西灵空山灵空山属太岳山脉,境内峰峦叠起,沟壑纵横,风光十分秀丽。据寺内碑文载,唐初灵空山就有寺庙,规模较小。唐景福年间(892—893年)扩建,后历代均有修葺。主要寺院有圣寿寺,为明清所建。圣寿寺因地势修建,东西横向排列、左右联通六院,中大殿一院为主体建筑,共计有僧舍殿宇76间。另有明代修建的仙、峦二桥,造型精巧美观。…详情 ▷
位于山西省长治、临汾、吕梁三地区交界处,地处山西省腹地,太原市西南。1992年11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占地面积9万亩。公园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所在地区属太行山中段,并有多条溪流从这里发源注入汾河和沁河。园内植被良好,森林密布,森林覆盖率为48.5,在山西省名列前茅。森林结构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占89,其余为人工林。主要树种为油松,是山西省油松集中分布地区,素有“油松之家”之称,其中灵空山有全国最大的油松“九杆旗”,号称油松之王。除油松外,园内其他树种还有华北落叶松、白皮松、杜松、杨树、桦树、辽东栎、五角枫等。药用植物也很丰富。…详情 ▷
太岳行署赵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71949年地址: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赵寨村太岳军区行署、各处处长旧居是为窑洞组群。现存牛佩琮、裴丽生等太岳军区行署领导人旧居窑洞8孔,配房三间,大门一间,各处处长旧居窑洞7孔,警卫连旧居窑洞6孔,其它机构窑洞旧址4孔,共计窑洞25孔。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详情 ▷
太岳烈士陵园太岳烈士陵园位于沁源县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太岳区党委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于太岳革据地的先烈,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陵园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动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园座北向南,可分三个部分。进入园门,两侧是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正面是屏风。屏风开左右两门,供行人通行,屏风后小广场北面是纪念堂,从纪念堂两侧大门入内,院中高耸着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级台阶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层。登阶入亭,居中是烈士纪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刘开基等同志的题词。同志的题词是“为抗日战争和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烈士亭前左右两侧建有两座纪念亭。亭的台基低于烈士亭,为四柱四门方型结构。左边的叫“光荣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右边的叫“胜利亭”,是为纪念解放战争胜利的。在胜利亭和光荣亭前面正中处,还建有一座小巧的凉亭。顺着烈士亭内的穿堂往北,便进入烈士陵墓。这里依次安葬着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于沁源的部分烈士遗骨。松柏青翠、绿树成荫、碑石整洁、庄严肃穆。人们经常到此凭吊,缅怀革命先烈。烈士陵…详情 ▷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第二批省保)时代:194—1942年地址:沁源县城东南7公里太岳军区正式成立于194年6月7日。是根据朱总司令指示,率决死一纵队在晋东南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沁源开展游击战,粉碎闫锡山“十二月事变”以后,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根据黎城会议整编建立的。由386旅旅长陈赓任司令员,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汉任参谋长,苏精成任政治部主任。军区归属192师指挥,下设3个军分区。军区成立伊始,司令部驻于闫寨崔家大院。194年11月18日,日军第41师团,36师团和独立混战旅团各部7余人对沁源进行了第一次扫荡后,闫寨成为一片废墟。太岳区领导号召军民挖窑洞安居,继续战斗。军区党政军领导亲自动手,带领官兵打土窑洞达17余孔,旧址现存的土窑就是当年挖成的。1944年秋司政机关南撤。旧址由三孔院落平行布列组成,通面宽6米,通进深22米。建筑依山开凿窑洞1孔,主体8孔,坐北朝南,为、陈赓、警卫班、参谋部等办公室和居室。窑洞总占地面积215平方米。213年…详情 ▷
中共太岳区党委阎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71949年地址: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阎寨村西岭上194年1月,“晋西事变”后,为巩固太岳区,加强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八路军第386旅集总部特务团进入太岳区,配合决死第1纵队予进攻张家店之阎军以严重打击,巩固了太岳区根据地。6月,根据北方局黎城会议决定,成立太岳军区,由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兼军区领导机关,对外称太岳纵队。该军区组成后,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太岳区冬季反“扫荡”作战。1942年,太岳军区部队先后参加了反“蚕食”斗争和岳南、岳北秋季反“扫荡”作战及春季、夏季、秋季反“扫荡”作战和沁源围困战。太岳区党委初期称太岳特委驻沁县,特委书记安子文。1939年9月迁驻沁源县柏木村,194年4月在阎寨村正式成立“太岳区党委”,驻阎寨所属自然村——西岭上。太岳军区区党委旧址是一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窑洞组群,现存6个院落,第一院现存窑洞6孔,第二院现存窑洞3孔,第三院现存窑洞3孔,第四院现存窑洞4孔,第五院现存窑洞2孔,第六院现存窑洞3孔,共计21…详情 ▷
贾郭石窟(第五批省保)时代:北魏、隋唐地址:长治市沁源县王和镇贾郭村东石窑湾古庄线北侧崖壁贾郭石窟始凿年代不详,现存石窟造像为北魏至隋唐风格。石窟位于东西长约145米、高约2.5米的崖壁上,坐北朝南,由东向西依崖开凿11窟,分布面积约364平方米。11座窟宽.61.1米,深.31.7米,高.81.2米,大小不等。窟内造像多为三壁三龛式,窟门侧雕有金刚或菩萨立像,窟内壁造像均为一铺三身,或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东侧第一窟原有题记,现模糊不清。造像风格既有北魏的秀骨清像,也有隋唐的丰圆广颐。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详情 ▷
决死3纵队25、38团团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年地址: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镇下兴居村194年决死3纵队25、38团团部驻扎在下兴居清代秦姓武举修建的六进院内,在太岳军区的领导下,指挥部队抗击日军,并参加了著名的“沁源围困战”。旧址坐西朝东,六进院布局,乃清代秦姓武举创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详情 ▷
花坡花坡位于沁源县西北部王陶乡,是沁源县一处著名风景区。之所以被称为花坡,最著名的和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花。一面面舒缓起伏的山坡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五颜六色的各种不知名的烂漫山花在这里汇聚,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因为地广人稀,所以这里的各种不知名的鸟总把每一个光临这里的人看作是尊贵的客人,它们热情地招呼着你,簇拥着你,为你引吭高歌,为你翩翩起舞……山风徐来,花枝招展,随风摇曳,远处山坡的边线上,一簇簇的白色在游移着,那是放牧的羊群。生活在这儿的羊群应该是令人羡慕的,它们远离尘世,过着悠闲的原始的游牧生活,丝毫也不用为世间的复杂和多变而困扰,也不用为仕途和前途而担心。…详情 ▷
沁河源头景区沁河属黄河水系,为山西境内八大河流之一,长度仅次于汾河位列第二,在沁源境内流程百余公里,流域面积213平方公里。沁河是沁源的母亲河,沁源县因发源之地而得名。查沁河之源出处有六,既:官滩乡活凤村、景凤乡西沟、白狐窑马泉村、赤石桥乡涧崖底村、聪子峪乡水峪村、王陶乡河底村。其主要水源出于河底村,故名“沁河源头”。河源在村后一条狭长的崖谷中,两崖相间约7米宽,崖底各有一个水桶粗的泉流噴涌而出,水质清洌透彻,水量终年不减。两源流交合后顺着河沟湍湍东去,汇纳百川之后有小南川出县境,开始了它一泻而入黄河的千里流程。沁河源头现已辟为一大景区,景区内高山相对,峭壁如削,山谷幽深,时开时合,时而青山叠翠,望不见顶,时而峡谷一线,如逢绝境,每年来此寻访探险的游客络绎不绝。电话:3557832341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详情 ▷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第一批省保)时代:抗日战争时期地址:沁源县城南8公里的阎寨村北5米的土丘台上原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阵亡将士纪念碑,由太岳军区、太岳行署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15日立。1981年为保护碑加建纪念亭。纪念亭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占地面积48平方米,由砖石水泥砌成。纪念碑共四块,存放于碑亭内,背向而立。四块碑大小等同,高1.3米,宽.53米,厚.2米。第一块为碑名,第二块刻碑文,第三块刻决死纵队、抗战四年阵亡指挥员名录5余人名,并记有牺牲烈士4879人,第四块为陈赓、牛佩琮等题词。…详情 ▷
山西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太岳山国有林场,总面积248.3公顷。沁河的主源位于沁源县王陶乡河底村后一条狭长的沟谷中,沟谷两岸山崖相距约7米宽,在石崖上有一个水源丰盛的山泉出水口,如茶碗之粗,突涌而出,水质清冽,终年不减,长流不息。山泉流出石崖后,沿着险峻的十里山谷,一路奔涌而下。此后,渐次纳入出自官滩乡活凤村、景凤乡南湾、白狐窑乡马泉村、赤石桥乡涧崖底村、聪子峪乡水峪村等五处流出的水源,汇纳各川之水后,由小南川流出沁源县境,经千里流程注入黄河,沁源县即因它是沁河发源地而得名。…详情 ▷
灵空山风景区位于沁源县西北的五龙川乡,北接绵山,西靠霍山,方圆数1里,属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境内奇峰突兀,沟壑纵横,密林蔽日,花草繁茂。中心地段三峰耸立,涧谷幽深,有名的圣寿寺座落在谷中台地;据记载,宋代赐名的圣寿寺是创建于唐代的一座寺庙。唐懿宗第四太子因黄巢起义避难到此,迷恋风光秀丽,削发为僧。其弟僖宗为兄大兴土木,兴建禅院。从此灵空山名扬方圆十数州。在南北山腰有居民小庄,田园葱郁。这里环境秀美,气候宜人,冬季温和,夏天凉爽,是一处理想的旅游、避暑、疗养胜地。灵空山风景区为级自然风景区,,是山西境内“热门”景点之一,是长治市“十五”期间旅游开发建设的一处重点工程,是一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吸引客商投资的宝地。仙桥仙桥为单拱石桥上建棚式长廊三间,宽不过三米左右,虽结构简单,却雅观坚固。游人每到此处,俯身探视桥底,见深谷数丈、溪流潺潺,顿觉头晕目眩,身摇欲坠。峦桥峦桥是我国古代工匠聪明智慧的结晶,它长十七米,宽四米,丹柱画廊,造型优美。之所以取名“峦桥”是因为座落于山峦之中,又飞架于山峦之上的缘故。自…详情 ▷
位于沁源县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太岳区党委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于太岳革据地的先烈,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陵园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动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园座北向南,可分三个部分。进入园门,两侧是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正面是屏风。屏风开左右两门,供行人通行,屏风后小广场北面是纪念堂,从纪念堂两侧大门入内,院中高耸着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级台阶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层。登阶入亭,居中是烈士纪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刘开基等同志的题词。同志的题词是“为抗日战争和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烈士亭前左右两侧建有两座纪念亭。亭的台基低于烈士亭,为四柱四门方型结构。左边的叫“光荣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右边的叫“胜利亭”,是为纪念解放战争胜利的。在胜利亭和光荣亭前面正中处,还建有一座小巧的凉亭。顺着烈士亭内的穿堂往北,便进入烈士陵墓。这里依次安葬着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于沁源的部分烈士遗骨。松柏青翠、绿树成荫、碑石整洁、庄严肃穆。人们经常到此凭吊,缅怀革命先烈。烈士陵园内的陈列馆里,陈列着革命…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