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凤桥彩凤桥位于云龙县城北74公里的白石乡顺荡村,横跨沘江之上。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后历代均有维修,到光绪年间的最后一次维修时把西面的桥亭改建,名“童子阁”。桥为单孔伸臂木梁桥,全长33.3米宽4.7米净跨径27米高11.33米,桥身建筑采用木方交错架叠,从两岸桥墩层层向河中心挑出,如楼阁建筑中的斗拱,在两端斗拱向中伸延相距9米时,再用5根横梁衔接,上铺木板组成桥面,并于桥身上复盖房顶。桥两侧用木板遮挡,桥内置两排木凳供行人歇息。在东面桥亭内现存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云龙州官告示碑》颁布行人马帮等过桥规则。现该桥保护完好。1988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详情 ▷
1、千古盐井公元前1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僰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在这口深深的直井下面,还有纵横交错的引水甬道,犹如一条地下运河,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2、卤脉龙王诺邓的龙王据说是主管五井卤脉的,明初的五井包括诺邓井、顺荡井、山井、师井、大井和丽江府的兰州井、鹤庆府的弥沙井等七个盐井。到明朝后期,才把诺邓井、天耳井、大井、石门井、雒马井这五个盐井习称为“五井”。3、北山重楼诺邓北山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前后人家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后门即通后家大院,古代诗人描绘诺邓村居是:“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全村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等,风格各异。4、河东民宅古诗言诺邓河是“双桥镇小狭,水细未成河”,只有河东一带地势稍缓,民居宅院相对建得宽平完整。古文曾描绘诺邓村:“崇山环抱,诺水当前…详情 ▷
宝丰古镇是古代云龙先民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县城,清代曾是云龙州治所,与丽江古城一样,大理宝丰古镇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城。宝丰的民居都是典型的白族民居风格,或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或一正一耳,或六合同春。有的高大巍峨,有的小巧玲珑,地处澜沧江支流沘江下游,地势北高南低,沿沘江呈狭长形状,境内“崇峰铁坎,重罗山外之山;澜津带河,叠裹水中之水”,是山峦连绵,峡谷纵深的高寒山区,白族人民沿沘江依山聚居。宝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这里的旅游以人文古迹为主,主要景点有白衣阁、大雒马邮亭(茶亭寺)、福隆寺、秀峰塔等等。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类型:古镇古村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情 ▷
天然太极图云龙县城北面因江水绕出一个“”型大弯子而形成罕见的天然地貌奇观——天然太极图,虽然它不过是地质时代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通过河流深切形成的特殊地貌,但后来人们赋予它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成为一个天生的道教文化符号。云龙县城西北3公里的旅游公路上可观览天然太极图全景。1、太极锁水。诺邓河自东北蜿蜒而来,从“太极两仪”的正中间流出,犹如一根银链上挂着一把童锁,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有传说太极图北面江水圆绕如一根帝王玉带,人们恐生不测便挖山断脉,以制止出现“草寇草王”之类祸患,乃完整形成今日所见之圆形太极图案。2、狮象把门。“太极”图案上的阴、阳两个鱼形坝子,北面谓“庄坪”,后面的小山犹如狮头;南面谓“连井坪”,后面的小山犹如象鼻(从南面看又象一个鹅脖子),两山之后就是进入诺邓村的大路,古人将此称为“狮象把门”。3、云岭天仪。站在沘江西面山中俯瞰“太极”图案,形象非常逼真。每至夏秋季节,沘江如红丝带镶边,两个鱼形小坝如两张绿丝毯相对,周边的云岭群山云遮雾罩,山岚飘绕,实在如传说中是天宫所用的太极天仪遗留在人…详情 ▷
该桥始建于年,桥全长米,孔净跨米,采用木枋交错架叠,从两岸桥头层层向河心挑出,在相距米处用根粗壮的横梁衔接,上铺木板,并有抬梁式木结构桥屋,为云南省民族地区特有的桥梁形式。景点位置云南大理州长新乡包罗村…详情 ▷
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以雕版、印刷、工艺美术藏品为主,至今仍留有乾隆年间的匾额;杨黄德家庭生态博物馆则以土地契约、字据、家谱、瓷器、木雕等为主,时间贯穿明朝嘉靖、万历,清朝康熙、乾隆、光绪等年代。据黄金鼎介绍,成立家庭博物馆时,村里的老人家前去帮忙布置,他也参与其中。为博物馆写下简介、目录,然后把藏品分门别类摆好,供游人观赏了解诺邓历史。景点位置云龙县白族古村诺邓村内门票5元…详情 ▷
诺邓村口就是古盐井,汉代所置,现在还保留着井,可供参观。两千多年历史了,也记录着诺邓因盐而兴的起源。真正有意思的是在遗址斜对面,还有人家在用古法提取盐。盐井里面无人值守,随便参观,看介绍说一口是淡水井,一口是盐卤井,结构很是精巧,古人的智慧还是很高超的,一口盐井繁荣了一个村子。不远处的盐博物馆,里面的介绍更为详细,可以去参观一下,再去村中会更有体会。景点位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公路…详情 ▷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位于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南大慈寺东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存火葬墓近千冢,梵文经幢二座,完好的梵文碑71块,残碑2多块,碑除一块明成化二年(1466年)铭文为汉字外,余均为梵文经咒经幢为四方形三重檐,顶作圆形宝顶。顺荡火葬墓群是元末至明代中期白族墓地,是目前我省保存最完整的火葬墓群。1988年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云龙天池,又叫署场海,古称高海子。从云龙县城沿着蜿蜒的公路西行2余公里,便在森林茂密的山间看到一池碧水恬静安详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这就是滇西有名的高山湖泊五宝山天池。物换星移,世事沧桑。天池仿佛一位久居山中的绝代佳人,以她特有的唯力,向外界不断展示其天生丽质与风姿。周围的五宝山,森林茂密,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原生的云南松林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池畔环境幽静,周围山峦叠翠,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风光四季不同,使人仿佛置身于变幻的画卷之中。位于云龙县城西部2余公里的天池山中,天池海拔2551米,水面约为1.5平方公里,最深处16.8米,平均水深8.5米,属高原断层湖。距下关175公里,距昆明574公里。在天地附近方圆几十里内的白、汉、傈僳、彝等多民族杂居的村村寨寨,都流传着一段关于天池由来的动人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池这个地方叫署场,是一个百草丰茂、野花遍地、供人放牧的绿草坝。有一年,大理洱海龙王的三太子因受不住后娘的和弟兄间的摩擦,决心离开洱海,另找安身之处。于是他请了大理的马帮驮着父亲给的12驮东西沿着落日的方向流浪于高山峡谷,…详情 ▷
顺荡火葬墓群在距云龙县城7多公里的最北端,有一个古老的小集镇,无论是由县城沿沘江直上,还是从兰坪顺沘江而下,它都会突然间奇迹般跳跃在你的眼前———它就是古老神秘的顺荡井。顺荡火葬墓群就位于云龙县白石镇顺荡村的莲花山上,火葬墓群坐西朝东,墓葬多为横向排列,整个墓地依山势缓缓而下呈等腰三角形台地,总面积15万平方米。墓地现存古墓千余冢,完好的梵文碑92块(梵文碑85块,梵文经幢7座)。火葬墓群是明代的古墓葬群,从明永乐到嘉靖年间都有,可见明代中期是最鼎盛的时期。火葬墓群是当地白族墓葬,墓碑所刻死者多为杨、张、高、赵四姓,即现在顺荡居民的祖先坟茔,是整个云南省境内保存得较为完整的火葬墓群之一,多数梵文及碑刻均较为清晰,是研究古代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极为珍贵、精美的艺术品,是研究梵文历史的活教材。根据火葬墓群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87年就被云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年云龙县对火葬墓群进行抢救复修,…详情 ▷
太极图是天然形成的一个八卦图多数都是从诺邓拼车或者自驾去的那里没有公共交通上去不是很方便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组成一个“”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奇妙天然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太极”上有阴极和阳极两个鱼型平坝,既是自然地貌奇观,又结合道教文化,自然巧合,极为罕见。“太极”图案上的阴、阳两个鱼形坝子,北面谓“庄坪”,后面的小山犹如狮头;南面谓“连井坪”,后面的小山犹如象鼻(从南面看又象一个鹅脖子),两山之后就是进入诺邓村的大路,古人将此称为“狮象把门”。景点位置大理云龙县诺邓镇…详情 ▷
通京桥通京桥俗名大波罗桥,现名“解放桥”。位于云龙县城北长新乡大波罗村,横跨江上,距县城38公里。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通京桥为伸臂式单孔木梁桥,全长4米,宽4米,净跨径29米,高12.5米。桥采用木方交错架叠,从两岸层层向河心挑出,中间用长长12米的五根横梁衔接,上铺木板组成桥面。桥上瓦顶桥屋,桥内两侧平置两排木凳供人歇息。桥外两侧用高约1米的木板遮挡,以作为桥面的围栏。桥两端建有牌楼式桥亭,亭高5米,通面阔6米,内连一条长5.5米的石梯甬道.通京桥建筑奇巧雄伟壮观是今大理州境内的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古桥。1998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虎头山古建筑群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据《虎山碑记》载:“虎头寺原有一间山神庙,清道光年间陆续建老君殿和财神殿等寺观。清咸丰七年(1857年)又毁于兵燹,到光绪三十二年(196年)修复并建了张仙祠、王母寺等”。虎头山山石峥嵘,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寺庙道观沿山势修建,有虎头寺。在寺庙之间有曲径石廊、石桥相通,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刻有(清)杨名扬书写“虎”及“石门八景”的诗碑,虎头山寺庙建筑布局合理,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每逢节日游人众多,是重要风景旅游区。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虎头山古建筑群以道教寺观建筑为主,由张仙祠、虎头寺、王母寺、老君殿等寺观及财神殿、弥勒殿、三宫殿、普陀岩等石观、石窟组成其间以栈道、石牌坊、石亭、石桥串联,石壁有书刻、题字,形成一个依山附岩、布局巧妙的建筑群体。张仙祠分前后两殿,前殿为廊式建筑,后殿为主殿,单檐硬山顶建筑,内塑张三丰塑像。主殿左侧有厢房,右侧有一耳房。财神殿、弥勒殿均为石寺观,建于张仙祠之上方分别供奉财神…详情 ▷
云龙县城南面的虎头山,危岩高耸,山势雄峻,石壁千寻,风光无限。山中虎头寺是大理地区著名的名山古刹。虎头山地质为一亿多年前白垩纪形成的砂岩,整个山体就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由于千百年的风化剥蚀,在这片岩石表面上出现了许多神奇而形象的天然纹迹,如仙人扇、仙人床(或禅坐留踪)、仙人脚印和石鱼、石鳖等,古人谓之石上仙踪。经虎头巨石再攀登险磴而上即为虎头寺,前殿称桂香楼,建在悬岩之上,顶部悬匾书“洞天高朗”四字,站于楼上可俯瞰云龙县城全景。后殿现为大雄宝殿,殿内塑有“三身佛”即释迦牟尼佛及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殿前有佛教护法韦驮菩萨。古刹林荫,虎头寺后有两株数百年的古木高山榕,遮天蔽日,阴翳全山。其侧有王母寺,周边参天大树,老松虬曲,林荫清静,山风和畅,别有景致。景点位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详情 ▷
天子山景区天子山景区地处世界遗产三江并流名胜区南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景区距县城诺邓镇35公里、距大理市19公里、距昆明市576公里,交通畅达,旅游接待条件充分。天子山景区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有高山草甸,有榧木、红豆杉、天麻、虫草、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资源。…详情 ▷
玉皇阁建筑群玉皇阁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诺邓村,距县城约7公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维修扩建,清咸丰七年(1857年)部分建筑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陆续修复。现存建筑以玉皇阁为主体,由玉皇阁,文、武庙和木牌坊组成。玉皇阁为三重檐楼阁式建筑,建在高2.15米的方形台基上歇山顶阁通面阔13.8米通进深13.3米高16.4米。阁两侧有左右厢。文庙在玉皇阁东约3米处。单檐歇山顶,通面阔8.6米通进深6.7米高7.31米。武庙建筑形式与文庙同。木牌坊在玉皇阁前约15米处。整座牌坊用四根木柱擎起斗拱架叠的层架构件,高9.65米。建筑布局合理,蔚为壮观。诺邓玉皇阁建筑群,是云龙县境内现存最早的宗教建筑群。1988年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详情 ▷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诺邓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古村落,长期以煮盐为生,曾一度是封建社会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诺邓有着悠久的历史,云南最早的史书《蛮书》中言“剑川有细诺邓井”,据考证细诺邓即今云龙县诺邓井,可知诺邓村见于史籍至少有11多年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代王朝。一千多年来,诺邓村名从未变更过,对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来说,堪称地理史上的奇迹。诺邓的三四百户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诺邓村至今家家户户都养马,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马帮的影子。如今村子的“古宗坪”和“回民坪”就是昔日藏族和回族的马帮、牛帮常驻之地。民居依山而建,上边家的门口往往是和下边一家的房顶同高,主要是以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居多。向上望去,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由下向上建有:龙王庙、古江西会馆、万寿宫,古榕树、黄姓家族的“题名访”和玉皇阁前的“棂星门”,是滇西现存最大的古木牌访。再上去就是玉皇阁建筑群,周围全是高大的古黄连木,树高多达三四十米,最古老的树…详情 ▷
蟠龙寺蟠龙寺坐西向东,坐落于江与狮里河交汇处一高岩石之上。寺院为一进两院。占地153平方米。大门与正殿稍有偏移,中殿两侧有厢房。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两侧设空廊,可观江景色。寺院四周绿树成荫,院内清静幽雅,是县文化馆、县文管所所在地,也是县城主要景点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1979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进行抢救维修,1985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县文管所文物普查资料载(雍正《云龙州志》):蟠龙寺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毁于兵火,光绪初年重建。蟠龙寺是旧时“石门八景”之一“三阁龙蟠”的所在地。地址:云龙县城石门镇西边…详情 ▷
云龙保存的桥梁从最古老原始的溜索、藤桥到现代化的钢桁桥,其种类之繁,建筑形式之多样,完全可以组成一座桥梁的博物馆,素有“云龙古桥冠全滇”之称,堪称“古桥梁艺术博物馆”。213年,沘江古桥梁群被列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龙的桥梁具有“浮、梁、吊、拱”四大基本特性。这四大桥型是一切桥梁的鼻祖,如今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桥梁就是由此派生延演而来的。其中除浮桥是在沘江枯水季节临时搭建外,其余都是永久性桥梁。这些各种类型的桥梁大都集中在沘江流域及其支流之上,形成古桥梁群,如今还保存有各种类型的古桥近百座,有较大价值的42座。沘江上的古桥梁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从原始简单的桥梁到大跨度、建筑工艺复杂的桥梁,可以组成一部古代桥梁的发展史,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详情 ▷
西竺寺西竺寺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象麓村,距城约3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永历六年(1652年)增修。现存主殿,单檐歇山顶,通面阔13.9米通进深11.3米前檐厦廊阔3.2米卷棚式顶,门楹悬“竺国宗风”横匾,殿内存十八罗汉塑像,保护完好。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