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山遗址位于永康市经济开发区苏溪村,面积32平方米,距今1~9年,它是迄今发现的浙中地区海拔最高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有陶器、石器等。陶器以夹炭红衣陶为主,夹砂陶少量。器型有大口盆、双耳罐、卷沿罐、圈足盆等。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包括石磨盘石、魔棒、石球、砍砸石器、石片石器等。根据专家对遗址出土陶器的器型和胎质分析,庙山遗址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的早期。…详情 ▷
永康市绿地生态园位于永康市西部的花街镇境内,园区总面积89公顷,是一处集现代生态林业生产、示范、科普、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林业观光园。园区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生长繁茂,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和经济林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森林植物景观,园区主入口至绿色食庄的沥青路,长2.8公里,宽6米;主游览步道总长约5654米,路宽1.52米;次游览步道1694米,总宽11.5米,贯通游览整个园区景点风光。园区主要娱乐项目有观鱼池、垂钓、观水景生态园等。永康绿地生态园区总面积2亩,园区内水资源充足,有山塘湖泊9处,森林植物景观覆盖率达9以上,是天然的“氧吧”。有真人俱乐部设施,登山观景场所,是浙江省四星级农家乐,省级农家乐特色点。…详情 ▷
陈亮墓位于永康市马铺山卧龙岗,为土堆墓,墓制规模较大,占地约3亩。墓前两侧有石质八字形翼墙,右刻“光昭日月”,左刻“书上中兴”。墓前和墓后各有石碑一块。墓前石碑长1.3米,宽.67米,厚.14米,上刻“状元龙川陈公之墓,明万历壬寅年冬月重立”字样。虽历经沧桑,其遗迹至今犹存。陈亮墓1993年经永康市政府组织力量修缮后,墓地更加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经认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结合陈亮的爱国主义精神,陈亮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断发挥。陈亮(公元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人,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一生主张抗金救国,有积极的用世精神,学术上卓著独到的见解,在国际上赢得崇高声誉。宋光宗绍熙四年五月状元及第,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次年末至官而卒,归葬卧龙岗。近年来,每逢清明,在龙山镇政府的号召和组织下,机关干部和众多群众都主动参加陈亮墓的祭扫活动,祭奠这位伟大的爱国思想家,缅怀先贤,追忆往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16年3月31日,祭扫陈亮墓活动在庄严肃穆的苍松翠柏下举行,市政协副主席胡潍伟,市政府党组成员胡…详情 ▷
永康国际会展中心被誉为展示永康五金的窗口,不仅陈列着4多种五金城产品的名品馆,更专门建起了12多平方米的中国五金历史文化体验中心,既有观赏性又兼顾游客的体验,全方位展示永康五金历史文化,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五金、购买五金、体验五金的重要平台.永康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永康市委党校以北,总部中心以南,33国道以东,在建的五星级万丽大酒店以西。总用地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由十个展厅、序厅、办公楼以及广场组成,拥有室内标准展位35个,室外展位15个。整体建筑像一只展翅朝阳的凤凰,规模宏大,设施一流,功能先进,可满足举办大中型展览、会议、商务洽谈等需要。其主要有四个功能分区:(一)序厅: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总高度31.5米。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平时为停车场;地上一层为大厅,正立面两侧设有宽3米、高1米的全彩电子显示屏,气势壮观;二层为主席台,三层为信息发布厅,四层为千人多功能厅,可满足大型峰会、洽谈会、联谊及庆典活动等需要。(二)展厅:建筑面积为12.1万平方米,由一个常年展示厅,九个展厅组…详情 ▷
寿常公祠位于永康市象珠镇,年代为清、民国。寿常公祠位于象珠一村,是象珠王氏熙一公门下第三房寿派的宗祠。宗祠的寝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堂主体拜堂(二进)是清晚期建筑,正立面和第三进是民国时期改建和添建的。多年来,祠堂曾几次险遭劫难,幸亏族人多方努力保护,得以保存至今。2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刘英烈士陵园,位于国家级名胜景区——方岩风景区马头山麓,始建于1953年,1982年重修,1988年被定名“刘英烈士陵园”,并由共和国元帅聂荣臻同志题写园名。1992年,时值刘英烈士牺牲五十周年,陵园进行扩建。现陵园总面积3349平方米,集墓、馆、碑、亭于一园。陵园是刘英、张贵卿烈士的牺牲地,建有刘英烈士墓、张贵卿烈士墓、永康十三烈士合墓以及刘英、张贵卿殉难处以示纪念。其中刘英烈士墓墓碑由粟裕大将题写。陵园东北角是革命纪念馆,占地1164.5平方米,建筑面积661.75平方米,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内设三个展厅,依次以刘英生平事迹、张贵卿生平事迹、永康党史为序布展,附设碑、廊、照壁等。陵园的西面是革命纪念碑,高168米,上部为人物雕刻,下部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碑的背面是“英名录”,刻着334名烈士的名字。红军亭位于陵园南部,亭名由尤太忠将军书写,亭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师)纪念碑”由张爱萍书写。刘英烈士纪念亭的亭名由原浙江省委书记铁瑛书写,郭化若将军为纪念亭题写楹联字。…详情 ▷
徐震二公祠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也是永康市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祠堂,为永康市重点文特保护单位。徐震二公祠位于市区武义巷内,规模宏大,占地1512平米米。祠堂分前、中、后三厅,每厅为五开间。三个厅的明间、次间、净间的梁架均为抬梁式。前厅正门系三层牌楼式结构。墙面全部用于青色水磨砖砌成。还有两块长方形额枋,上以荷花、葡萄等花卉立体图案镶框,两侧假边门上,各嵌有一块左为琴棋,右为书画的石刻。大门外两侧墙面三花三墙形式,墙顶上有正脊瓦当滴水装饰。整个墙面气势宏伟,工艺精细。前厅、中厅的前后檐柱,檩条上有马腿,刻有人物、禽兽、花鸟等纹饰。徐震二公祠,解放前为永康县参议会的驻址,并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常在祠内举办书画展览。解放后,曾用作粮库和职工宿舍,近年永康市人民政府已将此公祠拨为文物管理部门看管,最近省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五峰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于24年,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五峰书院、中国书院文化陈列室)、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景观为一体的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内各种设施配套完备,展示内容较为丰富,各项制度完善,较好发挥了接待、服务和宣传等功能。基地内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代表性的景点:一是浙江省政府办公旧址(重楼)。1937年日寇侵华,沪、杭相继沦陷后,浙江省国民政府遂于1938年元旦迁至永康方岩,省府及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等重要机构设在五峰重楼办公,其它机构租用岩下、橙麓村民房。作为省政府临时办公驻地,大多机关较简陋。期间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将五峰重楼建筑漆成青灰色,以示不忘国耻。1942年5月2日,日寇侵犯永康,浙江省政府乃转迁松阳。省政府主要机构迁至方岩办公达四年半之久,成为这一时期浙江军民抗战的指挥部。二是周恩来视察方岩纪念碑和团结抗战树。1939年4月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的身份会见浙江省政府主席、抗日名将黄绍竑,由省主席黄绍竑陪同视察抗战情况,共商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大计。为纪念这次历史性的会见和表示携手合作的…详情 ▷
湖西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21年在浙江省中部的永康市发现湖西遗址。经过两年多的调查工作,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相当数量的、距今9年前的炭化稻谷以及水稻小穗轴。而后者是区别野生水稻和驯化水稻的重要依据。小穗轴是稻谷与稻秆小枝梗的连接部位,是承托稻谷的基盘。野生稻有自然脱粒的特性,因此稻谷脱落后,小穗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而驯化后的栽培稻失去了这一特性,需要人工脱粒,其小穗轴的接触面就留下了“疤痕”。在湖西遗址出土的水稻小穗轴中,既有基盘光滑的,也有基盘“留疤”的。这体现了早期稻作农业的原始特征,它们证明,在湖西遗址所处的上山文化时期,浙江的先民除了采集野生稻谷,也开始驯化、种植水稻。217年1月13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烈妇祠位于永康市西城街道,年代为清。2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古山胡氏旧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5年3月16日俗称“七棚头”。坐西朝东,总体布局为五条轴线,南北向长,东西向短,通面阔约66米,通进深约4米,总面积约27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前楼、中厅、后堂及两侧厢房;其余四轴线上建筑均为厢房,北侧两轴线厢房各为十间,南侧各为十一间。大小天井共十四个,均用统一标准的卵石铺砌。正门为四柱五楼式砖雕门楼,装饰题材均为浮雕,工艺细腻精微。中厅、后堂的木构装饰深雕浅刻,玲珑剔透。胡氏旧宅,布局有序,主次分明;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是我省一处地方特色明显,规模较大的清代住宅建筑。…详情 ▷
朱明粮仓位于永康市东城街道,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象珠二村前仓位于永康市象珠镇,年代为明。2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厚仁后宅厅位于永康市石柱镇,年代为明。后宅厅坐落在永康市石柱镇厚仁村,为厚仁李氏第八世祖松川公(字用彰)所建,距今已有近5年。它是永康现存唯一的明代古民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整座建筑占地近千平方米,最多时曾同时居住着上百人。厚仁村古称碧湍之浒,据称始迁祖辉公134年迁居于此,正是看中这里溪水环绕、一马平川的地理环境。现在的厚仁村有13多人,村民多姓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村曾经有着丰富的古代建筑,包括1座古祠堂、4个古厅堂、5眼古井,古桥、古亭各2座……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布局严谨。如今,始建于公元156年的李氏家庙经过修缮重建,已经承担起文化礼堂的功能,展示着村庄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家族记忆。村中4个古厅堂只剩下后宅厅,而且其东厢房也早已付之一炬。从其保存相对完整的正厅和西厢房里,还能找到这座深宅大院旧时的格调与气派。后宅厅为三进三开间布局,形似九宫格。坐北朝南,南北均有门通于外,四角又开有4扇外门,俗称“四千门”。站在正门前,门上石枋上的字迹已无法辨认,只见青砖灰瓦、翘檐抱厦,古朴凝重之中带着几分神秘感。…详情 ▷
永康西溪的影视小镇建设一年来,已先后投入1亿多元,完善了影视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了秦汉军营、战壕、民国风情等15个外景、2个室内摄影基地,以满足不同剧组的拍摄需求。西溪初步形成了以寺口村为中心,辐射周边1多个村庄的影视拍摄基地;已吸引1多个剧组前来取景,共有5余人直接参与到影视旅游产业中;吸引了4万人次前来旅游,拉动消费1万元以上。“影视旅游”的产业形态悄然形成。影视产业发展带动“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仅寺口村景点建设,劳务支出就有1多万元,增加了村民的劳务收入。西溪影视基地游成为不少永康市民周末的又一个好选择,非节假日的客流量35人次,节假日日均超过1万人次,增加了村民的经营性收入。影视产业发展更使西溪这座小镇名动天下。胡军、陈浩民、何晟铭、吴奇隆、元华、舒畅、陈乔恩、赵丽颖、王祖蓝等影视明星纷纷前来拍戏。在这取景的《游击英雄》《猎刃》《偏偏喜欢你》《华胥引》《秦时明月》等成了热播电视剧。据统计,从214年7月至今,西溪影视基地接待剧组1余个,单日同时最多接待5个剧组。作…详情 ▷
厚吴村位于永康市南端,与缙云县接壤。现存永康农村第一大古建筑群,整个村现存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厅堂楼宇、民宅大院、庐墅精舍近百幢,总数1多间。厚吴村拥有永康市最早创办的小学和创办已逾百年、历史最悠久的村级婺剧团。村中的“吴仪庭公祠”,规模恢宏。此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楼屋雕刻精湛,眼下虽然残破凋零,仍然掩饰不住昔日的辉煌与气派。原有“吴氏宗祠”,装修后,取名“吴公祠”。“清官”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根深蒂固的崇拜偶像。百姓对于“清官”的推崇,超出了想象。厚吴“清官文化”,可以说,贯穿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吴氏宗祠”,不仅建筑气派恢宏、木雕精美,而且,厅堂中的“忠、孝、节、廉”四字,概括了旧文人的“精神脊梁”。它是先贤教诲子孙的庭训,也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公共建筑中有古驿道、池塘、水渠、水井、桥梁、唬童塔等,最著名的是古时厚吴村“家居八景”之一的“槐井醴泉”,这口老商业街上的八角古井据说与村同龄,井圈上阳刻“醴泉井”三字,井水清澈可鉴,“清道光辛丑年(1851年)永康县丞吴廷康公余来村游玩,投小石子于井中,发出之声越铿,余韵锵然,有顷乃歇…详情 ▷
石湖坑村成氏民居壁画位于永康市唐先镇,年代为1958年。石湖坑村的小溪边,有个远近闻名的“十六间”。“十六间”古屋已有6多年的历史,屋里最吸引人的是“成氏民居壁画”。这是1958年留下的,画的是当时村里的经济总收入、收入科目、粮食支出等等明细。刚开始画的时候大家都很好奇,邻里乡村很多人都赶过来看,一度引起轰动。如今,石湖口、谏庄、石湖坑3个村的油菜花出了名,赏完花专程过来看壁画的市民越来越多。2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花街大夫第(含正心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5年3月16日大夫第,明代,坐东北朝西南,现存建筑为前厅、茶亭、后厅。前厅(又称大厅),面阔五间,悬山顶,进深为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用,梁袱月梁造,梁下施丁头栱,檐下斗栱为丁字重栱。前厅与后厅之间为过厅(茶亭),两侧设木栏板、木格窗。后厅,原为五开间,现只存明间,梁架为五檩四柱,用中柱前为三架梁后为双单步,梁下均施丁头栱。大夫第,是我省为数较少、时代特征明显的明代建筑。正心堂,清代,前后共三进,均为三开间,并两侧设厢房,厢房为二层单檐,总面积741.6平方米。一进为二层单檐、进深2.72米的小楼,两次间与厢房连接。二进为大厅,亦称正心堂,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所有檩条下均施浮雕,后檐之间置板门,次间山墙为清水砌筑,两次间与厢房连接。三进,进深七檩五柱,两次间为二层,与厢房连接。正心堂是一幢较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抗战时期浙江省政府及相关机构旧址位于永康市方岩镇、芝英镇、前仓镇,年代为19381942年。2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纪念馆,建于211年6月,位于永康市舟山镇方山口村徐公祠内,占地99平方米,是永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徐公祠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成立的旧址。19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县建立,后以浙江省内各地游击武装为基础,先后组建3个团。7月,中共永康中心县委将永康、缙云和仙居的游击队集中在徐公祠进行整编,宣布建立红三团,团长程仁谟、政委楼其团,下辖3个大队和1个独立中队。红三团主要活动于永康、缙云、仙居和东阳等县毗邻地区,频频出击,威震浙中,最盛时兵力达16余人,有各式9多支、土炮4门、手提机枪4挺,是红十三军3个团中武器装备最为精良的一个团,曾号称“红三师”。9月5日,红三团强攻壶镇失利,这是红三团规模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战斗。其后,国民党进行疯狂的军事围剿和报复性的残酷镇压,红三团遭受严重破坏,牺牲惨重。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一纵队来到永康,红三团余部与之会合,共同投入新的革命洪流。红三团及其所属的红十三军,是列入中央军委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在中共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