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旅游景点-P4
顿岗竹苞松茂围位于顿岗镇周所村。整座围楼青砖、瓦和木构筑。该围楼坐东北向西南,面阔258米,进深17米,四层(四角五层)高约13米。围的四周有护围墙,高35米。围楼顶层四角稍高有炮角。围墙牢固结实,外层墙厚1米,二层以上围的外墙有一米宽。呈“回”形走廊,围内有木梯…详情 ▷
沈所镇红围位于沈所镇沈北村。整座围用红褐色沙灰及河石砌到顶,外墙呈赤红色,故称“红围”。该围坐西北向东南,面阔275米,进深368米,五层高约15米。围楼瓦面已毁,只剩下四周残墙,竖一字形窗,内大外小。围墙牢固结实,底层外墙厚1米。门楣“奠安”,清道光年建。194…详情 ▷
始兴万古观光围楼位于始兴县城东南8千米顿岗镇七北村斗塘斗二组西南隅,林氏后人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地处浈江墨江盆地东北隅,罗坝河北畔,林氏宗祠西南面,县城都亨公路东侧。伫立于野色葱笼的田中央。坐东北向西南。长方形,4层,高12米,面阔184米,进深166米,…详情 ▷
许村塔,年代宋,位于韶关市南雄市黄坑镇许村村。许村塔建于北宋绍圣六年(199)。为楼阁式五层青砖结构,平面六角形,塔刹已毁,残高二十一米,塔身二、三、四、五层东北面倒塌三分之一。塔基围二十一点六米,直径六点三五米。塔用长三十二厘米,宽十六厘米,厚六厘米和四厘米的青…详情 ▷
西京古道乐昌段位于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梅花镇、云岩镇。西京古道,也称宜乐古道、西京路,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汉武帝时期岭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经之道,因历史悠久堪称古京城通往岭南地区的“高速公路”而得名。韶关西京古道主要位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和乐昌…详情 ▷
拱桥岭遗址位于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樟市村委拱桥岭村北面的山丘。年代为商周。1982年发现。遗址面积4平方米。经试掘,文化内涵分两期。第一期文化发现有柱洞、灰坑遗迹。陶器多为泥质陶,可辨器类有尊、罐、鼎等,纹饰有重圈纹、云雷纹、曲折纹、方格纹、长方格纹、编织纹等。石器…详情 ▷
走马岗遗址位于韶关市五里亭良村。年代为商时期。196年、1985年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两次进行发掘。发现不规则圆形竖穴窑两座,半地穴式居住址一处,有火塘、柱洞等遗迹。出土陶器有夹砂与泥质两类,器种有釜、罐、盘等,形制以圜底或圈足器为主。石器有斧、锛、铲、凿、刀、…详情 ▷
鲶鱼转遗址位于曲江县周田镇西南面一处山岗的顶部与南坡,东临浈江。年代为夏商时期。遗址面积约两万平方米。1959年发现,196年发掘9多平方米。发现有居址遗迹、木骨泥墙残块。出土陶器有罐、圜底釜、豆、圈足盘、器座、纺轮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曲折纹、方格纹、漩涡纹等。…详情 ▷
元南雄珠玑石塔位于南雄市珠玑镇珠玑古巷,建于元至正十年(135年),为八角七级实心幢式石塔。全塔用17块红砂岩石雕刻成形后垒叠而成,高336米。基座为八角形,置于一古井之上,第一层为莲花座,座上的八角柱体有四大天王像浮雕和刻有“南雄路同知孙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详情 ▷
五代乳源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碑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云门寺内。刻于五代十国南汉大宝七年(964年)。碑高26米、宽13米、厚22米,石灰石质。晕首浮雕双龙和一枚方形篆体印,书《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碑》2字。碑文楷书阴刻,共343…详情 ▷
宋韶关余靖墓位于韶关市武江区甘棠乡成家山。墓有半圆形封土堆,地面原设置的石雕无存。1982年香港余氏宗亲会捐款修墓,并重刻欧阳修撰的神道碑竖在墓右侧。余靖是宋仁宗朝谏官,官至工部尚书。196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2年7月17日,余靖墓被列入第四批广…详情 ▷
宋—清南雄南雄府城正南门位于南雄市雄州镇中山街。城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52年),经历代重修,在麻石砌基上有规格不一的青砖砌墙。城楼通高145米、进深1735米,南面宽187米、北面宽22米,西侧置1米宽石质阶梯,可登临。城门高39米、宽4米,外两侧置碉楼,各宽4…详情 ▷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粤办函[199]13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岭山脉南端,地理坐标为沙坪片:东经1125822—113211、北纬24564—25311;长江片:东经1134926—114231、北纬25195—…详情 ▷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粤北山区翁源县东南部,地属龙仙镇青山、青云村,东与河源市连平县接壤,南与新丰县毗邻,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359公顷,其中功能核心区2594公顷,缓冲区1641公顷,实验区31276公顷。辖区林地权属清晰,有苦竹凹、…详情 ▷
罗围城堡遗址位于始兴县太平镇罗围村犁头嘴浈江与墨江交汇处。年代为汉代。1984年发现。城址依山傍水,平面近三角形,面积8多平方米。城墙用河卵石砌筑基,其上用土夯筑而成。周长42米,底宽4米,上宽2米,墙高3米~4米。城内南高北低,南面有一平台,长6多米,宽约12米…详情 ▷
应山石桥古称玉环大石桥,位于应山古村以南2米处,始建于乾隆丙戌年(1767年),至今已有2多年历史。石桥采用拱圈式纵联砌置法拱砌,南北走向,桥长4985米,桥面宽65米,三个桥并联,单拱跨169米。自古以来,商贾往来频繁,石桥成为湖(南)广(东)古道的重要交通枢纽…详情 ▷
沈所塔位于始兴县城西五公里塔岗岭。岭呈乳状,高百米,塔筑其顶。塔高三十米,六角九层叠檐砖塔。该塔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塔身有“道光十六年重修”字样铭文砖。除第五,第九层外,每层有三门,隔面设门,层与层间门错开以求牢固。正面向东,直视县城。正门眉横匾第三层楷书:“回文澜…详情 ▷
北宋曲江仙人塔位于曲江县大塘镇新塘蛇岭。始建于北宋,此塔平面为八角形,外观七级,穿壁绕平座楼阁式砖塔,现仅存六级,残高2115米。每层有两个门洞,各层内外均有壁龛。塔身每面用砖砌出角柱、倚柱和阑额,阑额上置斗栱,每层各立面分三间。用挑檐砖和菱角牙子砖相间砌出腰檐平…详情 ▷
云门山大觉禅寺,简称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城北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宗始祖六祖慧能九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公元928年,南汉王刘龚赐额“光泰禅院”,后又改为“证真禅寺”。…详情 ▷
南雄钟鼓岩摩崖石刻唐—宋南雄钟鼓岩摩崖石刻位于南雄市梅岭镇翠屏山中。钟鼓岩因有钟岩与鼓岩悬石,敲之有钟鼓声而得名。这里因有梅关相伴,历代名人游士甚多、留下许多清词丽句。现有唐至民国石刻2多题。最早的石刻是大唐吕岩(即吕洞宾)书镌的“万福洞”和“上清景”题字。“诸仙…详情 ▷
“书堂石遗址”位于翁源县三华乡翁江河中心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是唐代文化遗址,筑于江中心一个小岛之上,形状极似一艘在激流中逆水而上的航船。岛上岩层重叠,山石嵯峨,书堂石室倚岩而筑,岩墙交错,浑然一体。现虽已残墙断壁,但其结构奇特,古朴天然,傲然屹立,尉为奇观。…详情 ▷
湖心坝客家围楼(含外翰第、大夫第、长安围、三门楼)位于翁源县北部翁江河畔,是粤北山区一处神奇的客家人聚居地。全村有土地面积288公顷,耕地面积146公顷,人口227人。该村地处翁江河与江尾河两水汇合处,地势平坦,一马乎川,土肥水足。村中至今保存有明、清古代客家围楼…详情 ▷
文峰塔塔坐落于县城南面1公里之锦江河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据清同治《仁化县志》载:“文峰塔在城南隔河一里矮岭村,明万历四十年,知县高应选建;未竟,知县胡京球成之,塔下为仁阳书院。”该塔为平面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空心砖石构筑塔,由塔刹、塔身、塔座、塔台组成,通高391…详情 ▷
澌溪寺塔塔座落在董塘镇澌溪山瑶族村旁,5米外有一寺庙:澌溪寺。澌溪寺塔原名“秀宝塔”,后人称之为“澌溪寺塔”。清同治《仁化县志》载:“秀宝塔在城西四十里澌溪山,与古塔云龙寺塔表景相望,传为仰山禅师塔……或仰山营构以福其桑梓”。该塔为平面四角七层,门拱平座楼阁式砖构…详情 ▷
灵溪大石围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灵溪村。这座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古朴建筑位于仁化万叠红岩边的偏僻小镇内。清朝道光年代社会,匪贼横行,四处抢劫民财,焚烧房屋,残害百姓。灵溪各村寨经常遭受匪贼的侵犯,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饱尝了匪贼抢劫灾难的村民,渴求安居乐业的居住…详情 ▷
华林寺塔塔座落于闻韶镇下徐村旁,塔旁有一寺庙,名曰华林寺(已毁),故塔也称为“华林寺塔”,并沿用至今。该塔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82年)。该塔为六角形七层,门拱檐平座楼阁式砖构塔,塔为实心塔,但设有砖梯,可绕平座折转而上顶层。一九九年由省文管办拨款进行了全面修茸。修…详情 ▷
广州会馆坐落在市区埠前街(今广仁小学)。由旅居雄州广州商人创建于明万历年间。馆向南,三进,占地面积3834平方米,实用面积251平方米。乾隆二十一年(1756)该馆重建。大门横额有清光绪七年(1881)孟冬重修时岭南近代学者陈澧题的“广州会馆”石匾。大厅前楹柱上有…详情 ▷
在距粤北山区乐昌市西北六十多公里的庆云镇,有一条保存得较好的千年古道———宜乐古道。在这古道旁,有一座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古村落———户昌山村。这个村有着久远的历史、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以及精美的建筑、雕刻和书法绘画艺术,堪称岭南文化艺术的瑰宝。古村落中居住的为李氏居民…详情 ▷
广东韶州府学宫(即韶州孔庙)在沉寂近百年后重现风采。经过两年时间的修缮,这座千年学宫的主要建筑大成殿日前向市民重新开放。读书耕田,是韶关客家人千年流传的优良传统,从张九龄开始,韶关人一直重视文化和教育,保存至今的各姓族谱,都有奖励子弟读书、考取功名的条款;建于全市…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