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旅游景点

中国岩溶地质馆

中国岩溶地质馆属于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岩溶地质馆景点照片

中国岩溶地质馆旅游景点介绍

桂林市境内地质馆

  中国岩溶地质馆隶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地处桂林市七星区七星路50号,1983年开馆,占地面积3789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普及岩溶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性博物馆。

中国岩溶地质馆概况

  馆名由聂荣臻元帅手书,以岩溶科普、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为基本功能。展陈内容由浅入深,通过展板、标本、沙盘、模型、多媒体和视频等1000余件展品,借助“互联网+”技术,直观展现了各类岩溶科普知识,集中反映了国内外岩溶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对于普及岩溶科学知识,促进我国岩溶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馆内共有上下两层,分为寰宇地球、初识岩溶、深入岩溶世界、研究前沿、岩溶研究史和岩溶所发展历程六个展厅。

  寰宇地球厅以宇宙——地球——岩石——碳酸盐岩为主线,介绍了宇宙、地球和生命的演化过程,展示了地球的圈层结构、解读了三大岩类及其循环转化,分析了碳酸盐岩形成、分类与特点。生动的3D互动地球模型、神奇的地球演化时钟、丰富的岩石和古生物标本是本厅的亮点。

  初识岩溶厅旨在介绍岩溶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岩溶的由来、岩溶的发育条件、全球和中国岩溶分布、典型代表和地下岩溶形态、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等。在这里,可以了解karst从地名走向学术名词的历史、世界上不同气候带的典型岩溶景观、世界上最深、最大和最长的洞穴、石笋的古气候“年轮”、各种各样的钟乳石样品等。

  深入岩溶世界厅是系统科学的岩溶学知识,包括岩溶动力学、岩溶水循环、岩溶资源与能源、岩溶生态与石漠化、岩溶工程与地质灾害、岩溶探测与监测技、岩溶测试技术、岩溶、生命与文化八个方面,系统展示了岩溶与自然环境、生命文化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关系。洛塔岩溶水系统模型、红水河梯级电站模型、塔里木油田模型、石漠化治理模型、洞穴生物与古人类实景模型、千资百态的矿物岩石标本等是本厅的主要特色。

  研究前沿厅介绍了我国岩溶学的一些研究热点,包括地球岩溶关键带及其监测研究、西南岩溶地区水循环及其开发利用、水岩溶区水土漏失过程及水土保持模式、生物技术对岩溶碳循环的促进等。

  岩溶研究史厅分为国外和国内研究史两个部分,以历史年代为脉络,介绍了古今中外,人类对岩溶的认识、利用和研究过程。历经初步探索与利用、岩溶现象记述和岩溶学术研究三大阶段,展示了中外典籍记录、理论发展和研究成果。岩溶所发展历程厅展示了岩溶所的成立背景、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绩荣誉、领导关怀等,介绍了岩溶所六大支柱业务、国际岩溶中心和野外基地建设情况等。

  岩溶地质馆开馆以来,已接待数十万国内各界学习参观者,以及境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2000年被确定为“桂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9年,被评为我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之一。每年为大中小学生进行有关岩溶主题方面的科普教育活动。近五年来,采用馆内、馆外科普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仅提供大众参观游览,并经常在馆内学术厅举办科普讲座学习培训班,同时还走向社会,进行多方位的岩溶科普宣传活动,中央新闻媒体《走近科学》、《科技博览》等栏目亦播出过岩溶地质灾害、奇特岩溶现象的科学解读、洞穴奥秘等科普专题,可谓岩溶科普活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成效显著。中国岩溶地质馆已成为一个普及岩溶科学知识的橱窗和岩溶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中国岩溶地质馆其他介绍

  地点:广西桂林市。

  简介:中国岩溶地质馆隶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983年开馆,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馆内通过图片、地质模型、实物标本、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岩溶科普知识的展出与演示,内容包括岩溶发育过程及其机理、岩溶地貌、洞穴景观、岩溶生态系统、岩溶资源、岩溶地质灾害、岩溶矿床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介绍亦是该馆展出内容的一大亮点,为岩溶科普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平台。该馆现已成为一个反映岩溶科学知识的橱窗和普及岩溶科学文化知识的园地。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中国岩溶地质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中国岩溶地质馆”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