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旅游景点

马胖鼓楼

马胖鼓楼景点照片

马胖鼓楼旅游景点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胖鼓楼,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寨,距县城26公里。

  1963年2月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胖鼓楼是广西唯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鼓楼,也是全国仅有的三座“国宝”侗族鼓楼之一。

马胖鼓楼简介

  公布单位、时间:国务院2006.5.25公布,国发【2006】19号

马胖鼓楼人文历史

  始建于1928年,重建于1943年。楼呈宝塔形,由4根长13米、腰围近2米的大杉木组成长方形支柱,外加小柱和飞檐,层层叠穿而成。楼高15米,长宽11米,共9层。层层叠架,重瓴飞檐,如雄鹰展翅。

  楼檐雕龙绘凤,画花饰锦,细致精美。楼顶尖处,塑有象征吉祥的千年鹤。

  除4根象征四季平安的高大主柱之外,在主柱构成的正方形对角和边线的延长线上,还有24根粗大的、也成正方形排列的边柱。28根柱子的垫台,都是用上等青石制成,并刻有生动形象的图案。

  该楼像一座壮丽的宫殿,全用杉木凿榫衔接,没有一颗铁钉。修建此楼的工匠雷文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侗族建筑师,17岁那年,他在既无图纸,又无计算仪器的条件下,用一把曲尺、一杆竹笔,在用半边竹杆做成的“丈杆”上绘图。

  经师徒12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从不同角度向主柱和边柱斜穿直套的卯眼和榫头分毫不差,充分体现了侗族建筑艺术的高超。

马胖鼓楼著名景点

  基本结构;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俗称屋顶形,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出名)和攒尖顶式(俗称伞顶或尖顶)。

  鼓楼全用杉木凿榫衔接,不用钉铆,也没有木楔,结构精巧,造型美观,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

  鼓楼一般高达十多米,有几层至十几层不等。它与居民相比,从高度上、功能上和造型上看都是不一样的。

  鼓楼形似宝塔,最早是为了便于人们有一个集会的场所以及击鼓传信息而建。所以在侗族村寨中,人们常常环绕鼓楼建造房屋。侗寨中,高高的鼓楼矗立中央,居民环绕在周围,依山势层层延展,这种格局体现出侗族亲和团结的文化内涵。

  主要功能:

  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因为楼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

  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

  演化与发展:

  在古时候,鼓楼的设计比较简单,外形也没有现在这么漂亮,但是随着鼓楼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又增加了很多附加功能,比如娱乐、休闲、对歌、多耶舞蹈(因此,有些地方也将鼓楼称之为多耶楼)、议会等等,人们就给它做了更多的装饰,以致发展到现在的样子。

马胖鼓楼地理位置

  马胖鼓楼,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寨,距县城26公里。1963年2月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胖鼓楼其他介绍

  马胖景区

  马胖鼓楼位于八江乡马胖村河西边,距三江侗族自治县城28公里。始建于民国17年(1928年),建楼的木材均用民间防腐的药水泡成棕黑色,既防蛀又使其染上了天然色彩。马胖鼓楼雄浑厚重,楼高13米,楼檐宽13米,9层飞檐,重叠依次收缩向上,形成塔形。白色封檐板著彩色图案,檐梢作鸟吻翘角,楼顶中央塑双鸟花型。楼内的四根大木柱,粗可两人合抱。鼓楼内大厅达132平方米,大厅的板壁上,绘有侗乡风光的精美画图。楼内设栏杆、坐凳、卧台,中央为火塘。它和风雨桥一样,全部采用接榫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只在大小柱上打通若干洞眼,用榫头衔接。长短条木,斜穿直插,严谨紧密,结构牢靠。它造型美观,气势壮观,具有典型的侗族民族风格,是侗族鼓楼的优秀代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小溪边另有两座鼓楼矗立寨中,互相媲美,组合成马胖鼓楼群。

  布央村是三江县的茶叶大村,这里漫山遍野都是一排排整齐的茶树,气候宜人,茶叶飘香,特别是在仙人山上,一排排的茶树犹如一座座天梯,直升云霄。漫步茶园中,满目苍翠让你心旷神怡、如临仙境,留连忘返。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马胖鼓楼”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马胖鼓楼”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