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北岳庙旅游景点介绍
北岳庙,汉称北岳祠,唐称北岳安天王庙,宋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元称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庙,到明时去掉历代所加封号,改称为北岳庙,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西部恒州镇北岳路2号,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12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以前,北岳庙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场所,总占地面积为173982平方米。
北岳庙建筑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 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牌坊、石桥等。北岳庙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定瓷等艺术于一身。 北岳庙碑刻对研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82年2月23日,北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10日,北岳庙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岳庙历史沿革
北岳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12年)。
汉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帝王祀北岳恒山便在其所。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曾重建北岳庙,嗣后历代均有程度不同的修补与扩建。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北岳庙曾扩建。
宋淳化元年(990年)契丹入侵焚毁北岳庙,次年宋太宗诏旨重修。
元代初年,北岳庙辟为道教活动场所。
自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后,北岳庙便逐渐被荒废。
北岳庙历史文化
北岳恒山从西汉到金元明初历代史书都明确记载恒山在曲阳县西北,主峰大茂山,又名神仙山(在今河北省阜平县东北缘、唐县西北缘)。明末改封浑源玄武山为恒山。
北岳为五岳之一,五岳为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据史学家考证,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汉宣帝确定以今河南的嵩山为中岳,山东的泰山为东岳,陕西的华山为西岳,安徽的天柱山为南岳,河北的恒山为北岳。其后又改今湖南的衡山为南岳,隋以后遂成定制。
2015年,“5·19”中国旅游日当天,曲阳县文物保管所在北岳庙前举办了北岳文化书法笔会专场,组织中学生、导游团队进行北岳文化宣讲,向游客及群众发出“弘扬北岳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历史文明”“爱我中华,发扬光大北岳文化”等倡议,立足让历史智慧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
曲阳北岳庙其他介绍
曲阳北岳庙位于保定市曲阳县城西的北岳庙,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永平年间(500——512年),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是皇家祭祀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的一座庙宇。
从正门朝岳门进去,沿中轴线一路往北,经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遗址到最北面的德宁之殿。德宁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重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整个大殿建在石砌台基之上。大殿面阔9间,进深6间,外带回廊环绕,高30米,占地面积2009.8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砖木结构建筑。
殿内东西两壁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天宫图》,两幅画各高8米,长18米。东壁画为《云行雨施》,绘有众多天神兴云布雨普降甘霖,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3.3米;西壁画为《万国咸宁》,画的是众天神胜利完成任务后偃旗息鼓、得胜回宫的情景。西壁的“飞天神”是壁画之精华所在,肌肉粗健、相貌狰狞、横枪倒戈、腾空飞奔,又被称为“曲阳鬼”。两幅壁画73个人物无一雷同,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北岳庙内建有雕刻艺术馆,保存古雕刻100多件。其作品有人物、动物、佛像、经幢等,尤以“西汉石虎”、“北魏石狮”、“北魏背光千佛像”、“唐代石灯”、“唐代大佛”、“石佛笑和尚”、“金代经幢”为最佳。作品造型优美,刀工细腻,线条清晰流畅,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石雕艺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
北岳庙不仅是祭祀北岳恒山神的宝地,更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它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定瓷等艺术于一身,璀璨夺目,向世人展现出我们祖先的勤劳、聪明和智慧。
具体位置:位于保定市曲阳县城西的北岳庙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40元
开放时间
8:00-17:30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曲阳北岳庙”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