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口关旅游景点介绍
冷口关,明长城蓟镇重要关隘,位于河北省迁安市。
冷口关简介
冷口关,明长城蓟镇重要关隘,位于河北省迁安县东北32公里,明初所建,明时为蒙古兀良哈三卫进京入贡的通道,也是交通和军事上的要地。据《永平府志》载:“关城为砖砌,高二丈九尺,周三百八十七丈有奇,东、南各有一门。”
冷口关历史经过
冷口关抗战:中国军队唯一的主动出击战
冷口关是喜峰口至山海关中间的一个较大的关口。西距白羊峪关12.5公里,东距刘家口12公里,南距迁安城25公里。如冷口失陷,首先是五十三军杨正治部所守之界岭口受到威胁,其次是切断喜峰口二十九军后路,使其受到包围。因此,冷口关系着整个战役的命运。
北平军分会委任商震为华北第二军团总指挥,下辖三十二军、东北军五十七军何柱国部、东北军五十三军杨正治部。
冷口一带防卫北平军分会给予商震指挥,其左翼接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布防的董家口,其右翼接东北军缪澂流部布防的义院口,正面阵地约百余里。
热河沦陷前的1933年2月,根据军事委员会的指示,东北军的旅一律改为师。即于原来的独立旅番号之前加上一百,即独立步兵八旅改称为一○八师。此时,开出长城口外进热河东境的有一一六师、一一九师、一○八师、一三九师和一三○师,共5个师。热河沦陷后出长城口抗日的东北军,退守长城线上,孙德荃的一一九师扼守长城界岭口(在冷口、义院口之间)及其左翼的3个无名小口。缪澂流的一一六师由龙王庙、喇嘛洞等地相继退进长城口内,由他接守界岭口及其右翼的2个无名小口,与义院口守军何柱国的五十七军相接。这些部署由当时任东北军一○八师师长杨正治电陈张学良后,旋得复电:指定“以第一○八师、第一一六师、第一一九师三个师编为五十三军,命杨正治代理军长兼一○八师师长”。部署就绪后,五十七军军长何柱国派了一个步兵团(团长邱立亭)和一个骑兵团(团长杨常林)开到界岭口找杨正治。何明示:“如找到杨就听他的指挥。”杨与两团长见面后,将界岭口的部署情况以书面转达何。让该两团暂时控制于五十七、五十三两军空隙间,作为五十三军的预备队。后来杨正治的一○八师来后,这两团才归还原建制。
扼守冷口正面50多公里的阵地,商震只派了一三九师布防。一四一师一部分为了协助,布防在冷口到喜峰口之间,其余1个师与军部直属部队控制在远在唐山附近的开平镇。
一三九师开到冷口时时值隆冬,寒风凛冽,地冻似铁,官兵作业极为艰苦。附近群众得知是为了打日本,纷纷同来帮助。开滦矿务总局更慨然以万余把洋镐相助,洋镐未用一天即已磨钝,工地上便支起烘炉,随时锤打淬火。商震经常穿梭于战地之间,提出“多流一滴汗,少流一滴血”的口号。连这一年春节,也是在锤镐叮当声中度过的。商震将军开始对长城抗战是十分坚决的。但他后来发现何应钦北来并非为全力抗日,而是承蒋介石“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旨意,维持不战不降的局面,争取时间以“剿除”南方共产党。而国民党内部从上到下都在指望与日“交涉”成功,战争便可避免。蒋介石政府既然抗战不积极,所以,商震亦不得不在强敌面前考虑自己的立身之本——保存军队实力。商震身为第二军团总指挥,在军事上须服从北平军分会何应钦的总体部署。一三九师在正面战场的冷口至义院口长百余里的原东线布防。而三十二军的一四一师一部为了侧助一三九师,在冷口到董家口长达40公里的西线布防。这一段长城因历代迭遭破坏到处是“口”,有的地段可说是口口相连。总长100余公里的防线,由不足万人的两个师把守,兵力显然十分薄弱。正面战场的东线一三九师只好采用一线配置。商震将军赴前线阵地视察时,曾命该师参谋长石彦改为纵深配置,以免被敌人一撞即破。但是,正为兵力不足而焦躁的石彦,根本无力作纵深配置。这样,冷口一线就形成处处有防、处处薄弱的状况。
商震部队与日军第一次交手,是在3月6日。日军十四旅团由热河凌源出发向冷口进攻,敌甫抵冷口,适一三九师先头部队也赶到冷口,趁敌立足未稳,猛打猛冲,将敌逐出,冷口复归我手。3月22日,日军再次进攻冷口,一三九师奋勇抵抗,商震亲临前线指挥,经连日战斗,日军又未达到目的,停止了进攻。
3月27日,日军头目武藤见攻长城喜峰口、罗文峪不下,气急败坏,下令改变战略部署,令第六师团松田第十一旅团全部又向东线冷口一带移动。4月上旬,日军第六师团及高田第三十六旅团之第四十一联队,并配属第十四师团之骑兵部约3万余人,猛攻冷口、白羊峪等要隘。敌人首先派飞机疯狂轰炸,随后以主力进攻我前沿林作桢团(七一五团),另以一部向我主阵地蒋纪珂团(七一七团)左翼猛攻。由于我军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敌人几次偶然性进攻均被击退。日军见强攻无效,乃调集优势炮火,配合飞机向我前沿阵地猛烈轰炸。我山顶工事多数被毁,伤亡甚多,营长张克巽等阵亡。敌人又用骑兵配合步兵向我侧翼迂回,战斗愈来愈残酷。
在激烈战斗之时,因前沿部队不足,曾屡次打电话至开平商震指挥部,要求其派部队增援。但商震只要求前方顶住,并未及时派兵支援。战斗进行到第五天,据守冷口西线的白羊峪的一四一师七二一团第三营因伤亡惨重,营长戴英又告失踪,终被日军首先由此突入。敌人随着我军的撤退,即时进攻冷口、刘家口之间防线,突破蒋团的左翼,渗入一部,占领冷口左侧某高地。我军即以撤下的林团第一营拼凑了两个连反攻,但并未成功。同时,左侧刘家口补充团方面亦吃紧。原拟由右翼主调兵力,至此已无办法。入夜,敌人停止进攻。按当时的情况是林团极须整顿,蒋团左翼已被突破,日军占领了我主阵地侧翼防线,我反攻未能成功,预备队也已用尽,刘家口李团也屡次请求增援。由于军部远在开平,师长犹豫不决,团长失去信心,士无斗志,在这种情况下,于4月11日冷口失陷。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直到夜间4点钟才准许撤退,并说已派一四一师增援冷口,可惜为时已晚,败局已定。在败退之际,商震给失守白羊峪的一四一师七二一团团长郭维藩以“撤职,永不录用”的处分,师长高鸿亦给予申斥。
冷口失陷引起连锁反应,紧接着,冷口之左翼五十三军杨正治部所守之界岭口受到威胁,旋即失陷。次日,右翼喜峰口要隘亦被迫弃守。
商震部防守冷口失败,遭到全国人民的指责与非议。但是,商震本人并未受到任何处分,可见当时蒋介石政府对长城抗战确实是摆摆样子,没有真心打下去。以蒋介石对日本之态,纵使中国军队全力作战,失败也是必然的。
冷口之役,商部退到滦河一带,4月底,奉北平军分会命令,撤至平谷、三河、通县一线,以防日军从兴隆、古北口南侵。
冷口关其他介绍
冷口关位于迁安市区东北32公里,为明初所建,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永平府志》记载:“关城为砖砌,高二丈九尺,周三百八十七丈有奇,东南各有一门。”冷口关建在山势险峻的凤凰山上,远观凤凰山,恰似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凤凰,其正中主峰山腰处有两块碧绿色的岩石,似凤凰双眼,主峰两侧有青、褐、黄色间杂的岩石,如展开的多彩凤翅,12座连环山峰则如展开的凤尾。山上12座山峰都建有城堡,故有“十二座连营凤凰山”之称。关城随山势修建,城墙用砖包砌,城南有练兵场。
冷口关原来不叫冷口关,而是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清水明月关。据史料记载,当年流经关口的沙河曾以水流清澈而驰名远近,每当三五月明之夜,皓月当空,映照清清的河水,宁静、朦胧而又庄严肃穆,给人以无限美丽的遐想,因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清水明月关”。那么后来怎么就改成了“冷口”关呢?原来,它的改名是康熙皇帝御批的。
相传,有一年冬天,康熙皇帝骑着毛驴,微服私访来到冷口。当时,正是数九隆冬,天正下着鹅毛大雪,北风呼啸,卷着雪花,让人张不开嘴,睁不开眼睛。不用说在山里面,就是在平地上行走也十分困难,更不用说要穿过两山之间的关口了。然而,就是这样恶劣的天气,却正好被康熙赶上了。
话说康熙皇帝骑着毛驴,和随从们已经走了大半天,早已经是人累驴乏了。由于高山的阻挡,即使是春夏无风无雨的好天气,关口上也是冷风飕飕,寒气逼人。如今是严冬,又赶上大风雪天,那情形就可想而知了。
雪大风急,康熙骑在驴背上,顶着刺骨的寒风和冰冷的雪花,走一步退半步的艰难地行走着。等到进入关口处,他立刻感到一股强烈的冲力迎面吹来,似乎要一下子把他从驴身上给掀翻下来,而驴也被风雪吹得直往后退。迎着风雪,他努力试了几次,都被风雪卷了回来。后面的随从也是如此,虽然想帮忙,自己还自顾不暇呢。康熙毕竟是马上皇帝出身,久经沙场,见此情形,忽然灵机一动:既然迎面风雪太大,让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嘴,何不学学张果老,来个倒骑毛驴,不就不用被风雪灌口了么?想到此,他从驴身上下来,换了坐姿,背朝前脸朝后,果然感觉好了许多,他挥动手中的鞭子,艰难地往前行进。随从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倒着往前走。也是该着他们不顺利,没想到就要出关口时,因为路滑,一不小心,又驴失前蹄,康熙被摔下驴背来。好在康熙身手敏捷,有惊无险,未伤毫发。终于进得关来,康熙忍不住回望来路,不由地发出一声慨叹:“袭人的冷口,好难过的关啊!”有了康熙的这句金口玉言,清水明月关从此被改为“冷口关”。
由于地势险要,冷口关各朝代均派重兵把守。明代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在此修边城、筑敌台,作为冲要之地。进入20世纪30年代,这里又成为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长城抗战主战场之一。冷口关抗战,是中国军队惟一的主动出击战,虽阵地失守,却也显示了中国军人英勇抗敌、坚贞不屈的气概。
信息来源:旅游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冷口关”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