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高陵旅游景点介绍
安阳高陵,又称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安阳高陵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甬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墓平面呈甲字形,墓葬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室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东面最宽处宽22米,西面较窄处宽19.5米,东西长18米,墓圹面积接近400平方米。
2010年6月11日,安阳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3月5日,安阳高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阳高陵历史沿革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薨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即今址)。
2006年,安阳高陵被发现。
2008年12月12日至2009年12月下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阳高陵进行了发掘。
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相关学者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安阳高陵墓主为曹操。
2010年8月21日,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曹操墓被怀疑伪造。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掘。
2017年,河南安阳市政协委员向安阳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把“安阳高陵”恢复为起初的定名“曹操高陵”。
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安阳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
安阳高陵历史文化
主词条: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自幼机警,既长,喜结交名士。20岁时,受州郡举荐,以“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在任期间,造五色棒悬于尉廨门上,有犯禁者,不论地位高低,皆棒杀之。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东汉光和七年(184年),改任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颖州黄巾军,迁为济南相。中平六年(189年),曹操与袁绍讨伐董卓兵败。后镇压黄巾军,队伍日益壮大,于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大举南下,与孙权、刘备大战于赤壁,曹军大败。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击败了马超、韩遂,夺取了关、陇。后南攻孙权不成,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这时,曹操由汉中进攻刘备亦告失利,统一中国的壮志未能实现。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为魏公,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晋封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逝于洛阳。其子曹丕代汉建魏后,追封为魏武帝。
曹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曹操重视农业发展,推行一系列发展和恢复农业生产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曹操精于诗文,在其父子的倡导带动下,中国文学进入了辉煌时期,形成了建安文学。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
据说,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遵照他的遗愿,在出殡的那一天将邺城的所有城门全部打开,命人把七十二具棺木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抬出城外,分别安葬。这便是流传千年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安阳高陵其他介绍
曹操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安丰乡、曹操王都邺城(在今邯郸临漳县)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
高陵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圹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高陵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嗜好,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高陵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标准的年代标尺。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村南
电话:0372-2756977
开放时间:景区目前暂未对外开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安阳高陵”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