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旅游景点

修定寺塔

修定寺塔景点照片

修定寺塔旅游景点介绍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定寺塔,俗称“唐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30多千米的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内,现寺废塔存。 南侧门楣上镌刻三世佛,又名“三生宝塔”。

  修定寺塔是一座单层方型浮雕砖舍利塔。 塔由塔顶、塔身和基座3部分组成,通高20米,塔身高9.30米,塔身宽度8.3米。 塔是空心结构,三面实壁,南面开有拱券门。 塔基为北齐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平面为正方形。下为束腰须弥座,上为单层叠涩檐。塔顶上置椭圆宝瓶,下为仰莲承托,塔习室用长方形小砖砌成。全塔遍嵌模制琉璃花砖,形状有菱形、矩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等。所嵌高浮雕砖内容有真人、武士、侍女、飞天、伎乐、童子、力士、龙、虎、狮、天马、蟒蛇及花卉等,计有3775块。 修定寺塔的造型、结构、布局和工艺,为中国古塔中之瑰宝,对中国古代建筑史、艺术史、民族史、宗教史的研究,以及建筑物的抗震防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982年2月23日,修定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定寺塔历史沿革

  修定寺塔创建于北齐天保二至四年(551年~553年),由大统法上法师主持建造,天保五年(553年)4月完工。

  隋开皇三年(583年),修定寺塔重建。

  唐代,修定寺塔重修。

  民国期间,修定寺塔旧照显示塔顶为明代后筑——三彩琉璃塔顶。

  1961年,全国文物普查,原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巡查到修定寺塔,只因塔顶已毁,塔身大部分又为白灰泥所掩,而未能发现其价值。

  1973年,修定寺塔塔顶重构时,则参照安阳灵泉寺万佛沟摩崖雕琢的唐塔形龛,设计施工现存的塔顶。

  1973年~1978年,在国家文物部门支持下,河南省文物部门会同安阳地区、安阳县文管会对修定寺塔进行调查清理勘测等工作。

  1978年,在修定寺塔发现北齐天宝五年(553年)文宣帝、王母太妃等到修定寺拜佛供养的铭文。

  198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清理修定寺塔基时出土舍利函。

  1983年~1984年,在文化部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对修定寺塔残缺的近二千块花砖进行研制、翻模、制坯、烧窑、饰釉彩、按装复修等工作,使壁面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文物部门复修修定寺塔塔顶和塔刹,但与唐宋碑文记载外观不符。

修定寺塔历史文化

修定寺塔修定寺

  修定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八年(494年),因为四面山势状若城垛,取名天城寺。东魏时,改名城山寺;北齐天保年间,文宣帝高洋巡幸此山,见二水寺前合流,命改合水寺。隋代又被改称修定寺。易名缘由来源于僧人张猛救虎的故事。该寺毁于清末,唯有寺院的一座佛塔幸存下来。

  从现存修定寺寺院建筑遗址和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全寺的布局是坐北向南,依山布置,有院落三重,殿宇四进,为天王殿、大佛殿及铁瓦殿。修定寺塔位置在天王殿与大佛殿之间。

修定寺塔传说轶事

  相传北魏时邺人张猛曾在清凉山麓禅居,孝文帝围猎,虎逃入禅房。张猛用僧袍将虎覆裹,藏在床下。孝文帝惊异于张猛的灵异,以为是他修禅达到了“垂垂浑入定”的结果,便不再上前索取这只虎。

修定寺塔出版书籍

  1983年5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安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署名推出《安阳修定寺塔》一书。

修定寺塔建筑特色

修定寺塔结构

  修定寺塔是一座单层方型浮雕砖舍利塔。塔由塔顶、塔身和基座3部分组成,通高20米,塔身高9.30米,塔身宽度8.3米。

  修定寺塔是空心结构,却采用三面实壁,且墙壁较厚,最厚的有2.32米。南面开有拱券门。在垒砌方法上也使用了多种粘接材料。

  修定寺塔塔基为北齐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平面为正方形。下为束腰须弥座,上为单层叠涩檐。全塔遍嵌模制琉璃花砖,形状有菱形、矩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南壁开拱券石门,半圆形门额石上雕三世佛和弟子、菩萨、天王。门额正中嵌砌一铺首衔环兽面,铺首两边嵌砌青龙吞云和白虎喷水雕砖两块,两侧伴以猬发擒蛇力士。四隅装马蹄形团花角柱,两侧加滚龙攀椽副柱,塔檐出挑,覆钵式塔顶,上饰葫芦形塔刹。塔顶上置椭圆宝瓶,下为仰莲承托,塔习室用长方形小砖砌成。

  修定寺塔四壁的雕砖经过精心设计,用不同的方法嵌砌在塔壁上。有的雕砖背面烧有背椎,在嵌砌时将榫楔入墙内,将素面砖压在背榫之上;有的是按照雕砖不同的厚度,先在塔壁内层用素面砖砌成各种凹槽,槽的深度与雕砖厚度相等,这样就牢固地卡住了雕砖。塔的四角柱则是用雕砖上的背榫互相搭连的方法嵌砌的。这些方法都使雕砖与内层砖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同时也增加了塔壁的稳固性。虽然塔四壁由许多不同类型的雕砖嵌砌在一起,但雕砖与雕砖之间接触严密,不留缝隙。

修定寺塔特点

  修定寺塔形制与山东历城隋代神通寺四门塔大小、式样相近。

  修定寺塔造型华丽别致,饰面花纹精美独特,浮雕图案形象生动逼真,被考古学家誉为“真正的中国第一华塔”。

修定寺塔其他介绍

  修定寺塔坐落在河南省安阳县西北35公里太行山区清凉山的南麓。

  修定寺塔坐落在原修定寺内,寺院四周峰峦叠嶂,山势巍峨,清泉环绕其间,如练如带,景色十分优美。修定寺相传是僧人张猛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创建的,原名"天成寺",北齐时扩建,并改名"合水寺"。寺院规模宏大,供养僧人达百余人,并有重兵把守,北齐文宣帝曾经三次驾临寺院。隋唐时经过扩建,寺院更为壮观,并更名为"修定寺"。清末时寺院毁废,仅存一塔,即修定寺塔。塔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是一座单层砖浮雕舍利塔,因周身涂满了朱红色,当地亦俗称"红塔"。

  塔原高20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基座平面呈八角形,束腰须弥座。塔身呈正方形,南壁辟拱形门,门额上刻有多处佛龛和唐宋题,如有"邺县令裴□康古,咸通十一年五月(870年)"的题记。塔顶为覆盆状顶盖,上置仰莲承托宝瓶,顶端是球状火焰宝珠刹。整个塔顶造型华丽端庄,绚丽多彩,在唐塔中极为罕见,但今已残毁不堪。

  塔身是用模制成菱形、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图案的5000多块浮雕砖砌筑而成。雕刻的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侍女、飞天、童子、宝象、猛狮、天马、蟒蛇、花卉、彩带等72种图案,雕刻的刀法浑圆有力,形象生动逼真,有飘然脱壁而出之势,是唐代艺术的珍品。塔的南壁设有券门,门洞也以浮雕砖砌成,半圆形石质门额上为三世佛造像龛,雕刻有佛像、弟子、菩萨、天王像九尊,佛像背后有火焰纹背光,具有盛唐的艺术风格。(国家文物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修定寺塔”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修定寺塔”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