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村旅游景点介绍
台湾村,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的上营村。是一个聚居着1200余名高山族居民的村落,因其数量占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里被称为“台湾村”。 到了1997年,在村民陈堂三家发现了编纂于清同治6年的陈氏高山族家谱。随后,周、林、黄、蔡四姓也先后找到了各自的家谱,家谱详细记载了他们先祖由台湾屯垦邓州及其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样,传说变成了史实,村民们高山族的身份也最终得到了确认。因此,上营村被称为“台湾村”,名副其实。
台湾村发展概况
2002年,邓州市、张村镇两级政府借陈氏高山族纪念其始祖依那思罗诞辰365周年之机,投资数百万元,修建了集观光旅游与农业综合开发为一体的“阿里风情园”。“阿里风情园”共有台湾村牌坊楼、台湾阁、妈祖庙、高山始祖塑像等20余处胜迹。
台湾村历史渊源
清朝康熙年间,郑成功授命率部队渡海收复被荷兰侵占的台湾。郑成功的副将黄廷是福建人,在收复台湾后,台湾阿里山地区高山族的“依罗思那”做了黄廷的马夫,并随黄廷的部队来到大陆,到达河北省境内的卢沟桥时,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其停止进京,黄廷随即掉转部队向南沿途疏散,黄廷到达邓州境内后,将13营5000兵众安置在这里的5个行政里48个自然村。“依罗思那”留在了官道西侧的下营村。并与当地一个岑姓的姑娘结婚,改名字为陈年,先后生有四子,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黄廷奉命率邓州垦兵随施琅再进台湾,“依罗思那”带二子和三子回到台湾,后又返回大陆,终因年迈体衰而未能再回台湾。自此,留在下营的长子陈元珍、四子陈元珠繁衍至今已有13代。
台湾村民俗文化
自邓州城区乘车,沿豫53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驶约20公里,就到了远近闻名的“台湾村”。一下车,便可看到以原来的邓内公路为主形成的一条街道。街道宽约20米,长约500米,两旁堆满了像小山一样的废旧塑料、家电、门窗家具等物品,这就是“台湾村”居民创建起来的豫西南最大的废品收购加工交易市场。“台湾村”的居民们在服饰、饮食、行居、婚丧嫁娶等习俗方面独具特色:在服饰上,与当地汉民相比,他们的上衣均无领子、袖子略短,下衣裆大腿宽,较宜于田间劳作。在饮食上,他们喜爱吃米饭,主食常常是萝卜、白菜夹肉焖饭,喜爱吃鱼。村民们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嗜爱抽烟。他们以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为祭灶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蒸用糯米染红的顶子馍,以象征其始祖原为有军功之人;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九为寒食节,这一天,村民们吃饭时不能见到太阳,还要穿上本族服饰,聚集在祠堂内唱歌、跳舞,表达对在数百年前抗击荷兰殖民者入侵斗争中牺牲的先祖的怀念。
台湾村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台湾村
台湾村
台湾村其他介绍
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是远近闻名的“台湾村”,全村2300多人,约60%为台湾高山族后裔,已经在此居住了300多年。邓州“台湾村”聚居台湾同胞数量之多、历史之久,在祖国大陆绝无仅有。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黄廷将军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率十万大军投诚清朝,他在带兵进京途中,受命沿路屯垦,最后的5个营在邓州扎营。依那思罗、迪摩达奥、安笃斯且、安达依鲁等5位兵将随军屯垦后,各娶当地汉族女子为妻,并分别改为汉姓陈、周、蔡、黄、林。在3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五姓后裔繁衍壮大,但他们有些风俗习惯一直没有改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村”。
自依那思罗距今,陈氏高山族在邓州发展已有335年历史。现在,陈氏高山族保留下来的部分遗物有:陈氏家谱、依那思罗的墓、碑,黄廷将军的头盔、画像及石碑等。该家谱的发现在全国还是首例,同时弥补了高山族无文字史的空白,对研究海峡-、台湾尤其是高山族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自台湾村被发现的20多年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报》、《中国建设》杂志、《全国政协报》、《工人日报》、《台声》杂志、中央电视台四频道都相继对“台湾村”情况进行了播报。
2002年8月,纪念始祖诞辰356年,将始祖依那思罗夫妇之墓重修,重新刻制墓碑,在村口新建了一座牌坊门楼,上嵌“台湾村”。现陈氏高山族准备在原遗址上重建高山族风情园(共计占地90亩,包括阿里山假山、曹人民居、另附宾馆、商店、停车场等休闲娱乐设施)、祠堂、妈祖庙、黄延庙、碑以及黄廷和依那思罗塑像。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台湾村”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