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故城旅游景点介绍
郑韩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城垣周长20千米,城内面积16平方千米。
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的列国都城之一。故城由春秋时期的郑国始建,韩灭郑后,即迁都于此,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长达539年。郑韩故城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中有一南北向隔城墙,将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为政治中心,郑、韩两国的宫殿区、贵族府邸等都在西城集中分布。东城为经济中心,分布着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宗教礼仪性祭祀区和郑国贵族墓葬区等。 郑韩故城出土了大量文物与建筑遗址,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1961年,郑韩故城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4月,郑韩故城被列入二十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2018年4月10日,郑韩故城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郑韩故城历史沿革
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新郑退职军官李锐的老宅院(因建有二层砖瓦楼房,得名李家楼)里,一群工人正在打一口水井。工人们挖到地下10米多深的时候,意外挖到了四件青铜器。驻兵郑州的北洋陆军第14师师长靳存青认为,钟鼎重器非一般文物,应归国有。将前期出土的70多件铜鼎、铜鬲等物品,运往郑州保存,并派官兵监护现场。挖掘工作到了10月5日,获得的青铜器、碎铜片、陶器和贝币已有1500多件,它们被统一命名为“新郑彝器”,发掘的古墓也被称为李家楼大墓。
1966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来到李家楼,清理当年现场,认定该墓应是郑国一男性贵族大墓,所以又称它为“郑公大墓”。
20世纪60年代,通过钻探普查,初步了解郑韩故城内的文化分布情况,发现了郑韩两国的宫殿宗庙基址、铸铁遗址、战国冷藏室遗址及多处夯土台基等,为郑韩故城的文物保护与发掘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先后发掘了白庙范铜兵器坑、后端湾墓地、仓城春秋时期高级贵族墓地、梳妆台遗址等。白庙范铜兵器坑,出土战国时期的戈、矛、剑等兵器220余件,其中有铭者180余件。这批带铭兵器的出土,对研究韩国兵器铸造技术与制度,兵制、库制以及战国时期的历史地理与古文字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掘了河李墓地、阁老坟村西宫殿遗址、税务局家属院战国宫殿建筑遗址、药厂仿楚大布范和连布钱范遗址、玻璃厂春秋冷藏窖、后端湾墓地、李马墓地春秋车马坑均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发现。尤其是韩侯王陵墓的发现,填补了郑韩故城考古长期没有韩国大型陵墓的空白。
20世纪90年代,为配合新郑市基本建设,在金城路、城市信用社和中行遗址发现了时代接近、性质相同的三处祭祀遗址,发现青铜礼乐器坑28座,出土郑国公室青铜礼乐器470件,发现殉马坑93座。其中中行遗址的发掘(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在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1世纪以来,主动性和抢救性的发掘不仅发掘了战国时期韩国的大型官营制陶作坊,而且还清理了春秋战国时期冯庄私营制陶作坊,官营和私营制陶作坊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郑韩故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发掘的兴弘花园与热电厂墓地,第一次完整揭露了一处从西周晚期到战国中期以低等级贵族及平民为主的公共墓地,对研究郑韩故城的城市布局、丧葬制度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017年2月,郑韩故城首次发现城门和瓮城。特别是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对胡庄韩王陵的抢救性发掘(河南新郑胡庄墓地)取得了重要成果,该项目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1世纪10年代,为配合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和地方经济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对北城门、南城墙、三号车马坑、双楼、天利等遗址和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余万平方米,发现东周至唐宋时期的道路、瓮城、墓葬、灰坑、陶窑、车马坑等遗迹,出土各类质料的文物数万件。
郑韩故城历史文化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郑国随着周朝东迁,也从陕西棫林迁到洛阳以东,灭虢国、郐国,在此建都,为了区别在陕西的旧郑国,取名新郑。前375年,韩灭郑,从陕西迁都新郑。前230年秦灭韩,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达539年之久。
沁园春·郑韩故城
李铁城
迤逦蜿蜒,千载墙垣,傲然碧空。
乃轩辕故里,文人祖地;郑伯旧土,韩国都城。孔圣传闻,渔夫佳话,子产仁怀享盛名。
更喜见,春暮三月,溱洧诗声。
年年战马嘶风。唯凌弱逞强苦争雄。
叹干戈扰攘,烽升鼓震;兴亡续继,雨血风腥。
大浪淘沙,战声已逝,终见神州享太平。
二月二,遇轩辕生日,万众欢腾。
郑韩故城遗址特点
郑韩故城内文物遗迹星罗棋布,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缫丝作坊遗址。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故城内外有郑韩两国贵族墓地多处,其中大型韩王陵墓群12处。平民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城东黄水河东岸、城南和城西双洎河西岸一带,城北墓葬极少。
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当时天下名都;是世界上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
郑韩故城其他介绍
郑韩故城位于今新郑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用五花土分层夯筑而成,基宽40—60米,高15—18米。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全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史称东周。郑国随着周朝东迁,也从陕西棫林迁到洛阳以东,灭虢国、郐国,在此建都,为了区别在陕西的旧郑国,取名新郑。公元前375年,韩灭郑,从阳翟(今禹州)迁都新郑。公元前230年秦灭韩,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达539年之久。
郑韩故城内文物遗迹星罗棋布,目前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缫丝作坊遗址。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故城内外有郑韩两国贵族墓地多处,其中大型韩王陵墓群12处。平民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城东黄水河东岸、城南和城西双洎河西岸一带,城北墓葬极少。1997年,中行郑国祭祀遗址发掘出土348件青铜礼乐器和45座殉马坑,震惊世人,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当时天下名都;是目前世界上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二十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郑韩故城”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