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旅游景点介绍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又名大唐碑,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3千米峻极峰下嵩阳书院大门前西10米处, 刻于唐天宝三年(774年)。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碑首碑身,多为一石雕成,上部透雕一圆孔,由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组成。上下分作五层(基座、碑身、碑首、云盘、碑脊),共由六块巨石组成,全碑上下颇似一座建筑物。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雕工精细,达练圆熟,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反映了唐代石刻高超的艺术造诣。 该碑的书法艺术、雕刻图案、碑体造型被誉为“三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2001年6月25日,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历史沿革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
隋大业年间(605~617年),列名为嵩阳观,成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天宝三年(774年),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刻立。
五代后周时,改道观为太乙书院。
宋代,先后更名为太室书院和嵩阳书院,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便一直立于嵩阳书院内。
明代,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碑首云盘北面被雷击毁。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历史文化
历史人物
徐浩(703~782年),字季海,越州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唐代大臣、书法家,宰相张九龄外甥。自幼善学,家教亦善,有文才。新唐书载: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生动地称赞了徐浩书法的乃劲有力与奔放流畅之势。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碑文为徐浩的八分古隶书。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建筑特色
综述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高9米,宽2.04米,1.05米,为嵩山地区碑制之冠。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
碑首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碑首碑身,多为一石雕成,上部透雕一圆孔(碑穿),仍保留了碑石的原始实用性(下棺或系牲等)特征。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组成。上下分作五层(基座、碑身、碑首、云盘、碑脊),共由六块巨石组成,全碑上下颇似一座建筑物。
碑首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下部为精雕长方形碑首,好似古建筑的基台,高95厘米、宽315厘米、长206厘米。碑座上下各有横枋,座中部显出浅浅的束腰,在束腰部分的四面均雕饰有十个石龛(壶门),正背面各三龛、侧面各两龛,龛内十座浮雕武士像。
碑座南面:并列三龛,内各雕怪像一躯。西龛,雕像头生环角,面部残毁,胫有环,上身赤裸,双肩生羽,鼓腹露脐,四肢健社腰着短裙,束带,双腿作奔驰状,脚呈兽爪形。一手操大蛇前举,蛇身缠绕着他的胳膊,蛇头对准他的头部,鼓目张口,正在作拼死挣扎。操蛇者另手持锯齿形刀,作层蛇之势,形象生动逼真。中龛,其像人面阔口,两耳过额,怒发上冲,肩羽及裙带与上同,其胫有环,其形似蛇,一手前上举,手中持物,另手挟一大鱼,作奔跑状。东龛,其像装束与前像同,奔驰方向与前二像相对,一手前举,另手操蛇,人足兽爪。
碑座东面:并列两龛。东北角被顶部落石砸毁。南龛,其像蓬发大耳且有须一手操蛇前举,另手持一小兽(其状如蛙),作上登状。北龛北上角残,像左向,双手握一蛇,俯首怒目而视,一足踏蛇腹,作用力蹬蛇状。
碑座北面:并列三龛。东龛,东上角残,其像面朝西,作奔驰状,两臂伸开持一巨蛇,一手操蛇头,另手握蛇身,蛇绕前臂,但一段蛇身巳被咬在口中,是一个啖蛇者的形象。中龛,其像与前者相对作奔驰状,手仅二指,其耳过顶,与汉画中的仙人相似,手中无物。西龛,像有须,东向,作奔驰状,一手中似有物。
碑座西面:并列两龛。北龛,其像大耳,一手握棒状物前举,另手下垂挟持大鱼,手皆三指。南龛,其像大耳过顶,一手前上举,另手握一龟置胸前。两龛之像,皆向中作对面奔驰状。
碑身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中部碑身高383厘米、宽206厘米、厚104厘米。用材高、宽、厚之比,约为4:2:1,即厚为宽之半,宽为高之半,所以碑身显得雄浑。碑身正面刻颂文,其余各面,饰有纤细的阴线雕刻图案花纹,惜被历代游人题记所破坏或剥蚀不清。
碑首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碑首分三层,高125厘米、宽225厘米、厚115厘米。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宝珠两边,两只卷尾石狮,后脚盘蹬在宝珠的基座上,前爪把持宝珠,狮嘴吞吻在宝珠上面;中层较大,上面浮雕连续的大朵云气图案;下层的四边稍大于碑身,正面额心内阴刻篆书四行,行三字:“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由裴迥所题。额文两边浮雕双龙、麒麟。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首石在整个唐碑上,位置与雕工都是比较突出的。首石和其上的构件有机地配合起来,成为全碑艺术造型的精华部分。碑首之上是大云盘,它由两石拼合而成,下窄上宽,四围呈斜弧面,颇有大鹏展翅之势,很像中国古建筑上的飞檐。云盘的上面为碑脊,用一巨石雕成了“二尤嵌珠”,大抵呈三角形,中高154厘米、宽约300厘米。这组雕刻重心居中,恰好稳固住其下由二石拼合之云盘。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根据构件所处的不同部位和需要,采用了多种传统雕刻技法,并且相互配合协调。北宋李诫在《营造法式》一书中,归纳“石作制度”技法说“其雕镌制度有四等:一曰‘剔地突起’,二曰‘压地隐起’,三曰‘减地平锻’,四曰‘素平’”。另在《雕作制度》中,还提到“混作”:“凡混作雕刻成形之物,令四周皆备。其人物及凤凰之类或立或坐,并于仰覆莲花或覆瓣莲花坐上用之”。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在雕技上,兼有四法。
混作
混作,表现在“二龙嵌珠”式的碑脊上。龙之首尾及胸部都符合“四周皆备”的要求(圆雕)。在刀法上,除宝珠之外,龙身及云柱表面纹饰,多用平直刀。双龙造型比较粗壮,四肢似兽类,与后代较长的蛇蟒身躯有所不同。
压地隐起
压地隐起,是一种类似浅浮雕的技法。飞檐云盘表面的簇簇云朵,即用“压地隐起”法。云朵虽然突出底面不多,但却表现出错落的层次,刀法刚健利落。
剔地突起
剔地突起,用于碑首四周的龙龛和碑座像龛,属浮雕技法的一种,也有把这种与造像碑龛相似的形式称做“龛式突起”。表现在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上,碑首六龛突起处略低于碑座像龛,且于龛之边缘饰有与龛内雕龙同高的云纹方形边框,龙之爪尾,可以破框而出,压在云朵之上。龙口中吐出的烟云,与云框柔和一起,显得既有一定格局而又生动活泼;碑座上的像龛造像突起较高,而且都雕刻在统一形式的壶门之内。龛边没有起突的雕刻,但外廊却做得统一和规整,龛内人物也没有浮现于边沿之外的。上、下两种雕龛不相同的地方,还表现在龛底的处理上,上龛中深沿浅,略呈弧形底,而下龛之底则略显平些。
素平
素平,在碑身与碑座像龛之外的平面部分,饰有很细的阴线雕刻图案,远看似无装饰,近前细看,则显示出具体图案的内容。此碑多饰卷草与花卉人物,多已剥蚀不清。唯在碑座南面,龛与龛之间还显出一组图案,刻一卷发童子,身披升腾飘带,侧面交足坐在花丛之中。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其他介绍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郊嵩山南麓峻极峰下的书院村。现立于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大门外西侧10米处,唐天宝三年(744年)刻立。
该碑由基座、碑身、碑额、云盘、碑首五层雕石组成。通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书丹。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
2001年6月,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