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旅游景点

八十垱遗址

八十垱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垱遗址景点照片

八十垱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湖南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境内遗址

  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可分早、中、晚3期,文化堆积主要属彭头山文化时期,年代距今8500~7500年。

  八十垱遗址,1993-1997年先后6次发掘,完成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发现环绕聚落的围墙、挡水坝,以及大量的墓葬和以杆栏式建筑为主的居住房址。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木器、百余种植物杆茎与果核。

  八十垱遗址,出土的数万粒完整形态的炭化稻谷、稻米,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十垱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稻作起源与原始农业的产生、对研究中国史前聚落起源、形态和环境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八十垱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垱遗址遗址简介

  八十垱遗址内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整体呈南北向,南北长210米。遗址东北部发现海星状土台遗迹一处,遗迹四角外伸,立有中心柱,并发现有牛下颌骨,推测应为宗教祭祀遗迹。

  八十垱遗址,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完整形态的稻谷、稻米,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十垱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聚落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十垱遗址其他介绍

  八十垱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对研究新石器早期聚落形态、水稻栽培具有重要价值。

  1993-1997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澧县八十垱遗址进行发掘。6次发掘面积达1200平方米,其主要堆积层属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距今七八千年。

  遗址可分早、中、晚3期,早期范围超过3万平方米,晚期约200平方米。中期不足3万平方米,却是遗址最兴旺时期,突出标志是聚落环壕与围墙的开挖和堆筑,这样即形成日常活动圈,南北长约300米,东西最宽处160米。壕沟上宽约4米,下宽及深约2米,围墙底宽约5米,顶宽约2米,高1~2米。估计与防护、排水有关。墙内建筑遗址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和台基式,内有灶坑。

  墓葬有100余座。有方形、长方形、圆筒形等,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在古河道的黑色淤泥中,有数十种植物种子、动物和家畜骨骸及各种骨、竹、木器,编织物和万余粒稻谷和稻米。

  植物经鉴定为菟丝子属、莎草属、藜属、栎属、悬勾子属、紫草属、谷草属等近20种。表明遗址当时近水,气候温和。另有大量菱角、芡实、莲子等。动物骨骼有鹿、麂、牛、猪、鸡、鱼等。木器有耒、铲、锥、杵、钻、木、竹牌等。

  稻谷、稻米收集近1.5万枚,超过国内收集总量,保存状况良好。农学家认为个体变异幅度大,群体面貌十分复杂,故定名为“八十垱古稻”,深入研究可揭示栽培稻起源及为其演示过程树立标尺。

  另外还发现了介于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的一种新的文化遗址,可暂称“八十垱下层类型”,其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93.I-93。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八十垱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五福村——五福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梦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723103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30723。邮政编码为41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36 ,车牌号码为湘j。五福村与凡家铺村、彭家厂村、顺林驿村、涔北村、涔河村、八根松村、新堰村、宋鲁湖村、缸窑村、三元宫村、大宗堰村、梦江桥村、大码头社区、雷公塔社区相邻。…五福村详细介绍

我要对“八十垱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