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旅游景点介绍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爱里村东北1.5公里处龙旦山下,为喀喇沁右翼旗历代扎萨克及其亲族之陵园,当地俗称“王子坟”。
2019年10月7日,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历史价值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是满、蒙、汉、藏文化相融合的辉煌成果和祭祀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清代蒙古王陵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建筑特点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爱里村东北1500米处龙旦山下,远近群山环抱,为喀喇沁右翼旗历代扎萨克及其亲族之陵园,当地俗称“王子坟”。一字排开两座陵园,东为历代扎萨克之陵寝,西为历代扎萨克亲族之墓区。
东陵园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27米,前正门为明堂,明堂两侧各有一侧门。穿过明堂,在松柏掩映下是一座三进式石拱牌坊,正中镌刻康熙御笔“藩屏世泽”四个大字,四个石柱上各立有一只石刻望天吼,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似乎仍在仰天长啸。过了牌坊是五间佛殿,佛殿后是三间享殿,内供奉喀喇沁先王的灵位。陵寝在享殿后较高处。正中为第一代喀喇沁右翼旗世袭扎萨克多罗杜楞贝勒固鲁思奇布的陵墓。陵墓形制为砖砌宝顶。以下各代呈人字形左右排开,共有坟头十三座,分别建有祭亭,中间四座为砖砌圆型宝顶,高约三米。其他九座为土封坟。所有墓均为砖拱墓室。陵园内最后风光下葬的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喀喇沁右翼王贡桑诺尔布和他的福晋。陵园四周有古松约千余株,均已挂牌保护。
西陵园是喀喇沁祖陵和镇国公敏珠尔拉布坦、镇国公罗卜藏车布登及后人的陵园。与东陵园间距约百米,面积、布局略同。陵墓三十余座,无牌坊。由于历史原因,西园已无存,但仍可以清晰的看出当时陵园的轮廓,几百年参天的古松翠柏在此生长。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其他介绍
喀喇沁王陵位于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爱里村东北1.5公里处龙旦山下,远近群山环抱,松柏苍郁,景色宜人。为喀喇沁右旗历代扎萨克及其亲族之陵园,当地俗称“王子坟”。
在苍松翠柏中,一字排开两座陵园,东为历代扎萨克之陵寝,西为历代扎萨克亲族之墓区。东陵园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27米,前正门为明堂,明堂两侧各有一侧门。穿过明堂,在松柏掩映下是一座三进式石拱牌坊,正中镌刻康熙御笔“藩屏世泽”四个大字,四个石柱上各立有一只石刻望天吼,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似乎仍在仰天长啸。过了牌坊是五间佛殿,佛殿后是三间享殿,内供奉喀喇沁先王的灵位。陵寝在享殿后较高处。正中为第一代喀喇沁右翼旗世袭扎萨克多罗杜楞贝勒固鲁思奇布的陵墓。陵墓形制为砖砌宝顶。以下各代呈人字形左右排开,共有坟头十三座,分别建有祭亭。西陵园是喀喇沁祖陵和镇国公敏珠尔拉布坦、镇国公罗卜藏车布登及后人的陵园。由于历史原因,西园早已荡然无存。
陵园内斑驳的石雕印证着岁月的年轮,哽咽的松涛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一砖一石莫不记录着历代扎萨克亲王及王室的荣辱兴衰,观之令人感叹不已。至今在王子坟周边地区,汗王坐殿、奇布立功的传说,扎什选定王陵的传说,七十二场浇灵雨的传说,刘罗锅驾牛破风水的传说等等仍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
2019年,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