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岛烽火台旅游景点介绍
仙人岛烽火台位于辽宁省盖州市九垄地满族镇仙人岛风景区北部海滨的高岗处,属明代军事设施,建造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营口境内现存明代烽火台保存完好的最大一座。
仙人岛烽火台发展历史
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墩台,是我国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建筑设施之一。故有“有寇来犯,昼燃烟,夜举火”之说。盖州,地处沿海边陲,明代时期修建烽火台数十处,仙人岛烽火台就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处。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t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仙人岛烽火台建造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
据《明实录》载,明朝时,倭寇常从海上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成祖便于永乐13年(公元1416年)下令,北起梁房口(今营口),南至苇子套(今复渡河)修筑烟墩八座,守卫海疆。其中提到的兔儿岛墩,就是指仙人岛烽火台。
明代,盖州卫沿渤海共修建了梁房口墩(今营口)、观象山墩(今营口市老边区二道沟)、白狼山墩(今盖州市)、半仙山墩(今营口市鲅鱼圈区望海寨)、深井子墩(今营口市鲅鱼圈区墩台山)、兔儿岛墩(今盖州市仙人岛)、归州墩(今盖州市归州镇)和苇子套墩(今瓦房店市西北复渡河)八座烽火台。
烽火台的历史
烽火台是古代的军事设置,从边境按一定距离一座一直到京都,有军事情况的时候,白天举烽(狼烟),晚上举火,相当于现代的军事光缆,有关烽火台的著名故事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到近现代烽火台就只剩下遗迹了,也许你外出旅游时看到路边的大土堆就是。
中国第一个烽火台“烽火戏诸侯”
朝代:西周末年
《东周列国志》记载的“烽火戏诸侯”就是写西周末年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
《东周列国志》记载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
仙人岛烽火台仙火烽堠的传说
关于仙火烽堠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早年间,仙人岛上山石嶙峋,荒草萋萋,杳无人烟。因其形酷似一只白兔俯卧于烟波浩渺的渤海之中,故称兔儿岛。
话说八仙从蓬莱仙境渡海而来,在这兔儿岛上逗留数日,时届中秋,天高云淡,佳境胜景,使群仙流连忘返。于是,于中秋之夜,聚会岛峰,设下仙宴,极尽仙家之乐趣。正巧,这天是东海龙王敖广三太子燕尔新婚之期,水晶宫里,三太子陪着四海高朋,八方宾客,酒兴正浓,忽有一虾兵匆匆闯进宫来,贴耳奏报:海面之上,驶来渔舟数只,上有一少女,美貌绝伦。
三太子本是个花花太岁,一听此讯,不亦乐乎,急忙吩咐虾兵蟹将快些擒来。于是乎,平静的辽东海上,狂波大作,黑浪滔天……且说那八仙,正在岛上举杯畅饮,猜拳行令,热闹非凡。忽听涛声如雷,且见恶浪直扑岛岸,再极目望去,狂风巨浪围住了几只渔舟,隐约听得有少女呼救之声,悲切凄楚。
群仙目睹此情此景,肃然而立。原来是一群水妖海怪正在撕抢舟上一少年民女。群仙触怒纷纷将葫芦、玉板、扇子等宝物投进大海。这些仙物大显神通,将那些虾兵蟹将打得落花流水,逃命而去。这时,大海恢复了平静,那舟上的少女如此得救。
船上的渔夫们,因受此惊,个个蒙头转向,辨不清东西南北,不知哪里是岸。群仙为指引民舟迅速脱离险境,在岛堕石为台,燃起篝火,渔夫们见远处熊熊火光,遂摇橹而奔,平安登陆。从此,他们就在这个岛上安家落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繁衍后代,辈辈以捕鱼为业,渐尔形成了村落,人们把兔儿岛改称为仙人岛。并在八仙当年点燃篝火的石台筑起仙火烽堠,为出海的舟船指引航向。到了明代洪武年间,盖州卫指挥吴玉,出于边防需要,又在此处以砖石为料重修烽火台。每有敌情,夜则举火,昼则施烟,传递军事信息,捍卫海疆代代平安。
仙人岛烽火台建筑特点
仙人岛烽火台为正方形,上窄下宽。用青砖砌成,青砖用白灰腻缝。底部边长13.5米,顶部边长11.2米,高15米。上部原建有垛口,今已不在。四面各有对称水流两个,每个水流长4.71米。无登台建筑,靠软扶梯上下。在高12米处,各面都有多处弹洞,基部四角略有毁坏,其他依然如故。
仙人岛烽火台其他介绍
仙人岛烽火台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仙人岛村东北的墩台山上,此半岛原名兔儿岛,由四个小丘组成,远眺形似一卧睡的小兔,头西尾东。熊岳八景之一的兔岛怒潮即在此处。
坐落在兔尾小丘上的烽火台傲然挺立,警惕地注视着海面。此台正方形,南北向,底边长13.5米、顶边长11.02米,由下至上逐渐内敛,高约15米。台基为石条砌筑,其上的台身为青砖构筑。台的顶部四面对称设八个水流,顶端有垛口,台心为白灰土夯筑,砖墙白灰勾缝。原台顶建有哨楼。
烽火台有烽堠、墩堠、烽燧、狼烟台、接火台、举火台等别称。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对烽火台的最早记录,而早在此前的商周时期就已有与烽火台同等功用的军事设施了。因其在战争领域里的重要作用,历朝历代都大加修筑。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烽火、狼烟已成为战争的代名词了,烽火台与战争密不可分。
我地区烽火台型制都是方形,其他地区见有圆形或多边形。高山上多为石筑,平地和丘陵常见砖或砖石结构。台又分空心和实心两种,本地几乎都是实心台,外用青砖由下至上逐渐内敛垒砌,白灰抹口,内以土夯实,用绳梯上下。台顶建垛口,四周设水流,防止雨水冲刷台内夯土使台损毁。采用实心台修筑主要是基于台构建在自然村屯和军事驻地附近,和平时期不用军队驻守,大大降低了建造和维修管理的费用。
烽火台一般都高达十几米,有的甚至更高,选址在较高或开阔地带,四周无自然形成的屏障,主要是考虑用烟与火传递信息时,既方便又适用,出现敌情可迅速传递出去。作为军事设施的烽火台非常醒目,不同于其他军事设施应具有的隐蔽性,战争中自然也就成为敌方打击的重点目标,尽管如此,它总是傲然挺立在战争的最前沿,忠实地履行着监视敌情的职责。烽火台集军事预警、传递军情和军事堡垒等功能于一身,有的还兼做驿站。据记载,明代仅在盖州境内就有烽火台25座,是明政权在营口地区强有力统治的最好见证。
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仙人岛烽火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发[2007]22号)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省文物局投资对其进行修缮。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发[2008]48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烽火台台基外30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80米以内为Ⅴ类建设控制地带,要保持此范围内的地形地貌。
信息来源:市文体新广局 供稿人:董文杰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仙人岛烽火台”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