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旅游景点介绍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位于青海玉树州称多县仲达乡,通天河南岸,是一座寺庙。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文物介绍
前身是一座苯教古刹,名为“仁真敖赛寺”。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为“臧娘佛塔·盛德山”,于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30年)建成,藏传佛教界公认臧娘佛塔是藏传佛教佛塔的精华,它与尼泊尔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传佛教佛塔。
明宣宗宣德四年(公元1430年)将臧娘周围的苯教仁真敖赛寺、巴钦班觉寺、巴格达宗寺合三为一,在臧娘佛塔脚下创建了桑周寺,有殿堂、佛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物数十座。现存有大、小经堂及护法殿、僧舍等古建筑物,墙面涂有竖向黑白相间条带,这显然是萨迎派寺院的象征物。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文物历史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有很高的古建筑文物价值,而且保存和收藏有一批非常珍贵的宗教、历史文物。有从苯教寺院传下来的宋代以前的铜铃、银碗、鼓号等;有元朝皇帝封为国师的巴思八亲临寺院赠送的“吉祥天母”泥塑造像及部分法器;有历代僧人和信徒供放的数以千万计的泥制小佛像;有臧娘佛塔及桑周寺创建人孟德嘉纳大师的僧衣、靴子、经文及经卷、唐卡等;有宋至清代的寺志,高僧大师的颂文,官府文件等文献资料;有数千件历代宗教法器、供器、佛像,还有为数极多的历代石刻佛、护法、人物像及嘛呢石等;佛塔回廊墙面上有宋代壁画50多平方米,至今仍鲜艳夺目。文物中还有一种微型小塔其做工精细、模样逼真,仔细看小塔上还刻有八个小塔,里面装有药物可食用、可护身。听说泥塑小塔能在一根小草上站立而不倒。经许多专家考证,这样小而如此精致的小塔模型在世界上是稀少的。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其他介绍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位于青海玉树州称多县仲达乡,通天河南岸。前身是一座苯教古刹,名为“仁真敖赛寺”。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为“臧娘佛塔•盛德山”。
明宣宗宣德四年(公元1430年)将臧娘周围的苯教仁真敖赛寺、巴钦班觉寺、巴格达宗寺合三为一,在臧娘佛塔脚下创建了桑周寺,有殿堂、佛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物数十座。现存有大、小经堂及0殿、僧舍等古建筑物,墙面涂有竖向黑白相间条带,这显然是萨迎派寺院的象征物。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有很高的古建筑文物价值,而且保存和收藏有一批非常珍贵的宗教、历史文物。有从苯教寺院传下来的宋代以前的铜铃、银碗、鼓号等;有元朝皇帝封为国师的巴思八亲临寺院赠送的“吉祥天母”泥塑造像及部分法器;有历代僧人和信徒供放的数以千万计的泥制小佛像;有臧娘佛塔及桑周寺创建人孟德嘉纳大师的僧衣、靴子、-及经卷、唐卡等;有宋至清代的寺志,高僧大师的颂文,官府文件等文献资料;有数千件历代宗教法器、供器、佛像,还有为数极多的历代石刻佛、0、人物像及嘛呢石等;佛塔回廊墙面上有宋代壁画50多平方米,至今仍鲜艳夺目。文物中还有一种微型小塔其做工精细、模样逼真,仔细看小塔上还刻有八个小塔,里面装有药物可食用、可护身。听说泥塑小塔能在一根小草上站立而不倒。经许多专家考证,这样小而如此精致的小塔模型在世界上是稀少的。
臧娘佛塔是由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佛教画像、造塔等权衡制度的制定者中孟德嘉纳(又称尼德加那)于北宋天圣七年(1030年)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因此,该塔可称为标准藏传佛教塔的实物样本。被后世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等各派著名法王、大师共认为是藏传佛教塔之精华。与尼泊尔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共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传佛教佛塔。
孟德嘉纳遗留下来的唐卡艺术和佛雕艺术在玉树地区广为流传。因此,臧娘塔不仅宗教上有意义,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近五十年来仅臧娘地区就出现了上百名民间艺人,其中在藏区最著名的拉俄-等人,他们都以传播臧娘艺术为荣,以传播臧娘艺术为生。臧娘的唐卡艺术和佛雕艺术在尺度、线条、规格、立体感、色泽等方面都能与热贡艺术相媲美。
2001年6月,臧娘佛塔及桑周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