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庙旧址旅游景点介绍
范蠡庙,位于薛城区陶庄镇陶山之上,原庙已无踪影,现仅存旧址。
范蠡庙旧址简介
《滕县志·乔寓志》记载:范蠡,字小伯,徐人也……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乘轻舟入海,变姓名适齐,为鸱夷子皮。后百余年见於陶,为陶朱公,财累亿万复弃之,兰陵市卖药入世。世见之,居於昌卢之华采山,人因其居为祠焉,名其山为陶。同县志《祠祀志》又载:[陶朱公庙]在陶山后,薛河上。齐乘云:本桃山,讹作陶山,遂以祀陶朱公者谬。此齐乘谬也。此陶山汉属东海郡,在兰陵境,故有范蠡湖钓鱼台。而庙即其居也,自唐以前有之,宝历二年重修。孙长文记曰:勾践用范蠡而社稷兴,夫差失吴员而家国丧,乃知君圣从谏,木正从绳,贤者天资良谋神授,功成名遂恩难退变。同县志《古迹志》又载:“[钓鱼台]在陶山后薛河中,高一丈五尺,代经大水而土不损,土人云范蠡钓鱼处。庙基为范蠡宅,山下河边平泽为范蠡湖。”由以上《滕县志》(万历十三年版)各项记载可知:范蠡庙应在陶山之上,依旧宅所建,庙后有湖,曰范蠡湖,有台曰“范蠡钓鱼台”。
范蠡庙旧址其他介绍
范蠡庙,位于薛城区陶庄镇陶山之上,原庙已无踪影,现仅存旧址。《滕县志•乔寓志》记载:范蠡,字小伯,徐人也……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乘轻舟入海,变姓名适齐,为鸱夷子皮。后百余年见於陶,为陶朱公,财累亿万复弃之,兰陵市卖药入世。世见之,居於昌卢之华采山,人因其居为祠焉,名其山为陶。同县志《祠祀志》又载:[陶朱公庙]在陶山后,薛河上。齐乘云:本桃山,讹作陶山,遂以祀陶朱公者谬。此齐乘谬也。此陶山汉属东海郡,在兰陵境,故有范蠡湖钓鱼台。而庙即其居也,自唐以前有之,宝历二年重修。孙长文记曰:勾践用范蠡而社稷兴,夫差失吴员而家国丧,乃知君圣从谏,木正从绳,贤者天资良谋神授,功成名遂恩难退变。同县志《古迹志》又载:“[钓鱼台]在陶山后薛河中,高一丈五尺,代经大水而土不损,土人云范蠡钓鱼处。庙基为范蠡宅,山下河边平泽为范蠡湖。”由以上《滕县志》(万历十三年版)各项记载可知:范蠡庙应在陶山之上,依旧宅所建,庙后有湖,曰范蠡湖,有台曰“范蠡钓鱼台”。
现湖已无存,但台依旧,今仍称钓鱼台。山坡存有砌好的房基三间,房基旁有石塘一处,打制好的盘龙石柱塘内存三根,房基南存一根,房基前有打制完好的鼓形柱墩及檐上横梁,雕刻十分精制。鼓形柱墩,雕有莲花朵朵,经与肥城文物管理委员会程兆奎同志观察后,同认为雕刻有唐的风彩。运往房基南的石柱比较完整,雕刻工艺更加绝妙,一龙盘柱而上,在上盘的空间处,雕有楼台殿阁、小桥流水,桥上车马穿行,栩栩如生,维妙维肖,十分精制,是现存的盘龙石柱之精品,其技艺比曲阜大成殿盘龙石柱还要高超。料已备齐,但为何停而不修呢?这是一个谜。据现场分析,可能由于战争而停建。但是民间有个传说:“山下有村庄,庄内有一农户,夏天夜间起来推磨,由于天热,赤身裸体。推着推着,抬头一看,北山上灯火通明,犹如闹市,不觉就大喊了起来,这就冲撞了神仙,为此停止了这里的建设,挪到泰山,这就有了不修陶山修泰山,手递手一夜修成之传说。”这当然是一种无根无据的神话传说,到底为何停建还待后人考证。
关于范蠡的生平事迹,万历十三年版《滕县志艺文志》载有东阿于慎行《陶山怀古》和王特选的诗,现摘录如下:陶山怀古:越相何年隐,齐山旧有名,
地连肥子国,路出铸乡城,
洞杳秋云白,岩深古木平,
临池怀往迹,颇羡钓鱼情。
王特选的诗:摇尾乞怜逐兽犀,浮生得食便欣欣,
甘心穷饿陶山侧,甑底尘香范史云。
注:甑尘乡在陶山,因范母寓此得名。
另外还有峄人贾三近的《登陶山怀王越峰》诗:匹马陶山路,登高豁醉眸,
风生苍树梢,云妥碧溪头,
采药人何在,寻诗客暂留,
故人今已显,此地几藏修。(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范蠡庙旧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