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旅游景点

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景点照片

后李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淄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地处泰沂山系北侧山前冲积扇和鲁北平原,西南距临淄区辛店城区约12公里,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

  由于受淄河河水的冲刷,后李遗址的西、南两侧形成高达10余米的断崖,遗址东西约400米,东南北约5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济青高速公路从遗址中间穿过。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200—7800年,而文化特征不同于北辛文化,因而被命名为“后李文化”。后李遗址是山东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和人类遗存。

  1992年,后李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李遗址历史沿革

  20世纪60年代初期,后李遗址被发现。

  196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曾对后李遗址进行过一次试掘。

  198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后李遗址做了进一步的勘探和试掘。

  1988年,济青高速公路文物考古队后李分队,对后李遗址进行了总共5个半月的发掘,揭露面积1608平方米。

  1988年10月至1990年6月,山东省文化厅挤青高建公路工程文物工作队,对后李遗址进行四次大规模的号古发掘,共开探方179个,揭露面积约6500平方米。

  20世纪80年代末,后李遗址上的一座春秋时期大墓被发掘,里面埋藏着古车10辆、殉马35匹,是中国发现的同时期规模最大的殉车马坑,其中后李春秋殉车马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济青高速公路建成后通车,恰好从后李遗址上穿过。

后李遗址历史文化

  后李文化

  “后李文化”分为后李一期文化和后李二期文化。后李一期文化的陶器都是夹沙陶,陶器中的深腹开底釜为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总数约占全部陶器的80%,比较独特,这与山东及其周边地区已发掘的其他考古文化藏然不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学术界根据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将其称之为“后李文化”,以区别于其他考古学文化。后李二期文化是后李一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它与北辛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如都流行三足器和圜底器,器类都以鼎、体小口双耳罐为基础。同时与北辛文化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别,被认为是属于北辛文化的一种地方类型。在后李遗址被发掘和确认以后的两年内。考古学者又在鲁北和鲁西北地区相继发现了十多处同类遗址,对其中的几处遗址进行试拥获取的资料,进一步印证了后李遗址发服所证实的成果。

后李遗址遗址特点

  后李遗址地处泰沂山系北侧山前冲积扇的前缘,鲁北平原的东南部,淄河经遗址的西南部而北流。由于淄河的长期冲刷,遗址的西面和南面形成了高达10多米的断崖。现存的遗址范围,南北长50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大约15万平方米。后李遗址文化堆积序达2—5米,由上到下共分12层,自下而上的层次是:12—10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遗存,9层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北辛文化遗存,8—6层为周代遗存,5—3层为西汉至明清遗存。后李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文化遗存、两周(西周、东周)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三大阶段,埋藏着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清代,时间跨度近8000年的文化遗存。

后李遗址获奖荣誉

  2021年10月,该遗址入选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考古学会承办的“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后李遗址其他介绍

  后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的淄河东岸二级台地上,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西南距辛店约12公里。

  后李文化也因临淄后李遗址而得名,后李文化遗址距今约8500~7500年,是山东地区目前已知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后李文化主要分布在济南、邹平、章丘、淄博、潍坊一带,居民已过着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定居生活。器物类型简单,圜底器较多。196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学生调查实习中发现遗址,并对其进行了小规模试掘。1988年至于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发掘。共开探方179个,揭露面积约6500平方米。通过发掘发现,遗址的文化堆积厚达2米~5米,划分为12层。自下而上的层次是:12~10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遗存,9层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北辛文化遗存,8~6层为周代遗存,5~3层为西汉至明清遗存。

  在后李文化遗存中有灰坑、墓葬、烧灶、房址、陶窑等。灰坑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墓葬有小型土坑竖穴式和土坑竖穴侧室两种形制。房址为半地穴式,不规则圆形,地面为夯土,坚实较硬。陶窑为竖式陶窑,分窑室、火膛和泄灰坑三部分。出土遗物有陶器和骨器。器形有鼎、钵、双耳罐、釜、盂、器盖及尖顶器等,其中以深腹圜底釜最为常见。陶质以夹砂陶为主,陶色以红陶、红褐陶居多,有少量黑褐陶和黄褐陶。纹饰有附加堆纹、指甲纹、压印纹和乳钉纹。骨角蚌器多为凿、匕、锥、镖、刀、镰等。有少量石器,以磨制为主。种类有锤、斧、铲、磨盘、磨棒、刮削器、尖状器等。

  后李遗址的商周文化遗存发现较多,情形也相当复杂。出土的鬲、罐、簋等地方特色非常浓厚,表明土著文化因素占有很大比重,另外又具有商文化、周文化的因素。史载商末至西周前期,这一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方国,后李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该地区商、周、土著等各种文化的传承、交流及其融合过程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后李遗址发展,发掘对鲁北地区新石器文化及商周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对于齐地文化的年代分期和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后李遗址作为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后李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后李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