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旅游景点-P6
王家碥遗址位于本县建设乡红旗村,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东临洋芋河,西连丘陵,地形平缓,黄土覆盖约8~1米,表层是耕地,东、南有断层,黑褐色灰土厚约9米。采集标本有石锛、石刀和夹沙陶片。石锛、石刀皆小巧,通体磨光。夹沙陶片里红外灰,很有特色。…详情 ▷
张家坝遗址位于本县四合乡光荣村,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北濒越河、南靠鲤鱼山,自张家坝向东延伸约5米。越河冲刷遗址北部形成断层,中有文化层,厚约3~8米,夹杂红烧土、炭渣、石器、陶片等遗物。采集的标本有彩陶钵、夹砂红陶罐、石刀、石锄、石杵、刮削器等。…详情 ▷
柏树岭遗址位于本县花园乡柏树岭,1959年调查汉水流域文物时发现。遗址由北向南延伸,东西两侧有水沟,南接越河北岸阶地。修阳安铁路时,遗址有三分之二被毁坏,尚余4万平方米左右。该遗址文化层表露,厚约1~2米,含石器、红陶片、彩陶片、红烧土、炭渣、骨器等。石器多为磨制…详情 ▷
柳家河遗址位于本县五里镇民主村,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南距越河1米,北距神仙街2米,周围地势平坦,中部隆起,呈不明显土丘状。东面被柳家河村叠压,西面是耕作区。遗址表面有石器、陶片和红烧土。西部有高约15米的断层,系褐色灰土,含陶片、红烧土。断层以下向西的稻田中,…详情 ▷
灵崖寺在旬阳县城东面一公里处,它建在一座东临汉江、西依旬河的陡峭的石山上。古称临崖,后因盛产灵芝便改名灵崖。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僧人明显在此山上建造寺院,因山取名灵崖寺。它与老城隔河相望,是旬阳地界上一处佛教胜地。灵岩寺现有山门,大殿三间,僧房八间,庭院…详情 ▷
祖师殿祖师殿位于流水镇七里村,因五个山头直对其中,故称为五龙山祖师殿,古有玉带缠腰、五龙捧圣之说。面临瀛湖,山势险要,四周环水,湖水山色如画。登山远跳,流水集镇尽收眼底,是汉滨区境内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祖师殿最早建成时间已无从考证,但据碑文记载,清嘉庆十八年重修,…详情 ▷
铁瓦殿道观铁瓦殿位于汉阴县城西南方距316国道二级路高粱铺段2余公里处,是道教文化重要的传播地之一,海拔2128米原名“离尘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年景区古树参天溪水潺潺,怪石嶙峋,奇花与异草遍布,竹林与云海为伴登临峰顶可眺汉阴、紫阳、石泉三县,原始森林美景尽收眼底。…详情 ▷
望江寺遗址望江寺遗址位于县城西南十公里的曾溪火车站上方,21国道旁,烟波湖南岸,交通十分便捷。旧寺庙已不存在,仅遗留:释迦牟尼佛、如来佛、阿弥陀佛三尊石像和三块功德记事碑。三尊石像石质为花岗岩,坐像造型,比例与真人大小相等。如来佛像十分完整,面部鼻高眼大,目光略下…详情 ▷
左溪天池寺左溪天池寺,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的曾溪乡立新村,以天池瑞莲而闻名四方,是我县古八景之一。据遗址碑文记载,天池寺始建于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年),解放时毁,后作为学校。现在遗址上发现清乾隆至道光碑六块,均为功德碑,最为珍贵的是发现明代成化二十三年记事碑一…详情 ▷
燕翔阁燕翔阁位于汉江三峡风景区南端,与桂苑服务区仅数百米之遥,是汉江燕翔洞风景区的大门及标志性建筑,为游人游览、休闲、购物之所。它与汉江三峡、桂苑服务区、熨斗古镇和燕翔洞景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汉江燕翔洞生态旅游风景区。燕翔阁高两层,建筑面…详情 ▷
割肝医母碑距今三四百年前,石泉县红花沟半山腰上,有一户人家,姓曾,母子三人,靠打柴度日,勉强维持生活,荒年就得沿街乞讨。这兄弟二人非常孝顺母亲,每次把讨来的好饭捧给母亲受用,自己吃糠咽菜。一日,母亲病危,要吃肝病才能好,儿子想:到那儿去弄肝呢一时愁坏了兄弟二人。他…详情 ▷
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西林业局和宁陕县新场乡、皇冠镇、四亩地镇和筒车湾镇辖区内,秦岭腹地中段,宁陕县之北,户县之南,西与佛坪县毗邻,东与宁东林业局相连,占地6公顷,境内峰峦叠嶂,沟壑交错,河谷深切。地形北高南低,垂直差异大。最高海拔2964米,…详情 ▷
城隍庙宁陕县城隍庙建在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外形酷似一艘船,四周环水独居中央。四周古树参天,翠竹掩映。总面积6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余平方米,其规格形制与衙属建筑相近,方位背北面南,整体建筑纵深17245米,宽335米。在后园中又修建了八卦图和东、西两间厢房,分别是书画…详情 ▷
紫阳会馆遗址从紫阳县城沿任河朔流而上1里左右,有一江边小镇瓦房店。明清时期,瓦房店以其独有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成为整个陕南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被誉为“小汉口”,商贸活动极为繁荣。自清代中叶开始,全国南北客商为了保持乡土联系,增强商业竞争力,纷纷在瓦房店修建会馆。…详情 ▷
古栈道遗址由于汉江上游地区具有相当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地位,汉代在开发这一带经济的同时,交通、通讯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西汉武帝是重修褒斜道,还曾规划通过汉水连接东南部地区,解决京师的漕运问题。但自汉中只安康一带水道多峡谷险滩,漕运十分困难。公元13年左右,汉武帝征用当…详情 ▷
曹家坝遗址曹家坝遗址位于任河口,为汉代大规模村镇和砖瓦窑遗址。已发现砖窑3座,地下埋藏数以千计的绘画砖、菱型砖。不仅多藏于砖窑,而且见于曹家坝多处墓葬中。砖的制作工艺与中原其他地方汉代画像砖制作煅烧工艺基本一致。…详情 ▷
马家营遗址马家营遗址是一处多朝代的村镇、墓葬混合的遗址。除新石器时代遗迹外,汉代部分遗物主要有彩陶盆等多种随葬品以及出土的数具石棺葬。石棺均为多人二次葬,为陕西首次发现,在国内也属罕见。…详情 ▷
白马石遗址白马石遗址为面积3亩有余的汉代墓葬群。1986年考古学家发掘出铜剑头、铜镜、弩机和大量汉代钱币以及绳纹板瓦、筒瓦、盆盂、彩陶残片等遗物。从遗物的类型来看,这里既是粮食产地,还是烧陶作坊。…详情 ▷
太平寺遗址太平寺遗址位于岚皋县晓道乡双喜村晓道小学,清代。太平寺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占地约21平方米,坐北面南,由前殿、后殿和东、西厢房组成,共1余间。前、后殿均为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梁枋施花卉彩画,门窗有花卉木雕。文革时期,前殿被毁,199年以后…详情 ▷
清真寺大殿遗址清真寺大殿遗址位于岚皋县城关镇大北街中段,清代。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坐西向东。原建筑面阔三间12米,通进深五间1485米,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现已无存,遗址东侧另建一新大殿。殿内存光绪十九年(1893年)“永捐铺…详情 ▷
葫芦庙遗址葫芦庙遗址位于岚皋县佐龙镇青竹村的象鼻梁山顶,清代。该遗址四面皆为陡坡,原建筑已无存,仅存台基及清代石碑一通,台基长179米,宽7米,高18米。石碑略残,高125米,宽64米,厚3米,圭首,首题“同结善缘”,碑文阴刻捐资人姓名,咸丰元年款。据当地村民讲,…详情 ▷
祖师殿遗址祖师殿遗址位于岚皋县佐龙镇蜡烛村东北1公里的蜡烛山主峰顶,明清时代。遗址分布在山脊的东西两地,分为上殿和下殿,庙已毁,遗有上下殿基址、百步石阶、灰板瓦、素面砖和祖师庙燃灯功德碑两通。其中上殿基址长287米,宽9米,占地面积约26平方米,台基平均高约3米;…详情 ▷
卡房银矿遗址卡房银矿遗址位于岚皋县佐龙镇西厢村北3公里的卡房,清代。遗址长约25米,宽1米,南为峡谷,西北为陡坡,东为高山丛林。矿洞洞口部分已被矿渣掩埋,现呈较规则圆形,直径约115米,竖井,因工作条件有限,矿洞深度无法测量。…详情 ▷
卡房铜矿遗址卡房铜矿遗址位于岚皋县佐龙镇西厢村北3公里的卡房,清代。遗址长6米,宽25米。包括冶炼场一个,矿洞两个,南北分布,两洞相距2米。其中北侧矿洞洞口呈不规则长方形,宽19米,高14米,深约82米矿洞前有开采时残留的石渣;南侧矿洞洞口呈长方形,高15米,宽1…详情 ▷
烛峰书院遗址烛峰书院遗址位于岚皋县城关镇大北街的城关小学内,清代。烛峰书院始建于清代,光绪七年改设为砖坪小学堂,现为岚皋县城关小学所在地,占地面积约4平方米。存青石碑2通,其一为“捐修烛峰书院碑”,同治五年(1866年)立。碑载“兵(太平军)燹之余”,众绅捐资重修…详情 ▷
乌龙寨遗址乌龙寨遗址位于岚皋县佐龙镇佐龙村南约1公里的乌龙山顶,清代。寨址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径85米,南北短径11米,占地面积约9平方米。寨墙基本完整,南面寨墙部分坍塌,寨墙高为2米6米不等,厚8米,块石垒砌而成,依山石走势而建。共有前门和后门两道寨门,条…详情 ▷
太平寨遗址太平寨遗址位于岚皋县晓道乡黄兴村东南约5米的太平山主峰,清代。遗址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径82米,南北短径4米—9米,占地面积约45平方米。寨墙基本完整,高为25米5米不等,厚8米,块石垒砌而成,寨墙上有垛口、瞭望口、射枪口等。共有前门、二道门、三道…详情 ▷
白崖寨遗址白崖寨遗址位于岚皋县晓道乡黄兴村西北约1公里的太平山侧峰,清代。寨址西高东低,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径7米,南北短径4米,占地约28平方米。寨墙高为2米4米不等,厚8米,块石垒砌而成,依山石走势而建。有前门和后门两道寨门,皆为抬梁石门,条石垒砌而成,…详情 ▷
天云寨遗址天云寨遗址位于岚皋县城关镇城关村南5米的夜壶石,清代。该遗址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径22米,东西短径3米,总面积约66平方米,寨门已毁,仅存寨基及部分寨墙。寨墙依山石走势而建,东面为悬崖,无寨墙,西南北三面寨墙以块石垒砌而成,高2—35米不等,厚8米…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