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龄寺旅游景点介绍
鹿龄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城西,距离县城中心2公里,中国伊斯兰教卡迪林耶派三大圣地之一。
鹿龄寺建筑特色
鹿龄寺由仙根寺、静室寺及鹿龄寺三大部分组成,其古建筑,图案多姿,雕艺精巧,饰以浮雕,工艺精湛,甚为罕见。青砖结构,宏伟壮观,院内石鹿一对,造形准确,精刻细雕,为寺名之象征。整个建筑结构,美观大方,风格凝重严谨,将伊斯兰清真寺和中国古建特色融为一体,既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鹿龄寺地理位置
清真寺历史
该寺始建于清康熙末年,先是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祁静一(卡迪林耶派支系大拱北门宦创始人)于康熙二十一年来西乡,在滴水涯、玄阳洞等地修真传教,并建茅庵作为静室。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祁静一归真后,众徒建香亭,葬其遗体于亭内。鹿龄寺前有大照壁一面,题款为“道光岁次已酋林绥月重建”。寺门牌楼上高悬楷书“鹿龄寺”大牌匾一方,光彩夺目。鹿龄寺规模宏敞,建筑瑰丽。全寺殿宇和四周围墙均为青砖结构,砖墙上多有雕刻图案和题诗,清雅秀丽,并饰以浮雕、空雕、石雕等,为寺增色生辉。
同治元年(1862)庵亭毁于兵事。同治七年,卡迪林耶派教徒妥云清重修香亭,命名为悠久亭,并建客厅,当家住宅等50余间及三棂牌楼一座,后经多次增修,规模宏敞,建筑瑰丽。现存殿堂房舍106间。并保存有古桂、古柏、银杏、白皮松等珍稀树种11株,还保存有仿周、商、春秋、战国和汉代铜礼器及字画多件,如明代蓝瑛山水真迹,康熙御书真迹等,都是文物中的珍品。
鹿龄寺其他介绍
鹿龄寺,又名巴巴寺,在西乡县城西北2里,是伊斯兰教修真之所。自清康熙58年(公元1719年)始建至今,260余年来,信仰该教的回族、维吾尔族、哈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教徒,从陕、甘、宁、青、新、滇、川、黑等省,长途跋涉,不远万里,来此朝拜瞻仰者,络绎不绝。
据传:清代康熙年间,甘肃河州人阿訇祁静一,奉师之命,往来川、陕、甘间传教,后落迹西乡,曾在赵家湾、滴水崖、杨启沟、贯子山的康宁、沙河坎,梭罗关元阳洞等地静修正果,并在县城西郊午头山东建芳庵为传教静室,康熙58年去世,遗嘱徒众建鹿龄寺,遗体葬于寺内。后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各朝多次增修,规模宏敞,建筑瑰丽。
鹿龄寺原寺区由仙根寺、静思寺、鹿龄寺三大部分组成,尤以教经堂拱北殿、牌坊和影壁,宏伟壮观。建筑面积达100余亩。现存殿堂房舍106间。主要建筑结构美观大方,风格凝重严谨,将伊斯兰清真寺和中国古建筑特色融为一体,既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鹿龄寺门前有一堵照壁,高约10米,长11米。壁基7层,第一层砖雕“云纹”,第二层正中有砖雕“缠枝牡丹双龙抢宝”纹,两边还有砖雕“莲子荷花”和“双龙戏云”纹。
大门内为正殿前院,东西墙都有水磨对缝方形砖雕图案,东墙砖刻“书斋图”,款识:“大清光绪二十一年潘宪书”;西墙砖刻“松月牡丹图”,题句:“月到天心花待露,影动地面松遇风”,款识:“时丁已岁孟夏月创建,升初谨题,导河(今甘肃临夏)马忠义。”
正殿三间,高大笃实,为回教建筑风格,全部青砖结构。正殿东侧有小院,为过去阿旬住所,现有阿旬墓十座。寺内保存有明代仿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的铜礼器及字画多件,如明代蓝瑛山水真迹、康熙御书真迹等,都是重要的文物。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鹿龄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