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窑址旅游景点介绍
洪山窑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遗址以喊车沟为中心,周围依地势分布有众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钵堆积层,形成东西约250米,南北100米的分布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在洪山镇的喊车沟、磁窑沟、龙王沟、琉璃窑村、采皮沟等地均有古窑址发现 。
洪山窑址窑场创烧于北宋初年,历经金、元盛烧,明清走向衰败。洪山窑品种丰富,有细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黄釉瓷、彩釉瓷、青釉瓷等,以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洪山窑址是一处沿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完整的遗址,为研究山西古代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
2006年5月25日,洪山窑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洪山窑址历史沿革
北宋初年,介休窑(洪山窑址)创烧,窑址在介休洪山镇,所以也称“洪山窑”。
金元时期,介休窑盛烧,兼烧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
明清时期,介休窑走向衰败。
洪山窑址历史文化
介休窑(洪山窑址)烧造历史悠久。窑址区有庙,叫源神庙。是洪山泉源头,一座因水利工程而建的庙宇。洪山泉是晋中最大的地下泉水,为介休的水利。庙内有碑十余块,其中最古老的有宋碑,记载了烧瓷的历史,非常珍贵。据史料记载,介休窑始烧于唐,盛于宋,窑火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
洪山窑址遗址特点
洪山窑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遗址以喊车沟为中心,周围依地势分布有众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钵堆积层,形成东西约250米,南北100米的分布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在洪山镇的喊车沟、磁窑沟、龙王沟、琉璃窑村、采皮沟等地均有古窑址发现。
洪山窑址其他介绍
洪山窑址
洪山窑址(第六批国保)
时代:宋至清
地址: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
古代瓷窑。在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也叫“介休窑”。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数代,烧瓷历史达千年之久,为北方瓷窑所少见。宋代烧瓷品种较丰富,除白釉瓷外,还有黑釉和白釉釉下褐彩瓷等。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剔花、釉下彩绘和镂雕等。白釉印花大都受定窑影响,纹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但不讲求均衡对称。褐釉盘、碗、洗等器物也大量运用印花装饰,盘洗器饰以婴戏荡船纹,为介休窑独出。介休窑还受磁州窑影响,烧制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划花、釉下褐彩器和白釉釉下褐彩器等。另有一种白地红花器,色彩异常美丽,为介休窑绝精之作。洪山窑历史悠久,为北方名窑,所产瓷器皎洁白皙,酣醇凝脂,属定白瓷系列。北宋初年御定五大名窑时,洪山还在北汉的疆域内,就此失去了一次扬大名的机遇,令人扼腕叹息。洪山瓷之庄重端方、高贵典雅,全仰仗洪山泉之明澈澄湛、清洌晶莹,这是人所共知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以喊车沟为中心,周围依地势分布有众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钵堆积层,形成东西约250米,南北100米的分布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在洪山镇的喊车沟、磁窑沟、龙王沟、琉璃窑村、采皮沟等地均有古窑址发现。窑场创烧于北宋初年,历经金、元盛烧,明清走向衰败。洪山窑品种丰富,有细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黄釉瓷、柴釉瓷、青釉瓷等,以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洪山窑址是一处沿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完整的遗址,为研究山西古代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洪山窑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