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源镇旅游景点介绍
花源街道,隶属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地处新津区东北部,东与普兴镇为邻,南与花桥街道相连,西与兴义镇隔金马河相望,北与双流区金桥镇、黄水镇、胜利镇接壤, 街道行政区域面积32.0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花源街道户籍人口30087人。
1996年8月,析置花源镇。2004年9月,兴乐乡并入花源镇。2009年,增设花源街道。 截至2020年6月,花源街道辖3个社区、5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正源路88号。 2019年12月23日,撤销花源镇,设立花源街道,以原花源镇所属行政区域为花源街道的行政区域。
2011年,花源街道财政总收入7472万元,比上年增长7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48万元,比上年增长49.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17万元,增值税935万元,企业所得税17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5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99元。 截至2019年末,花源街道有22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37个。
花源街道历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年),属长乐乡三支。
民国二年(1913年),属东二区四、五段。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二区花关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花园乡。
1950年4月,属第二区。
1954年3月,属第一区。
1958年10月,并入花桥公社,设花园分社。
1961年,析置花园公社。
1983年7月,公社改乡。
1992年10月,并入兴乐乡。
1996年8月,析置花源镇。
2004年9月,兴乐乡并入花源镇。
2009年,增设花源街道。
2019年12月23日,撤销花源镇,设立花源街道,以原花源镇所属行政区域为花源街道的行政区域。
花源街道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花源的”源”原为”园”,因境域曾为”明蜀王花园地”而得名。1996年建镇时,将”园”改为”源”。
花源街道地理环境
花源街道地处新津区东北部,东与普兴镇为邻,南与花桥街道相连,西与兴义镇隔金马河相望,北与双流区金桥镇、黄水镇、胜利镇接壤,街道行政区域面积32.06平方千米。
花源街道
花源街道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坝为主。境内最高点位于牧马山,海拔536米;最低点海拔385米。
花源街道境内河道主要有金马河和杨柳河,属岷江水系,过境长度分别为3.3千米、7.8千米,年径流量分别为229立方米每秒、175立方米每秒。平坝主要灌溉渠系有白头堰、石马堰、赵筏子等支渠,牧马山灌溉为牧马山干渠。
花源街道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霜冻。最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98年7月5日,杨柳河特大洪水给沿岸村组造成极大损失,仅杨柳村就有30多亩土地被冲毁,经济损失达50万元。
花源街道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芒硝、页岩和砂石。
花源街道荣誉称号
花源镇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花源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1年6月28日,成都市新津区花源街道党工委被授予“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花源镇其他介绍
古蜀花源、人文之城。花源古为明蜀王后花园,因“鲜花之源”的美誉而得名。柳河村商周遗址、牧马山瞿上古城、白云渡隋唐崖址、百年古刹白云寺,创造了花源丰厚的历史文化;北宋宰相张商英、御史张唐英、慈禧御厨王海泉、“川菜圣手”罗国荣、国宝级烹饪大师黄子云等历史名人,更加展现了花源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文气息。
连绵起伏的牧马山依镇而立,清溪碧水的金马河、杨柳河穿镇而过,这里房产业兴盛,定位于打造“欧洲风情小镇”。你可以在这里参观高端典雅的低密度社区,可以去看看漂亮的新楼盘,合适的话可以选择在这里置业投资。镇上杨柳河边的白云寺也是好去处。累了可以在湿地公园散步休息。
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一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纷纷落户花源。成熟的高端低密社区群落已经成型;以展现川西林盘文化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正在抓紧勾勒;北京联华、红旗、红艳、互惠等连锁超市的陆续入驻,使得现代商贸业正逐步升温。
电话
028-82480107
景点位置
成都市新津县花源镇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花源镇”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