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章寺旅游景点介绍
安章寺位于白玉县县麻邛乡安章村的后山腰。海拔4020米,距县城136公里,建于清康熙七年(1742),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由曼德仁真清波所建,原属嘎托寺下院,后经逐年扩建到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当任活佛朱巴仁波且,得到清真上师大园满心髓的传授,便成为一个专门宏传大园满心髓的有名寺庙了。
安章寺历史背景
安章寺建于清康熙七年(1742),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由曼德仁真清波所建,原属嘎托寺下院,后经逐年扩建到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当任活佛朱巴仁波且,得到清真上师大园满心髓的传授,便成为一个专门宏传大园满心髓的有名寺庙了。至1911年,朱巴仁波且之子甲色上师得大成就,誉播国内外,从康藏、青海、甘肃、上海等地来的喇嘛,由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等诸国到的僧侣,络绎不绝。其中得大成就者,有创建上海长乐精舍的根造密显上师,有花教领袖萨迦贡玛,有红教大喇嘛降央切及洛珍,有印僧根敦却批。自此,安章寺便尊为唯一的红教讲经圣地,也是红、白、花、苯等教及有志于心髓的各国宗教名人修造的常来之所。之后,曾有不丹国王及王后也先后亲临该寺朝拜,更增加了该寺历史上的光辉。1983年经县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1996年经州政府审核后依法登记。寺庙以保存有镀金铜像、制作精美的金粉唐卡画及镶嵌着翡翠、玛瑙、珍珠、珊瑚等的灵塔而扬名藏区。该寺因民改运动中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得到党和政府的特别保护,故“文革”中破坏不大,损失较小,80年代,白玉县政府为维修该寺,先后拨款2.97万元,使该寺较前更加辉煌。
安章寺建筑布局
该寺有大雄宝殿、灵塔室、经堂、转经堂、文物室等。心髓部众讲堂内有康巴地区著名雕塑大使甲色白马洛真泥塑的心髓部众尊主,堪称一绝。寺内珍藏有余尊大小佛像和印度皇家珍宝水晶琉璃塔。灵骨塔殿中,有康巴地区著名画师和工艺师以高超技艺精制而成的三尊舍利塔,塔高两米余,为康巴地区珍品。
在安章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楼一底的大雄宝殿,该殿为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由汉藏匠师共同建造,殿高17.4米,长30.2米,宽22米,斗拱层叠,造型精巧,宏伟古拙,别具风采。一层为正殿,6根粗大的深雕凤柱,并列挺立于壁之四周,一眼望去,凤凰翩翩起舞,栩栩如生,尤引人注目的是甲色上师的经座,高5米,宽3米,各柱均用彩带装饰,深雕的四头大象,背负诸宝;八具狮,捧献莲座,四对龙凤,起舞相迎。真是千姿百态,古色古香,其余各层,也皆绘以各色佛像或象征瑞祥的奇珍花卉,工艺讲究,古朴逼真,独树一格,各有千秋,充分表现了汉藏艺术家精湛的工艺水平,为全州唯一幸存的艺术珍宝。
宝殿后左侧为灵塔,门前古柏青松相映成趣,室内约20平方米,正中是朱巴灵塔,上嵌有黑如迦本尊塑像,形象生动,风格浑朴,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左侧是甲色灵塔,塔内藏有不丹国王赠的金币、印僧格拉撒弥等送的珠玉和佛像。塔身分五层,镶嵌有翡翠、珍珠、玛瑙、珊瑚、九眼珠等计146颗,五光十色,绚丽异常,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右侧是朱巴大弟子,青康藏著名画师八马洛珍灵塔,塔内安放着八马洛珍坐化后,再经过还原处理的肉身,形神与生前无二。头象上挂有两颗大如鸡卵的宝珠。一为紫红色,一为翠绿色,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尤令人惊异的是:有人不但发现此体长了两颗白生生的新牙,还在胸部长出了一个酷似金刚的“金刚心”,虽百思不解,然实物均在。
宝殿后右侧为文物室,室约24平方米。室内珍藏有年代较早的各形镀金铜佛240余尊,其中以公元七世纪印度大成就者郎若巴的护身——用香檀木雕成的空行母佛及西藏大活佛所呷所赠的镶有53颗各色珠玉之镀金佛母像最为有名;还有水晶琉璃塔一座,为英印战争中从印度流来的皇家珍品;又有“心髓”七集四部,是世界上仅存的研究佛教心髓理论的唯一藏著。
经堂与宝殿并列,约140平方米,内有900余部经书,2000余块经板,98尊大小泥塑。
安章寺其他介绍
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在甘孜州白玉县麻邛乡。原属嘎拖寺下院,清乾隆七年(1742年)曼德仁珍青波始建。咸丰五年(1855年),-朱巴仁波义得清真上师0心髓传授,始成为专门弘传0心髓的中心,誉播海内外,国内各地及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诸国的各派僧人、俗人常来此求学,不丹国王和王后也先后亲临朝拜,名重一时。现寺占地1平方公里,有大雄殿、灵塔室、经堂、转经堂、文物室等。1982年批准为开放寺庙。
保护范围:土青大殿台基向东、西各外延50米,扎西格彭朗大台基向南、北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8米,向南外延6米,向西外延5米,向北外延7米。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安章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