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旅游景点

七曲山风景区

七曲山风景区景点照片

七曲山风景区旅游景点介绍

四川省绵阳市境内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七曲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城北约9公里处,地处剑门蜀道风景名胜旅游区之南端,金牛古蜀道(今108国道)纵贯南北,整个旅游区沿山脊成带状分布,占地面积29.3平方公里。七曲山风景区以文昌文化发祥地和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享誉海内外,有以古蜀道、古皇柏、古建筑、古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景观50多处,文化底蕴极为深厚。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一年内,对医务工作者实施免门票的优惠政策。

七曲山风景区发展历史

  七曲山,古称“尼陈山”。相传是大禹治水陈放九曲潼江淤泥堆积而成,山上长有又粗又大的梓树,夏禹砍伐梓

  树用于制做独木船疏通河道,梓树受到惊吓化为童子,老百姓便以为梓树化为童子是神,于是建庙祭祀梓潼树神,接着又把“泥陈山”改名为“梓潼山”。

  到了唐朝,玄宗避安史之乱幸蜀,留下了“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的诗句,由此“七曲山”就“此山此名天下知了”。

  七曲山大庙始建于东晋,最初叫“亚子祠”,现存元、明、清三代的古建筑群23处,是南宋的高宗皇帝敕令按王宫格局修建的第一座文昌宫。

  这座庙打破了中国宫殿坐北向南的传统,呈坐东向西的向址,因为古人自古就有“紫气东来”之说。

  大庙是海内外文昌宫观之祖庭,在一千多年的造神运动中,张亚子由人到神被历代皇朝追封至“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素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之说。

  七曲山大庙现存元、明、清古建筑23处,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它既像人间王府,又似天上宫阙,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曲山风景区主要景点

七曲山风景区文昌祖庭

  魁星楼

  108国道边,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弘的三层楼阁,这就是七曲山大庙的魁星楼。魁星楼通高33.15米,约合百尺,又叫百尺楼,它前临金牛蜀道,后倚层层宫阙,48根通天大柱,将一座三层百尺高楼凌空托起,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被誉为“西蜀名楼”,可比荆楚黄鹤楼。

  魁星楼正中有“帝乡”匾额,匾额之下就是文昌庙的皋门。皋门指古代帝王的廊门,这里是文昌帝故里,自然可以称皋门。

  皋门上高悬一匾:道冠古今,下面则是一幅清代石刻:鹿鹤图,画面简洁,生动传神。

  魁星楼上供奉的魁星是“文昌第一化身”,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魁星楼上的魁星,蓝面赤发,右手高举朱笔,左手执“富贵花”,右脚直立鳌头,左腿朝后翘起,赤发怒目,青面獠牙,肌筋暴胀,右膝盖上为方孔金钱。据说,魁星是奎星的误传,奎星是西方白虎第一宿,有16颗星。文昌星的崇拜远远早于奎星,七曲山文昌帝君已执掌人间禄籍,作为“文昌第一化身”的魁星,就只能秉照文昌帝君的旨意,给高中魁首的士子赐予富贵花了。这就是魁星左手执“富贵花”的缘由。

  因为这个原因,古今多少学子怀着敬畏之心,来瞻仰文昌祖庭的魁星。传说魁星右手那支笔是专门用来录取科举士子的,一旦点中就会文运、官运一起来。

  所以在科举时代,读书人就把魁星奉若神明,所谓“自古文章无凭据,但愿魁星一点斗。”

  魁星为什么站在鳌头上?过去考中了状元,就要进入皇宫,站在大鳌的头上,接过皇帝的金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了。

  文昌正殿

  迈进帝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中间嵌有九龙石壁的二十四级石阶,二十四级石阶象征传统的“二十四孝”,巨型九龙石壁显示出文昌帝宫的帝王等级。

  石阶之上,是文昌宫正殿,又名真庆宫,始建于明代。殿中间这位头戴冕旒、身着九龙袍、慈祥和善的铸铁像,就是文昌帝君张亚子。

  桂香殿

  文昌正殿后面,是桂香殿,殿前有四株桂树,为南宋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所植,距今近800年历史。

  常见的桂树有白色的银桂和黄色的金桂,而这四株是十分少见的红色丹桂。丹桂秋天绽放,香飘林海,沁人心脾,有九里香之美名。自古以来,人们把桂树视为吉祥、高贵的象征。古希腊人用桂枝编成帽子,授予杰出的诗人,称之为桂冠;中国则把科举及第称之为“蟾宫折桂”。

  清朝科举考试放榜定在桂花绽放的金秋,就有切合“折桂”的含义。

  正因此如此,文昌宫桂香殿受到广大学子极度重视,科举考试前人们纷纷前来祈祷文昌帝君保佑,使自己能蟾宫折桂。有诗为证:“蟾宫仙桂人间栽,开降灵时万人来,不是广寒香一点,怎能吹得满山开。”

  桂香殿是明代建造的,采用了减柱造法。当你围绕殿内四根粗大的柱子细看,他们都向不同方向大幅度倾斜,随着人的方位变化,柱子倾斜的方向也随之变化,很难确定它们倾斜的具体方向。

  这是建筑大师故意让内柱大幅度侧脚,以使人产生视觉误差。其中,左前方的内柱上有一个洞,洞里雕了一个摸得着但拿不出来的木罗汉,人们总爱伸手摸摸罗汉,碰碰运气,摸来摸去,人们就给它取了个美名叫“摸运洞”。

  桂香殿殿中是三尊铸铁像,正中头戴王帽的也是张亚子,这是他被封为济顺王、英显武烈王的形象,右侧是憨态可掬的天聋,左侧是傻得可爱的地哑。

  聋者欲言而一无所知,哑者知之而不能言,可以保证天机不会泄露。

  需要说明的是,桂香殿的张亚子坐像与正殿文昌坐像同高,造型神态相似,但桂香殿铁像较为古朴,正殿铁像更为精致,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另外,正殿文昌像是空心的,而桂香殿的铸铁像却是实心的,据专家估测,这三尊实心铸铁像共有40吨。

  桂香殿殿堂左侧墙壁上保存有清代巨型壁画“张婆骑鹿”。

  壁画左边还有乾隆年间石刻的阴骘文,阴骘文据说是文昌帝君降笔而作,又叫丹桂籍,已翻译成日文、法文、朝鲜文等二十多种版本,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启圣宫

  桂香殿南面,是启圣宫,又叫圣父殿,是清代建筑。殿内供奉的是张亚子父亲张隆祖。宋元皇帝封他为“显庆慈佑裕令德王”,佛教封他为“证果长寿王菩萨”,道教封他为“储真衍庆天尊”。民间百姓十分崇拜他,尊称他为张公。

  旧时每年正月十二,都要在县城举行文昌出巡的民俗活动,圣父与文昌一起,乘坐八抬大轿,身着白蟒袍,下山接受百姓的顶礼膜拜。

  圣父塑像后边有两幅十分珍贵的石刻:“弘文宣化”和“张翼精英”。石刻上方印章显示,作者是雍正皇帝的异母兄弟爱新觉罗·允礼,即“果毅亲王”。

  当时他奉圣旨去康定泰宁寺主持六世达赖喇嘛回西藏继位大典,途经七曲山,有感而题。

  “弘文宣化”是赞颂文昌帝君的功德,而“张翼精英”是赞扬张翼的文治武功。“张翼”是谁?张翼字伯恭,三国时蜀汉犍为(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县)人,三国蜀汉时做过梓潼太守。

  诸葛亮四次北伐都以张翼为前军都督;姜维也十分倚重张翼,二人曾同守剑阁,最后都死于乱军之中。张翼在前,张亚子在后,二人同为张姓,在梓潼地区都有很好的德行和口碑,所以受到果亲王的赞誉。

  瘟祖殿

  启圣宫前,是瘟祖殿。瘟祖就是文昌。瘟祖殿最早建于明代,后来被毁,现存是清代乾隆年间重建的。它的梁架结构简练,式样别具一格。

  它不用大檩大柱,而以小巧实用为主,装饰也不是龙飞舞凤,多用牡丹芍药点缀。

  整个殿堂精巧华丽、玲珑剔透,独具南方园林式建筑的特色,与具有浑厚北方宫殿建筑风格的文昌正殿正好相反。

  瘟祖面目狰狞,左手形似鹰爪,令人望而生畏。传说文昌有七十三化身,瘟祖就是他的化身之一。文昌化为瘟祖有两个原因,一是张亚子生前是一位医术高明、深受梓潼民众爱戴的郎中。他写了《玉定金科》、《医方辨难大成》等医学著作,有整套疑难病症辨证施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另一个原因就是道教的极力推崇。传说元始天尊赐给文昌一部《治瘟宝篆》和驱瘟除魔的大印,张亚子在七曲山敕法台降服了五瘟神,收瘟摄毒,驱瘟止疫,减少人间瘟疫,百姓从此越传越神,就尊他为瘟祖。

  梓潼当地有正月十二烟祭瘟祖的习俗。那一天瘟祖身穿黑色蟒袍,与文昌、圣父一起乘坐大轿出巡县城。瘟祖能收瘟摄毒,山下百姓纷纷煨柏桠、放鞭炮祭之,祈求瘟祖驱魔祛病。这种祭祀方式叫做“燔柴祭”。

  风洞楼

  启圣宫旁,有一座依石崖而建的高大建筑物,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风洞楼,因为楼下石壁上有个天然石洞而得名。洞深两米,传说是张亚子居住的地方。

  白特殿

  风洞楼下是白特殿。“特”是比马还能跑的动物,它马头、驴身、骡尾、牛蹄,俗称“四不像”,古人说“千里马、万里特”。传说文昌帝君的坐骑就是全身色白的特,即“白特”,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曾撰写对联:“梓潼帝君乘白特下临凡界,三清老子骑青牛西出函关”。这座殿堂就因白特而得名。

  传说当年张亚子曾骑上白特,由七曲山风洞往返于京都咸阳之间,与姚苌同窗共读。白特不骑时,就是一根竹棒。一次,张亚子归来后随手将竹马放在门后,煮饭的张婆以为是吹火筒,用竹马去灶堂拨火,忽然听到一声怪叫,竹马从灶堂里蹦出来,把张婆吓倒在地。张亚子闻声赶来,竹马虽然恢复了法力,但白特的四蹄和尾巴都变成了黑色。

  文昌帝君为什么会以非驴、非马、非骡、非牛的四不像当坐骑呢?其实文昌的“四不像”有特定的含义:马耳寓意快如飞马,牛蹄象征纯善宽厚,驴子和骡子都善于负重。有了白特,文昌就能抵御山川妖孽,飞越高山险阻也会如履平地了。

  时雨亭

  白特殿后,有座小亭叫时雨亭。据说,1931年,梓潼全境连续大旱无雨,县长黄汝霖率全城官绅把文昌帝君接到县城建坛求雨——据说文昌帝君张亚子又是雷神,管降雨。说也奇怪,求雨求到第五天果然降了大雨,于是人们就修了这座“时雨亭”来纪念文昌帝君。抬头仰望,时雨亭象一张硕大的荷叶,当阳光从古柏的空隙中洒落在绿色的琉璃瓦上时,墨绿色的荷叶上面就会滚动着晶莹闪亮的露珠。

  家庆堂

  时雨亭旁的这座高台建筑叫家庆堂。建于明代,叫启元殿,清代培修之后更名为家庆堂。所谓“家庆堂”是指文昌帝君张亚子举家欢聚之地。早在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就对张亚子一家8位主要成员加封圣号;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追封4位;又过了二十多年,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再一次对张亚子的公主和女婿封了圣号,使加封的家庭成员达到14位。

  道教、佛教也不甘落后,对张氏家族14位成员也分别追加封号。在《文昌大洞仙经》里就详细记载了张氏家族14位成员的姓名、出生年月以及朝廷、佛教、道教分别加封圣号的名称,道教还对天聋、地哑、金鸾、白特也给了封号。

  这样,不仅张亚子荣登帝君宝座,一家妻小连随从和坐骑都尽享封号,成为天上神仙,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家庆堂集中了张氏家族成员的塑像,五世同堂,其乐融融,不仅展现了文昌帝君一家在天宫紫微星垣文昌宫内的景象,也体现出张氏一家夫妻和睦、儿女孝顺的东方式传统家庭特色,是进行家庭伦理教育的极好题材。

  家庆堂屋顶为歇山顶,整个殿宇雄伟华丽,它的屋顶脊饰很有特色。正脊正中有三重楼阁,楼阁之上有宝顶,楼阁后底部雕塑有弥勒佛;9个脊梁之上都有蹲兽,在4个翼角戗脊之上塑有天上四灵,以正四方。什么是“四灵”呢?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何要塑“四灵”?因为古人常有“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的说法。在歇山下边的正中位置,还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等生动有趣的装饰性塑像。如果站在代表二十四孝的石阶下仰望整个家庆堂时,更会有华丽多彩、犹如海市蜃楼的感觉。

七曲山风景区道教名山

  占地30平方公里的七曲山风景区,不仅因拥有23处元明清古建筑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古建筑博物馆”,还被道教誉为“天下第九座名山”。这些古老的建筑,除了供奉文昌帝君的诸多殿堂外,还有许多供奉道教诸神的祠堂庙宇,漫游七曲山大庙,除了祭拜文昌帝君外,亦能礼拜或熟悉或陌生的道教神仙。

  灵官殿

  首先,在魁星楼北侧的迎祥门内,有一座所有道观都有的建筑——灵官殿,这是一座清代建筑,里面供奉着一位红发红须、高举虎尾金鞭的神像,他就是道教护法神——王灵官,传说他为人正直,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

  五瘟殿

  在魁星楼南侧,有一座民国时期建造的五瘟殿,歇山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面积54平方米。五瘟殿因供奉五瘟使而得名。五瘟使,亦称“五瘟神”、五瘟使者,据传这五位瘟神能掌握五方瘟疫,使之不得侵犯人间,保佑人们一年四季不染瘟疫,幸福安康。

  天尊殿

  在七曲山大庙东南方的鳌山之巅,还有天尊殿。鳌山是七曲山的主峰,海拔861米。正中是天尊殿,左右为配殿。天尊殿的檐椽前伸超过2米,然而却无檐檩支撑,原因是彩鸭嘴昂和梅花斗拱压在柱子后面的梁枋之间,保持了平衡,可谓稀世之作。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实地考察七曲山大庙后,对天尊殿的建造技艺赞不绝口,并认为这座建筑应为明代所建。

  天尊殿殿门之上,有清同治年间古匾:“第一名山”,登临鳌山绝顶的儒士,才能体味“独占鳌头”的风光韵味。

  走进天尊殿,迎面是三位神态飘逸的天尊。居中的是张亚子的老师元始天尊,左边是灵宝天尊,右边是道德天尊,这就是道教的最高领导“三清”。

  元始天尊手捧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无极”;灵宝天尊手捧“阴阳镜”,象征已从无极衍化出来的“太极”;道德天尊手拿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由太极分出天地“两仪”。“道”是宇宙万物的元始,宇宙又生出“元气”,元气构成天地、阴阳、四时,最后构成万物,整个三清塑像就是一幅道教宇宙图。

  据说,元始天尊属“三清”之首,所谓“元者,本也,始者,初也”。道经说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在宇宙万物产生之前就已存在,本体是常存不死的。每当新天地形成,天尊就会降到人间,向世间传授秘道,称之为“开劫度人”。张亚子正是元始天尊选的所度之人,于是就赐给了张亚子《大洞仙经》、《治瘟宝篆》、《紫阳宝篆》三部经诰。在元始天尊的栽培和提拔之下,张亚子果然不负老师的厚望,不仅得道羽化成仙,而且还被选拔担任了主管人间禄籍的重要职务。所以说,元始天尊是张亚子的老师。天尊殿内,除了“三清”外,还有道教十二金仙塑像。

  天尊殿左侧的配殿叫谷神殿,这是一座清代建筑,里面塑有农家敬奉的牛王、谷神、嫘祖像。我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崇尚牛王、谷神、蚕神的风俗十分普遍。在天尊殿前正中有八方石台,叫观象台,俗名八卦井,是古人观测天象的重要设施。

  天尊殿右边配殿是娘娘殿和药王殿。娘娘殿是清代建筑,塑有送子娘娘塑像四躯,送子娘娘为主神娘娘,其他娘娘是衍化出来掌管生育有关的化身娘娘。

  药王殿供奉唐代著名的神医药王孙思邈,他长期隐居终南山,修道、行医、著书,百岁高龄无疾而终。孙思邈死后不久就被神化,民间流传孙思邈救助白蛇,后来得道成仙。他被称为药王,他生前隐居的五台山也被称为药王山。对药王的崇拜,可以看出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盼。

  关帝庙

  在魁星楼北面,还有颇具气势的关帝庙。七曲山关帝庙由皋门、拜殿、关圣殿组成。关圣殿仍保留明代的建筑特色,皋门、拜殿为清代乾隆时所修,整个古建给人以古朴典雅、雄伟壮丽的感觉。在关圣殿前有高大木门六道,门上有四幅文昌帝君画像,绘有文昌帝君及擎着官扇、手托冠冕的侍从。图中蓝天映衬着白云,溪流漂过,鸟语花香,梅花鹿顾盼左右,整幅图案隐喻着“有禄”、“加官”的美好祝愿。清华大学教授黛妲评价说,这四幅明代门画,线条圆润浑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关圣殿高15米,正中为通体鎏金的关羽坐像。像高5米,宽3米,头戴冕鎏,金脸长须,身穿绣龙袍,衣纹流畅自然,腰束玉带,手执牙笏,通体鎏金,神情威严,一幅帝王模样。这尊泥塑关羽坐像造型古朴庄严,有专家认为,此像为全川现存关羽造像最佳作品之一。

  关羽像左侧为关平、关兴、王甫,右侧为周仓、关索、赵累。

  盘陀殿

  穿过灵官楼,就进入七曲山景区的西部。首先看到的是盘陀殿。盘陀殿是七曲山现存23座古建筑物中年岁最大、资格最老的大殿,建于元代早期,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盘陀殿梁架结构简练但比例匀称,是四川古建中较为完美的元代遗物。殿内柱子的排列,纵横基本成行,然而却减少了后金柱与前檐柱,这种“减柱造”与峨眉山元代建筑飞来殿相似。

  盘陀殿建筑面积79.72平方米,因殿内有圆盘大石而得名,盘陀石为椭圆形,长4米,宽2.8米,高0.85米。它是文昌帝君张亚子诵经得道之所,十分珍贵,与张亚子亲手栽植的晋柏交相辉映,成为七曲山的镇山之宝。

  圆盘石上的坐像,是张亚子最早的形象,他着便服,挽发髻,手持经卷,神情安详,造型生动。据说,早年的张亚子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从越西金马山来到这里,父母以采樵为生,张亚子给人治病,劝人行善,足迹遍布梓潼,邑人百姓十分尊敬他。相传张亚子到了晚年,元始天尊就赐给了张亚子《大洞仙经》一部,张亚子对他的老师元始天尊十分虔诚,每天斋戒沐浴,坐在这盘陀石上诵读《大洞仙经》,不论寒暑风雨,矢志不渝,坚持数年修身养性,果然领会洞经的精妙,最后在此羽化成仙。

  应梦仙台

  盘陀殿旁,是应梦仙台。应梦仙台是清代建筑,殿前有“应梦仙台”石坊。殿门上一幅对联:“仙去何方,大梦至今犹未醒;神游未远,青山不老可重来”。殿内有一石床,相传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在这里休息时偶梦张亚子,告诉他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仙台后壁上有“漏澈华胥”四字,“漏”是古人的计时器,“华胥”是梦游之国。“漏澈华胥”就是说做了一整夜的美梦。唐明皇梦醒后半信半疑,继续南行,走到成都北郊的三家店,也就是成都市天回镇,果然驿马来报,安禄山已死,请他速回长安。于是,唐明皇再返回长安时,为感谢梓潼神的佑护,就在七曲寺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还追封梓潼张亚子为“左丞相”。

  到了宋朝,道教以张亚子飞鸾降笔作《高上大洞文昌怀禄紫阳宝箓》一书,书中描绘了“文昌应梦八图品”,凡是学子应了玉猫、白马、白鹿、大鬼、法斩五虎、黄牛、黑犬、怒击三人这八幅图景中任何一个梦兆,就会科场中举。因此,学子们总想来此石床寻梦,祈盼美梦成真。后又传应梦床能为虔诚者治病疗疾,因此南宋时朝廷下诏赐封“张亚子祠”为“灵应祠”,应梦仙台由此名声大噪。

  雷神庙

  应梦仙台往西,还有一座雷神庙。雷神,是人类信仰最古老的神,雷电暴雨给原始人类造成灾难,人们无法理解,十分恐慌,于是便产生了对雷神的自然崇拜。《山海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古人把雷神与龙联系起来,逐渐将雷神人格化,道教又将雷神复杂化,把雷神构建为一个完整的雷部系,最高主宰者为玉清真王,被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古人把雷神视为司命之神,他不仅能布雷行雨,赐福禳灾,而且还是惩罚坏人,主持正义之神。民间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雷公诞”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梓潼先民在远古时代,雷神就已成为氏族崇拜的图腾。最早建于七曲山紫云岩的善板祠,就把张亚子作为雷神供奉的。由此可见,梓潼先民自古崇拜雷神的习俗,其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七曲山风景区森林公园

  七曲山景区不仅只有七曲山大庙,他还是林业部批准的“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而这座森林公园里最具特色的就是拥有全国现存最大的纯古柏林。七曲山庙中有树,树中有庙,其古柏林占地面积600亩,现存古柏两万多株,据林业专家鉴定,有3%是三国时期张飞栽种的张飞柏,被植物学家誉为“森林活化石”,也被称作被誉为“蜀道翡翠”。

  在这片罕见的古柏寿星群落中,有秦始皇“蜀山兀,阿房出”之后诏令补植的“皇柏”,有汉代拓宽驰道而植的汉柏,有张飞镇守巴西表道植下的“张飞柏”,有文昌张亚子亲手植下的“晋柏”,还有明代“李公柏”、清代“潘家柏”。这些古柏,最老的要数“皇柏”,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高寿了,而最年轻的寿星“潘家柏”也已有200多岁。这株古柏的树龄在1700年以上。

  漫步林中,但见一棵棵古柏树干粗壮,高耸入云,“根如铁石,壮若苍龙”,虽然他们饱经沧桑,却依然显得生机勃勃,披绿叠翠,让人有一种“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觉。据说,柏树散发出来的芳香,具有清热、解毒、燥温、杀虫的作用,特别是柏树林中散发出来的大量负氧离子,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调节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这片柏林又有“空气维生素”和“天然氧吧”的美称。也正因如此,这片古柏林成为当地民众和八方游人休闲健身的绝好去处。

七曲山风景区大洞仙经

  发源于文昌祖庭的洞经音乐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随着文昌帝君的声名远播,它走出庙堂,根植民间,不断吸收各地各民族的音乐营养,发展成为一种古老的民俗音乐,聆听这一韵味高雅的“钧天妙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颐养人的身心,洞经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全人类宝贵文化遗产”。

七曲山风景区地理环境

七曲山风景区地理位置

  七曲山风景区位于梓潼县城北,地理坐标北纬1°41′51″,东经105°11′34″,主峰海拔861.5m。

  七曲山风景区大庙景区

  旅游区距成都150公里,与科技城绵阳相距仅45公里,交通便利快捷。

七曲山风景区气候条件

  七曲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日照充足。四季皆宜旅游,尤以春秋为最佳。

七曲山风景区景区荣誉

  七曲山风景区优美独特的景观不仅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眼球,也受到了影视界的青睐,已有《西游记》等32部影视片在此取景。同时,良好的服务风范也赢得了省文明委的认可,2004年被授予全省首批“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的殊荣。

  七曲山文昌庙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中华文昌文化发祥地。

七曲山风景区其他介绍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是1994年10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林场批字[1994]150号)建立的。它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林业科学家称它为“森林化石”,旅游者称它为“蜀道翡翠”,文人雅士称它为“翠云明珠”。

  一、基本概况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梓潼县七曲山上,距梓潼县城最近端3公里,最远端20公里,在梓潼县城郊西北部,是川北剑门蜀道精品旅游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国道108线贯穿园内,现国道108线复线在该园东侧边缘,并在公园南北两端相接。公园距中国西部科学城绵阳57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177公里,北有剑门关之雄,西有窦团山之奇,东有嘉陵江之险,南有青城山之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地理优势。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2346公顷,其规划面积包括七曲山风景区和长卿山风景区。整个公园沿七曲山南北走向呈带状分布,带宽约800一3500米,带长约16000米,为四川盆地深丘地貌,海拔500一892米,相对高差约400米,坡长而缓,坡度为250一350,山脊峻秀,山坡分布多级小台地,间有阔台地,分布了公园三分之二的森林资源。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北有秦岭天然屏障,南受海洋性温暖气流影响,气候特征表现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爽秋凉,园内年均温度为14.8℃,最冷月平均温度4.5℃,最热月平均温度23.5℃,年平均降雨量992毫米,且雨热同季,相对湿度达76%,冬季略有积雪,最厚处可达20厘米。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类型为低山常绿针叶林,植物群落优势树种有柏木、马尾松、桤木。其中柏木占74%。动物资源有野猪、麂子、豹猫、锦鸡、杜鹃、画眉、喜鹊等多种飞禽走兽及多种蛇类爬行动物。

  二、风景资源

  1、森林群落景观

  高处远望,山脊部位呈带状分布的3万亩柏类森林,郁郁葱葱,随山赋形,由高至低,迤逦而下,林冠翻波,恰如一条巨龙游饮潼江水,姿态轻盈优美叹为观止。入林可见,株株翠柏直接蓝天,婷婷玉立,枝叶相交,微风过处,虫鸟和鸣,信步林中,神清气爽;细看林下,铺满了黄灿灿、松软软的柏针,宛如一张金色的地毯,成片成簇的马桑、黄荆等杂灌和野花、杂草点缀其间,更添无穷的野趣。林中四季的景致各不相同,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绿海扶阴,秋季赤橙黄绿,冬季则银装素裹。

  2、古柏林景观

  七曲山古柏林离县城10公里,环绕七曲山大庙,面积约400亩,生长着历代栽植的古柏14305株。这里古柏漫山遍野,根连技接,擎天挺拔,铁骨铮铮,一色苍翠,林中无一杂树,是中国最大的纯古柏林。古柏树龄,一般在400一一500年间,多的已超过1000年,林业科学家称之为是一座活的古柏博物馆。这些古柏如伞如盖,姿态万千,人们爱之咏之,因形就名。那参天挺拔,铜臂铁骨,俨如泰山的叫“泰山柏”;盘旋而上,弯弯曲曲,状如苍龙,虬枝入云的叫“飞龙柏”;根交于下,枝接于上,同根并干,形同连理的叫“夫妻柏”;枝干舒展,体态轻盈,婀娜多姿,随风飘拂的叫“仙女柏”;高入云端,树冠相拱,形同蘑菇的叫“蘑菇柏”等等,莫不惟妙惟肖,美不胜收。《中国古迹名胜揽胜》云:“这里背靠剑门群峰,面向川西平原,一万余株古柏,葱郁参天,蔚然森秀,不愧为蜀道奇观。”

  在这纯古柏的世界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人们四季进行森林浴的最佳地方。阳春三月,青枝交映,柏油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炎炎夏日,朵朵柏枝,苍翠欲滴,凉风习习,蝉鸣悠悠,杜鹃阵阵,使人心灵幽静,暑热立消;金秋八月,丹桂飘香,秋风拂来,风摇古柏,林涛低吟,仿佛在向人们祝福平安。隆冬瑞雪,那些千姿百态的粗大枝干,被皑皑白雪打扮得各具情态,又是另一番景色。

  3、翠云廊景观

  古蜀道自阆中经剑阁至梓潼,三百里程十万树,犹如一条莽莽苍苍的绿色巨龙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清代诗人乔钵称之为“翠云廊”。公园内的古蜀道,从前是“古柏株连株,长廊接天来”,1935年兴修川陕路时,绝大部分被毁,如今仅留下古柏400余株,还有少数地段,保持原貌,这些地段的古柏,两旁排列,树若旗屏,苍劲参天,多姿多态,生机盎然。

  据有关文献和民间传说,这些古柏栽植的年代,有秦时的“皇柏”,蜀汉时的“张飞柏”,永嘉年间的“晋柏”,庆云三年的“宋柏”和正德十三年的“李公柏”,其树龄大多在千年以上。两千多年来,历代皇朝诏令保护,并将古柏保护的情况作为地方-的政绩考核,因此,这些古柏又被称作“皇柏”。这些古柏粗细不一,胸围大的在5米左右,一般在3米左右。在公园的北端柏林湾的古蜀道旁有一株古柏,胸围6.7米,高24米,树冠覆盖45平方米,1997年四川省林业厅专家测其年轮为1743年,是迄今发现蜀道上最大的一株古柏,人称“古柏王”。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梓潼县林场职工在七曲山的川陕道上开始补植了以柏树为主的行道树,经过半个世纪的精心管护,这些行道树和原有古柏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老年的苍劲挺拔,遮天蔽日,中年的奋力向上,浓荫宜人,青年的生机蓬勃,翠绿青葱。从大庙过林场至演武一段,由古柏新树形成了一条长十多公里的绿色隧道,行车穿行其中,给人一种“飞行翠云里,如入仙境中”的感觉。

  4、珍稀古树景观

  (1)七曲山晋柏

  在七曲山盘陀石侧,有株铁骨嶙峋,矫若虬龙的古柏,相传为晋代张亚子所植,距今至少已有1600年,故称“晋柏”。树干粗大,高耸入云,有“晋柏穿云”之誉,是梓潼八景之一。它周身无皮,却顶风傲雪,不屈不挠,昂然向上。树的四周,以石为栏,栏外有亭,亭上有联云:“如佛子身不生不灭,同孔坛杏有干有年”。

  宋人刘昌词《芦浦笔记》中就有此树的记述,说蜀道近旁这株千年古树,枝繁叶茂,荫可庇一亩,往来行者常在此树下歇息,往往在这里易弃旧鞋,或抛挂枝上以为戏,久而积千百双,后来有人在此卜问心事,往往皆应验,于是以为有神灵。有一士人应试从此经过,取其佩刀削树皮刻定“草鞋大王,某年月日降”数字。待应试回程,此处已建立4座小庙,士人笑而不言。三年过后再过此地,已是祠宇壮丽,并有十数家居其侧,惊而相问,均说其灵验无比。士人于是留宿而扣问此神:“神之号不过是我戏书,为什么今天奉祠竟如此之盛?你究竟是什么人呢?”当夜梦神人相见。告诉他说:“我是附近的老铺兵,平生不敢欺心,裁汰之后,常见道路负重不能前行者,因而送五里以歇其肩,并没有其它长处。不料上帝竞记住这一劳积,但始终未能安排所处,承你书此‘草鞋大王’之号,于是受封才享有奉祀。”士人间道:“那么为什么卜问总是灵验呢?”神答道:“这并不是我的神能,不过及时奏帝,帝以其诚,才给予答复。”士人问:“我的前途可预告吗?”神答:“可以。”第二夜士人梦神相告:“必当于某年登第,当至何官。”后来届时事事应验。

  据《梓潼县志·咸丰志》载: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这株晋柏“高五丈余,围计高之一,巅如龙如凤,根如盘如距,其腹坚实,而肤益肥润”。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重修晋柏石栏时又载“晋柏神物也,生七曲山盘陀石侧,无肤甲,无枝叶,玉立亭亭,柯若苍龙,根如盘石,阅十六朝,历二千年,雨淋日炙,无丝毫脱落之患”。此树历尽沧桑而不朽,“根如铁石无异样,壮若苍龙插云巅”,为公园内一大奇观。前人把它视为神木,并说它可与泰山御史台诸柏同名于世而不朽。

  (2)大庙丹桂

  七曲山大庙桂香殿前,有四株极为珍贵的丹桂,高10一12米,围1.5米,相传植于明洪武初年,距今600一700年,四株丹桂均老干苍劲,生机蓬勃。每年秋季,花开两度,花期相距7—10天。每逢中秋庙会,珠红桂蕊,香飘-,沁人心脾,游人无不以亲睹亲闻为快。有诗赞曰:“蟾宫仙桂人间栽,天降灵实万人来,不是广寒香一点,怎能吹得满山开。”“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红。”

  5、凤桔景观

  梓潼有“桔根之乡”的称谓。梓潼桔根最早产于公园内的凤凰山麓,原系野生,故名“凤桔”。凤桔的特点为,味微甘而后苦,气清香,色白心实,断面呈菊花心,嚼之有粘滑感,有较强的祛痰利咽、生饥排脓的功效。因历史上常作为贡品敬献朝廷,御医在用桔根时也常用梓潼凤桔,梓潼凤桔又称之为“贡桔”。凤桔曾经四川省卫生厅、省医药管理局化验,其桔根甙含量为11.4%,居全省之冠,上海中药材公司检验后也认为“完全符合药典规定”。经有关专家考证,凤桔之所以独具特色,是因为凤凰山麓土质中性偏碱,年均日照达1300小时,年均温16.5℃,年均降水量1150毫米,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桔根生长。现此处已成片种植,每到夏秋之际,桔根已茎高约1.3米,叶呈锯齿状针形,到处是紫白色的钟形花,成为园内一大景观。

  6、自然地貌景观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属深丘地貌,公园内的峰峦岩岭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从凤凰山到庙垭一带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山头30余座,曲折蜿蜒,登高远眺,只见峻岭云迷,峰峦隐现,绵延不尽。塞子山海拔892米,为梓潼第二高峰,宛如一柄绿色长剑,直刺云天。公园南端的长卿山拔地而起,宛如城垣,山上遍布松柏,美如画屏,同七曲山一样,亦为西蜀名山。

  7、自然水景景观

  潼江为梓潼第一大河,似玉带环绕整个森林公园,山绕水,水环山,形成“九曲潼江七曲水”的优美景观,“潼江春汛”为梓潼八景之一,每当春汛初泛,点点桃花,行行岸柳,一江春水,层层细浪,鱼跃鹭飞,美不胜收。此外,公园内还有塘堰50余口,总蓄水量达150万方,它们如颗颗珍珠,镶嵌在绿色的-之中。既是公园生产生活用水来源,又是垂钓、水上游乐和水产养殖场所。

  8、自然天象景观

  公园内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静风频率高,河谷地带常形成数百米层积云。雨后初霁,云雾缭绕,山峦、林木、古庙若隐若现,变幻莫测,美妙神奇。清新翠绿的山峰,波澜起伏的白雾,隐约飘渺的流岚,仿若仙境。这就是“七曲晴岚”,亦是梓潼八景之一。

  塞子山山顶可观赏日出日落景观。每当晨曦微露时,登上山顶观景楼,但见一轮红日冉冉从东方升起,朝霞万道,光芒四射。傍晚落日西坠,晚霞无限,把酒临风,吟诗作赋,何其乐哉。

  每逢雨后天晴,霞光普照,景色奇丽,时有彩虹飞架天象景观出现。每当寒冬时节,瑞雪喜降,处处白雪皑皑,玉树琼枝,琼楼玉宇,公园别有韵味,美丽动人。

  9、人文景观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除了丰富的自然遗迹,还有特殊的历史文化遗迹,如五丁开山与古剑泉、《三国演义》与瓦口关、文昌帝君与七曲山大庙、唐明皇与琅当驿、张献忠与庙垭古战场、红军与敕法台等,以及二月文昌会、八月瘟祖会等庙会文化,均可让人耳目一新。这些也是公园的核心景观,展示的是公园另一个特色。

  三、综合评价

  七曲山森林公园具有以柏林为主的特色森林景观,具有以“古文化、古道、古建筑、古树”为主的人文景观,尤其是有全国第一的文昌宫和纯古柏林,以及优美的神话传说、大量的历史故事和诗词文章,使整个森林公园具有凝重、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七曲山森林公园具有“古、奇、幽、深”的特色,为第二级胜景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内

  类型:古迹道观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16-8229209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绵阳七曲山大庙门票成人票(赠送水观音门票) 50元

  交通

  交通

  自驾:绵阳-绵兴东路-园艺街-游仙东路-凯仙东路-G108-梓潼县-景区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七曲山风景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七曲山风景区”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