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旅游景点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属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景点照片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四川省江安县夕佳山乡境内博物馆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在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江安县夕佳山境内。根据史料记载明代锡姓富户在此建园。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进行扩建。规模宏大,现存房舍108间,建筑面积5146平方米,是典型的传统民居。从大门而进,依次为前厅、后厅、两侧翼配有厢房,组成两个大的四合院。前厅是主要建筑,处在整个方舍的中部,两翼厢房之后是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四合院。左右是作坊、仓库及仆役住宅;右面长廊后是戏台,再后面是怡园,院内配有小桥荷花、假山竹树,环境幽静别致,四周设有、书房等。

  2022年8月,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入选四川省2022年度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创建单位名单。

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发展历史

  博物馆建于这座古民居内。古民居为二进四合院布局,小青瓦盖顶,悬山穿斗抬梁式的木结构建筑、有天井十一个。四角建有碉楼,院内分别建有金库、地牢、绣楼、花园、宴宾楼、客厅分上中下三个,分别接待不同的客人,院内还建有学馆、藏书阁、戏台、工字厅、粮仓、长工屋、织布房、马房、碾房、轿房、暖阁等。古居民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研究封建社会的“活化石”。民居周围还栖息着数以千计的白鹭,是“天然鹭鸟公园”。

  夕佳山民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江安县城东南20公里的夕佳山乡坝上村,建于明万历四十年,经清、民国时期几次大的修葺,至今保存完整。

  老宅坐南朝北,置临层层浅丘,有"千人拱手,万山来朝"的运势。整座庄园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房舍123间,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掩映于修竹茂林之中。建筑为组合四合院式,纵深三进,大门、正厅、后厅依次置于中轴线上,中轴线左、右又各错落有致地置有三进厢房,整个布局形如一展翅欲飞的仙鹤立于一个古瓶之上,意为平(瓶)安鹤祥(翔)。

  夕佳山庄园,又称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宜宾(吃,住,游,购,娱)市江安县境内,距县城21公里,宜宾市89公里,泸州(吃,住,游,购,娱)市60公里。

  庄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高墙深筑,屋宇轩昂,呈三进四合院排列,占地1万余平方米,有大小房123间。整个建筑系悬山穿斗式小青瓦木质结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保留下明清以来的民间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川南庄园”特色。庄园内有门楼、前厅、正厅、天井、客厅、堂屋、过厅、戏楼、花厅等分布其中;还有小桥流水,怪石嶙峋,小巧雅静,清朗幽雅的怡园,是一座具有四川园林和江南园林兼而有之的私家花园。整座庄园结构宏大,错落有致,雕刻精美,古朴生动。园内环境清幽,格调高雅,生态佳好。庄园四周还有上百亩的桢楠林,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白鹭、苍鹭云集林中,宛若片片白云,镶嵌浮动于林梢树丛,它们在林中营巢栖息,啁啾终日,景色十分壮观美丽。

  庄园选址十分讲究,因而实用功能齐全,是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的缩影,也是农耕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整个庄园展现的是一部可供人们感受和探索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男尊女卑”等封建体制、思想、观念的历史教科书。

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历史沿革

   解放后,夕佳山民居收归国有,先后做过乡政府驻地(1949年—1952年)、粮站(1953年—1974年)、县委党校(1975年—1985年)。

   1986年划归文物部门予以保护。

   1988年建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同年,国家文物局拨出15万元专款,对夕佳山民居的后厅堂(312平方米)进行了全面整治维修恢复了原状;对前厅堂、戏台的柱、檩的多处断裂或朽坏处进行了加固和拆换,对门窗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对屋面进行了翻修等。

   1991年10月,因夕佳山民居西宾客楼严重倾斜,民居学馆已严重毁损,为排危抢险,国家文物局拨款10万元、自筹5万元,对西宾客厅、学馆进行修缮,于1992年3月维修竣工。

   1992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9月建馆。隶属于江安县文化旅游局。

  该馆馆址原为-黄氏家族的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4),历经清代和1930年多次维修扩建。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当时为乡政府所在地。博物馆占地面积20196平方米,建筑面积5172平方米。

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地理位置

  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江安县夕佳山乡。邮编:644221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其他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已于10月19日建成,向中外游客开放。位于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边缘,距江安县城20公里。该馆于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于江安县夕佳山境内。它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为完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始建于1612年,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传统文化的大宝库”、“天然鹭鸟公园”。

  该馆主要展示夕佳山民居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基本陈列为川南民俗陈列展。

  主要景点

  民居坐南向北,南依安远山脉,北临层层浅丘,有"千人拱手,万山来朝"的气势。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房舍123间,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掩映于修竹茂林之中,景色秀丽。

  古民居平面为组合四合院式,纵深三进,大门、正厅、后厅依次置于一中轴线上,中轴线左、右又各错落有致地置有三进厢房,整个布局形如一展翅欲飞的仙鹤停于一个古瓶上,意为平(瓶)安鹤祥(翔)":庄园东三进厢房,利用房屋建筑与天井的虚实相生,构成"纸、墨、笔、砚"图形,匠心独运。庄园的前后左右各置有池塘、后花园、西花园、东花园。古民居整个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互为呼应。保留了宋、明以来民间建筑风格。华夏民族有“左贵于右”的习尚。民居中轴线左侧,经堂、中客厅、工字厅、戏台、上客厅、书房、琴房、学馆、怡园等建筑和庭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其间,建筑风格高雅,多以各类精美雕刻和垂花卷草,彩绘飞金作饰。这显然是民居主人和上等人居住和娱乐之所。民居中轴线右侧,下客厅、绣楼、织布房、粮仓、厨房、马房、轿房、土牢、饭堂等建筑分布其间,建筑格调相比左侧而言,要低得多。这是下等人和晚辈居住的地方。中轴线两侧建筑格调的反差,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和守法制度留下的痕迹。夕佳山民居建筑群在建筑造型上突出主体,在装饰手法上出现多样化变化趋势。置于中轴线上的前厅(二进)和后厅(三进)是整个民居的主要建筑部分,它在造型和装饰上特别突出。平面的进深和开间格外宽阔,房屋高大,用料粗壮,举折高矗,坡面平直,仰瓦整齐。连檐、飞椽,八檩构架,格外庄严肃穆;柱础、驼峰,多绘有云水莲花等吉祥图案,更显华丽典雅。屋脊的脊头上翘,并辅以瓷片镶嵌花纹图案作饰。屋脊正中灰塑以“山谷题留”、“庭经换鹅”、“黄鹤楼”、“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历史题材和传说故事。构图生动,人物逼真。正厅的前面置有十四关二十八扇木质棱花隔扇门,正中四扇的裙板上镂空有“渔樵耕读”木雕人物图案,捕鱼的渔父、砍柴的樵夫、耕作的农人、攻书的士子,别致,技法新颖,线条粗犷,人物神似,极富生活气息。其它的棱花隔扇门的裙板上多以深、浅相间的浮雕技法,刻有“福禄寿喜”、“福山寿海”、“终身吉祥”、“梅兰菊竹”、“连(莲)生三级(戟)“等吉祥图案作饰。撑拱上使用圆雕和镂空相结合的技艺,雕有夸张变形的蝙蝠、含花奔腾野鹿、展翅欲飞的白鹤、欢若狂的喜狮,暗合“福禄寿喜”。整个造型生动,刀法细致,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装饰典雅精美,交辉映衬,为民居平方根建筑的外观造型增添了富丽堂皇的色彩。

  民居的后厅也是主要建筑部分之一,其中的正堂屋是祭祀之地。下页三关六扇花格棂窗隔扇门,棂窗以木条制衬“福”、“禄”、“寿”、“喜”、“忠”、“孝”六个篆书大字,每个字均以万字木格纹铺底衬边,并各穿以五个变形蝙蝠,组成“五福临门”图案。隔扇阂的裙板上又浅刻以“寿”、“喜”、“琴”、“棋”、“书”、“画”图案,从肃穆中透出高雅的格调。

  老爷房:老爷黄公美的卧室。

  民居西侧的第二进厢房是娱乐区。工字厅与戏台紧紧相连,平面布置为二级台面,高低错落有致,装饰分外华丽。撑拱、雀替我以镂空和高浮雕相饰,雕梁画栋,垂穗灯笼,彩绘飞金。戏台的额枋上使用高浮雕手法,饰以大量的戏剧人物故事和花草虫鱼博古图案,风格朴质,立体感强,刀法爽利,实为我国民间木雕艺术之珍品。

  夕佳山民居对园林艺术颇为讲究,东花园、后花园、怡园(又叫西花园)、枣园分布于民居的前后左右,其中以怡园称著。怡园,占地3亩,以花木林园见胜。这里有四季长春之树,八节不谢之花。曲廊幽深,小桥流水,春兰秋菊,幽香怡人。大有不出园林而享山林之怡之感。怡园的主要建筑是书房、琴房、上客厅、怡亭、学馆等。建筑尤以玲珑典雅见长,琴房前面,庭前一池,临池垒石,山石嶙峋,上有榕树,古根虬枝,雅朴苍劲,全园之景,尽浓缩于方丈之间。显示了“水汤汤”、“山峨峨”和“树苍苍”浑然成趣的气势。怡园南墙,多种翠竹,园内外树枝彼此交错,白色垣墙掩映于修竹藤蔓之中。时或月影横斜,时或轻敲竹韵,使人意境悠然,加之怡园后门半掩,更使人感到背面还有偌大林园,若干景致,神秘莫测,“别有洞天”的情趣。忽而南墙之下引出一泓流水,则有“从中一股清泉出,不识源头何处来”的诗情画意。

  中国园林,小园多孤植,大园多群植。夕佳山民居的怡园兼而有之。园之南以群植,林木森森,苍翠幽静,有大园之气魄;园之北,以孤植,粉墙为“纸”,栽一二花木衬托前后,组成一幅立体小景,有小园之典雅。园之中,有株两百多年的古黄角兰,树干高大,旁斜逸出。每逢夏秋,古兰盛开,使整个夕佳山都沉浸在一片“香海”之中,实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感。更有趣者,在怡园的假山上,有一株参天古榕树和一株三丈有余的古棕树相生相共,头首相交,相抱依依。这是园林创作者的独具匠心,是中国“中(棕)庸(榕)之道”儒家思想的借题发挥,此乃民间极为罕见的融儒家哲理与园林于一体的绝妙佳作。

  夕佳山民居四周,有上百亩的桢楠木和杂木林。树木林深,翁郁苍秀,每逢春夏,上万只白鹭云集枝头,远远望去,宛若绿茵上轻飘白絮,又好似簇拥的玉塑冰雕。白鹭在夕佳山繁衍生息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们为夕佳山民居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夕佳山也因此而获“中国天然鹭鸟公园”的美誉。

  夕佳山民居是饱蘸中国农耕文化液汁的民间建筑群,也是民间凝聚耕读文化因子的建筑活化石,是巴蜀神秘农耕文化的孤岛和守望者。于1996年10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夕佳山民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省人民政府就行文批准在夕佳山民居建立民俗博物馆。经过江安县人民政府及文化部门的不断努力,现在民俗博物馆开设有内容丰富的“黄氏家族原状陈列”、“川南民俗展览”。目前,夕佳山民居连同它的民俗展览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及海内外游人的关注和青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夕佳山民居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会放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夕佳山民俗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