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旅游景点

挖色镇

挖色镇景点照片

挖色镇旅游景点介绍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辖镇

  挖色镇(古称鲁川),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辖镇,地处大理市中东部,东与宾川县相连,南邻海东镇,西接洱海,北与双廊镇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106.8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挖色镇户籍人口23421人。

  元代,设孟州(白语称孟正)。1987年10月,改乡。2002年1月,改挖色镇。 截至2020年6月,挖色镇下辖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挖色村河滨路。

  2011年,挖色镇财政总收入736万元,比上年增长39.7%。农民人均纯收入5420元。 2019年末,挖色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挖色镇历史沿革

  元代,设孟州(白语称孟正)。

  明弘治之前,属大理县,行政区划为二里。明弘治七年(1494年),设宾川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宾川挖色镇。

  1950年,与海东合并为宾川第五区。

  1953年7月,改名第六区。

  1956年,挖色设置大城、小城、葙村3乡和挖色镇。

  1958年2月,合并成立挖色乡;同年10月,成立挖色公社。

  1959年10月,并入大理市。

  1984年4月,改区。

  1987年10月,改乡。

  2002年1月,改挖色镇。

挖色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挖色镇原名海边邑,后因在附近山上挖出有色矿物染料更名为挖色。

  民俗民风

  挖色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完整的婚丧、饮食习俗,服饰装束,古典乐曲,吹吹腔(吹乐调),唢呐音乐,花柳曲,霸王鞭舞,白族调等。

  文物古迹

  挖色镇从凤尾箐沙漠庙、大官山腰、金鱼山、四龙山、高兴兰若甸、赤文岛、羊坡头、鸡岩山等处发掘出了大量的石斧、石锛、石梨和捕鱼网坠等新石器,继新石器文化后又发掘出了青铜文化;赤文岛既出土了大量新石器又出土了大量青铜和靴子造型的土陶炖器。小渡坡和沙漠庙西也曾发掘出一批土坑青铜墓葬,出土了不少青铜兵器和用具,有铜剑(箭)矛,铜锄(茨菇叶造型和三角板锄),刃开于背的铜刀。这些新石器、青铜器和土陶器具的造型与现代境内白族群众还在生产使用的器具十分相似,具有一脉传承下来的土著文化源流。前11世纪周孝帝期间,挖色境内的先民就以沙漠庙一带为中心建立了鲁白王国,创造了白族早期的鲁白文化(明代《赵州志》和清代《鸡足山志》都有记载)。

  挖色镇境内有沙漠庙是洱海东岸本主神都;崇福寺是鸡足名山的开山祖寺;南诏王嘉封大臣的封臣寺(今灵济寺);清代的文庙、武庙;海天佛阁小普陀;还有“大夫第”、“进土第”、“将军第”等官绅功名匾额。

  建筑特色

  挖色镇境内是白族古建筑较多的地方,门楼多为清末民初所建,工匠均为该地及双廊等洱海东岸白族群众,属于典型的海东建筑特色。该地建筑凡三坊院均设照壁,俗称“三坊一照壁”。挖色镇有较久的传统建筑史,大理以石头垒墙,挖色则以石头为基叫石脚,讲究的用五面石镶砌,勾边缝,上面以两块木板夹拢夯筑板墙,间隔和上层用砖和土基,瓦房一般下盖板瓦,上盖筒瓦,草房两头设风火墙。宅院为一坊一角或二角(即三开间两头或一头有漏角的长条型庭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装饰大多绘画雕塑,寺庙大多绘龙、凤、狮、虎,居民一般绘南瓜龙花。

挖色镇地理环境

挖色镇位置境域

  挖色镇地处大理市中东部,东与宾川县相连,南邻海东镇,西接洱海,北与双廊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06.8平方千米。

  挖色镇

挖色镇地形地貌

  挖色镇地处大理市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从东向西倾斜。为高原平坝地形。主要山脉有五福山、青山、三峰山,中部和西部地势平坦。境内最高点位于狮子山,海拔3320.3米;最低点位于挖色村,海拔1974.6米。

挖色镇气候

  挖色镇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较温和,常年无酷热严寒,少风霜,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15.4℃,1月平均气温7.8℃,极端最低气温-4.1℃(1997年1月17日);7月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30.1℃(1952年7月22日)。最低月均气温6.2℃(1992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1.7℃(1986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5℃,最大日较差22℃(1969年3月11日)。生长期年平均362天,无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长达253天最短为2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59小时。0℃以上持续期347天(一般为2月13日~次年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3.7天,最多达159天(1990年),最少为99天(200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456.4毫米(195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50.2毫米(196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挖色镇水文

  挖色镇境内河道属澜沧江、沘江两大流域,其中澜沧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5.2平方千米,积水面积34.01平方千米。其中挖色箐发源于三峰山,流经高兴、光邑、挖色3个村汇入洱海,流域面积15.2平方千米,径流总量0.8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5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6亿立方米。

挖色镇自然灾害

  挖色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山体滑坡等旱灾多发生在11月—次年4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镇内受灾人口达163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70亩,成灾面积150亩,因旱灾致人畜饮水困难人口1607人、大牲畜458头,直接经济损失114万元。

挖色镇自然资源

  挖色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石灰石、青砂、锰矿等。其中锰矿储量16.5万吨,尚未开采;石灰石和建筑青砂可采184.9万立方米,年产开采量6.9万立方米。2011年,耕地面积9015亩;可利用草地面积5.3万亩,林地面积8.8万亩。

挖色镇其他介绍

  •洱海边的小渔村,乘船前往小普陀非常方便。

  景点介绍

  挖色镇位于洱海的东岸,是游客在洱海旁的主要落脚地之一。这里有面对苍山洱海的漂亮海景,有很多设施完备又十分小资的客栈;著名的洱海小普陀也在这里,在湖岸参观或乘船前去游玩都非常便利。

  相比著名的双廊,挖色镇目前还比较安静,住宿、吃饭的价格相对也都比较实惠,不少游客会选择住在这里。另外对于骑行环湖的游客来说,从双廊到挖色,也算得上是湖边景色最精华的一段。

  小普陀就位于挖色镇的海印村,在距离岸边大约二十多米的湖中,是一个很小的小岛,上面建有供奉观音的小阁,十分著名,感兴趣的可以乘船前往。

  地址:大理市挖色镇(洱海东岸)

  类型:乡村

  游玩时间: 建议3-4小时

  电话: 0872-2468011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交通

  大理下关北站有直达挖色的班车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挖色镇”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挖色镇”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